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摩西继续勉励百姓守神的诫命 你要爱耶和华你的神。这句话也是耶穌说的:「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放,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二十二37-40)我们要爱神、爱人,就一定要先领受神给我们的爱。否则,五们爱不下去的。特别在《约翰一书》第五章第2-3节讲到,「我们若爱神,又遵守他的诫命,从此就知道我们爱神的儿女。我们遵守神的诫命,这就是爱他了,并且他的诫命不是难守的;」如果爱神,就会遵守神的命令。在《约翰福音》第十四章31节,耶穌说:「但要叫世人知道我爱父,并且父怎样吩咐我,我就怎样行。」爱父的,必会遵守父的诫命。若儿子说爱父亲,却不去作,这就不是眞的爱父亲。爱不是口头说一说的,但眞的去行,又很困难,所以我们要去依靠上帝。 歷史的教训 我本不是和你们的儿女说话 神為何不说话?很简单,因為祂生气了。神生气的理由,因為祂跟你们儿女没有感情。因為,你们的儿女没有经歷过神,不知道祂的伟大和祂的爱。因為不知道,所以神跟他们讲:「你们要爱我,要遵行我的话,要圣洁。」结果,如同对牛弹琴,没有任何反应。今天教会也有这种对牛弹琴事情。因為,我们没有让人知道上帝的丰富,反而强调一大堆的服事,结果只叫人疲惫和抱怨,对神的话没有感动,没有反应。他们是因為没有经歷过神的大能,所以对神的话没有反应;但我们要靠上帝的话和圣灵,让他们知道神,也让我们自己经歷十字架的爱。 因為他们不知道 但更可怕的是,跟你说了,你已经知道了,还故意违犯。《撒母耳记》第三章第1节,「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华,当那些日子,耶和华的言语稀少,不常有默示。」那时候,以利作士师,他的儿子公然在会幕裡行淫乱,偷耶和华的祭物,以利没有加以制裁。所以,上帝忿怒,就很少说话了。这是因為人明知故犯的罪恶是更大,更惹神忿怒的。《撒母耳记上》第十四章,又一次耶和华不讲话。那一次是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作战,非利士人兵败如山倒,以色列人要乘胜追击,扫罗却要百姓起誓:凡不到晚上报完了仇就吃东西的,必受咒诅。於是百姓又是疲惫、又是飢饿的与非力士人作战。就在这一天,扫罗知道百姓吃了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就求问神说:「我下去追赶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不交?」这日神没有回答他(撒上十四37)。乍看之下是约拿单蘸了蜜,士兵也吃了带血的肉──犯错了;但严格来说却是扫罗的不对──他行事急躁,不够稳重,反而揠苗助长。这使耶和华不说话。《撒母耳记上》第二十八章,扫罗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却不藉梦,或乌陵,或先知回答他(撒上二十八6)。他就去找一个交鬼的妇人招来撒母耳。撒母耳对扫罗说:「你為甚麼搅扰我,招我上来呢?」扫罗回答说:「我甚窘急,因為非利士人攻击我,神也离开我,不再藉先知或梦回答我,因此请你上来,好指示我应当怎样行。」(撒上二十八15)这真是悲哀,问题的重点不在耶和华小气,耶和华不说话,而在人存著不信的恶心,不肯悔改,耶和华就不说话了。即使献再多的声音、舞蹈、牛羊,神也不说话。 这裡耶和华也因為以色列犯罪了,祂就不讲话。不讲话因為没有共鸣。当神不讲话的时候,人应当思想神的好,悔改归向祂。这是到今天你我都需要知道的──我们要遵行上帝的话。我们要知道上帝的恩典有多丰富,我们才会乐意的去执行祂的命令,也大胆的去祈求祂加力。 他们没有看见 二、没有看到「神的威严」。──我们不知道神的威严,常常在言语行為、心思意念上得罪祂,神就不讲话了。 三、没有看到「祂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神的手和膀臂,可以是非常正面的扶持和帮助,也可以是非常负面的击打。 四、没有看到「祂在埃及中向埃及王法老和其全地所行的神蹟奇事──十灾。