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一、卷名 《申命记》是五经的第五卷也是最后一卷,犹太人通常称之为“这些话”,即希伯来文本的头两个词。英译本卷名译自希腊语七十子译本,意为“第二部(或重复的)法律”,这是与《出埃及记》相对而言,《出埃及记》有时被称为“第一部法律”。 二、作者 传统的见证一致认为摩西是《申命记》的作者。自古以来,一直没有提到还有其他作者。只是现代才有学者对此提出疑问。除了传统的见证以外,还有耶稣基督和使徒的权威(太19:7,8;参申24:1;可12:19;参申25:5;约1:17,7:19;参申4:44;约1:45和徒3:22;参申18:15;来10:28;参申17:2-7)。根据所采用的希伯来用语方式,以及所提到历史事实和背景,可以证实其著作的年代。上述事实及其他事实均证明摩西为作者(见《先祖与先知》503页)。 三、历史背景 从出埃及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起,以色列人安营在约旦河东摩押平原耶利哥对面的什亭。他们在那里驻扎了两个月(申1:3;参书3:1,2,5,7;4:19),准备攻占迦南,而且也许最重要的是摩西发表讲话。这些讲话构成了《申命记》的主体。 四、主题 《申命记》既有历史和律法,又有劝勉的话。它主要由四次演讲(有些权威认为是三次)加上一些连接性的说明构成。第一次演讲宣布摩西要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开头部分是回顾往事,结束部分是规劝人遵守律法。第二次演讲回顾十诫为上帝与以色列人所立之约的基础,并告诫以色列人要顺从。这次演讲的主要内容是重述有关民事,社会和宗教的法律。第三次演讲是关于祝福和咒诅的仪式。在这篇演进中,摩西以滔滔的言辞,达到了文学上无与伦比的高度。第四篇演讲简要地回顾历史,再次劝人遵守律法,并解释了心中的约。 在《申命记》的演讲中,摩西呼吁百姓在生活上顺从上帝所显示的旨意。顺命者生,逆命者死。摩西用历史事实作为他勉言的根据。他提出以色列人对于上帝的爱和感激,以及他们作为上帝选民的尊荣来加强他的信息。他知道存在着拜偶像和以形式主义代替宗教实质精神的危险,就强调耶和华和祂律法的无上尊严,和崇拜祂事奉祂的属灵性质,以及祂如何会信守祂与以色列人和万国所立的约。 《申命记》中这一系列伟大而出色的演讲,是摩西的告别辞。他深爱自己的同胞, 为了他们的罪得到宽恕,他甚至恳求把他的名字从生命册上涂掉(出32:32)。 《申命记》的影响,它在希伯来人乃至于基督徒宗教生活中的地位是很大的。约西亚时代“律法书”的重新发现曾导致历史上最伟大的宗教改革(王下22,23;代下34,35;《先知和君王》392-406)。《申命记》成为希伯来宗教信仰的拱顶石。凡是真正的希伯来人每天都要背诵其中的章节。耶稣曾用三句《申命记》的引文来对付恶者的试探(太4:1-11;见申8:3;6:16;6:13)。祂在回答律法师的问题时,曾引用《申命记》的中心句子作为最大的诫命(太22:35-38;见申6:5;10:12;30:6)。保罗曾应用《申命记》的语句来阐述因信称义的观点(罗10:6-8)。 五、纲要 (一)题目和序言
申1:1-5 (二)第一次演讲:摩西宣布离职
申1:6-4:43 1、从西乃到迦南所发生的事件
申1:6-3:29 2、规劝和告戒遵守律法
申4:1-40 3、设立逃城
申4:41-43 (三)第二次演讲:重述律法
申4:44-26:19 1、序言
申4:44-49 2、立约的基础:十诫
申5:1-33 3、规劝顺从
申6:1-11:32 4、约书
申12:1-26:19 (四)三次演讲:祝福和咒诅
申27:1-28:68 1、序言
申27:1-13 2、咒诅
申27:14-26 3、祝福和咒诅
申28:1-68 (五)第四次演讲:在摩押立约
申29:1-30:20 1、简要回顾从埃及到迦南的事件
申29:1-9 2、规劝遵守律法
申29:10-29 3、施恩的应许
申30:1-10 4、心中的约
申30:11-20 (六)放下领袖的责任
申31:1-34:12 1、摩西对约书亚和所有以色列人的劝勉
申31:1-29 2、摩西胜利的歌和临别的勉言
申31:30-33:29 3、摩西的死。埋葬以及对他的评价 申34:1-12
□ 本书版权所有---中国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