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返回本卷目录

爱与忠诚             

 

很多信徒也知道申命记的重要. 因这是以色列人要进迦南地前神给他们重申的命令. 要不重蹈上一代不顺服神而倒毙於旷野的覆辙, 就要郑重神的吩咐了. 况且, 主耶穌总结旧约诫命, 以爱神為首要者, 也是出自申命记内(6:5). 甚至连主耶穌在旷野面对魔鬼的三试探, 也是引用申命记中的经文来得胜(8:3; 6:13, 16). 也难怪新约中有超过80处的地方是引用申命记中的经文了.

纵然如此, 很多信徒也怕申命记的冗长, 甚至沉闷. 这可能是读得不其法, 也可能是囫圇吞枣之故. 我们期望透过十堂主日学的时间, 认识申命记的结构大纲, 及它给我们的主旨与信息. 其实能够慢慢读此书卷, 可看到神给以色列人一直的保护看顾. 祂是创造的主, 也是爱人的神. 祂与人的约, 就是因祂看重人对祂的回应. 书中所记生活中很多仔细的守则, 也是為要让以色列人明白对祂爱与忠诚的重要. 

爱与忠诚, 是我们给这书卷的副题; 也是希望我们藉此书而能有的成长方向.

 

课堂编排:

19/5  申命记总论

26/5  歷史回顾1:1-4:43

9/6   约的信仰4:44-7:26

23/6  顾后瞻前8:1-11:32

30/6  盟约条款(一)圣民的崇拜12:1-16:17

14/7  盟约条款(二)领袖, 刑法, 圣战16:18-20:20)

28/7  盟约条款(三)各种律法21:1-26:19

11/8  立约呼吁27:1-30:20

19/8  摩西祝福31:1-33:29

25/8  摩西之死+总结34:1-12

 

主要参考书籍:

王国显著. <<你们要谨守遵行>>. 宣道:

高路易著, 邵樟平译. <<天道研经导读: 申命记>>. 天道: 1995年

汤普森著, 李永明译. <<丁道尔旧约圣经註释: 申命记>>. 校园:2000年

 

功课:

1.       阅读申命记有关的辅读书藉一本中最少60页; 并写400字读后感一篇

2.       自由参加与否: 小组功课, 按进度在课堂作约10分鐘的专题分享. 并於一週前交手稿.

a)        (28/7)  有人说, 从申命记的条例可见这是祇讲求外在行為的宗教, 层次很低. 我们可怎样回应?

b)        (11/8)  参27:1-30:20, 从这立约的呼吁可见神对约的态度是怎样的? 这给我们今日在新约中的信徒甚麼提醒?

c)         (19/8)  参31:1-33:29, 你以為摩西作歌及他末后為各支派的祝福的重点分别是甚麼? 这对全卷申命记起了甚麼作用?

 

申命记的大纲:

摩西第一篇训言: 神的作為 (1:1-4:43)

全书序言: 摩西对全以色列说话 (1:1-5)

史实回顾: 从何烈到伯毘珥, 神的大作為 (1:6-3:29)

以色列人必须遵循神的指示 (4:1-40)

设立逃城 (4:41-43)

 

 

摩西第二篇训言: 神的律法 (4:44-28:68)

第二篇训言的小序 (4:44-49)

盟约信仰的本质: 完全效忠耶和华的基本要求 (5:1-11:32)

神的律法: 详细的盟约条款 (12:1-26:19)

在应许地更新盟约 (27:1-26)

盟约制裁的宣告: 祝福与咒诅 (28:1-68)

 

 

摩西第三篇训言: 盟约之要求的摘要 (29:1-30:20)

劝告以色列接受盟约 (29:1-15)

不顺服的惩罚 (29:16-28)

隐秘和明显的事 (29:29)

悔改和赦免 (30:1-10)

郑重呼吁拣选生命 (30:11-20)

 

 

摩西的离世和最后的作為 (31:1-34:12)

摩西的临别赠言和引见约书亚 (31:1-8)

七年一度更新盟约之礼 (31:9-13)

神对摩西和约书亚的指令 (31:14-23)

律法存放於约柜 (31:24-29)

摩西的见证之歌 (31:30-32:47)

摩西準备离世并祝福百姓 (32:48-33:29)

