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注释: 二十四 1-28 在示剑更新圣约
神在旷野保守了他们,并他们征服约但河东之后(申二十九 1 ); 3. 在以巴路山上,即攻打耶利哥和艾城而得胜之后(八 30-34 ); 4. 最后是在示剑,即惊人地胜过迦南的 联盟之后( 11-13 、 18 节)。首两次是由摩西传达圣约,后来两次是则由约书亚传达。这是摩西和约书亚之间极强的连合:两人都曾传达耶和华的圣约。在这些埸合中,众长老 代表了以色列全会众。 所和约柜已移至这神圣的地点(二十四 32 ,八 30-35 ;创三十三 18-20 )。
在序文中说出伟大的王是谁( 2 节上);叙述这位王向属国施恩的历史( 2 下 -13 节);约的条文中,基本的一条是只可事奉这位王和他的国( 14 节);各项咒诅和祝福( 19 节);见证( 22 、 27 节);和立约文件的置放( 25-26
节)。个别的条约会跟上述的大纲有些微差异,但我们可看出基本的模式(比较出十九至二十四;撒上十二)。 出现。 节,二十二 5 )。
史其余的事迹都可从五经和约书亚记得知,除了以下的补充:「耶利哥人 …… 都与你们争战」( 11 节)。这里列出 7 族人以代表完全的数目(参三 10 )。「黄蜂」(比较七 20 )可能是代表惶恐和混乱的意象;神藉此帮助以色列人得胜。这里强调的是,那次胜利并非借着他们的武器,而是因着神神迹性的干预。「亚摩利人的二王」是亚摩利王西宏和 巴珊王噩(十二 2-5 )。虽然以色列人攻占应许地时也使用「刀」和「弓」,但他们不能把胜利归功于自己( 12 节;参二十三 5 ;诗四十四 1-3
)。 就是摇动白旗,在耶和华的律法前投降,委身去遵从祂的诫命。人不可以「敬畏祂」,却又同时事奉别的神(参王下十七 32-34 );必须扔掉这些偶像( 14 节下;参创三十五 2-4 )。以色列忌邪的神不能忍耐别神与祂竞争对敌。耶稣也一样(比较太六 24 ;路十四 26 )。这里提到埃及( 14 下),补充了五经的记载,即以色列的解放不只是政治上 的,也是属灵上的(参结二十 5-10 ,二十三 1-4 )。神要求以色列人选择他们的阵线,或是投靠他拉昔日的神祇、迦南今日的诸神,或是投靠祂( 15 节;比较王上十八 2 较 王上十八 21 ;启三 16 ),这选择权是以色列人在神面前享有的自由。 这样(比较徒十六 31 )。当代的以色列人适切地形成了以色列人与神建立旧约关系的基础,因为他们是引言中所叙述之事的见证人,并能见证其准确性。自此以后,圣约便由这 一代的口传下去,由下一代的心来接收(申三十一 11-14 )。同样地,作为耶稣基督在世生活之见证人──特别是见证祂的复活──的使徒,是新的群体的基石(徒一 21-22 ; 林前十五 8 ),而后来,人口里承认基督,心里也接受基督(罗十 6-10 )。 立的约,必会因约中的咒诅而遭遇灾难性的毁灭( 20 节;参二十三 12-13 ),因为神「必不赦免你们的过犯罪恶」(即违反祂的圣约)。正因为神的本性是不变的,所以以色列 人归向祂或背叛祂,祂对他们的态度便会有所不同;祂就是这样赏善罚恶的(参耶十八 5-10 )。他们唯一的希望在于基督赎罪的宝血(参诗三十二 1-2 ,一三○ 3-4 ;路二十 二 20 ;罗三 21-26 )。因着人性的不坚定和旧约的失败,以色列在多个世纪以后,便认识到新约和与圣灵同行的需要;甚至好像保罗那样的圣徒,也要学习去认识(罗七 7 至 八 4 )。神在历史中的行事方法高深莫测,那正彰显了祂自己的荣耀(罗十一 33-36 )。
神的信实,但同时也是愚蠢的,因不知道人的无常和易变( 24 节)──约书亚便更新圣约,写下圣约的内容和规条,并记在一本「神的律法书」上( 25 上 -26 节),跟这公告 一起保存下来。他另外立了一块大石头,作为他们的见证,那可能是刻着圣约的一根柱子( 26 下 -27 节;参八 31-32 ;士九 6 ,四 5-7 ;创二十八 18 ,三十一 45-50 ;撒 上七 12 )。 亚( 29-30 节)、约瑟( 32 节)和伊莱贾撒( 33 节)的安葬,进入应许地的的安息,因为他们代表了他的主要论题:神给那有信心的一代,得以在祂应许列祖之地上安息。约 书亚最后得着他应得的尊称:「耶和华的仆人」(参一 1 )。此后,将有另一位更大的耶和华仆人,要把新约传达给世人(赛四十二 6 ,四十九 8
)。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