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本卷目录
奉献初熟的土產
献给神(1-11节)
二十六
1 你进去得了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為业之地居住,
「你进去得了」。这话看是简单一句,就歷史的发展来讲,他们进到那地却真是好困难。因為人的不信、因為看来环境中很多的拦阻,进到神应许、白白赐给的地方,多麼困难。
要悔改、重生才能得到(进入)上帝的恩典
「进到上帝给我们的丰富恩典裡」,圣经裡有另一些不同的讲法,就是:人若不重生,不能进神的国(约三);还有施洗约翰和耶穌的信息都讲的:我们如果要进神的国,要悔改。要悔改、要重生、要信靠,不同的字眼在讲同样的事情:我们得到上帝丰富的恩典,是神赐的;是神白白给我们的。若不是神赐的,人就不能得什麼。
得到恩典后,仍须凭信心努力活出来
但在我们白白的、百分之百的领受的同时,也因為祂的恩典,我们需要作战、需要儆醒、需要圣洁、需要善良。这都是神给我们的,也是我们需要靠著恩典、凭著信,辛苦、努力地活出来的。
「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為业之地居住,」。祂赐给我们这地。我们知道这是经过几百年后才得到。在亚伯拉罕的时候,神就应许,但没有给他,為的是磨练他的儿女;為的是给迦南人、埃及人悔改的机会。「產业」在《以弗所书》讲到是我们会得產业、我们也成了產业,能够在那裡居住,而且能够继续在那裡安居乐业,这都是神保守。我们在世上寄居的生活,既是已经到了这地方,也总是在寄居、在漂流。这世界既不是我们的家,又是我们的家(来11章也讲得很清楚),我们在寄居、在流浪,仰望那长存的家。已经得到了,我们却又还在过渡阶段。这看似矛盾的事,却是基督徒天天都领受、经验得到的事。可以叫我们很痛苦,但凭著信心这是一个我们很蒙福的状况。
二十六 2
就要从耶和华─你神赐你的地上将所收的各种初熟的土產取些来,盛在筐子裡,往耶和华─你神所选择要立為他名的居所去,
「进入神的恩典」是持续的状态
我们进到流奶与蜜之地,享受神丰富的恩典了。记得刚说的:我们总是得到了,却又还是在得到的过程裡;我们总是已经得到了,却又还需要得到更多;我们已经脱去旧人了,却还要继续不断的脱,没有停止的一天。即使将来在新天新地也是,虽然没有罪恶,但是可以越来越良善。
「进入迦南美地」后还有困难要克服
当我们进到这个地方,就如同上帝把我们摆在伊甸园的时候一样,那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地方,可是在那美好的世界、地方,神的儿女一样要在那裡工作,一样要在那裡享受,而且在工作中享受。对,不管你在伊甸园;或者进到流奶与蜜之地;或重生得救进入神的国;或受洗进入教会(这都有类似的意义),都要工作。这一点可惜很多人都有误解。也就是说,当我们进到神的国、进到教会、当我们重生得救以后,并不是就是可以放鬆的日子。对,我们可以有安息、可以有平安,但我们还是有工作要做,而且还有那条蛇在那边。流奶与蜜之地还有好多的城要去征服、耕种。我们进到神的国,进到教会,更是发现好多的困难。
由於那好多的困难、好多的罪恶,很多人因此就跌跌撞撞,甚至有人就没有回来,就离弃主了。昨天我还听到一事:有个弟兄跟另外一个弟兄是祷告同伴,他们都為一个病人祷告。甲弟兄很有信心,知道这病人一定会好,结果没有好。甲弟兄信心没有失落,但跟他一起祷告的乙弟兄,信心就没有了,因為他说,你那麼大的信心说上帝一定会医治,结果没有。现在这乙弟兄是法轮功虔诚信徒。
在神赐的地上要有收成
我们进到了迦南美地,仍然可能离弃上帝。求主帮助,让我们在神赐我们的地(土產、工作能力、春雨秋雨、同工)上有收成。这一切,神要我们有收成,我们不是一直在被动的领受。不错,我们总是被动的,但在被动的领受的同时,我们应该也產生主动的果子来。以色列也好,教会也好,个人基督徒也好,那不结果子的树,总有一天要砍下来。
有收成就献给上帝
当结出果子、有收成的时候,(初熟的土產指农作物;头生的就是牲畜,意义是类似的)就是在神给的恩典中,我们开始养育、耕种,而有成果了。有成果是神很喜悦,也是我们很喜悦的事。在人间就是:夫妻有了第一个宝宝时;或领第一份薪水时,都是很兴奋的事。当然,现代人都是想不劳而获,所以他得到东西,也不会有那种汗流满面才得到的那样的快乐,但如果你是辛辛苦苦得到,就有那个快乐了。当那土產开始生长的时候,各位,你想到什麼?我小时候看到院子裡芒果树结了芒果,一天天长大时,想到的就是熟的时候摘下来吃,后来在它快要熟的时候被偷走了,之后再长,就想到要防小偷。不过,神要我们在将要有收成,或有收成的时候,重点不在想吃,也不在防小偷,而是要献给上帝。因為你所有的,都是从上帝来的,你千万不要有你的儿女、金钱、工作、专利、文章、讲章是你自己的想法,不是我们的,是上帝的。
