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应许实现–得地〔13-21〕 A. 分地之引言〔13章〕 约书亚年纪老迈,未能完成征服迦南地之使命。因此耶和华吩咐以抽籤的方式把未得之地分配。然而11:16提到「约书亚夺取了那全地」。这可能是因為约书亚只是佔领了山地,而作者特别要题醒读者要留意约书亚还有很多未得之地,要待以色列人去攻佔。但正如撒上8:1「撒母耳年纪老迈」、王上1:1「大卫王年纪老迈」一样,一个深得神重用的人老迈之后,新一代的人开始在顺服之路上走下坡。 2) 约但河东三支派所分之地〔13:8-33〕 在这段记载中,作者把摩西所分划之地都记下来,但作者所重视的不是已分之地是那些地方,他在这裡特别指出以色列人还未赶出住在这地上的所有迦南人(v.13),又二次指出唯有利未人没有分得土地(vv.14,33)。对於未完全把迦南人赶出这地,是表达以色列人对承受耶和华的產业时所怀之心并不专一(与迦勒刚好相反)。 B. 犹大和约瑟两支派所分得之地〔14-17章〕 1) 迦勒的特赏–专一跟从神〔14:6-15〕 作者在记犹大和约瑟支派的地之前,首先记了一个小插曲,是迦勒所得之地。而迦勒虽是十二个探子中唯一与约书亚可以进入应许之地的人,但迦勒不是以色列人,他是基尼洗族人(这是以东人的一族,参代上4:13-15,创36:11,14)。在民数记中可见,迦勒是归属於犹大支派的人,但在血统上他不是以色列人。这个外族人专心跟从耶和华,比血统上的以色列人更蒙福(14:9)。14:12,15是进一步夸讚迦勒,他把最尊大的迦南人都打败。有信心的人不一定是血肉的以色列人,保罗把心裡受割礼的人亦看為蒙受应许之人(参罗4)。 2) 犹大支派〔15章〕 作者一般先会把全支派所得之地界描述,再记述每支派中按宗族所分之地。在记全犹大支派所得之地与支派内各宗族所得之地之间,郤加插了一段关於迦勒的插曲,是有关他如何攻打亚衲族三族长的事,并他如何得到希伯崙(vv.13-14),又从中介绍以色列第一个士师俄陀聂。书15:20-63才是按犹大支派的宗族分地之记载。这裡作者同样强调犹大人不能把耶布斯人完全赶离开耶路撒冷,直到今日〔v63〕。 3) 约瑟两支派〔16-17章〕 以法莲支派所得之地和支派中各宗族之地记在16章,而作者又照样指出以法莲人没有赶出住基色的迦南人,迦南人住在以色列人中,直到今日〔16:10〕。 在记玛拿西支派所得之地时,作者又加了关於西罗非哈之產业问题,因為他没有儿子,作者特别提到摩西对西罗非哈之女儿之应许实现了(17:4,6)。而玛拿西支派已部份在约但河东得地,这裡是在约但河西所得地之玛拿西支派(17:5)。同样,作者记载,「玛拿西的子孙不能赶出这些城的居民」(vv.12-13)。 17:14-18是关於约瑟子孙(以法莲和玛拿西)的祝福,指他们族大人多,并且强盛,可以战胜迦南人的铁车(他们的军力远胜於以色列人)。 小结:作者对於以色列三大支派,尤其都是雅各临终时候祝福之中特别蒙福的支派,他们都未有把握神所应许,把敌人赶走。相对於迦勒,他特别著重神所应许的事(14:6),所以他主动向约书亚求问神藉摩西向自己所许下之诺言是否有效,而且当约书亚承诺迦勒后,迦勒便起来攻佔他所要得之地(14:13-15, 15;14-15)。这与18:3以色列七族的反应恰成强烈对比。 C. 其餘七支派所得之地〔18:1-19:51〕 作者特别指出以列人不欲去得所应许之地。「约书亚对以色列人说,耶和华你们列祖的神所赐给你们的地,你们耽延不去得,要到几时呢?」(18:3) 然后作者才记每支派中各宗族所得之地,按次序记是便雅悯(18:11-28),西缅(19:1-9),西布伦(19:10-16),以萨迦(19:17-23),亚设(19:24-31),拿弗他利(19:32-39),但(19:40-48)。最后才记述约书亚所得之城(19:49-50),便把地分完了(19:51)。 D. 逃城之设立〔20章〕 以色列人照耶和华所吩咐的设立逃城,共六座(20:7-8),这在摩西五经中也有提及〔申19,民35〕。 E. 利未人所得之城〔21:1-42〕 利未人按宗族分得城邑,亚伦子孙(即祭司)得13座(21:8-19),哥辖族得10座(21:20-26),革顺族得13座(21:27-33),米利拉族得12座(21:34-40)。利未人共得48座城。11-12节解释希伯崙城的拥有权问题,是针对迦勒和利未人谁才得到希伯崙為业,这裡解释,利未人得城,而迦勒得田地和城外的村庄郊野。 F. 总结〔21:43-35〕 应许完全实现(21:44→1:5),四境平安。耶和华的信实不变。 应用:我们有否像其他支派一般耽延不去得神己应许给我们的地呢? 还是,你正追求像迦勒一般,另有一个心志「专一跟从神」?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