祂怎样待埃及的军兵、车马;他们追赶你们的时候,耶和华怎样使红海的水淹没他们,将他们灭绝」。──他们没有看见当以色列人在困苦、危难中,神如何的帮助他们的父母辈,用神蹟奇事带领他们离开埃及。 五、没有看到「祂在旷野怎样待你们,以致你们来到这地方」。──当然,人要是圣灵没有光照,就算是亲身经歷,也是无用的。路益师C. S. Lewis的《纳尼亚童话集(the Chronicles of Narnia)》中,讲到一个小女孩经歷了耶穌一切的真实,但最后也都忘记了,她把那记忆当作是小时候的梦境,而不是真的。英国作家Karen Armstrong,原来是天主教耶穌会的修女。后来背道,离开耶穌会,攻读文学,专写一些反对基督教的书,包括畅销的书籍《神的歷史》和《穆罕默德》等。她曾经是奉献的人,非常的认识神。不知什麼原因,让她离弃了信仰,结果抵挡上帝更厉害。这是故意背叛,更惹神的忿怒。 以色列人的上一代经歷神的真实那麼多,眞的就比较知道上帝吗?他们始终还是不明白。所以,不论是上一代、下一代,多数的人是不明白的。他们知道如同不知道,经歷如同没有经歷。甚至你所经歷的真实,如果只是脑海裡的一个暂时印象,不是圣灵铭刻在你的肉心之上,这是上帝忿怒的。所以重点不在你的肉身有没有看见、听见。看见、听见也很重要,是见证上帝眞的作了这事,这见证在《旧约》的时候主要是指旷野的四十年,在《新约》的时候主要是指耶穌道成肉身与人同在的那一段日子。这就是《约翰福音》第一章第14节说的,「祂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一书》第一章第1-2节,「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这些歷史上的见证发生了,我们并不轻看,但这些要永存在我们心裡,需要圣灵作工,不是靠我们自己。 六、没有看见「祂怎样待流便子孙以利押的儿子大坍、亚比兰,地怎样在以色列人中间开口,吞了他们和他们的家眷,并帐棚与跟他们的一切活物」。──他们没有看见背叛上帝僕人的后果是如何惨烈。很多教会都有牧者和长执或会友的衝突,牧者都会引这段话。这段事是在《民数记》第十六章,以色列会中有二百五十个首领挑战摩西牧者的权威,理由是「圣徒皆祭司」──每个人都是圣的,為何独你為大?首领聚眾攻击,无奈之餘,摩西就请上帝行一件新事,证明他是上帝所拣选的僕人。结果地开了口,把可拉党和一切属他们的都吞下去,又有火从耶和华那里出来,烧灭了那献香的二百五十个人。因可拉事情攻击摩西和亚伦的会眾,亦遭瘟疫,共有一万四千七百人死了。百姓亲眼目睹了这惨绝人环的事,这是耶和华的忿怒临到藐视祂的人身上。他们既看到了,就应当学习神要他们学习的事。服事,不是任凭自己的私欲去行的。 我们承认不好的牧者太多了,若有不合真理的教导,我们是不应该听从的;可是我们对他的态度却要是恭敬的。如果神有给我们负担,我们可以忠实的劝告。实在劝了不听,又不能顺服他,我们可以离开。但我们就是不能得罪耶和华的僕人。这裡他们是以色列有名望的领袖,不是领以色列人去拜偶像,而是说:「我们也可以事奉耶和华。」从一个角度而言,他们是羡慕善功,抢著要事奉上帝。但服事上帝是不可以按著自己的意思作。大祭司的职位是不能自取的,唯有神的呼召才能。这些事神要以色列人记得。审判是从神的家开始,《以西结书》第九章第6节,耶和华击杀耶路撒冷城中所行可憎之事的人,也是从圣所殿前的长老杀起。──从越亲近上帝的人,越先处罚。华人教会要能复兴,不是G十二,不是神学教育。最好的答案,当然是用圣灵的大能传讲十字架的道理,包括顺服。聚会所的成功就在这裡,他们真是顺服,太难得了。 十一8 所以,你们要守我今日所吩咐的一切诫命,使你们胆壮,能以进去,得你们所要得的那地;9 并使你们的日子在耶和华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给他们和他们后裔的地上得以长久,那是流奶与蜜之地。 你们要守我今日所吩咐的一切诫命,使你们胆壮 这裡神讲到:「你们要遵守我的诫命,就能胆壮。」我们会说:「胆壮了,才能遵守。」在现实裡面,我们不能说到底是哪一个先,或哪一个后。举个例子:我们总是祈求神使我胆壮了,我就遵守祂的话,或我就不去拜偶像了,或我就去传福音、发单张。但有的时候,神是对我们说:「你先遵行,就有胆子了。」我们若要等到胆子够大,恐怕到死的那一天都没有足够的胆子。在现实裡面我不能说究竟是哪一个先,哪一个后,总是上帝的恩典先拖住我们。