要有奉献的心
初熟的给上帝。其实我们也讲过,不是初熟的、头生的、公的、十分之一,是上帝的,所有的都是上帝的。只是上帝要我们学习,有些东西好像专门放在圣殿裡、教会裡、圣工上,其实所有的(你去逛街的、给儿女的学费),也都是上帝的,没有一个不是上帝的。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心!而且你在奉献初熟的时候,我们也讲过,人间第一个初熟的没有献给上帝,就是该隐和他的土產。亚伯献头生的,该隐献的不是初熟的。这我认為有很大的信心的层次,就是:不管你在一个流奶与蜜还是充满荆棘的地方,当你的收成有了结果时,如果你给了上帝,你就没有了,你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批(初熟就是最新的一批,是你仅有的)。所以当你把初熟的献上,有两个意义:一个就是爱,我爱我的上帝,祂把这个给我,我给祂。第二个就是信,我相信上帝会继续祝福我。我们所有的奉献都应该是因著上帝的爱、感动而有的信心。
把这些「盛在筐子裡,往耶和华─你神所选择要立為他名的居所去,」,这我们在十二章5节已经看到,就是奉献的地方。今天来讲,每个地方都是,每件事都可以,但在过去民智比较不开的时候,就把这些特别带到上帝住的地方、上帝的家、居所。当然上帝不住在任何地方,但圣经用这名词,就表示这个地方是好像需要特别慎重、圣洁、敬畏的地方。而且不但要是祂住的地方,还要是祂彰显祂名的地方。所以每个教会、这些圣地(包括示罗)都是要彰显上帝的名,叫人信靠祂的地方,今天每个基督徒、每个教会、每个小组,都是立為祂名的居所,是人把东西献给上帝之处。当然所献上的东西是给那些祭司、利未人、孤儿寡妇,和奉献者自己,上帝自己不需要,但祂要我们有奉献且跟人共享的心,而且最重要的是对上帝的信心。因為上帝的良善,我们也愿意活出祂的良善,施比受更為有福。辛苦劳累得的,我们献给上帝,让其他好像没有流汗的人,舒舒服服、快快乐乐的白吃白喝,因為我们得的恩典就是白得的。
「立為祂名的居所」就是神选的你
「你神所选择」,神选了一个地方。神所选的都不是因我们好,是祂良善的旨意。祂选的都是烂的,因為我们都是烂的,不过以后就要越来越良善,成為一个教导、奉献、施慈爱的中心。希望这是在你的生活中常有的现象,你也是神选择立為祂名的居所,所以你要荣耀祂的名,要活出祂的样式,要能教导人,让人认识上帝。
奉献的态度最重要
你把奉献的东西「盛在筐子裡」,然后「去」,拿到神选的地方去。记得从前在神学院时,每个月要自己把奉献拿到总务处,我觉得有点麻烦,就问职员可不可以直接在薪水裡扣。那小姐说得好:「康老师,我们什麼都可以服务,但奉献你自己交。」这非常对,不仅表示一种恭敬的态度,也是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的:感恩的态度。不是说技术上我们一定不可以这样做,这样做很方便,但是心中总是要注意:在任何一个奉献的时候,在商店买早餐,或把钱奉献到孤儿院,都是一样的献给主,不要有不同的想法、态度。都是献给主,都是感恩的态度。
你去奉献的重点,真的也不是所奉献的这些东西,而是你的信仰告白。也就是这裡再一次显出:上帝看重的不是你在做什麼,而是你心裡是什麼。不是你的工作,是你这个人;不是你这人的表现,是你内心。所以你会背使徒信经、可以解释得很妙,那没有用,你需要生命裡真的有这样的心,然后也有这样从心中发出的行动。
「你去」,在人看来,就是你把这笔钱、这个东西送到,在神来看,神要你把心送到。也不是这个心送完就没有了,是越送越丰富。
二十六 3 见当时作祭司的,对他说:我今日向耶和华─你神明认,我已来到耶和华向我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我们的地。
对祭司做出「信仰告白」
你去了以后,要见祭司,对他说这话。為什麼要对祭司说?若有一万个会友都对他说个人的信仰告白(:我信上帝…)的话,你不觉得祭司的耳朵都要生老茧了吗?他自己都会背了。「跟祭司说」的意思,不是只是告诉祭司说你来奉献了(当然祭司也需要被提醒),同时等於也是让祭司肯定了他所教导、牧养的小羊现在成熟、结果子了。你已经成為一个果子,祭司知道了会很感恩、很高兴,作英育才终於有成果了,让你属灵的长辈也很喜悦。《希伯来书》、《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保罗、彼得的书信、耶穌的教训,都说到,辛劳的农、牧人希望得到的,就是这些训练的精兵,真的成為门徒,真的茁壮了。你这信仰告白一方面让带领你的人欢喜;另一方面,也可能在这告白中,有继续不断要被纠正的地方,好比在述说这话时,态度对不对、所述说的对不对。这告白是使祭司对你做个检查,也是个成果的验收。
