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返回本卷目录
解读: 摩西之死 : 『到了一百二十岁, 他的眼没有昏花, 精神也没有衰败, 这一位白髮苍苍老人,
爬上毘斯迦山;当他举目眺望他所渴慕的应许之地时, 神悠悠然将他带到了一个更美的地去---一剎那间他的灵魂离开了人世间,
他要与神同在了。神埋葬了他;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在那里。他的遗骸被神隐藏了起来, 所以没有人当偶像去拜他』尼波山 是毘斯山的最高峰,
位於约但河东八哩。这里是摩西世路的末程。从它的山顶上可以看见犹大、加利利的各山和迦密山。这迦密山就是五百年后以利亚吩咐从天降火的地方,
他也是从这里走到西乃山去, 又回到毘斯山来;后来他在这山上被神的使者接了去, 於是就与摩西在荣耀中相联合。 基督的变像 : 在晴天从毘斯迦山的最高峰,
向北遥望, 可以看得见黑门山的雪盖山峰, 那是耶穌变相的地方, 也是摩西再一次被人看见之地, 他和以利亚, 两位律法和先知的代表,
和耶穌谈到律法和先知作了开路的工作。其那里摩西参预了天上的宣告由他所创始的律法时代要為他所预告的更大的先知所代替。从此以后,
惟有耶穌「微小的声音」要代替西乃的雷声。
4,10节: 摩西是惟一能与神面对面谈话的人(参出33:11;民12:8)。他被称為以色列最伟大的先知。不过就连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由於不顺服神,神都不准他进入应许之地(参民20:12)。
不管我们是怎样的良善,或者為神做了多少工作,总有时不顺服祂。不顺服就要受管教,神对摩西的管教非常严厉,不过仍然称他為朋友。在你受神管教责打时,要像摩西一样地回应。不要发怒走开,觉得难堪甚至怀恨。相反地,你要以爱心、坦率、切望改善的意愿,回转归向神。
10-12节: 神最初差摩西往埃及去见法老时,他不肯去,因為他自觉是个
"拙口笨舌的人"(参出4:10),但是他对以色列人所作的三次晓諭,却成為一卷申命记。神赐给他大能,使他由不善辞令的牧羊人变成民族领袖、一位词锋犀利的演说家。藉著他的勇气、谦卑、智慧,将作奴僕的以色列人,塑造為一个大民族。不过摩西倒是个不矜夸的人,他不把这些成就放在心上而沾沾自喜。直到临终的时候,神仍然是他最崇敬的。
在他一生之中,他对神的敬爱、尊重与日俱增。他知道,不是由於自己伟大才带来一切成功,乃是由於他所信靠的是伟大的全能者,才有如此的光景。
在以色列的王国时代,虽然有许多大有能力的先知,如以利亚、以利沙等,但是直到一千多年以后,才有一位比摩西更伟大的先知出现----
祂就是我们的主耶穌基督(参18:15, 18,神所预言,一位像摩西的先知)。
返回本卷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中国安息日会
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