在这裡神是说:「你们先要守我的诫命,使你们胆壮。」也就是你们先作,作了,你们就知道自己有没有胆量了。这是很好的提醒,甚至是越作越有胆子,越有胆子就越能作了。越作,那个日子也就越长久。读这些经文要知道:这些都是在建立在上帝的恩典下,否则就会变成一种因行為称义了。这是神的恩典叫我们能遵行神的诫命;遵行了,我们的日子就更长久。 十一10 你要进去得為业的那地,本不像你出来的埃及地:你在那里撒种,用脚浇灌,像浇灌菜园一样;11 你们要过去得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12 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 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 我在这裡不是曲解上帝的话,来帮上帝辩论。在这裡神讲一件事,即使埃及那地方很不错,当神眷顾神的儿女的时候,一个看来贫脊的地方,不要你帮助都可以变成留奶与蜜、生命丰富之地。这裡讲迦南地「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表示不需要你用脚浇灌。 看顾 十一13 你们若留意听从我今日所吩咐的诫命,爱耶和华你们的神,尽心尽性事奉他, 在一次看到「今日」,但写的时候已经不是今天了,已经离颁布诫命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我们都希望上帝对我们的话,对我们的诫命、恩典是歷久长青的,好像是今天一样。 11:14 他(原文是我)必按时降秋雨、春雨在你们的地上,使你们可以收藏五榖、新酒和油, 这裡原文是「我必按时降秋雨、春雨在你们的地上」。摩西当然不能,就是大卫,或一些先知也都不能。但是我们还是忠於原文比较好。也就是当摩西说「我……」的时候,就有「我」字的意思。因為一个领导者真是属神的时候,神是藉著这个领导者把恩典赐下。所以领导者很重要,他必须是个好牧人,能使人蒙福。若他远离上帝,祸患也会因此而来。 十一15 也必使你吃得饱足,并使田野為你的牲畜长草。16 你们要谨慎,免得心中受迷惑,就偏离正路,去事奉敬拜别神。17 耶和华的怒气向你们发作,就使天闭塞不下雨,地也不出產,使你们在耶和华所赐给你们的美地上速速灭亡。 田野為你长出五榖、水果,让你有得吃喝。田野也為你的牲畜长草,好让牠们有得吃,好成為你的食物,或為你作工。这都是上帝的作為。若因著人的罪恶,上帝叫他不长,那人就麻烦了。所以,我们知道神作了这麼多事,我们也要想到我们要作的事情──要谨慎,要谨守遵行祂的话,专靠祂。 诫命的重复与总结 第18-21节,重述《申命记》第六章。我们也说过:这种不断的讲说和教训,如果流於形式和教条,也只是令人无聊的。我们希望因著圣灵让我们生活中有丰富的话语来述说上帝的爱。 这点在清教徒很蒙神祝福的时候,比较有这种现象。另外在中世纪有一些修道院,或加尔文的日内瓦,也是把上帝的恩典和权柄讲得很清楚的,因此信徒所流露出来的,常常就是一种喜悦的气氛。当不是把神的恩典和圣灵的大能讲得够清楚的时候,也就是慢慢堕落的时候。这时候在加尔文的日内瓦,或清教徒的城市,或修道院、神学院所流露出来的不再是喜悦,而是法利赛人式的、严谨的、纵恶的、沉重的。接著下去,人受不了就把一切的诫命丢弃,结果就是放肆。就像现在的美国和欧洲一样。我觉得个人也好,团体也好,人从信靠到堕落,总是会有这三个阶段。 一个人真正的信主,学习著信靠、敬畏上帝,生命活出来是一种极大的喜悦。吃、喝、玩、乐、嫁娶、禁食,甚至在修道院裡都可以听到很多的讚美,和享受生活,不看世界的喜悦。这些在歷史上的记载不多,文学上的就更少了。但我们生活中少不了这种体会,例如有的时候是我们跟弟兄姊妹在一起听道,或我们读经、事奉、短宣,或跟家人一起灵修祷告的时候,或在忙碌工作或作家事的时候,心中有很大的喜悦,觉得在神裡面真是美好。但是一旦领导的人没有圣灵和主的爱,这就变成一种死板的教条和重担,信徒就开始讨厌了。只有肉体的规条,我们是会疲乏的、厌倦的,觉得燃尽了(burn out)。最后就是反感,拒绝上帝。 希望我们都是有神的恩典,使我们在敬畏和遵行神的话裡,不论在生活、言谈、敬拜、听道,都有那种喜悦、平安和丰富、美好。 十一22 你们若留意谨守遵行我所吩咐这一切的诫命,爱耶和华你们的神,行他的道,专靠祂, 一切的诫命,就是所有的诫命,不是其一或其二而已。