很多解经家说,这感恩的奉献是进入迦南地的那一次,就是这一次,永远的就是这一次,跟以后每年收成的奉献是不一样的。不过我觉得,实在也不必作这样的区分,他们进到迦南地很感恩,作这样的奉献,以后的奉献还不是一样,我们有感恩的心。
明白公开承认上帝的恩典
「对他说:我今日向耶和华─你神明认,」「明认」明明的、公开的,向大家、祭司、百姓,承认上帝的恩典,所以这信仰告白其实也在传福音、宣扬上帝的信实。「我今日」,我今天。今天当然是你奉献的那一天,是一个慎重的日子。也应当是说,我们天天都是「今日」,天天都把我们所得到的东西奉献给上帝。也许不一定是早上,因為早上刚开始,还没有什麼工作、收成,所以在晚上的时候也是。
「向耶和华你神」这当然也是耶和华「我」神。跟祭司说「你神」,意思是因為我是被你牧养的,你是上帝的代表者,希望我这样的作為也让你有一点欣慰,你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成為一个可以奉献的人,你也可以向上帝交帐了。
「我已来到耶和华向我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我们的地。」向你也是向神明认:我已经到了这个地方。当然,到了这个地方中间的过程,还有好多话没有讲,包括主藉著我们的手把这些仇敌赶走;包括我们在这裡分地、开垦、所流的血汗、所经歷的艰难。我想美国的清教徒,在他们第一次过感恩节时,也会思想到这段经文,而且可能加上更多,譬如过去经歷多少人的死亡、被英国逼迫、在海上的痛苦,但现在上帝给我们这麼丰富的地方、收成,不是我们甚至我们列祖配得,就是你拣选我们列祖,向他应许你会祝福他的子孙,你起誓也应许给他这个地方。《希伯来书》说藉著起誓和应许,上帝的旨意绝不会更改。但我们人看,是好像经过好多的艰难险阻才得到。
「耶和华向我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我们的地。」神赐给我们这块地,我来到这块地了。在以前,「地」是所有财富的来源,现在不太是了。现在,尤其是脑力开发,比较重视智力,但地还是一个很宝贵生產的地方(当然是农產品為主,工业產品不太是从地裡长出来,是工厂生產的)。这裡的「地」,可以象徵上帝。时间和空间都可以象徵上帝,如同安息日可以象徵神;流奶与蜜之地也可以象徵是神。
我来到神这裡,我来到神给我的日子和时间裡,我们不是说这是耶和华定的日子吗?这也是耶和华定的地方。所有的东西都因為你信靠上帝,就成為耶和华直接对你的祝福了。我来到这个地方,我现在已经来了,上帝的应许是真实的。我不但来到这裡,而且我也已经得到这裡的土產了。
二十六 4 祭司就从你手裡取过筐子来,放在耶和华─你神的坛前。
交给祭司献上
马上把这个东西献在神的面前。这裡也有一个交接的作為:不是你自己放,是你放在祭司的手裡,祭司拿过来,再放上去。这一方面是尊重执政掌权、有权柄的;一方面也是让祭司和奉献者,两个人都再次被上帝的恩典感动、提醒。当然我不知道祭司如果一天做一百遍、一千遍,会不会也变得很机械、不多去思想;我也不是说我们每次都要那麼感动得涕泗纵横,但求神让我们心中总是在感恩。
然后放在神面前献给祂。不是祂要,是祂愿意藉我们所蒙的恩典,给大家都有这样的分享。
二十六 5 你要在耶和华─你神面前说:我祖原是一个将亡的亚兰人,下到埃及寄居。他人口稀少,在那裡却成了又大又强、人数很多的国民。
活在神面前
这裡一直讲到:我们到神的面前,我们到神的地方,希望我们是活在神的裡面、活在神的面前。活在神的裡面,指我们跟祂密切相连;活在神的面前,指我们的行事為人,都呈现在祂面前,被祂鉴察、被祂看到。
每天都為新鲜的恩典感谢
「在神面前说」愿神也鉴察我们说的时候,是从心中说出来的,都是感恩。这裡想到《路加福音》十七章7节那十个长大痲疯的,最后只有一个人回到耶穌面前感恩。我们现在是一年一次的感恩节,变成是吃喝玩乐购物,是很快乐的日子,但对上帝好像丝毫没有感恩,成了一个很世俗的节日而已。我也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在那裡合十顶礼、跪下来唱哈利路亚,形式上不那麼重要,不过我们是属肉体的人,有些事上,有点形式也很好。你每天是不是都在感恩呢?不是说我永远只有停留在十年前大痲疯被医治的感恩中,是每天都有更丰富的恩典来感谢,我们每天感恩的心和感恩的话,应该是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以我自己在神学院、在教会的祷告经验:大家一起来感谢讚美主,请某人带我们一起祷告,我看都讲不出来。我们的祷告常常是下礼拜要开佈道会,求你…,我们好像只能為这些事祷告,我们不知道上帝有多大的恩典,这都是我觉得我们基督徒要求神怜悯的地方。
