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返回本卷目录 以色列人在旷野不能自给时,经歷了神的供应。这经歷教导他们谦卑地倚靠主供应的操练。即他们不忘记这经歷,便不致在新领土裡因為安全、富足而骄傲自大(八1-20);第二,他们不可把将来争战中的成就,看作是神认可他们公义的凭据。从过往经歷的提醒,他们悖逆的行為当受神的管教。然而神是信实的,甚至在第一套十诫石板打碎后,再次赐给他们第二套法板。以往的一切经歷,都强调一个事实:就是以色列人必须倚靠耶和华,才能得到衪的眷顾、供给、保护和赦免。忘记这些事实便是忘恩负义,是自视為神的骄傲表现。 反思:回想主神作在我们身上的恩典,以及经歷了多少主的供应,我们会将成就功劳归给自己?又或是忘记赐与我们一切的造物之主呢?
1. 顾后:歷史的教训(八1~十11) I. 旷野的操练和教训 (八1-10) 以色列人所得的命令,是谨守神藉摩西的一切吩咐,唯有听从这吩咐,才能享受这些福气。人活著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裡所出的一切话,亦即是衪的诫命。神赐下吗哪是要试炼以色列人,信心的冒险和人的保障的强烈对比,并且神也要衪子民享受衪美善的恩赐。 II.对骄傲和忘恩的警告 (八11-20) 神既然这样恩待以色列,以色列就有回报这恩情的重责。故此,以色列(我们)必须谨记,赐我们力量赚取财富的,惟有耶和华。再者,以色列享受到的一切福气,都是神对她列祖的应许,和与她所立之约的结果,绝不是与生俱来的权利,这些都是神的恩赐。她若毁了与耶和华所立之约,便会失去所有权利,这是关系生死存亡的决定。 III.得胜是因耶和华,非因以色列的义 (九1-6) 本段有两重点:1 圣战中真正的胜利者是耶和华,以色列不过是衪的器皿;2 胜利既是耶和华所赐,以色列就不能声称她有什麼德行、义行等,使她能够得胜。 IV.以色列的顽梗 (九7-29) 回顾几件往事,便能证明以色列的顽梗。1 金牛犊(v.8-21);2 在他备拉埋怨神;3 在玛撒没有水而试探神;4 在基博罗哈他瓦厌弃吗哪;5 在加底斯巴尼亚所犯的是探子回报时所显示的严重不信(v.22-24)。 反思:以色列每次都怀疑神在她生命中介入的计划。你的光境又是否在怀疑神呢? 摩西作為中保代求的祷文。没有了摩西的代求和神的容忍,以色列早就在何烈山灭亡了。 思想:如果你是神,听了摩西的祷告后会怎样处理以色列人呢? 耶和华 神真是大能又奇妙的神! V.更新盟约 (十1-11) 神琅摩西重造石板,是因為祂的怜悯,要和悖逆的民重新立约。这约的基础同样是神大能的拯救,向衪的子民也作出了同样的要求。
2.瞻前:委身的呼吁(十12~十一32) I.耶和华 神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 (十12-22) “神的要求”可用五个命令来概括:敬畏神、遵行衪的道、爱衪、尽心尽性事奉衪、及遵守衪的诫命律例。一切顺服的根本,是敬畏神和爱神。而耶和华的威严和可畏的公义,也是必须顺服衪的另一个原因。 II.顺服者的福 (十一1-9) 现在剩下的以色列人,除摩西、约书亚和迦勒外,就只有当时二十岁以下的人。除此以外,尚有旷野流浪时出生的人。 III.神在应许地只祝福顺服的人(十一10-25) 神是自然界和歷史的主宰,能够运用大能,成就衪在歷史中的旨意。以色列忠於盟约,便能永久拥有应许之地。神对列祖起誓所立的应许,对於顺从神的人,永远不会失效。反之,以色列若然失信,便会失去地土。更甚者,以色列若把这些祝福当作其他偶像的赐予,便等於叛盟,要承受盟约指定的咒诅。 IV.呼召决志(十一26-32) 以色列人生活的基本原则,在五至十一章已清楚说明,如今是呼吁他们作出决定的时候。有两条路在他们面前:顺服的道路引到蒙福,悖逆的道路引到遭咒。没有人能够中立,以色列人必须选择所行的道路。 反思:如果没有中立(事实真的没有),我们今天所选择的道路,是否一条蒙福的道路呢?
下堂备课:盟约条款(一)圣民的崇拜 12:1-16:17 思想:在12:1-16:17内有那些条款?那些能应用在今天?那些不能?试说出你的体会。
□ 本书版权所有---中国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