一切的命令总归就是「爱」,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偽的信心生出来的(提前一5)。专靠神是遵行一切诫命的基础,我们总是信靠祂,连於祂。 23 祂必从你们面前赶出这一切国民,就是比你们更大、更强的国民,你们也要得他们的地。 赶出这一切国民需要你壮胆,需要你专靠上帝,需要你听上帝的话,去执行;但也都是上帝的恩典,上帝在作。 十一24 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都必归你们:从旷野和利巴嫩,并伯拉大河,直到西海,都要作你们的境界。 以色列的边界,在大卫和所罗门的时候,他们的权势可以一直达到伯拉大河、两河流域的地方。实际的行政区当然没有那麼多。 十一25 必无一人能在你们面前站立得住,耶和华你们的神必照他所说的,使惧怕、惊恐临到你们所踏之地的居民。 这并不是上帝在吓唬人;而是迦南人已经恶贯满盈,应该被消灭的时候了,神就使他们惧怕、惊恐。当然当以色列人恶贯满盈,一再不听上帝的话之时,神也会消灭他们,那时就不是必无一人能在你们面前站立得住,而是你们必无一人能站立在别人的面前。 十一26 看哪,我今日将祝福与咒诅的话都陈明在你们面前,27 你们若听从耶和华你们神的诫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们的,就必蒙福。28 你们若不听从耶和华你们神的诫命,偏离我今日所吩咐你们的道,去事奉你们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就必受祸。 人性喜新厌旧。尤其在加尔文,和中世纪的天主教都很强调「神学不要有创新的」。创新(Innovation)就是异端(heresy)。这个要小心讲,就是不要把《圣经》裡没有的神观,也就是不认识的神带进来。根据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我们对神的认识会越来越丰富,所以神学的创新是对上帝古旧的福音、万世不改变的神有更清楚的认识和发挥,且是符合原来《圣经》所啟示的基础,这是对的。譬如:在主后四百多年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就对「上帝的恩典」,比第二、三世纪的教父有更丰富的讲说;在中世纪的时候,圣伯纳多(St. Bernard of Clairvaux,或译作圣伯尔拿,1090~1153)就对「上帝的敬虔」有更美好的叙述;安瑟伦(Anselm,约1033~1109)对「上帝存在的证明」和「基督的代赎」就讲的比以前更清楚;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就把「因信称义的道理」讲得更明白;加尔文(John Calvin,1509~64)就把「上帝的全能和预定」讲得更透彻、更合逻辑;早期一点的爱德华兹(Jonathon Edward,1703~58)也把「对上帝的敬虔」讲得比以前更好;现代,则有人说柏庭格(Alvin Plantinga,1932年生)对上帝的证明有一些非常合乎《圣经》的看法,是前人所未发的。这个的时间太近,所以我还不太敢讲。不过,总之我们是可以有所发挥的,但是一定要建立在上帝永不改变的,而且已经封闭的「正典」上。今天的教会有现代的新派神学混入,提供不认识的神让人敬拜。我们更要谨慎,不要去敬拜、事奉那不认识的神。 十一29 及至耶和华你的神领你进入要去得為业的那地,你就要将祝福的话陈明在基利心山上,将咒诅的话陈明在以巴路山上,30 这二山岂不是在约但河那边,日落之处,在住亚拉巴的迦南人之地与吉甲相对,靠近摩利橡树吗? 这裡讲到祝福的话和咒诅的话要陈明。在《约书亚记》第八章也有讲。注意,摩西有时讲「你」,有时讲「你们」。当神希望他们整体的行动是一致的,就用「你」;如果是普遍的现象,就用「你们」。 十一31 你们要过约但河,进去得耶和华你们神所赐你们為业之地,在那地居住,32 你们要谨守遵行,我今日在你们面前所陈明的一切律例典章。 所陈明的一切律例典章,每天都要把它当作是神今天讲的,也就是新鲜的、活泼的。
□ 本书版权所有---中国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