在神面前要说什麼
当然这一节说的有个公式在其中,我们不是套那个公式,而是从那个公式看到其中的精神。我们要在神面前说什麼呢?圣经有说,我们到神面前,不要造次、不要萝唆,祂都知道。我想那就是絮絮刀刀的一直说我需要这、我需要那。这我们最会讲:祂需要知道的,祂都知道!但,我们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我们知道吗?「主啊,今天好冷、现在缺水…」,当然这也是应该要做的祷告,但更重要的,你的祷告代表你是认识神,所以我们需要认识上帝是怎麼样一个上帝,就是我们知道上帝是如何的怜悯,更知道我们是如何的罪恶和可怜。加尔文在写他institute
时,就在谈认识神和认识人,这个信仰告白就是从人开始讲起,不过对象当然是对神说的。我们越认识神的慈爱、权柄、审判、严厉,就越认识到自己的可怜和蒙恩的福气有多大。
我祖原是一个将亡的亚兰人
「我祖原是一个将亡的亚兰人,」我想我们念使徒信经、作信仰告白时,都是很严肃的动作。通常在讲这些时,我们都是述说一些光明伟大的事,可是在以色列人奉献时,第一句话竟然是这样。其实这才真伟大,我们在上帝面前真是虫,算不得什麼。祷告你可以从神开始,也可以从人开始。可以讲到神的伟大、奇妙(这总是我们的基础,也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有时也不妨从自己的经验来看到自己的可怜,而去思想到上帝对我们的拯救。但千万不要忘记,总是神工作、怜悯、恩待了,我们才能做任何的事,甚至连我们安息也是,因為有神的安息,我们才能安息,我们人什麼好的都不会有,只有倚靠上帝才有,只有从神那裡才有。
他们很丢脸的先讲到自己不光辉的祖先。我们中国人常常说是炎黄子孙多神气,其实炎帝、皇帝,那些都是待考神话,甚至很多西方民族、罗马人他们都夸说是半神半人的。唯有圣经裡说到:「我祖是一个将亡的亚兰人」,我们是罪人,我在罪孽裡生的。对,我们最早的时候真是荣耀,但因為祖先堕落变成这麼可怜,连我们主耶穌基督的家谱(在《马太福音》裡看到)也有多麼多丢脸的事情,更让我们看到上帝的光明磊落。我们在神面前原来是多麼的不配,是个将亡的人。
以色列的祖先
以色列的祖先,可以说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都可以,但这裡说的,显然是指雅各。
如果说是亚伯拉罕的话,那是指他是信心之父,他是第一个蒙拣选,让他的后裔要成大国的。亚伯、挪亚、以诺、塞特的后裔也是义人,不过他们的蒙恩大概都是及身而绝,不太影响到后人。人类有盼望是从亚伯拉罕开始(将来万民要因你的信心蒙福)。
若讲以撒就没有东西可以讲,因為他好像没有做什麼事,他也没有献上百岁生的儿子。以撒这一辈子,好像完全没有很伟大的见证,也感谢主,这正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重要的地方。神所拣选、所恩待的,不一定做了什麼很伟大的事,但他是一个蒙恩的人,这就够了!很多人很希望是以撒,对不对?不需要有任何的灾难、危险,一切都舒舒服服的常乐佬,没事儿,但也是很庸庸碌碌。我倒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做多大的事,但我觉得神给我们的十字架、艰难,和神在我们生命中结的果子是成正比的,如果你不想要这些十字架和艰难,结出的果子可能没那麼好。不过这些十字架和艰难,也是得救的人总不能避免的,你越是愿意被对付,那结的果子就更好。
