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返回本卷目录

               其他条例
不可进入耶和华会幕的人(二十三1-8)
二十三1-2   1凡外肾受伤的,或被阉割的,不可入耶和华的会。2 私生子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他的子孙,直到十代也不可入耶和华的会。

各位,这裡都有一些我们需要解释的事情,你单看字面来讲都是很不公平很不人道的。

甚至你在看《利未记》裡面有很多瞎眼、瘸腿的也不可服事上帝。这对今天这麼照顾残障人士的我们就觉得非常不公平,如果我们当中有残障人士的话,各位其实我们多多少少每一个人都有某一些的残障,都会有的,我们就要知道神绝对不是轻看他们,神不但不轻看,神是医治是拯救又是帮助的。这从耶穌的工作和初代教会的神蹟奇事可以看得出来,只是上帝要人有一个观念,就是不要把烂的东西给上帝,原则上就是这样。事实上,你有的就是烂的东西,你把你有的献上去就是好的,而且我们也知道在《以赛亚书》五六章第4-5节也讲到,那个太监会有盼望的,所有有病的、有缺点的,神到最后都会给我们盼望,不要说我们是枯树,神会让太监在神的殿中、在祂的墙内,有记念、有名号,神会给他非常多的祝福。在《使徒行传》第八章26节,我们也看到埃提阿伯的太监的事情,他是把福音带去非洲的,我们感谢主!那个私生子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也不是要轻看私生子,也不是轻看他的子孙,是再一次对所有的父母提出一个警告,对所有的男人、女人提出一个警告,不要有淫乱的性行為,因為这样会危害你的子孙。我们当然知道在《新约》的时候这些都蒙了上帝的赦免、安慰,即使在现在的时代也是一样,但是神的律法实在都对我们好,我们能够顺服是最好的,应当的。

二十三3-5   3亚捫人或是摩押人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他们的子孙,虽过十代也永不可入耶和华的会,4因為你们出埃及的时候,他们没有拿食物和水在路上迎接你们,又因他们雇了米所波大米的毗夺人比珥的儿子巴兰来咒诅你们;5 然而耶和华你的神不肯听从巴兰,却使那咒诅的言语变為祝福的话,因為耶和华你的神爱你,

这些外邦人他们的处置和遭遇最后会怎麼样?我们在《耶利米书》、《以西结书》、《以赛亚书》都有讲到亚捫人、摩押人最后会蒙到上帝的祝福,有些民族好像没有,他们就是被咒诅的,有些亚捫、摩押人还是会蒙祝福,当然摩押女子路得的事我们更是很清楚,这也只是讲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当我们恨人的时候,甚至无所不用其极的恨人的时候,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不去反省自己的错误,而去恨人的时候,那麼造成的痛苦是十代、是永远的。我们希望靠著上帝的爱能够得胜亚捫人和摩押人,其实在《圣经》其他地方也有讲到,包括《申命记》也讲他们也是以色列兄弟,所以神不允许以色列人佔他们的地方,因為他们是罗得的子孙。

但这裡责备他们,就是我刚刚讲的这个恨人的事情,就是各位回去可以看在《民数记》二十二章的上下文,就是摩押王看到以色列民来很恐惧,他的恐惧很简单可以消除,就是他信靠上帝,他信靠上帝归顺以色列人就好了,就跟基便人一样,一切问题就解决了。可是他们没有,他们看到这群人这麼强大,这群人这麼蒙上帝祝福(本身并不强大,但是蒙上帝祝福),甚至能够把旷野的亚摩利王和巴珊王都打败了,所以他们就很恐惧。他们不知道反悔、反省,像耶利哥城的人一样,他们就僱巴兰来咒诅,他们的这种仇恨让上帝非常的忿怒,所以他们要被咒诅。你看他们僱巴兰来咒诅以色列人,结果神让巴兰的话变成祝福的话,而让亚捫人受到一个永远不能入会的咒诅。当然这还是一个原则性的说法,我们说了有路得的事情,我们就知道只要人愿意悔改到神面前都是蒙福的,只是叫我们心中不要存著恨恶,神使咒诅的言语变成祝福的话,这个我们需要说明一下。

