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返回本卷目录

有关节期和审判官的律例
三大节期(利二十三章)
十六1 你要注意亚笔月,向耶和华你的神守逾越节,因為耶和华你的神在亚笔月夜间领你出埃及。2 你当在耶和华所选择要立為他名的居所,从牛群、羊群中,将逾越节的祭牲献给耶和华你的神;3 你吃这祭牲不可吃有酵的饼,七日之内要吃无酵饼,就是困苦饼(你本是急忙出了埃及地),要叫你一生一世记念你从埃及地出来的日子。4 在你四境之内,七日不可见麵酵,头一日晚上所献的肉一点不可留到早晨。5 在耶和华你神所赐的各城中,你不可献逾越节的祭,6 只当在耶和华你神所选择要立為他名的居所,晚上日落的时候,乃是你出埃及的时候,献逾越节的祭。7 当在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把肉烤了吃(烤:或译煮),次日早晨就回到你的帐棚去,8 你要吃无酵饼六日,第七日要向耶和华你的神守严肃会,不可作工。9 你要计算七七日,从你开镰收割禾稼时算起,共计七七日。10 你要照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福,手里拿著甘心祭,献在耶和华你的神面前,守七七节。

逾越节
「亚笔月」:以色列历的正月,相当被掳以后巴比伦历的尼散月,也就是现代阳历的三月或四月(表一[i]),是麦穗成熟的月份。所谓的「逾越节」,為正月十四日黄昏的时候开始(利二十三5),有二说法:一是从下午三点到黄昏,一是从黄昏到黑夜。从正月十五至二十一日,这一週為「无酵节」(利二十三6)。「逾越节」的第二天,正月十六日為「初熟节」,是收割庄稼──收大麦的时候(利二十三10)。「严肃会」,就是「毕会」的意思,宣布节期完满结束。

如果参加过犹太人的福音聚会,就知道犹太人至今吃无酵饼还有很多的形式,包括在烛光下寻找酵,把全家的酵都除掉。「酵」,有腐败、发起的作用,在《圣经》裡常有形容「邪恶」的意思(路十二1;林前五6-8;加五9)。因此「除掉酵」,就是「除掉罪恶」的意思。以色列人平常是用酵作饼;但逾越节那天不用酵作饼是因為以色列人仓卒的出埃及。「无酵饼」又称為「困苦饼」,是记念以色列人过去在埃及的日子很苦,蒙神救赎才得以离开埃及。其他包括「苦菜」、「烤羔羊」……都有它的意思。逾越节和无酵节(除酵节)、「初熟节」,也是农收的日子,因此这个节日除了「记念出埃及」,也有「感恩」的意思,和「除罪」的意思(林前五6-8)。

七七节
「开镰收割禾稼时」,是「逾越节」的第二天,也就是「初熟节」。从这日算起第四十九天就是「七七节」,也就是《新约》所说的「五旬节」,是无花果初熟、收小麦的时候,又称為「收割节」,是「感恩」、「欢乐」的节日。

十六11 你和你儿女、僕婢,并住在你城里的利未人,以及在你们中间寄居的与孤儿寡妇,都要在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立為他名的居所,在耶和华你的神面前欢乐,12 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作过奴僕。你要谨守遵行这些律例。

在耶和华你的神面前欢乐
这些日子要「在耶和华你的神面前欢乐」:「逾越节」是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罪恶之地,往迦南流奶与蜜之地前进;「七七节」,是以色列人庆祝庄稼的收成,所以是很欢喜快乐的日子。

讲到「逾越节」和「七七节」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有个灵意的解释?当然在灵意解经时要小心,不要成為私意的胡乱解经。从《圣经》来看,这个灵意是存在的。所以,相对的,在所有基督徒的日子也应该是欢喜快乐的,包括剥饼、圣餐。