如果是指雅各的话,他就是更名正言顺的列祖了。因為从亚伯拉生的,还不都是他的儿子;从以撒生的,也不都是他的子孙,有的都在拣选之外。可是从雅各生的十二个支派就都是了,所以先祖用雅各来讲很恰当(当然每个都很恰当),这裡明显是指雅各。他是一个将亡的亚兰人,他曾逃避追杀到巴旦亚兰,这在《何西阿书》12章12节:「从前雅各逃到亚兰地,以色列為得妻服事人,為得妻与人放羊。」其实这整章都在讲到雅各的歷史(或说是以色列人的歷史),都在讲到他们的悲哀、可怜。但是人的悲哀可怜、聪明能干,不管是怎样,都是绝望的,只有在上帝的拣选、恩待中,就是蒙恩的。雅各逃到巴旦亚兰那地方,被拉班欺负了二十年,在那裡学到了认识神的恩典、学到对上帝的信靠、也学到上帝的保守、也学到人生一切的凄凉和可悲,辛苦得来的一切,都可以立刻被骗掉、换走,包括他的妻子被他岳父换了;他的羊被他岳父改了;包括他一切得到的可能都没有,但是上帝就一直不断的赐福他,都是让他学习功课、学习知道依靠上帝来做事。但他也不是在巴旦亚兰那裡才学会功课,在差点被哥哥追杀,逃走时就学会了上帝的怜悯和自己的徒然劳力没有用。从巴旦亚兰那裡回来,上帝给他祝福那麼多,但他所有东西也可以再一次的立刻就失去:失去妻子拉结、儿子约瑟;也在示剑地内,因他其他儿子的愚昧差一点丧命;最后到晚年时几乎什麼都没有,飢荒要把他一切都吞吃了;他无能的儿子让他的儿子一个一个的少掉(后来西缅、便雅悯也要没有了)。可是在他最绝望的时候,又完全反过来了,不但所有的神还给他,还加倍的给他:约瑟其他的孩子都活著;所有的牲畜牛羊不必因為飢荒而有损失;反倒因為飢荒重新跟儿子搭上了线。各位,这些都是太传奇的事,但生活中是真实的。不只在约瑟、雅各身上,在你身上也是一样,只是我们通常想不到而已,通常我们不会有这样感恩的心。
「下到埃及寄居。」他下到埃及寄居,也是逃难去的,人口稀少,但神预备了一切:包括约瑟先在那裡预备地方、预备了一个良善的法老、预备了一个歌珊地(迦南地是神预备的地方,歌珊地也是)。
兴旺由困苦逼迫而来
「他人口稀少,在那裡却成了又大又强、人数很多的国民。」。这裡面所有的祸和福都说不準,每一个祸伏下了一个福气的因素,每一个福气又伏下了祸患的因素。像约瑟的被卖是祸患,后来成為一个祝福的因素;像雅各逃到巴旦亚兰是祸患,却得了四个妻子、十一个孩子、还有那多牛群羊群。人间的事说不準,只有依靠上帝。在埃及那裡,居然上帝实现他的诺言(申一)。上帝实现诺言,让以色列人像海边的沙、天上的星那麼多的地方,不是在迦南地,是在埃及地,是在大逼迫情况下实现的(出一、二)。人要他们做苦工,越苦人越多。像中国大陆、以前罗马时代的基督徒都是这样,我看所有的兴旺都是在这种情形下產生,不逼到绝路,不肯悔改。我看台湾教会大概也是这样才能复兴,包括你、我生活中,不被对付真的很难成长。
在《出埃及记》一章讲他们人多起来。多是福气,但引起嫉妒。埃及人开始给他们做苦工,他们就更多,更多就有更大的逼迫,就是要杀婴。又不成,第三个逼迫就是要把男婴丢在尼罗河。这就是下一节说的:
二十六 6 埃及人恶待我们,苦害我们,将苦工加在我们身上。
「埃及人恶待我们,苦害我们,」埃及人没有恶待我们的父母、祖父母,但人是有个生命共同体的,尤其我们基督徒,不仅我们现在跟血源上不相干的弟兄姊妹是一个肢体,跟我们的祖先:亚当、亚伯拉罕、我们救主耶穌基督,也是有关连的。《哥林多前书》五章:在一人裡眾人都死了,照样在一人裡眾人都复活了。《罗马书》五章:因為一个人的过犯大家都成為罪人了,罪因一人进入世界,照样因一个人的顺服,我们也都蒙怜恤、得恩惠了。所以这裡说的是我们:苦待我们的子孙,是苦待我们;苦待我们的祖先,也是苦待我们。耶穌也对保罗讲这样的话,保罗也没有逼迫过耶穌,但逼迫耶穌的门徒,就是逼迫耶穌。
「将苦工加在我们身上」这个是苦,却造成非常美好的结果:就是人会哀求神。真的,你说你不会祷告、不知道怎麼祷告,你真是不要再说这话了!若你真的一定要说这话,上帝就把你丢在海裡面,看你会不会叫:主啊,救我!你為什麼一定要这样?為什麼不能在平常时就跟祂倾心吐意?我们常常就是一定要在最痛苦时,才会去哀求上帝。苦工加在我们身上,我们就会去哀求我们列祖的神。(「我们列祖的神」意思是:神是死人、活人的神;神是以前的人的神,也是我们现在的人的神。神是使死人复活的神、是掌管时间空间的神、是永恒的神、是祂的应许不改变,会实现的神。)
二十六7 於是我们哀求耶和华─我们列祖的神,耶和华听见我们的声音,看见我们所受的困苦、劳碌、欺压,
神早就知道一切
神早就看到了,但照这节经文的写法,好像是你祷告了、哀求了,祂才听到。神好像很钝、很慢、很差?各位,没有!神都知道!是我们钝、我们差、我们慢。我们总是不会向祂求,我们的眼睛总是打不开,所以常常经过了很多的艰难,那蒙恩的人终於看到了。其实神一直在带领,不过就我们的经验,好像是等候很久,我们哀求、哀求了,祂才听见,其实祂早就知道、看到、听见。祂的恩典感动我们,我们会哀求;我们哀求了,就经验到祂的真实。其实祂早就看见困苦、劳碌、欺压,每一个困苦、劳碌、欺压祂都知道。
这些话都重复太多遍了:要信靠上帝!信靠上帝的话!要让圣灵克服你肉体的软弱、对环境的抱怨!凭信心接受上帝的话!祂的应许才是真实的,以至於你向祂呼求、向祂感谢、向祂认罪!