这件事应该从《民数记》二十一章的21节开始看起,然后巴兰的事是二十二章,就是摩押王知道这群以色列人不可以用力取,这一群人有上帝的同在,所以用战争打不过他们,亚摩利王、巴珊王那麼强大都输了,所以就只能用神奇的方法。他们就找了一个先知就是巴兰,巴兰很有能力,他咒诅谁,谁就被咒诅;他祝福谁,谁就被祝福。就找了巴兰,当然,巴兰是一个很坏的先知,在《圣经》裡有讲他是為了利在灭亡的道路上直奔,在《新约》《犹大书》有讲到一个我们需要去注意的,当巴兰最后带著贪财的心,他是很贪财的,他有这麼强大的能力,但是他很贪财,所以他的能力和恩赐就被错用,神不允许他去,他就不应该去。第一次他就不应该去了,可是第二次人家带更多钱来的时候,他就再问一次上帝,各位你知道不该做的事你就不要再问上帝可不可以了,你就不要去做就对了,你知道该做的事也不必问上帝是不是不要做?这多问就是你在给魔鬼留地步了。譬如说作弊,主啊!可不可以作弊?什麼?可不可以作弊你已经知道不可以了。这是例外的case,我实在很有需要,这太重要了,其他淫乱啊!说谎啊!欺骗都是一样,我们不是说我们不会犯罪,我们都会犯罪,但是多问常常是给魔鬼留地步。巴兰第二次,就是当巴勒第一次来找他,神说不可以去;他第二次再来找他的时候,他就应该说不可以去,结果他说:「我要再问问上帝。」这一问上帝就说:「你去!」结果他去,上帝就生气了。所以我们看到我们生气了,上帝很不公平,让他去為什麼又生气?很简单,神让他去,一方面表示你真的执意要做上帝不允许你做的事,神也让你去;你真的一定要做上帝很清楚告诉你不要的事情,或者你一定不要做上帝要你做的事,像约拿一样,上帝也让你,但是你要受的管教那真是很疼痛,如果神爱你,还让你被管教;神不爱你,你真的就死了。

神让巴兰去,就是你执意要去,你可以去!但是神也提醒他,你要说我要你说的话---就是你要祝福。可是巴兰去不是要祝福,他去是要得钱的。所以神又让他去,因為神给他的恩赐没有收回,神要以色列人因著巴兰去祝福他们而蒙福,神不要巴兰去,因為巴兰去生气了,就是因為巴兰是带著要拿钱的心去。各位,所以《圣经》没有矛盾,一方面神让他去;一方面神又说他去了神生气了,没有矛盾,因為巴兰的心态不对,神是希望他去祝福的,结果巴兰去了,你看到巴兰每次讲的话都充满冠冕堂皇的字眼,这就叫他罪加一等。我们这些做牧师的就是罪要加一等,用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来掩盖自己的贪婪罪恶,这更可恶。可是巴兰总共有四次说出预言,这四次预言我们以前也看到,某些事让他被感动说出来这我们不太知道,反正就是他说四次,这四次没有一次是咒诅的话,每次都是祝福而且每次都是从心中发出的。所以我们就很希奇,因為在这裡还有《约书亚记》二十四章看起来都是巴兰说出了咒诅的话,上帝把那咒诅的话变成祝福,可是在《民数记》事实的记载巴兰是从来没有说一个咒诅的话,就是好像没有被改变过,那我们怎麼理解这件事呢?两个地方,这几个地方当然都没有衝突,巴兰去我们只能这样瞭解,就从《圣经》裡很清楚是这样,巴兰去是带著要咒诅的心去的,因為他要得钱嘛!他就带著咒诅之心去,甚至他所有的献祭或者要作法都是希望去咒诅的。可是每件事,弟兄姊妹,甚至是鬼附的或者是精神病的,我都常常说我们不要藉酒装疯,不要藉鬼装疯,也不要藉病装疯,因為我觉得人只要没有死,即使在鬼附的状况中我们还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什麼是对,什麼是错,神在我们心中还是要我们在良善的事上负责任的;要我们在罪恶的事上负责任的,就是神还是在我们心中有工作的。因此我觉得巴兰去心裡是带著咒诅的心,因為他要赚钱,可是神让他看到,譬如说献祭了以后看到以色列的状况,神就感动他的心让他原来要咒诅的变成祝福。注意我的意思就是说,神不是扭曲祂的舌头,他正要咒诅神把他的舌头扭曲了,神是藉著环境改变了他的心,让他原来想要咒诅在那个时候就真的要祝福。