「逾越节」:今天我们虽然不过「逾越节」,但我们有「圣餐」──这是记念「耶穌的拯救」。第一次圣餐,就是耶穌「最后的晚餐」,是主被卖的那一日,也是逾越节那日或次日的晚上。在《哥林多前书》第五章第7节、《彼得前书》第一章第19节,都有讲到耶穌基督是「逾越节的羔羊」。那一日虽是悲哀,因為主為我们死;但是那一日更是欢乐的日子,因為我们的罪恶被除掉──祂救我们脱离埃及、罪恶、死亡、痛苦,脱离上帝的震怒。所以,我们在「剥饼」、「圣餐」的时候,我们记念「耶穌的死」,也感谢「祂的赎罪」。

「除酵节(无酵节)」:又名「逾越节」(路二十二1)。当我们讲到「除酵」、「无酵」的时候,在《新约》就是「圣洁」的意思。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第23-32节,讲到我们要过一个圣洁的生活。《哥林多前书》第五章第6-8节、《加拉太书》第五章第7-9节,讲到生命裡面不要有罪恶的酵,一点麵酵能使全团发起。

「初熟节」:在《利未记》第二十三章讲到「初熟节」。耶穌是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祂首先从死裡复活;照样在基督里,眾人也都要复活(林前十五20-23;雅一18)。所以在圣餐的时候,我们也想到复活的喜悦。《帖撒罗尼迦前书》第四章第13-18节,我们不要忧伤,基督复活了,我们也要复活。

「七七节」、「五旬节」:《使徒行传》第二章,讲到圣灵降临下来,教会被建立。《约珥书》第二章第28-29节,讲到在末后的日子,主将祂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浇灌祂的僕人和使女──这就是在五旬节的时候。《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第13节,我们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林多十16-17)。《约翰福音》第十四~十六章,耶穌要离世的时候,跟门徒说:「我要差遣圣灵的保惠师来。」[1]这话在五旬节的时候实现了。因此对我们而言,「七七节」、「五旬节」也是充满喜悦的日子。

十六13 你把禾场的榖、酒醡的酒收藏以后,就要守住棚节七日,14 守节的时候,你和你儿女、僕婢并住在你城里的利未人,以及寄居的与孤儿寡妇都要欢乐。15 在耶和华所选择的地方,你当向耶和华你的神守节七日,因為耶和华你神在你一切的土產上,和你手里所办的事上要赐福与你,你就非常地欢乐。

按律法规定,犹太男子一年要三次上耶路撒冷,在那儿守「逾越节」、「七七节」和「住棚节」(出二十三14-17;申十六16)。「逾越节」、「七七节」是上半年的大节;下半年的大节就是「住棚节」。七月一日是「吹角节」(民二十九1;利二十三24)。是一个欢乐和宣告的日子。七月十日是「赎罪日」或「赎罪节」(利十六19,二十三27)。七月的十五至二十二日,七天是「住棚节」或「收藏节」,第八天是「严肃会」(利二十34-36)。

上半年的「逾越节」、「初熟节」、「七七节」是麦子成熟收割的时候,大家一起吃喝快乐的日子。下半年的「吹角节」、「赎罪日」、「住棚节」,要住在「帐棚」裡,也是非常欢喜的日子,你和你儿女、僕婢、利未人,以及寄居的与孤儿寡妇都要欢乐。

