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 征服迦南 5章13节至12章

返回本卷目录

一﹒中部战役(五13 - 八)

A. 征服耶利哥(五13 - 六27)

四十年前,摩西在旷野遇见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的使者」(出3:2-5),将拯救以色列人的任务交给他;现在约书亚也看见「耶和华军队的元帅」(五14)。有的解经家根据15节的话,认為这是神藉人形亲自显现;甚至有人解释為道成肉身前的基督。但神也常常差遣天使,有的是统率天军的天使长(但10:13;12:10)。耶利哥城无须经过围攻和战争,便被攻陷了。约柜的出现和吹角声,象徵著主会為以色列争战,正如祂所应许的。然而,以色列不可擅取任何财物。由於是耶和华為以色列争战,一切东西都要献给祂(六17)。约书亚履行了由探子向喇合所起的誓,使她和她的家人都能够生还(六17、25),只是要暂时将他们安置在营外(六23),因為在礼仪上说来,她们是不洁的(利13:46)。贵重的金属都放入库中(六19、24),其餘用火焚烧(六24)。任何东西都不可擅取作為个人利益;否则神的审判将降临以色列(六18)。因為首生的是属於耶和华的,為了强调神对耶利哥的绝对拥有权,约书亚对任何试图重建这城的人发出咒诅(六26;参王上十六34)。耶利哥被毁的消息在四围遍传,迦南的居民知道主与约书亚同在(六27;参书一5、9)。

 

B. 在艾城的悲剧和凯旋(七1 - 八29)

胜利只是短暂。作者把所有以色列人(六18)牵连在亚干的罪中,因為亚干违反了神的「禁令」,擅取其中一些物件,藏在他帐棚的地下(七21),引致神向全以色列发怒(七1)。以色列因在艾城战败而震惊(七5)。约书亚和眾长老為此撕裂衣服俯伏在约柜这神圣的徵询处之前(七6-9),「撕裂衣服」是极其悲痛的表示。迦南人一旦发现以军不堪一击,必联手倾巢而出,围攻以色列,后面為洪水泛滥之河流,退路已断,恐怕会被消灭(七9)。惟有百姓自洁(七13),亚干的罪被揭发,神回心转意(七25下、26),他们才能得著鼓舞,带著神的同在和胜利的应许(八1、2),再次进攻艾城。艾城终被攻佔了(八3-19),居民也被灭尽(八20-26),但以色列却直接获得主的准许,得享城中的牲畜和财物(八27)。艾城的颓垣败瓦、一大堆石头盖著艾城王的尸首(八28、29),连同亚干身上的一大堆石头,正严肃地提醒以色列,神是的信实的,但祂要求祂的百姓绝对忠诚。為了强调这点,记载打断了战役的故事,详述约书亚如何带领以色列人在示剑(以巴路山)更新圣约,如摩西所指示的(申十一29)。

 

C﹒重新立约(八30 - 35)

约书亚筑了一座坛(八30),祭坛象徵神对该地的治权(参创12:8)。献上燔祭象徵以色列人全然奉献给神,并用以赎他们罪。可以吃的平安祭是庆祝他们与神的关系。他抄写律法,作為他的领袖身分和对主忠诚的象徵(书八32;参申十七18)。全以色列(官长和百姓、外侨和土生的以色列人)都齐集一起,聆听所宣读的祝福和咒诅(书八33-35)。整卷申命记(即是「律法书」,参申三十一26),都在他们面前诵读。一半的支派站在基利心山,对祝福的话以「阿们」回应,另一半的支派则站在以巴路山,也对咒诅的话以「阿们」回应(参申二十七9-26)。

 

二. 南部战役(九 – 十)

A﹒基遍人之诡计(九1 - 27)

在其他迦南人会盟要攻击以色列人的时候(九1-2),基遍人却作了这特殊的外交。基遍和它的四个同盟合称希未人(九7,17),他们设计了一个难以识破的计划欺骗以色列,并且请求订下全面的条约。那条约属於友好和平性质,彼此承诺在遇到侵袭时,互相帮助。它所关注的,在於保存性命(第15节)。他们的诡计包括偽称自己经过长途跋涉(11-14节),以及虚假地说只听见以色列在约但河东的胜利,却不提及他们渡过约但河(9、10节;参五1)。法律容许某个归顺的城市的居民按某种附庸条约归降,以色列可以在这条约中制定条款,并且要求所归顺的平民担当苦工(申二十11;参士一28、30、33、35;王上九15、20、21)。然而,条约容许希未人保持他们的生活方式,更享有以色列的军事保护(书九15)。