我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就是说一方面要把这两处经文看起来调和,因為《民数记》好像巴兰一点要咒诅的意思都没有,而在《申命记》说他是要咒诅,神把那话改变了,这两个地方是可以调和的,就是巴兰本来是带著咒诅去,但是神就感动他,让他看到以色列人心裡觉得这些百姓真是要祝福,真有很多这样的情形,什麼歷史故事裡面刽子手奉国王的命令要去杀一个小孩子,结果看到那小孩子他就不杀了。Jahnny Wadsen在讲自由意志的时候也讲得非常好,就是我们做任何的事还是通过我们意志在做。巴兰也是一样,巴兰的确在祝福以色列人的时候,他心中是要祝福以色列人,因為上帝把他改变了,所以把那个咒诅的言语变成祝福的话,我们讲的完全一点,就是他带著咒诅的心去想要说出咒诅的话来赚钱,可是上帝让他在那个环境中四次產生非常大的祝福,很可惜就是巴兰没有继续持续这样的心。我这样解释也是很看重悟性、看重理性、看重我们的头脑,就是上帝在使用,包括在使用巴兰的时候也是透过他的悟性、理性讲出这个话,我不太喜欢,当然神还是可能,就是我们总是觉得好像圣灵的工作,一定就是在我们神魂颠倒不大知道的状况中让我们做,是有这样情形,包括翻方言、说方言都有这种情形,但是我们也知道,当悟性也能发挥出来的时候这是一件好事情。

二十三6 你一生一世永不可求他们的平安和他们的利益。

这好像也跟《新约圣经》讲的饶恕敌人不一样,我们相信《新约》《旧约》不会有衝突的,这裡也只是在讲一件事,就是人如果是团体或个人一直不肯悔改的话,那麼他们至终永远是在咒诅之下的,人到死还不信主的话,就是到地狱裡面,永远在地狱裡了。我们在世的时候,我们当然尽可能的让人能够信靠福音,但是如果一直不肯悔改,我们也需要有这种严厉的态度,是需要有的。

二十三7 不可憎恶以东人,因為他是你的弟兄。不可憎恶埃及人,因為你在他的地上作过寄居的,8 他们第三代子孙可以入耶和华的会。

这些我想都不要太照字面,而要照字面裡面的精神来讲。我们当然任何人都不应该,从今天来讲都不憎恨,我们不恨我们只有爱,但是对不肯悔改的人,我们爱的方式也有严厉的这个成份,或不管是悔不悔改的爱裡面,总是不要违反真理的。尤其《圣经》上在这一点跟儒家也没有衝突,神放在我们身边的邻舍和亲人,我们也有特别多的照顾,因為神把他们放在我们的身边,甚至不要憎恶埃及人,他们也曾经有恩於我们,有恩於以色列人,我们曾经在他们的地上住过当过寄居的,这裡都是对基督徒讲。我们是尽可能的慈爱、善良、大方,第三代的子孙可以入耶和华的会,也不是说就刚好是第三代,我想原则上就是当我们的恶习,当我们不信的恶心逐渐脱去的时候,我们就愈能亲近上帝。