《尼西米记》的第八章第8-12节讲到,「以斯拉宣读律法,眾民听见《律法书》上的话,想到自己的悖逆,都哭了。尼西米和以斯拉说:「今日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圣日,不要悲哀哭泣。」又对他们说:「你们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预备的就分给他,因為今日是我们主的圣日,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於是利未人使眾民静默,说:「今日是圣日;不要作声,也不要忧愁。」眾民都去吃喝,也分给人,大大快乐,因為他们明白所教训他们的话」第13-17节,「他们就守「住棚节」了。将橄欖树、野橄欖树、番石榴树、棕树,和各样茂密树的枝子取来,照著所写的搭棚。从掳到之地归回的全会眾就搭棚,住在棚里。从嫩的儿子约书亚的时候,直到这日,以色列人没有这样行,於是眾人大大喜乐。」这段经文很值得我们去思想:在「住棚节」的时候宣读律法。当然我们讲神的话,就应当有喜乐和敬拜讚美。如果我们没有神的话,去讲这些喜乐、敬拜讚美,就实在是虚空的。「大大的快乐」,看起来有两个原因,一、有神的话教导他们,他们明白所教训的,就喜乐了。这跟以马忤斯路上的两个们徒一样,原来是很愁苦的,后来当复活的耶穌跟他们讲解《圣经》的时候,他们就很火热(路二十四)。跟天国的比喻,好种撒在好土上,听道明白了,就非常喜乐,且有力量去遵行,结实许多(太十三)。二、有好多吃喝的东西,所以很喜悦。基督徒的吃喝、工作都应该非常喜乐,因為有上帝的话教导我们,这是我们工作、吃喝、结婚、睡觉的意义。今天我们有许多婚前辅导,在神学院上了许多课,也写了许多报告,但是没有看到我们更喜乐,工作更勤劳,这是我们要反省的。《尼希米记》第九章第1-3节,「接著他们聚集禁食,身穿麻衣,头蒙灰尘。与一切外邦人离绝,站著承认自己的罪恶和列祖的罪孽,敬拜耶和华他们的神。」这些事是我们在各样聚会都要能体会的,也要在生活中了解神给我们的祝福。这些节日都是有上帝非常丰富的恩典,是我们要感恩的;也有我们非常大的过犯,是我们要流泪的。

吹角节
「吹角节」有它的属灵意意吗?也就是它与今天的基督徒有关系吗?「吹角」是一个宣告上帝得胜的大日子。《以赛亚书》第十八章第3、7节「世上一切的居民和地上所住的人哪,山上竖立大旗的时候你们要看;吹角的时候你们要听。……到那时,这高大光滑的民,就是从开国以来极其可畏,分地界践踏人的:他们的地有江河分开;他们必将礼物奉给万军之耶和华,就是奉到锡安山耶和华安置他名的地方。」第二十七章12-13节,第五十八章1-14节,《约珥书》第二章第1节到第三章第21节。《以西结书》第三十三1-6节,讲到守望的人见刀剑临到,要吹角警诫百姓。如果敌人来了,造成人的悔改,会是很大的祝福。

赎罪日
这裡没有提到「赎罪日」,不过整个《圣经》裡讲到很多的罪被赎了,罪被对付了,罪被洁净了,所带来的福气是难以比拟的。以许今天我们不是务农的,也不是畜牧的,没有收藏、收割的欢喜和快乐,但是我们天天都因為上帝给我们丰富的恩典而欢喜快乐。这欢喜快乐,最基本是建立在我们的罪恶被神的羔羊──耶穌基督赎了。

住棚节
基督徒有没有「住棚节」的喜悦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是指我们将来有更大的福分。从《希伯来书》第十一章来了解,至少在新天新地以前,我们是住在帐棚裡。至於新天新地,我们只知道那裡没有疾病、痛苦、死亡,但恐怕也是一种继续不断的过程。总之,「住棚节」是讲到前面的喜悦。

《撒迦利亚书》第十四章第16-18节讲到,「所有来攻击耶路撒冷列国中剩下的人,必年年上来敬拜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并守住棚节。地上万族中,凡不上耶路撒冷敬拜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的,必无雨降在他们的地上。埃及族若不上来,雨也不降在他们的地上;凡不上来守住棚节的列国人,耶和华也必用这灾攻击他们。」「剩下的人」,就是「餘民」,是在灾难、试炼之后,继续敬畏、信靠上帝的人。有人说,这是前千喜年的时候。《中文和合本》说是「餘民崇主」。总之,这是末后的日子会经歷的──凡信靠主的,必来守住棚节,神也必赐福他们。相反的,凡不信靠主的,必不来守住棚节,神将降灾刑罚他们。