摩西之死 (34:1-12)

 

 

 

 

 

 

 

申命记的神学:

耶和华是盟约的主: 耶和华是以主宰的身份和以色列人立约(4:23,31; 5:2,3; 9:9; 29:1,12)/ 7:9,12; 5:10; 32:4,6,15,18,30-31

 

歷史的神耶和华及祂的救赎歷史 (申1-3章; 4:1; 4:34; 5:6; 6:21-23; 7:8,18,19; 9:26; 26:8; 29:2; 34:11-12)

 

以色列是和神立约之民: 首要原则乃遵行耶和华的道(8:6; 10:12; 11:22), 敬畏祂(4:10; 6:2,13,24; 8:6), 爱祂(6:5; 10:12; 11:1,13,22; 13:3), 专靠祂(10:20; 11:22; 13:4), 事奉祂(6:13; 11:13), 完全效忠耶和华(6:14-15; 7:4; 8:19-20; 11:16-17,28; 30:17-18)

 

敬拜盟约之神: 耶和华所要的, 是深挚, 热忱, 个人的回应. 记念耶和华并祂的拯救要成為以色列人的特徵(5:15; 7:18; 8:2; 9:7; 15:15; 16:3,12) 祭礼的目的也是為可以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神. (14:23)

 

全书概要

全书强调了神与祂子民以色列间的约上. 而约的精义在於双方存心对对方的爱与忠诚上. 这 繫於以色列人的生命与死亡, 祝福与咒诅(30:19)

本书的引言是以色列人出埃及第40年於约旦河东. 面对第二代的选民, 他们是如父母的不济? 还是能凭信心闯出新天地? 申命记的重心, 是以色列与他们的神未来的关系. 五经中惟有在申命记才多摩西用他自己的语言说话, 而他死前的遗言更益显他的重要.

 

申命记以三篇训言主导了全卷书的内容. 第一篇回顾40年的生活, 既作了第二篇讲论的引子, 也指向他们未来会否信服神. 而第二篇讲约中律例的精神与条款, 更佔了全书的约2/3篇幅. 过了约旦河, 他们要在将律法的话(tora)写在大石头上(27:2-8). 第三篇為盟约的摘要, 也强调了不顺服所带来的后果. 摩西将律法的话, 完全写在书上(31:24), 这律法书也要放在法柜内(31:26); 且以色列人要在豁免年的住棚节取读这书, 即每七年就要读一次了. (31:9-13)

 

若稍加留意, 会发觉书中往后部份所记有关咒诅的段落(27:15-26; 28:15-68)是比祝福的篇幅长.(28:2-14). 且有关祝福的段落也安放於讲及咒诅的经文中间. 相信这為强调这选择的重要(29:2-30:20)! 及后记摩西以约书亚為他的接棒人(31:1-8), 又指定祭司与长老每七年要读律法书(31:9-13). 令人沉重的是神又指他们进入应许地后, 就会违背信约(31:16-18), 故要摩西写一篇歌教导以色列人以作见证(31:19-22). 也记录了这歌的内容31:30-32:43.

往后的篇幅就集中在摩西的离世上, 在尼波山上览望应许地而迎接死亡(32:48-52). 最后记摩西对以色列支派的祝福(33:1-29), 及神称许摩西的说话. (34:1-12)

 

分题一: 爱你的神

以色列人与神双方有约的关系. 好比夫妻, 单在约的基础还未足够, 仍须有彼此的爱与忠诚. 否则也徒呼奈何. 故摩西强调要全心全人地爱神(6:5; 另参11:13; 13:3; 30:6).

是因為爱, 叫神救他们脱离埃及(4:37; 7:8; 10:15), 禁止巴兰的咒诅(23:5). 摩西也是因為对神的爱有信心才对以色列的未来有盼望(5:10; 7:9), 祂的爱延展千代! 但这还得要以色列人履行他们那端的责任, 爱神守道; 否则自招咒诅. (27:15-26; 28:15-68)

 

申命记中所要求的爱并不是情绪式的, 或凭藉感觉. 而是很具体的实际生活模范. 故以色列人在遵守一切的命令时是不能与他们爱主的态度分开的. 真爱是表达於完全的信服上. 不信服就显示了对神爱的失败 (参5:10; 7:9; 10:12; 11:1,13,22; 13:3; 19:9; 28:61; 29:21; 30:16; 31:26)