军营的洁净(二十三9-14)
二十三9 你出兵攻打仇敌,就要远避诸恶。

也是一些看起来琐碎的小规矩,但这些琐碎的小规矩裡面,我们看到实在也有上帝的旨意,你出兵攻打仇敌,就要远避诸恶。因為我们知道战争的得胜是在乎耶和华的同在,我们在《约书亚记》就看到,当亚干犯罪了以后,耶和华不跟他们同在,他们就失败。我们不是為了要胜利而故意的圣洁一点,希望耶和华同在,那就不是一个纯洁的要耶和华同在,我们纯粹就是因為耶和华先拣选我们,跟我们在一起,我们就有那渴慕过圣洁生活的态度。这裡说打仗,其实我们也说任何一个时候,我们都应该远避诸恶,只是在《旧约》裡谈到打仗的时候,好像比较特别需要上帝的同在,我们今天也是一样,当我们今天要出去传福音的时候,或是开佈道会的时候,或者有个特大聚会的时候,我们祷告也是比较迫切一点,这不是坏事。但是我们总希望在生活裡面,在平常的小事裡面,没有佈道会,没有大事的时候,我们也是亲近上帝的。如果不对的事,任何时候都不要做;如果是对的事,任何时候我们也都做;如果是恶,任何时候都远离;如果是善,任何时候都亲近。我们更是知道从《新约》来看,我们没有哪一个时候不在争战的,我们跟我们的仇敌是随时在争战的,跟我们自己的老我也是随时在争战的,随时要靠著信心穿起全副的军装来得胜,当然我们也是随时在耕种,随时在做生意。有的时候《圣经》形容我们是商人,有的时候形容我们是军人,有的时候我们是农人,有的时候形容我们是牧人,这各种都要,既是任务在身需要神的同在,我们就任何时候求主,让我们因著祂的同在远离罪恶。

二十三10 你们中间,若有人夜间偶然梦遗,不洁净,就要出到营外,不可入营;

第十节这裡讲到有关梦遗这件事,也不要太照字面来瞭解,只是让我们瞭解神不希望我们有这个罪恶影响到祂同在,而不是说生理上一个偶然的现象是罪恶。神希望我们身体灵魂都是圣洁的,当然10节和11节还有《利未记》有很多地方讲到洁净的规矩,都让以色列人成為一个最讲究卫生的民族,这也是很好的事。我们心灵需要圣洁,身体也希望是清洁的,下面就真是笑死人了,那笑死人的说法也不是就是一个笑话,而是让我们知道神要我们的规矩,不是只有说心灵上,也希望影响到我们的环境。

二十三11-13     11到傍晚的时候,他要用水洗澡,及至日落了才可以入营。12 你在营外也该定出一个地方作為便所,13 在你器械之中当预备一把锹,你出营外便溺以后,用以铲土,转身掩盖;

為什麼要有一把锹呢?你出营外便溺以后,用以铲土,转身掩盖。就是你在营地,在外面流浪,旷野没有厕所,我们不能够挖厕所,那麼在方便的时候,就只能说要把这些粪便盖起来,我们今天理由当然是第一个是卫生;第二个当然也是给其他人方便,不要让别人动不动就踩到这些骯脏的,可是《圣经》裡面讲到每一个基督徒的每一件事情都跟属灵有关,都跟上帝有关,我们或吃或喝很简单的一般通俗小事,都跟神有关。这裡他不讲到公共卫生是良好的习惯,公德心的问题,他讲一件事情,当然这些事情所有的公德、公共卫生都跟这有关。

二十三14 因為耶和华你的神常在你营中行走,要救护你,将仇敌交给你,所以你的营理当圣洁,免得祂见你那里有污秽,就离开你。

因為耶和华你的神常在你营中行走
因為耶和华你的神常在你营中行走,要救护你,这表示我们随时有灾难,我们在罪恶的世界,不管是细菌、是仇敌、是魔鬼…,常常我们需要神的拯救。《哥林多后书》就讲到神过去救我们,现在救我们,将来还要救我们,我们需要神不断的拯救,帮助我们,这是《哥林多后书》第一章讲的话。

他要救护我们将仇敌交给我们
那又是祝福,要我们得胜,我们也需要神随时的同在,好叫我们能得胜蒙祝福。

所以你的营裡当圣洁,免得祂见你那里有污秽,就离开你。
很好笑,就是上帝看到:「哎呀!这麼臭啊!我踩到,脏死了,上天堂还要洗一下脚。」然后,就离开,不来你这裡了。我们再一次说,我们希望我们有内裡的诚实和良善,这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重要的;但是内裡的诚实和良善应该有一个结果,就是我们外在是乾净。这个我不敢讲太多,因為人家说我有洁癖,动不动就说这要乾净那要乾净,可是我实在觉得我们这民族很脏啊!我不要多讲了,你看耶路撒冷也是犹太区就比较乾净,阿拉伯人去就是脏乱。我们不因此歧视人,但是实在希望我们维持我们生活环境的乾净,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内心。

