第二十二章
22:1-36:13 出埃及後第三段的旅程,把以色列人带到约但河东的摩押平原 (1) ,本章至36章就是记载在摩押平原所发生的事和神继续赐下的启示。 重要的事件计有: 1 法师巴兰欲咒不能,反为神使用祝福以色列人(22-24章); 2 以色列民拜巴力(25章); 3 核民数以便分地(26章); 4 立约书亚接摩西的职任(27:12-23); 5 击杀米甸人(30章)。 重要的启示计有: 1 分地之例(27:1-11; 32章; 34-36章); 2 当守的节日; 3 当献的祭和许愿之例(28-30章)。 此外更有整段旅程的记录(33章)。 22:1-24:25 记载摩押王巴勒请法师巴兰咒诅以色列民的前因後果,藉这事件证明 神要祝福以色列的坚决心意,甚至异教的法师也要化咒诅为祝福。这 个故事的描述重复地采用三叠式结构,使发生的事件更显得戏剧化, 所表达的信息更形突出。 以下为这三章的大纲: 巴勒召巴兰的目的 (22:2-6) 巴兰首次遇见神 (22:7-14) 第二次遇见神 (22:15-20) 第三次遇见神 (22:21:35) 驴首次见天使 (22:22-23) 第二次见天使 (22:24-25) 第三次见天使 (22:26-35) 巴勒迎接巴兰 (22:36-40) 巴兰的第一次祝福 (22:41-23:12) 第二次祝福 (23:13-26) 第三次祝福 (23:27-24:11) 巴兰的预言 (24:12-25) 22:1-6 巴勒召巴兰 亚摩利人比摩押人强大,所以当以色列人取道摩押时,摩押人肯供给 粮食和水 (申2:28-29) , 只期望亚摩利人会击败以色列人。现在亚 摩利人惨败,摩押人就更恐惧了。他们既知凭军事实力难胜以色列民 ,便循宗教途径咒诅敌人。古代的民族有一相同信念,认为国家的兴 衰有系於一国之神的强弱。现在巴勒要请他国之神来帮忙。 2 「巴勒」:意即「毁灭者」。 4 「米甸」:在沙漠散居的游牧民族;无论是在西乃旷野及约但 东部沙漠高原 (出2:15; 士6:3), 均可见他们的影踪。米甸与 摩押既属近邻,忧戚相共,便联手对付以色列。 5 「大河」:米所波大米的幼发拉底河。巴兰的故乡「 夺」位 於亚兰(23:7),即叙利亚的东北部,也就是米所波大米的北 部;这是当时文化发达,宗教蓬勃的地方。巴兰作法的威力, 必名噪一时,以致巴勒差使者远道而来,邀请他去咒诅以色列 人。 7-41 巴兰三次遇见神 使者团由摩押和米甸的长老组成,他们带同贵重的礼金来见巴兰,当 时的法师都是藉收取礼金维生的。巴兰认识耶和华并不出奇,因为耶 和华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已有四十年时间,期间所行的神迹已传遍列国 。巴兰并不是耶和华的先知(本章从没有用这词),他求问耶和华只 是为钱的缘故(彼後2:15-16),像新约的西门一样(徒8:18-20); 他用的法术(24:1)且是神所禁止的(申18:10)。巴兰第一次求问神 时,神禁止他随摩押的使者回去与咒诅以色列民。 巴勒派出更多、更尊贵的使臣,并应允更多的报酬 (15, 17), 显出 他对巴兰的信心。虽然巴兰知道神的心意不会改变,但因贪图报酬, 所以仍请客人留宿一宵,在晚上行法术,希望神有新的启示,但他并 不敢奢望,所以说行事不得越过耶和华的命令。这一次神准他起行, 但有一个条件,就是遵行神的话。 神第三次向巴兰显现,首先向他的驴显现,藉驴向他说话。驴的遭遇 是比喻巴兰的情况,驴三次被天使拦阻去路,巴兰也三次不得咒诅以 色列人。驴不欲前进,但在主人催促下惟有硬著头皮前进,巴兰在神 的面前不也是一样不愿意服从吗?驴竟然开口说话,就如米所波大米 的法师可讲出神的祝福和预言,都叫人难以置信,竟然二者都是神超 然的工作。巴兰这一行十分愚昧,就像他的驴子一样,他的结局本应 是死亡(31:8),就像他拔刀要杀驴一样,遭受不顺服主人的後果。 当时的法师通常用法术和咒语,使灵界照他的意思而行,但这次经历 却使巴兰不敢随己意轻举妄动。 36 「亚嫩河」:是摩押人和亚摩利人的边界,以色列人就在河边 扎营,所以巴勒到此迎接巴兰,希望巴兰迅速地办完他所愿望 的事。但巴兰预先声明,他只讲神要他说的话,此句在下文复 述多次 (23:3, 12, 26; 24:13), 表面上是要为求巴勒谅解,实 际是要保护自己。 41 「巴力的高处」:指尼波山附近的山丘,这是当代人敬拜巴力 的地方。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