二十六8 他就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并大可畏的事与神蹟奇事,领我们出了埃及,
神感动我们呼求神,神就救我们
我们会向祂呼求的时候,「他就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并大可畏的事与神蹟奇事,领我们出了埃及」。祂早就可以做这个事,但祂总要跟我们配合。这个字不太好用,因為我们在神面前没有理由讲配合,都是神在做的,但我们人这边也实在可以讲配合,因為圣经也有用这个字,就是我们被祂的恩典感动,不是我们自己。我们被祂的恩典感动,会向祂呼求。所以看这些经文都注意:并不是埃及人欺负我们,神看到了,就像摩西一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没有!神救我们,一定是我们向祂呼求之后。对,有的时候圣经没有这样写,但神不是霸王硬上弓,也不是不知不觉的就把我们变成祂的儿女,神总要透过我们的意志:我们知道祂的又真又活。所以,不是埃及人欺压,神就救我们,而是埃及人欺压我们,我们哀求神,神就救我们。唉,你说,神都知道,為什麼一定要摆那个官架子,要我们求祂呢?不是摆架子!是因為神都知道但你不知道!你会抱这个怨,就是你不知道祂多好,所以你总是在信靠祂的事上,是个懒人。又懒、又恶不行,所以神就让你受苦,好叫我们会思想祂的恩典;会在劳苦中羡慕祂的安息;会在欺压中羡慕祂给我们的拯救和轻省。
祂就拯救我们(在《申命记》四章已看过)「领我们出了埃及」,这一节经文就可以讲好多节课了。这裡也没有讲旷野那四十年的事,但重点就是:神怎麼把我们带进这应许之地。
二十六9 将我们领进这地方,把这流奶与蜜之地赐给我们。
一切都是做在主身上
注意!我们说话、行事、生活,都活在主面前。我们在跟老板讲话、跟手机裡的任何一个人讲话,你要记得,不管多麼间接,你是在跟上帝讲话!所以污秽的言语、思想,一句不要出口,虽不是直接,但也是跟上帝讲,起码是在上帝面前讲。我们在教主日学时,就是教给耶穌听;讲道就是讲给上帝听。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主在我们身上做,也都是:做-在-主-身-上!包括给一个小子一杯水。
所以这裡他不是在跟祭司讲而已,他是在提醒自己,也是他知道自己是在跟上帝讲。如果时时活在神面前,就也不是现在跟上帝讲(祷告)而已,否则就只是一个礼仪、一个虚空、虚偽的形式。
二十六 10 耶和华阿,现在我把你所赐给我地上初熟的土產奉了来。随后你要把筐子放在耶和华─你神面前,向耶和华─你的神下拜。
奉献的心和行动
「耶和华阿,现在我把你所赐给我地上初熟的土產奉了来。」神啊,我现在把你所赐给我,地上初熟的土產拿来了。一切都是神带领到如今,可是他在这裡说了一句话:你把我带到迦南地这裡,然后我把这裡的东西拿到你面前,其实还是主的恩典,甚至更是主把我带到你的面前奉献。但我要说的是:我们自己做的这个部分,是多麼的重要!是靠著主做的,但做或不能不做,不要说反正一切都是主在做,我就不动了。正是因為主在做,我们做得就更积极。我把奉献物拿来,你带我裡那麼多路、赐我这麼多恩典,现在我所做的,更是你所做的:我拿来给你。没有一样是我自己的,全都是你的。」
「随后你要把筐子放在耶和华─你神面前,向耶和华─你的神下拜。」这个就叫「敬拜讚美」,敬拜讚美就是我们献给主。当然你在敬拜讚美的时候,不必把你的薪水袋、零用钱、玩具拿来,我们是献上我们的心,感谢主祂赐给我们的一切。
「下拜」下拜是一个动作,实在神是看我们的心。祷告你是跪下讲、趴下讲,还是坐著讲、站著讲,其实也不重要,但就我们肉体来讲,某些形式上的约束也是好的。你愿意跪下祷告,如果真是跟的心内的敬虔相配,那非常好;而若徒有外表,就一点也不好了。
二十六 11 你和利未人,并在你们中间寄居的,要因耶和华─你神所赐你和你家的一切福分欢乐。
这是多麼有福,而我们通常没有活出来的一句话。在《创世记》看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约瑟,还有后来大卫,大概都有这样的情形:就是他们所到之地,因為神的同在,他们就成為别人的祝福。因為你来了,我们就很蒙福。现在因為一个人信靠上帝蒙了祝福,不但他自己就蒙福、快乐,同时利未人、寄居的也都快乐。我们的快乐,是因為耶和华赐福我们、使我们有这些东西、使我们愿意把这些东西拿出来、且使我们在献上的时候是谦卑感恩,而不是自大、带著那种我在养你的心。当然我也希望利未人、寄居的,不要因為看到一个大金主来了就窃喜,那就很丢脸、很坏了。但我们人的毛病就是:一个很美的事,我们总是因没有专心仰望主,而使之变质。甚至寄居的也一样,我在基督教的或世俗的福利机构看过这情形,你们一定也看到过,还有像Charles
