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应许实现–争战【书6-12】 2. 攻艾城–犯罪而战败 (7:1-8:29) 在清理了亚干之罪后,耶和华向约书亚表示已将艾城交与以色列人(8:1),如同在攻耶利哥城时一样,这次耶和华准许以色列人取城中的财物(8:2)。耶和华吩咐约书亚伸出手中的短鎗,这如同摩西在打亚玛力人时举手一样,当约书亚伸出短鎗时,以色列人便大胜艾城的人。当天,以色列人杀死了一万二千男女(8:26),又把艾城的王的尸首掛在树上,最后以石头堆叠在尸首上。这是一场血腥的战争,到底為何耶和华对艾城的审判如此严厉,我们不可而知。不过,经文所重视的是耶和华所吩咐的事,百姓都做了。 3. 在以巴路山筑坛 (8:30-35) B. 南部战事–求问神的重要
〔9-10〕 以色列人三日后发现原来基遍人是住在迦南地的居民,但因為经已奉耶和华的名与他们立约,因此以色列人没有击杀基遍人,只是把他们為会眾和耶和华的坛作劈柴挑水的人。这些都是粗重工夫,但基遍人因此而保留性命。以色列不因為基遍人先以欺诈手段而不守约,是因為他们以耶和华的名起誓。后来扫罗王不守这约,受到耶和华的怒气(撒下21:1-9)。 因為基遍人投降了以色列人,而且基遍是一个比艾城更大的城邦,如果以色列人连同基遍人一起攻打其餘的城邦,则军事力量会大大增力,所以其餘的城邦便先联合起来打基遍。约书亚於是从吉甲带兵出战。耶和华应允约书亚必会把敌人交在约书亚手上(10:8)。与之前一样,争战的是耶和华。所以作者特别指出「被冰雹打死的人比以色列人用刀杀死的还多。」(10:11) 10:12-15的整个插段是强调神听祷告〔「日头阿,你要…,月亮阿,你要…」〕,是為了加强指出是耶和华為以色列人争战(v.14),而且是特别地听一个领袖的祷告,是空前绝后的事件(v.14)。在这插段之后,作者又继续描述五王如何落败而逃,如何最终不能逃出死路。作者再三强调是耶和华把敌人交在以色列人的手中。 10:29-43是以笔记方式把一些争战的纪录写下,所有城的毁灭,和把人口杀戮,都是按同一的文字写作。「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从a到b,攻打c,用刀杀了d,没有留下一个,他待d如同从前对待e一样。」而且强调每一段新的攻佔都以旧的攻佔的形式进行(v.30,33,35,37,39, etc.)。43节完结这一段南征事件。 C. 北部战事–顺服的重要
〔11:1-15〕 小结:中部的战争是攻打耶利哥和艾城,作者藉那次战争强调敬畏耶和华、守耶和华的约的重要性;敬畏的人如喇合,可以因此而得救,而不敬畏的人如亚干,郤因此而灭亡。南部的战争因以色列人没有寻求耶和华而被骗立约。作者又在这次战争中加插了耶和华听祷告的一段,刚好与之前没有求告耶和华成强烈对比。北部的战争中,作者强调约书亚如同摩西一样顺服的人,在仔细的地方亦紧紧跟从耶和华的指示,结果大获全胜。三次的战争都有不同的著重点。而作者的兴趣不是战争的情况,而是简单地摘要战争的成败原因,藉此发挥生命的信息。 D.
约书亚带领攻取之地之总数〔11:16-23〕
E. 迦南地中经战争所夺之地〔12章〕 这章记载了所有31个被消灭的王。12:1-6是摩西所战败之王和他的地。12:7-24节是由约书亚带领所灭之王和他的地。摩西所夺之地经已分了给两支派半,分别是流便族,迦得族,和半个玛拿西族。而约书亚所夺之地将会在14-19章记载。 应用:你在争战中常因什麼原因而失败? ?赦畏神不足,在小事上不忠:???????????????? ?求问神不足,没有常常祈祷:???????????????? ?顺服神不足,没有紧紧跟神:????????????????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