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读经:书8章 内容: 一、神的授命 8:1 耶和华对约书亚说:“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你起来率领一切兵丁上艾城去,我已经把艾城的王和他的民、他的城并他的地,都交在你手里。 8:2 你怎样待耶利哥和耶利哥的王,也当照样待艾城和艾城的王。只是城内所夺的财物和牲畜,你们可以取为自己的掠物。你要在城后设下伏兵。” 在排除掉隐患之后,神就授命约书亚再次攻打艾城。像攻打耶利哥那样,神也把艾城交在他手中(比较6:2)。在战术上,神叫他在艾城城后设下伏兵,利用敌人因为胜利所产生的轻敌思想打伏击(6,14节),就像他初战艾城的时候那样(参7:3-4)。在对待敌人人口及其财物上,人口全部消灭,但财物和牲畜可以当作战利品(26-27节;比较6:17-19)。 显然,第二次攻打艾城,约书亚已经不再幼稚和轻率,不再自作主张,而是先求问神,寻求神的帮助。因此,这次最终取得胜利,根本原因不在战术的高明,而在依靠神(比较7:5;申8:7,25)。 二、战前部署 8:3 于是,约书亚和一切兵丁都起来,要上艾城去。约书亚选了三万大能的勇士,夜间打发他们前往, 8:4 吩咐他们说:“你们要在城后埋伏,不可离城太远,都要各自准备。 8:5 我与我所带领的众民要向城前往。城里的人像初次出来攻击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在他们面前逃跑。 8:6 他们必出来追赶我们,直到我们引诱他们离开城,因为他们必说:‘这些人像初次在我们面前逃跑。’所以我们要在他们面前逃跑, 8:7 你们就从埋伏的地方起来,夺取那城,因为耶和华你们的 神必把城交在你们手里。 8:8 你们夺了城以后,就放火烧城,要照耶和华的话行。这是我吩咐你们的。” 8:9 约书亚打发他们前往,他们就上埋伏的地方去,住在伯特利和艾城的中间,就是在艾城的西边。这夜约书亚却在民中住宿。 8:10 约书亚清早起来,点齐百姓,他和以色列的长老在百姓前面上艾城去。 8:11 众民,就是他所带领的兵丁,都上去向前直往,来到城前,在艾城北边安营。在约书亚和艾城中间有一山谷。 8:12 他挑了约有五千人,使他们埋伏在伯特利和艾城的中间,就是在艾城的西边。 8:13 于是安置了百姓,就是城北的全军和城西的伏兵。这夜,约书亚进入山谷之中。 约书亚就遵照神的授命,作出战前部署。这里的内容有些交叉凌乱,比较合理的顺序是: 1、约书亚先安排三万战士连夜去艾城西边,在艾城与伯特利中间埋伏(3-9节;12节的五千人应当就是3节提到的伏兵,而且很可能五千是准确数字;比较7:3); 2、约书亚带领主力部队连夜赶往艾城北边,然后在那里安营(9,11,13节); 3、次日天亮,约书亚带领主力部队从城北进攻(10节),与艾城人正面交手(14节)。 伏兵动身之前,约书亚向他们交待了这次作战的具体步骤,目的是叫他们知道他们作战的时间和方式: 1、他率领主力部队从城北正面攻城;敌人出城后,就佯装败退,引诱敌人倾巢而出(5-6节;比较14-17节) 2、敌人全部出城之后,伏兵就乘机攻城(7节);攻城的信号是约书亚举枪(18-19节)。 3、拿下艾城后,放火焚烧;然后出城,与主力部队夹击敌人(8节;比较20-22节)。 三、作战经过 1、诱敌弃城 8:14 艾城的王看见这景况,就和全城的人,清早急忙起来,按所定的时候,出到亚拉巴前,要与以色列人交战,王却不知道在城后有伏兵。 8:15 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在他们面前装败,往那通旷野的路逃跑。 8:16 城内的众民都被招聚,追赶他们。艾城人追赶的时候,就被引诱离开城。 8:17 艾城和伯特利城没有一人不出来追赶以色列人的,撇了敞开的城门,去追赶以色列人。 战斗打响了。双方约定的战场是亚拉巴前,就是约旦河谷;战斗的时间是清早(10,14节)。正面交手没有多久,以色列人诈败逃向旷野。这次轻敌的是艾城王,他以为以色列人像初次交手那样,不堪一击(比较7:4-5),就派人回城招聚所有的百姓,出城一起加入追杀以色列人的队伍;与艾城联手的还有附近的伯特利,也是倾巢而出,留下了两座空城。 17节提到艾城与伯特利二城联手作战。12:16那里说伯特利是以色列人攻陷的城邑之一。本书除了那里外,没有再提到伯特利被以色列人攻取的事情。可能艾城为伯特利的前线基地。二城距离很近,约书亚攻克艾城之后不久也取得伯特利(参士1:22-26)。从考古资料得知,伯特利在主前14世纪末和13世纪初被毁,正是以色列人进军迦南的时期。 2、伏兵占城 8:18 耶和华吩咐约书亚说:“你向艾城伸出手里的短枪,因为我要将城交在你手里。”约书亚就向城伸出手里的短轮。 8:19 他一伸手,伏兵就从埋伏的地方急忙起来,夺了城,跑进城去,放火焚烧。 