《啟示录》第二十一章第3-4节,「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聚会所的弟兄喜欢把「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的「住」,直接翻译為「支搭帐棚」。这裡的重点:是神支搭帐幕在人间,不是神的圣殿、圣城在人间。帐幕是暂时的。今天我们跟以色列人在旷野流浪的日子非常的像,也是居住在帐幕裡的。但即使是神的帐幕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还是在流浪,但又是丰收的、蒙福的,也还是有孤儿寡妇、穷人跟我们在一起。只要我们还在罪恶的世界裡,就少不了孤儿寡妇、穷人;但是只要有神的恩典,我们就一起欢喜。所以,「住棚节」的意义是丰富的──对我们而言,不管是现在,或千喜年,或任何时候,甚至在新天新地裡,我们都有非常喜悦的事情:一方面,神与我们同在,我们是蒙福的;另一方面,这是一个过渡时期,我们在这地上好像没有长存的家,我们跟主一起流浪,继续过住帐棚的日子。但是我们也跟孤儿寡妇、穷人一起喜悦。

也像《希伯来书》第十一章第9节讲的,我们因著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我们是到了一个家乡、一个城、一个国。这家乡就是上帝,摩西说:「祢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诗九十1)这个城,或是耶路撒冷,或是台北,或是教会。这个国,是大卫的国,或是天国。但是,我们今天还在过渡的阶段,所以我们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也还在这应许之地居住帐棚。是有孤儿寡妇,但我们非常的欢乐,因為耶和华在我们一切所办的事上要赐福我们。

十六16 你一切的男丁要在除酵节、七七节、住棚节,一年三次在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朝见他,却不可空手朝见,17 各人要按自己的力量,照耶和华你神所赐的福分,奉献礼物。

《出埃及记》第二十三章第15节,第三十四章第20节,耶和华说:「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我们到神的面前,不能空手朝见祂,要把东西献上给祂。因為神已经把东西给我们,我们怎能能空手朝见祂?如果神没有给我们东西,却跟我们要,那是祂苛刻;但是祂给了我们,我们不给祂,那就是得罪祂。

《神国侠侣》(王瑞珍著,校园出版)这本书讲到把福音传回耶路撒冷的「中国基督徒遍传福音团Chinese Back to Jerusalem Evangelistic Band」。这是抗战的时候,福音团发起人马可牧师的异象:把福音往西传,从陜西出发,往西北七省──甘肃、青海、新疆、寧夏、蒙古、西藏、西康(以併入四川)传出去,沿著丝路的各民各族,传向伊斯兰国家,直到耶路撒冷。為什麼要把这传回耶路撒冷的差传工作给中国人?马可牧师说:「神对我说,不要叫我们中国教会在见主的时候太贫穷了,只有接受四方的福音传入,没有传给其他国家。」这异象能不能再扩展下去?我们不知道。但有人说,可以。我总觉得我们华人在事奉主、爱人的事上,实在是太贫穷了。比较起西方或韩国,都实在是差很多。也许什麼时候圣灵叫我们彻底撇弃自我中心的天朝观,什麼时候就有传福音的动力,就有一个属灵的大复兴。这句话虽然不是《圣经》的话,而是他们个人的领受,但很刺激人心。《献给无名的传道者》的作者边云波弟兄(中国宾勒),也是这群异象中的一名──神要我们有这个祝福──把福音传给回教徒和犹太人,免得在见主的时候,我们是空手的。

这世上没有人不可以给主,因為主给了我们。谁都不可空手见主,你总有五饼二鱼,或一把麵和一点油,像西顿的穷寡妇一样,可以献上(王上十七10-16)。甚至你什麼都没有,只要一息尚存,向神祷告,神就可以作奇妙的工作。