终究犯错的是以色列人,而不是基遍人,因為以色列人没有求问耶和华。不久,他们发现自己做错了(书九16-18)。以色列人起了怨言,但领袖们没有撤销向基遍人所起的誓(18-20节)。取而代之,友好条约被降為附庸条约,希未人则被迫成為以色列人的劳工(第21节)。希未人承认他们欺骗了以色列人,同时亦愿意归顺以色列(24、25节)。他们必须帮助在会幕事奉的人,為祭坛挑水劈柴。「作劈柴挑水的人」即為服劳役之意。所罗门王奉献耶路撒冷圣殿前,祭坛可能是在基遍造的。所罗门王也需在基遍的祭坛敬拜主(王上三4;参代上十六39,二十一29)。

 

B﹒以色列人之忠信(十1 - 43)

耶路撒冷王与另外四个城邑组成联盟,合攻基遍,作為抵抗以色列的一个军事策略(1-5节)。基遍人基於立约的关系,向以色列求援(第6节)。约书亚率领以色列在一夜之间徒步25哩,从吉甲穿过旷野,走到基遍。原本已畏惧以色列人的迦南人,对以色列的进攻大感惊惶。迦南人的军营一片混乱,军兵绕过伯和崙的路逃上山,到亚西加和玛基大(第10节)。但他们逃跑之际,更遭受冰雹之灾(第11节)。冰雹打死敌人比用刀杀的还多,胜利是属於耶和华的。由於「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以色列奇蹟地将迦南人从山上赶逐至更远之处(12-14节)。这天的神蹟详细地记载在雅煞珥书上(参撒下一18),因為在这天,「主听人的祷告」,这人便是约书亚(第14节)。

躲在玛基大洞的五王被发现后,便被杀掉,掛在树上,再埋在洞里(16-27节)。他们愚昧地企图与以色列争战,但旋即溃败。由於这些大城的联盟瓦解了,约书亚带领以色列迅速与南面各城开战(29-43节)。藉著主的帮助,这个地区在一次战役中被攻取了(第42节)。

 

三﹒北面的战役 (十一 – 十二)

A. 败夏琐联盟(十一1 - 15)

第1-5节这迦南联盟的召集人是夏琐一个王朝的君王耶宾(参士四2)。他们在米伦水边装备军队和马匹,準备与以色列争战。这次战役类似南面的战役,记叙显示南方和北方诸王发动了战争,但最终都被击败。同样地,北面诸王溃退至肺尼基的西顿地区(第8节)。正如主所指示的(第6节),马匹被砍断蹄筋,战车则被焚烧(第9节)。以色列所倚靠的乃是主(参诗二十7)。夏琐这个伟大而古老的城,也是北方迦南人权力的中心,被彻底摧毁了(书十一10、11、13)。焚烧耶利哥、艾城和夏琐是属於特殊的情况,因為以色列蒙神应许,可以得著迦南人的房屋、水井和城邑(申六10、11;参书二十四13)。对这次战役的叙述,再次强调了约书亚对主,以及对主的僕人摩西,绝对忠心(9、12、15节)。

 

B﹒战役摘要(十一16 - 十二24)

摩西曾经详细描述将要征服的土地(申一7),约书亚至此已大致征服了迦南全境(十一16-17),从南端的加低斯巴尼亚,到北方加利利海东北约65公里的黑门山一带。这是由於约书亚审慎地坚持执行主对摩西的指示(第23节上),他带领以色列获得胜利(第16节)和安息(第23节下)。迦南人中并没有一个悔改,除了喇合和她的家人,而只有基遍人寻求建立和约(十一19、20),因為耶和华使其餘的人心硬,好杀灭他们(十一20;参九1-2)。迦南人看见耶和华藉著祂僕人所行的神蹟时,像法老一样,都是心硬的(参出八32,九34),於是,掌权的神便使他们心硬。第21-22节的地方都是在迦南方。四十年前,亚衲族人曾令摩西派出窥探迦南的探子胆战心惊,叫以色列人上一代惊慌(民13:33),今天亦全被歼灭。然而,纵使「全地」在某种意义上是属於以色列的,但显然并非那地的每一平方哩都已被夺取(第22节),只是迦南人反抗势力的核心已被瓦解。完成和彻底完成之间的张力,在这几节中至為明显。在被击败的诸王名单中(十二1-24),包括了在摩西领导下(第6节)所战胜的西宏和噩王(2-5节)。将他们并列在约书亚率领下所征服的诸王名单中(7-24节),正显示出领导和目标的延续──两位领袖(摩西和约书亚)、多次战役,却只属於一场战争。现已得著应许之地了;经过了各场战役后,產业的边境现在已更清晰。在约但河东,疆界从亚嫩河至黑门山(2-5节)。在迦南,边境从西顿之南的地区,伸延至南地(7、8节)。

返回本卷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中国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