让逃奴重获自由(二十三15-16)
二十三15 若有奴僕脱了主人的手,逃到你那里,你不可将他交付他的主人,

要保护逃奴不将他交回也不可欺负他
这跟《肺利门书》裡阿尼西母的事不一样,但原则一样,都是爱、帮助、和好。保罗叫阿尼西母回去,是因為肺利门是基督徒,要叫他们和好,彼此没有亏负,讨上帝喜悦。

可是,这裡非常稀奇。在罪恶的世界裡,有奴僕脱了主人的手逃走,处理的方法跟前面二十二章:看到弟兄的牛和驴,完全不一样。牛和驴跑走,找回来,我们会很高兴失而复得,就像《路加福音》十五章的羊失而复得。可是,奴隶逃跑了,回来;主人就很生气,狠狠的痛打他一顿:「你竟敢逃走!」人是很自私的。

所以,这裡告诉人:逃走的奴僕,你要有地方让他可以去;不要让他回到主人那儿,因為回去会更惨。他会逃离,一定是那主人非常的坏。这当然是一般而言,我们也相信有很坏的奴僕,因这世界的人都是罪人,奴僕、主人一样有罪恶。只是一般来讲,容易伤害人的,通常是比较有力量、权柄的,所以官比较会欺负民;男比较会欺负女。官民、男女相争时,通常是民、女比较有理。主人和奴隶也一样,通常是主人比较会欺负奴隶。虽然我们也承认很多时候,包括现在的菲劳、泰劳,也有糟糕的,但我觉得是我们欺负亏待他们比较多。这时候你要保护他,不要把他交回去。

二十三16 他必在你那里与你同住,在你的城邑中,要由他选择一个所喜悦的地方居住,你不可欺负他。

你也不要在保护他的时候欺负他、勒索他。这几句看来极小的话中,都有上帝极大的智慧和人道的精神。我们感谢主!

禁止做娼妓、挛童(二十三17-18)
二十三17 以色列的女子中不可有妓女,以色列的男子中不可有挛童。18 娼妓所得的钱,或挛童(原文是狗)所得的价,你不可带入耶和华你神的殿还愿,因為这两样都是耶和华你神所憎恶的。

当然我们知道以色列人中这两样(妓女、挛童)始终也没有停止过。没有停止,神还是要禁止,因為禁止尚且不能完全禁掉,何况开放的话?关於这,后现代说:「不能禁止,就完全开放吧,一切都可以。」是完全错的!我们还是觉得需要有规矩。

这些娼妓、挛童所得的,不可以还愿、不可以献给上帝。意思是上帝不希望我们生活不圣洁,而不是看不起这样的人。我们也看到寡妇的小钱,神也很悦纳;耶穌也常跟罪人、税吏、妓女亲近。这世界是罪恶的,人真的没有什麼是圣洁的,我们奉献的钱,也真的没有什麼是乾净的。但我们求神让我们儘可能的,在依靠上帝、在因信称义下,过圣洁的生活,使我们所奉献的,是神所悦纳的。

禁止借贷取利(二十三19-20)
二十三19 你借给你弟兄的,或是钱财或是粮食,无论甚麼可生利的物,都不可取利。20 借给外邦人可以取利,只是借给你弟兄不可取利,这样,耶和华你神必在你所去得為业的地上,和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

我们也讲过,这两节看起来好像是两样的法码:对弟兄要好一点;对外邦人就要取利。其实不是这个意思。神要我们对弟兄姊妹,即使是我们在借出可以生利的时候,我们不取利。这是希望我们在帮助人的时候,真的不要以帮助為牟利的方式。