各人要按自己的力量,照耶和华你神所赐的福分
如果我们当看「各人要按自己的力量」这一小节的经文,就会有所误解。就像今天教会的毛病──高喊「我们要尽全力的服事」,却没有想到主的恩典,於是就服事得非常的疲累。如果我们在继续看下去,「照耶和华你神所赐的福分」──我们的力量是来自神的恩典和神给我们的福分,而且是凡有的,还加给他。愿意事奉,就不是静态的──事奉完了,就结束了;而是神会越给越多,越给越丰富。神是非常有恩典的,白白的给,但像你要起来也是很严厉的,无论是给五千银子、两千银子或一千银子的(太二十五14-30),或十人,每个人一锭银子的(路十九11-27),都大同小异的──不可以叫祂给的银子不生利息,甚至祂给的银子,你一文不少的还给祂,你都要被丢在外面黑暗里哀哭切齿。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餘;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一点也不苛刻,因為祂的恩典就是这麼丰富。

我们很遗憾的说,在教会歷史上就是有这样的情形──按著神给的力量在奉献的,常常是比较贫穷、弱小的。《哥林多后书》第八章就讲到马其顿教会和哥林多教会的不一样──哥林多教会和老底嘉教会一样,物资的需要没有一点缺乏,圣灵的恩赐也没有一样输人,但是一点也不属灵,因為他们没有从上帝来的爱,以至於神给他们的这些物质的祝福和属灵的恩赐,总不愿意分享出去(林后八10);马其顿教会像非拉铁非教会一样,穷得不得了,又有患难和试炼,但他们有满足的快乐,总是按著力量,而且也过了力量,自己甘心乐意地捐助,再三地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分;并且他们所作的,不但照我们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主,又归附了我们(林后八3-5)。这真是一个奉献和事奉的好态度。他们捐助到一个地步,不是保罗要写代祷信叫他们捐钱,而是保罗要写信叫他们不要再捐了。不像今天的金权政治,奉献的和事奉的要用要胁的语气:「你要……,否则我以后不奉献了。」这是不顺服。要先把自己献给主,就不会要求这,要求那。而且有谦卑的态度,不是大老的态度。这是我们华人教会非常需要学习的──出钱不要有大声音,否则把我们的骯脏钱收回去。相对的,哥林多教会的声音非常多,雷声大、雨点小,总是只有声音,没有动作。中华福音神学院的孙以理弟兄(第三十一届毕业同学)的父亲在聚会所是管钱的,他说:「每次发现教会有巨大的需要时,问题解决了,都不是哪一个有钱人奉献了。」感谢主。我们不是看不起有钱有势的人,这是一种嫉妒,也是一种骄傲和自卑感,是不应该的。

神给我们的远远超过所求所想的,但是在一个没有信心的人,或我们在学习十字架道路的时候,我们总感觉:神向我们所要求的,是过於我们所能给的。无论是要爱人、要饶恕、要圣洁、要远离罪恶……,我们都觉得困难重重,神没有考虑我们的人性。神若考虑我们的人性,神就不用来救我们了。神给我们的恩典是超过我们的人性,像马其顿教会在患难中有喜乐,在穷乏当中甘心乐意的捐输,而且是请求的和顺服的。神给我们力量,我们就能尽力的作。这力量是超过我们所能想的,而且这是活的,会继续不断的。越超过,神给的就越丰富。

《马可福音》第十四章第8节,耶穌说:「她所作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当然这是神的恩典。人把这句话:「她所作的,是尽她所能的。」刻在圣诗之后芬妮·克罗斯比(Fanny J. Crosby,一八二○~一九一五)的墓碑上。我们看得见的人,唱的歌都不到八千首;但盲眼的她,写了八千多首的诗歌,是尽她所能的。这裡伯大尼的马利亚(拉撒路的姐姐),尽她所能的作这事──把香膏预先浇在耶穌身上,还被一堆有钱有势的男人所忿怒。