Dickens
的小说都可以看到,流弊非常多。好比藉著福利办个孤儿院来敛财(这下流的就不用说了);那种机构的主事者,看到人来,就像一群秃鹰看到尸体一样,窃喜又可以有多少奉献了;甚至牧师也有这样的,真是求主赦免!奉献、收奉献,若不仰望上帝,这一切都有偏差:要不然就是财大气粗,要不然就是卑鄙小人,嘴脸都很不好。
要分给人(12-15节)
二十六 12
每逢三年,就是十分取一之年,你取完了一切土產的十分之一,要分给利未人和寄居的,与孤儿寡妇,使他们在你城中可以吃得饱足。
奉献的重点不是百分比,而是因感恩乐意分给人
我们平常有「十一奉献」。我已经讲过,「十一奉献」这名词一定要懂它的意思,免得我们以為只是十分之一给上帝,应该是全部给上帝。有人说「十一」是平常的固定奉献,每三年又要在这之外,另拿出十一。我想也不必去算是多少,总之我们就是很乐意的把这些给利未人、寄居的、和孤儿寡妇,使他们可以吃得饱足。不但给,还要使他们吃得饱足。
奉献者和收取者都应有正确态度
希望奉献的人在奉献时是為主,是感恩;希望收奉献的这些利未人、孤儿、寡妇、寄居的,不要一天到晚就在等这些人,而是倚靠上帝。利未人、孤儿、寡妇、寄居的毛病可能就是:一天到晚就在等,什麼时候钱来。就今天来说,就是那回国筹款的宣教士、福音机构等等。然后这些大阔佬、金主,常常就是很迟、很拖延,一定要收到了一个什麼东西,才想到今年忘了奉献了。我觉得这些都应该把它刚好颠倒过来才对:利未人、孤儿、寡妇、寄居的、牧者,根本不应该想这些事,要想到的就是敬畏、依靠上帝。而这些大金主,不要一天想到的是我要得多少东西,应该想到的是我赶快献上,这是初熟的。就像:忘记交房租的一定是房客,也很少房东会忘了收租金。这我们常常都颠倒了,应该房客要记得交,不是房东要去记得的事。每件事情:丈夫要爱妻子,丈夫都忘记了,丈夫只记得妻子要顺服丈夫;妻子要顺服丈夫,妻子都忘记了,只记得丈夫要爱我。我们都会记得别人该做的事,却不记得自己该做的;我们都会记得别人对我们的亏欠,不会记得自己对别人的亏欠。只有有神的心、有圣灵充满的人,会不断的知道我们自己的亏欠,会很主动、积极、很快的,先把别人的需要去满足,不是想到自己。那只有神能做得到,因為神是这麼丰富,我们人没有安全感,只想到自己。
二十六 13
你又要在耶和华─你神面前说:我已将圣物从我家裡拿出来,给了利未人和寄居的,与孤儿寡妇,是照你所吩咐我的一切命令。你的命令我都没有违背,也没有忘记。
你要在神面前这样说:
「你又要在耶和华─你神面前说:」在神面前说。神哪裡要听这些?不是神要听,是神要你说!神要你说得诚实;神要你能够帮助其他的人、知道你的态度是多麼谦和的,你说这话是提醒你自己:你是不是一有了土產,就赶快拿去奉献?还是你吃饱了、喝足了,到最后才想到应该奉献?这都是没有神的心。
爱的命令
你是在神面前说:我已经拿出来了,给了利未人和寄居的,与孤儿寡妇,「是照你所吩咐我的一切命令。」这个命令,其实也可以说就是《哥林多前书》十三章,爱的命令:我把最妙的道给你们、告诉你,就是爱的命令。所有的命令就是爱神、爱人。神是爱我们的,说真的,神不需要我们给祂什麼东西,我们爱祂就是表现在这些需要的人身上。《约翰一书》裡讲爱的命令就更多了,这命令都是讲:领受神的爱,而爱人。
「你的命令我都没有违背,也没有忘记。」可见得这是两个我们容易忽略的事:一个就是违背没去做;一个不是故意的不做,就是忘记,也就是没有把这事太放在心上。
二十六 14
我守丧的时候,没有吃这圣物;不洁净的时候,也没有拿出来,又没有為死人送去。我听从了耶和华─我神的话,都照你所吩咐的行了。
在生活中保持圣洁
这14节好像在讲不同的事,我们不是很清楚,尤其是「没有為死人送去」,应该不是把这些东西献给死人,那不仅是迷信、异教,也是得罪上帝的。而且以色列人应该很知道一件事,就是死人不会吃喝这些,像我们中国人还会给死人这个、那个。我想这裡不是指这些事情,除非他们在迦南地的时候,也学了这些迦南人本色化的毛病。我想就是指他在生活中保持圣洁,也就是:我不是在这裡献的时候遵守上帝的话,我平常生活中都是听你的话,保持洁净的。(因為以色列人最容易在食衣住行上违反了《利未记》裡洁净的礼仪。)
二十六 15 求你从天上、你的圣所垂看,赐福给你的百姓以色列与你所赐给我们的地,就是你向我们列祖起誓赐我们流奶与蜜之地。
是上帝赐给的我们才能得到
我们得,需要上帝应许,我们才能得;我们得,需要上帝為我们争战,才能得到;我们得,需要上帝给我们,才能得到;我们继续要得,需要上帝為我们持守才能得。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要不然,到手的鸭子都会飞掉,你的儿女、丈夫、健康、工作,可以离开你。
是神先做我们才能做