等到艾城人全部出城之后,神就命令约书亚举起短枪,提醒城西的伏兵攻击;约书亚就立刻举起短枪,城西的伏兵就乘机占领空城,并且放火焚烧。 约书亚伸出的短枪可能是有矛头的标枪,可以投掷,是一种攻击性武器。这里是使用矛头反射日光,通知城西伏兵开始行动。而什么时候举枪,要听神的提醒,毕竟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在诈败逃跑,不可能知道艾城人全部从艾城出来的时间。显然神在战前就作了交代(1-2节)。 26节那里说约书亚一直伸出手中的短枪,直到杀尽艾城居民为止。这样,举起短枪就不仅仅是指挥伏兵行动的暗号,还是指挥所有的以色列人杀敌的记号;还可能是向神祷告,求神帮助,就像摩西当日战败亚玛力人所举起的手(出18:8-11) 3、前后夹击 8:20 艾城的人回头一看,不料,城中烟气冲天,他们就无力向左向右逃跑。那往旷野逃跑的百姓,便转身攻击追赶他们的人。 8:21 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见伏兵已经夺了城,城中烟气飞腾,就转身回去,击杀艾城的人。 8:22上 伏兵也出城迎击艾城人,艾城人就困在以色列人中间,前后都是以色列人。 艾城人在追赶诈败的以色列人时,回头看看,城里竟然烟气冲天。他们知道中了埋伏,顿时像泄气的皮球,连逃跑都没有了力气。诈败的以色列人此时转过身来,迎头痛击他们;以色列人的伏兵也离开艾城,攻击他们。这样就形成了夹击之势,将他们团团围住。 4、取得完胜 8:22下 于是,以色列人击杀他们,没有留下一个,也没有一个逃脱的。 8:23 生擒了艾城的王,将他解到约书亚那里。 8:24 以色列人在田间和旷野,杀尽所追赶一切艾城的居民。艾城人倒在刀下,直到灭尽,以色列众人就回到艾城,用刀杀了城中的人。 8:25 当日杀毙的人,连男带女共有一万二千,就是艾城所有的人。 8:26 约书亚没有收回手里所伸出来的短枪,直到把艾城的一切居民尽行杀灭。 8:27 惟独城中的牲畜和财物,以色列人都取为自己的掠物,是照耶和华所吩咐约书亚的话。 8:28 约书亚将艾城焚烧,使城永为高堆、荒场,直到今日; 8:29 又将艾城王挂在树上,直到晚上。日落的时候,约书亚吩咐人把尸首从树上取下来,丢在城门口。在尸首上堆成一大堆石头,直存到今日。 这次战役,以色列人取得了完胜。不但将艾城居民完全消灭,而且生擒了艾城王。被杀的艾城居民共12,000。以色列人遵照神的吩咐,取了城中的牲畜和财物作为战利品(22-27节)。约书亚一方面吩咐人将艾城焚烧,使城成为荒场;一方面处死艾城王,并且悬尸示众(28-29节)。日落的时候,遵照摩西律法的规定(申21:22-23),取下艾城王的尸体,丢在城门口,堆上很多石头(比较7:26)。 四、以巴路山 8:30 那时,约书亚在以巴路山上为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筑一座坛, 8:31 是用没有动过铁器的整石头筑的,照着耶和华仆人摩西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话,正如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众人在这坛上给耶和华奉献燔祭和平安祭。 8:32 约书亚在那里,当着以色列人面前,将摩西所写的律法抄写在石头上。 8:33 以色列众人,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的,和长老、官长并审判官,都站在约柜两旁,在抬耶和华约柜的祭司利未人面前,一半对着基利心山、一半对着以巴路山,为以色列民祝福,正如耶和华仆人摩西先前所吩咐的。 8:34 随后,约书亚将律法上祝福、咒诅的话,照着律法书上一切所写的,都宣读了一遍。 8:35 摩西所吩咐的一切话,约书亚在以色列全会众和妇女、孩子并他们中间寄居的外人面前,没有一句不宣读的。 在拿下艾城之后,约书亚遵照摩西在《申命记》27章的吩咐,在以巴路山上为神筑坛献祭(30-31节;比较申27:5-7),将摩西的律法抄写在石头上(32节;比较申27:2-4,8),对着基利心山、以巴路山宣读祝福和咒诅(33-35节;比较申11:29-30;27:11-26)。 抄写在石头上的当为律法的精髓(32节)。写的方法是先在石头上抹上石灰,再刻字。由于时间有限,这次仪式中宣读的律法(34-35节)不会太长,很可能只是《出埃及记》21-23章。 33节提到的宣读祝福与咒诅的方法很巧妙。《申命记》11:29与27:12-13要求分别站在两座山上,而这里只是站在两山之间,百姓分成两部分,分别对着两山。 五、反省反思 1、这次艾城完胜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哪些启发? 2、约书亚完成了摩西怎样的吩咐?有什么用意?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