「各人要按自己的力量」,讲得更完全一点,就是「凭著神给我们的信心去作」。《哥林多后书》第九章第7节,保罗再说:「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不要只想到金钱,包括爱人、饶恕人、事奉,都要想到:我们要越来越丰富的、感恩的,照著神给我们的福分奉献礼物;而不是投资,那就是投机了。

设立审判官
十六18 你要在耶和华你神所赐的各城里,按著各支派设立审判官和官长,他们必按公义的审判判断百姓。19 不可屈枉正直,不可看人的外貌,也不可受贿赂,因為贿赂能叫智慧人的眼变瞎了,又能颠倒义人的话;20 你要追求至公至义,好叫你存活,承受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21 你為耶和华你的神筑坛,不可在坛旁栽甚麼树木作為木偶,22 也不可為自己设立柱像,这是耶和华你神所恨恶的。

设立审判官
当神给我们丰富的时候我们守节,记得过去的患难和艰难,经验现在的丰富而给人家。在作奴隶的时候,在旷野的时候,甚至在进到迦南地的时候,人既在罪恶当中,也就会有一些不应该的事情发生──争吵。在以色列人作奴隶的时候,就发生过欺负人的事情,摩西还来调解。摩西还堆欺负人的说:「你為甚麼打你同族的人呢?」(出二13)「你既被埃及人所欺负,就当记得被欺负的痛苦,怎麼还可以欺负你的弟兄呢?」在《使徒行传》第七章第27-28节说,「那欺负邻舍的把摩西推开,说:『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呢?难道你要杀我,像昨天杀那埃及人吗?』」你若有力气,应当去打埃及人。竟去打比你弱小的弟兄,这是很丢脸,很可耻的。我们都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在旷野的时候,同样有这种争执的情形,总是需要审判。叶忒罗就教导摩西,从以色列人当中拣选了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诚实无妄、恨不义之财的人,作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随时审判百姓,有难断的案件,就呈到摩西那里,但各样小事他们自己审判(出十八13-27)。到了迦南地,同样有这种情形,需要人来作判断。《出埃及记》第十八章第20节,讲到要作一个好的审判官一定要熟悉上帝的话。熟悉上帝的话,就要有上帝的灵,上帝的话不是用来试探人、定人家罪,或图利自己,像亚哈王夺取拿伯的葡萄园一样。

不可屈枉正直
「不可屈枉正直」,最起码是不要看人外貌,也不要贿赂人。就好像,被告或原告如果是俊男美女,楚楚动人的,就左右陪审团或法官的想法。我们不要看人的外貌,要看人的内心。不能看到人的内心,就会屈枉正直。那我们怎麼看到人的内心?属灵的人能够看透万事(林前二15)。属灵人常常藉著十字架破碎自我,才能够看透万事。我们必须看透我们的肉体,包括金钱,还有各方面的引诱,才能够判断的正确。

另外一个我们容易判断错误的,就是贿赂。贿赂会把我们的眼睛变瞎了,在审判的时候,我们就无可推諉了,因為是在我们眼睛明亮的时候,受贿赂。

更不可以拜偶像,也不要在坛旁边作个陪伴的偶像。后来就看到,「邱坛还没有废弃」。也许这个王很好,已经筑坛感谢了,但是那个邱坛和偶像总还是留在身边,一点点的麵酵,就给魔鬼留了地步。那一点点也就成為更大的妨碍。这都是上帝所恨恶的。

 

--------------------------------------------------------------------------------

[1]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或译:训慰师;下同),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他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裡面。」(十四16-17)「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十四26)「我要从父那裡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他来了,就要為我作见证;」(十五26)「然而我将真情告诉你们,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裡来,我若去,就差他来。他既来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义,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為罪,是因他们不信我;為义,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们就不再见我;為审判,是因这世界的王受了审判。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或译:不能领会);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原文是进入)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十六7-15)

 

--------------------------------------------------------------------------------

[i] 表一:希伯来人的历法(节录自《圣经新辞典》)

返回本卷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中国安息日会

蔡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