借钱给他人这件事,真是很危险,我们人很容易有自私的心。这个危险第一个:不想借。因為借了,或帮助别人的牛羊,对自己只是一个妨碍,自己要付出力量,因此我们就不太想做。那神就说,你还是要做!这个要做的,你单把它看成是律法,那做得很辛苦。要看到是上帝的恩典,我们蒙恩的去做,就能喜悦的做。第二个:有私心。借出的时候,考虑到自己的私利,有时就想到要有点利息。因此,没有利息时,就不想帮忙。為了这个,神叫我们不要取利,要我们是真心的帮忙。第三个:如果有利息,慢慢的你也可能会用收利息来成為牟利的一个工具。借钱给别人本来是帮忙,结果到最后是帮自己,就是牟利、不纯了。

所以在教会裡,我是觉得不应该有借贷(或什麼直销、卖保险之类的)的行為。这些行业不是不可以做,但你一到教会裡做这些,就容易被魔鬼利用。怎麼讲?譬如说保险,保险会起纠纷的。车撞到了、或生病了,然后因為某些原因,公司理赔得慢,或不能赔,不管谁理亏,这两个弟兄(买的跟卖的)的感情会受到伤害。又好比教会裡有时帮忙租房子。本来这也是一个服务,有人有需要找房子,有人有空的房子要租出去,这些帮忙也是可以,但租房子会有些问题(水龙头坏了责任归属之类)常常就会有危险,易生纠纷。所以教会裡,彼此服事、帮助时,真的要很小心,有爱心但也要有智慧。有时因為金钱的因素,就產生更多的不合。如果在世界裡,银货两讫(合约如何就如何)这样最好,一到教会裡又是有爱、有方便的,常常就有更多的麻烦。包括家教之类的,我觉得都可以做,但需要谨慎。最大的谨慎就是:求神帮助我们不要有图利的心!一旦有图利的心,问题就复杂起来。包括奉献开不开收据、能不能退税,这我觉得能避免就尽量避免,因為这就让我们的奉献不纯了。奉献只能有一个因素,就是因為对上帝的感恩,不是我要退多少税、得多少好处。有时我也听过这样的事:有弟兄姊妹要奉献一笔钱或房子给教会。各位,这些事都要小心,有的时候这些钱都是黑钱,拿到变成烫手洋山芋(我给了教会这笔钱,结果教会怎麼样、怎麼样…),我们最好避免这些。

摩西(或上帝)的原则也是这样。你在教会裡面,如果这个弟兄有需要,你的帮助也不是纯粹就是借钱。保罗对提摩太讲,连帮助寡妇都不是随便帮助的,必须是她真的没有人帮助,是一个好的寡妇,,而不是说閒话、好吃懒做、好宴乐等等。这都跟现在的福利政策衝突,现在的福利政策就是做好好先生,这不合圣经的。对教会的弟兄姊妹,帮助就真的帮助,不要谈到利益的事。当然这是一个活的原则,要有智慧的运用。

外邦人在福利的事上,他既没有安息年;在赚钱的事上,有时他可以多越过一点灰色地带,所以神也允许神的儿女向他们取利。不是两样的法码,而正是因他们有两样不同的道德观念,所以就有两样不同的作法。

许愿的条例(二十三21-23)
二十三21你向耶和华你的神许愿,偿还不可迟延,因為耶和华你的神必定向你追讨,你不偿还就有罪。22 你若不许愿,倒无罪, 23 你嘴里所出的,就是你口中应许甘心所献的,要照你向耶和华你神所许的愿,谨守遵行。

许愿
是有「许愿」的事。「许愿」的事可以回去看《民数记》三十章2节。「许愿」基本上就是我对上帝有一个比较大的要求(像耶弗他,要打一场很难打赢的仗),就许愿说:「上帝啊,这事太难做了,如果你帮我做到这件事的话,我就会如何如何。」我也知道有人母亲得了癌症,就许愿说:「主啊,如果你医治她,我就到神学院去读书。」这也是一种许愿。新约裡,好像保罗也有许愿(在坚革哩剪髮,徒十八18)。

但今天我们不「许愿」
旧约也好,新约也好,我们越认识上帝,就越没有许愿这事,因為在神裡面没有难成的事。你求主医治你的母亲,不要这样:觉得神做这件医治癌症的事,祂需要动很大的力气,所以我就要特别许愿,苦苦哀求。这把神看得太小了!