 

妥拉的重要是因这是进入迦南地前讲明的原则与生活内容. 过河后要写於石上. (27:1-8)

也要放一本於约柜内(31:24-26); 君王要抄一本一生中仔细阅读(17:18-20); 及利未人宣告若不依而行会招来咒诅(27:26). 摩西强调这不单自己遵守, 还要教导下一代. (6:6-9; 参4:4; 11:18-21; 31:9-13) 整卷申命记也在鼓励要守道, 而所引致的福; 及不信守带来的祸患审判(8:19-20). 用作引起他们动机的主要在於神圣祝福的应许上. 如15:7-10鼓励要对穷人好, 神自会赐福於你(15:10). 其他如7:12-15;  14:29;  15:4,18;  23:10. 但对祝福的应许, 发展至极至是在28:3-14 . 但同样地, 咒诅也临在不服之人28:16-68.

 

分题二: 忠於你的神

除了对神的爱, 另一个在这约上不可分的是以色列人要对神的忠贞上. 他们不能有偶像, 神容忍不了他们敬拜别神! (5:7; 出20:3) 故屡劝他们不要跟随别神(6:14; 8:19; 11:28; 28:14), 服侍别神 (7:4,16; 8:19; 11:16; 17:3; 28:14,36,64; 29:18; 30:17), 或跪拜等. (8:19; 11:16; 17:3; 30:17) 因為对以色列人来说, 真的敬拜必然包括对主的指令完全顺服. 不单如此, 他们也被禁止拜神手造之物. 如日月眾星等. (4:19; 17:3)

 

摩西强调迦南诸偶像的危险. 是故禁止学效他们(16:21-22; 18:14). 这实践形容為对他们的考验(12:31; 13:14; 17:4; 18:9,12; 20:18), 要毁迦南地的一切偶像(7:5; 7:25; 12:2-3). 也因迦南人会引诱以色列人拜他们的偶像, 是故他们的国家也要消灭(7:16; 20:17-18).

 

神也不要他们為自己造像(4:15-31, 5:8-10; 出20:4-6), 因神没有在西乃山显祂的形象, 故不要造任何的牲畜像以等同祂(4:15-18). 所有的像皆是对主的试探(7:25-26; 23:16; 27:15; 29:17; 32:16; 32:21)

 

所有有关偶像的活动在主的眼中是為罪恶(4:25; 9:18; 17:2; 31:29), 且招来主的忿怒(4:25; 6:15; 7:4; 11:7; 29:24-29), 是死罪(6:15; 7:4; 13:15). 使人拜偶像的也是死罪, 拜不知之神而误拜偶像也是如此(13:1-5). 这可应用於近亲与朋友当中(13:6-11). 若全国干犯此罪, 就全国担当毁灭或流亡的刑罚(4:26-28; 29:24-28). 事实上, 人拜不能看听食闻之木石偶像也被视為惩罚的一种. (4:28; 28:36,64)

 

总结: 申命记的座标, 為神与人关系的故事. 这以色列的新生代, 必须全心爱耶和华神, 忠诚於祂, 才能肩承在万民中作神祭司的国度, 及圣洁的国民. (出19:5)

今日, 这卷书又给了你我那方面的提醒与挑战?

 

主日学申命记            [开卷有益]爱心小测试(一)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电邮/ 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约读过申命记多少次?  ________

1.       请写出希实本王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十诫的内容详记於第几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全书共有多少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写出其中一个在河东得地的支派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书中有否记载拿细耳人之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书中有讲及逃城的地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摩西作了一歌. 请写出最后的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以巴路山是宣告祝福还是咒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在摩西為十二支派祝福中, 首先為那支派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我们熟悉的金句:[你要尽心尽性尽力, 爱耶和华

    你的神]. 请写出其在申命记的章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对本季主日学有何期望, 及你预算有多少自修的时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否需代购<你们要谨守遵行>一书?      (折实约$35)       口是       口否

是否需代购<天道研经导读: 申命记>一书? (折实约$44)       口是       口否

 

我的代祷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本卷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中国安息日会

蔡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