这裡我多次讲过,圣经大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经文,我们都会有个错觉,就是要我们做到了什麼,神才做什麼:我们对你恭敬一点,你才给我;我给了你十分之一,你才赐福给我;我饶恕了人,你才饶恕我…。这个,照经文表面上来看好像这样,但我们看得整体来讲,是神先做,我们才能做事;神先怜悯我们,我们才能有土產;神给我们奉献的心,我们才能奉献。不过神也的确是提醒我们(因為我们容易忘),常常好像在说:你不做,你小心,我要把这些收回。其实不是说我们做了神才给我们,是神先做,我们才得到。但是既给我们了,我们就需要被提醒,再不做的话,那你真是罪有应得了,因為你已经得到了。所以当你得到了,又奉献的时候,神才继续看顾你(从这裡来看)。这就引起我们有时候(尤其是卫斯理宗)的错误思想,就是好像是我们做了,换到上帝的恩典。我们不要这样想!神是保守我们的,但在祂的保守中,我们一定要照著祂的话做,免得祂在看的时候(这一节说:请神看,就是请你看到我做对了,就继续赐福给我),看到你没有做到,而降灾祸。或者你没有做,就降小灾祸,你还不做,就降大灾祸,那你就真麻烦了。
在主爱中要谨慎
「看顾我们的地」。因為这地都需要神看顾。地能出土產,都是神的恩典,我们是不是继续照你的话去做,也是神的恩典。周围有大堆的蝗虫等著来吃,有很多的灾难等著要降下来,若我们不谨慎、小心的在主的爱中,那麼流奶与蜜之地很快的就变成沙漠之地了。
重申神的立约(16-19节)
二十六 16 耶和华─你的神今日吩咐你行这些律例典章,所以你要尽心尽性谨守遵行。
有更新的心意
又看到「今日」这两个字(第三节也讲到),就是希望我们信仰所做的事,每天都是新鲜的,不是陈腐的,不是歷史,不是规条,是更新的心来做;对上帝的认识、上帝给的命令也是新鲜的,不是老掉牙的东西,让我已经心蒙脂油,习惯性不再深思其意的做。这些律例、典章、爱的诫命、感恩的态度,一言蔽之就是:从信心发出的爱和感恩。我们都从心裡来遵守,包括行动上和态度上。
二十六 17 你今日认耶和华為你的神,应许遵行他的道,谨守他的律例、诫命、典章,听从他的话。
二十六 18 耶和华今日照他所应许你的,也认你為他的子民,使你谨守他的一切诫命,
重申神的立约
又一次好像看到是我们先做:你认神,神就认你。的确,再次说,圣经裡这类的经文佔百分之九十以上,你做了,神才做。但我们都知道,我们怎麼可能做?怎麼可能认祂?都是神先工作!所以那些百分之十,更重要的经文是基础:我们先被神白白的拣选了,以后祂希望我们认祂為我们的神,我们成為祂的子民。这其实又再一次是「约」。17-19节就是讲到约,约的内容就是:我做你们的神,你们做我的子民。
每天重新倚靠上帝而活
「今日」。不要有一天不是新鲜活泼的信仰,每天都是今天!你要认耶和华為你的神,每天以祂為你力量的来源、你的救主、主宰、你的良人,為你随时的帮助、為你倾诉的对象、為洗净你罪的救赎主,这叫祂是你的神。祂给你力量,你也蒙了祂的恩典,所以你要遵行祂一切的诫命、律例、典章,遵行祂的道。如果你今天这样,那麼今天上帝也应许你為祂的子民。这是在永远中的拣选,但我们承认在人世中有这种看来是如此的情形(就是我们顺服,神就承认我们)。而且在遵行祂的话裡面,每一天的遵行都不能吃老本,每一天都不是靠自己的经验,虽然经验和过去是可以帮助我们更信靠上帝,但信靠上帝是基础。所以我即使遵行上帝话一万遍;即使顺服丈夫一万天了;爱我妻子或饶恕仇敌一万次了,你今天还是要像你完全不能一样的靠上帝,是上帝使你谨守、遵行,是神的帮助。
二十六19 又使你得称讚、美名、尊荣,超乎他所造的万民之上,并照他所应许的使你归耶和华─你神為圣洁的民。
这也像《诗篇》九十篇裡讲到的:祂给我们这一切的祝福,使我们得到荣耀,都是我们不配的。越知道不配,神就越给我们,超乎万民之上。是的,神公平恩待每个人,祂没有两样的法码。正是因為祂没有两样的法码,祂也要求我们没有两样的法码。正是因為祂是公平的,所以对每个人的待遇不一样。公平不是每个人都一样,那反而是不公平。有人说是机会均等,不过我们要说:真正的公平,就是上帝对各人的带领,就都是公平的,都是活的。当神的恩典在一个民族或个人身上,这民族或个人当然应该活出更美好,而超出其他人。从人这边来看,其实神是很公平的,把这机会、恩典给了每个人,那麼人能不能善用这恩典,使他能超乎万民之上呢?从神那边来看,这一切都在祂的拣选、预定、安排之内,这两个不衝突。不管是怎麼样的过程,我们总是再一次归向上帝,所有的土產归给上帝、我们也归向耶和华,成為圣洁的民。把最美好的、初熟的、没有被别人用过的、纯洁的,献给上帝,我们自己也献给上帝,把身体献上当作活祭(罗十二1)。
返回本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