虽然旧约、新约裡都有,但我们信靠上帝的人,是越来越不许愿。因為对神来讲,医治癌症跟医治感冒是一样的容易,没有哪一个比较难一点,以至於我们要多献一点东西,神才觉得值回票价。上帝给我们的帮助,也从来不是因為我们献了什麼东西,神才帮助我们。各位,都要记得:一切都是白白的恩典!

用信心和奉献来代替许愿
所以,我们今天应该用信心和奉献来代替许愿的观念。我们对上帝付出、给,那也是感恩的反应。不是我们要再得到什麼好处,而是神已经白白把好处给我们了,我们感恩的表现。保罗在新约的许愿,我想也就是他希望能够让犹太人知道他所传的福音实在没有违反犹太人,他要减除传福音的障碍,所以他有这种许愿。好像照著犹太人规矩去做,他并不是一种:我要做什麼事,来换上帝恩典的心态。我们跟上帝从来都是因信称义;跟人有时要体贴到人的软弱。一切是凭祂恩典,不是我做了什麼,神才恩待我。

凡事凭信心求
所以,我们今天并不许愿。我们就是凡事祈求,大事、小事都是凭著信心祈求。不是我做了什麼(或许愿要做什麼),上帝可怜我;也不是因為我献上比较多、比较珍贵的东西,而上帝被感动了,来成就我的愿望。一切是上帝的恩典,一切也是我们感恩而做的。所以我们今天不许愿了。如果还有人这样做,也希望能越来越知道:不是你许愿而神做什麼事,都是祂的恩典。

冒失许的愿可以被废掉
在旧约(民三十)讲到摩西所传、神吩咐的许愿条例,有个情形:就是因為有的人许愿许得冒失,有头脑清楚一点的看到,觉得你这个愿不恰当,所以就废掉。像小孩子许的(上帝啊,如果祢让我得到这个玩具,我就把爸爸杀了献给祢),父亲可以废掉;出嫁后的妇女许的,丈夫可以废掉。就是比较有权威的男人,可以废掉女人所许的愿(这有点像班昭的女诫:女人没有出嫁听父亲;出嫁听丈夫;丈夫死了要听儿子。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讲法。)。意思就是:冒失许的愿,可以被废掉。但是你成熟了以后,也没有人在旁边遮盖(现在有人喜欢讲的)的话,那你许的愿就要算数。意思就是:我们许愿,需要有权柄、有头脑、属灵的人替我们做一层把关。若没有人把关,或你成熟了可以自己做主时,那求主让你不要冒失许愿。我们今天说不许愿,也希望我们在教会、家庭的生活、服事不要随便。很多时候,生活中的困难常来自我们喜欢做好好先生。动不动就答应,一下答应这个;一下答应那个,乱开兑现不了的支票,很多的麻烦就是冒失说了「是」,没有早一点说「不」。求神帮助我们。

「许愿」再一次说:求主让我们知道是主的恩典。我们今天不许愿了,但是我们说话要算话。我们总是因為上帝的恩典,愿意在感恩中好好的来服事。如果你许愿不偿还,或你祷告愿意事奉上帝而没有偿还,神爱你,会管教你,让你知道神的恩典。

过路取食的条例(二十三24-25)
二十三24 你进了邻舍的葡萄园,可以随意吃饱了葡萄,只是不可装在器皿中。

不要贪婪
可以吃,不可以带,这原则也很简单。一方面,葡萄园主要大方让人吃,不要小气,因為人能吃多少呢?一方面,进去吃的人不要贪婪。

二十三25 你进了邻舍站著的禾稼,可以用手摘穗子,只是不可用镰刀割取禾稼。

这也一样。饿了,可以吃,因為神有这麼多的丰富;但「割」,大批的带走,就不可以,因為那是贪婪。耶穌的门徒也有摘过穗子吃。

返回本卷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中国安息日会

蔡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