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弟兄和睦同居
本课综览:本课根据《书》22章;《祖》48章;《旧约史》64课。 读经提示:在以色列支派中因为什么事而产生了误会?因为误会差点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最终误会是如何解决的?当误会解除之后各支派的关系又进入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之中? 安息一
河东支派的回归 1、约但河东的支派是在什么情况下回家的?书22:5-6 ①
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以色列的迦得和流便两个支派,以及玛拿西半支派,已经在过约但河之前承受了他们的产业……他们曾与他们一同作战,直到他们也承受了他们的产业,这时,他们已忠心地履行了他们的诺言。……他们几年以来,曾勇敢地与弟兄们并肩作战。如今时候到了,他们可以回到自己分得为业之地去了。 ②
满载各样的战利品:他们既然与弟兄一同作战,所以与弟兄同分掠得之物;他们回去的时候带着“许多财物,许多牲畜,和金,银,铜,铁,并许多衣服。”(书22:) 这一切,他们都要与那些同着家眷和牲畜留在河东的人均分。 ③
满载着上帝的祝福:“于是约书亚为他们祝福,打发他们去,他们就回自己的帐棚去了……约书亚在约旦河西,在他们弟兄中,分给他们地业。约书亚打发他们回帐棚的时候为他们祝福”(书22:6-7) 2、在即将临别时,约书亚给了他们什么劝勉?书22:1-5 住在约但河东的两个半支派,离敬拜的中心──会幕的所在地示罗──相当远。约书亚怕他们疏于参加每年的节期,或不像住近会幕之人,按时经常到会幕来。他知道,由于他们住的遥远,试探大,容易效学邻国的风俗。故此约书亚特别表示关切。因于他们离去之时,为他们祝福,勉励他们忠心不渝。——《旧约史》 无论你是作为教会的一员还是家庭中的一员,我们都应当像约书亚一样,要关心他人的灵性,就如保罗所说:“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2:4)并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提前2:1) 安息二 约但河东的祭坛 3、河西的众支派因为何事而向河东的支派发怒?书22:10-12 ①
是因为大家听说——他们筑一座坛:正当约书亚和其他领袖焦虑挂心的时候,有一个奇怪的信息传来。说这两个半支派的人在约但河边靠近以色列人神奇地过河之处,筑了一座高大的坛,形状与示罗的燔祭坛相似。 ②
是因为大家看见——那坛看着高大:人看见了“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到了靠近约旦河的一带迦南地,就在约旦河那里筑了一座坛。那坛看着高大。” 我们彼此在对待弟兄的事上该当如何的谨慎啊!人本来无权猜疑自己的同胞,教友也无权根据个人的感情与好恶来处置犯过行错的会友,甚至连发表一己对于这种过失的偏见,也不应该;因为这样行,便是将毒酵放在别人的心思中了。只要将不利于人的传闻讲给教会中的一位弟兄或姊妹,不久便会在教友中辗转相传的宣扬开来。这样,——便造成了错误,也行了不义。——《传道良助》第一百零六章 思考: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有否听见风就是雨的现象呢?在有些所谓的“表面现象”面前,我们的判断是否就是一定正确的呢? 安息三 河西使者的访问 4、面对河东支派建起的坛,河西众支派有何反应?书22:12 上帝的律法禁止在圣所之外建立其他的敬拜,违者处以死刑。如果这一个坛真是要作为敬拜之用的话,则必须加以阻止,不然就必引诱百姓偏离纯正的信仰。于是百姓的代表聚集在示罗,他们愤慨万分,想要立刻去攻打那些“犯罪的人。” 5、在决定攻打之前,河西派出了一支什么队伍?书22:13-20 ①
代表团的使命:由于持重之人的意见,他们决定先派一个代表团去,要那两个半支派的人说明他们这举动究竟是什么意思。于是选派十个首领,每支派一人,并派那在毗珥的事上以热心著名的非尼哈率领前往。 ②
代表团的作为:河西代表团在尚未了解真相的情形下,凭借自己判断来…… (1)谴责其罪——代表们认为他们的弟兄当然是犯了罪,所以见面就严厉地谴责他们。代表们斥责他们背叛了耶和华,并告诉他们回忆以色列人从前与巴力毗珥联合,受到怎样的刑罚。 (2)提出建议——非尼哈代表全以色列民向迦得和流便人说,如果他们不愿意住在没有祭坛献祭的地方,他就欢迎他们到河西去,与他们的弟兄分享产业和特权。
思考:约但河西众支派在处理河东两个半支派祭坛的过程中,有哪些方面是值得效法的?但又有哪些地方是震要我们警戒的? 安息四 河东百姓的解答 6、面对代表团的责问,河东支派是如何解释建坛行为的?书22:21-29 ①
是为了见证自己的信仰:他们的回答中,说明他们的坛并不是要作献祭之用,不过是作一个见证,说明虽然有约但河把他们与弟兄们隔开,而他们依然与迦南地的弟兄有相同的信仰。(罗8:16) ②
是为了引导子孙的信仰:他们害怕将来他们的子孙被排斥于会幕之外,在以色列中无分。于是这照着耶和华的坛的样式所筑的坛,就可以证明筑坛的人也是敬拜永生上帝的。(诗43:3;73:24) 7、河东支派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效学的行为? 流便人和他们的同伴所表现的智慧,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当他们诚实地设法谋求真信仰的利益时,他们倒被人误断,并受了严厉的谴责;然而他们没有表示愤慨。他们在没有为自己辩护之前,谦恭忍耐地听他们弟兄们的谴责,然后才详细说明自己的动机,并证明自己的无罪。这样,那一场可能发生严重后果的困难就和平的解决了。 8、河东与河西支派造成误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由于缺乏沟通而造成的,首先两个半支派的人,没有经过说明就贸然作出如此引起极大嫌疑的举动,确是犯了错误。而河西十个支派在没有了解到真实的的情况下,冒然断定河东支派的动机,也是一个危险之举。所以我们切要记住主的话“所以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上帝那里得着称赞。”(林前4:5) 安息五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 9、误会化解之后,大家是何心情? ①
代表团成员以为美:“祭司非尼哈与会中的首领,就是与他同来以色列军中的统领,听见流便人,迦得人,玛拿西人所说的话,就都以为美。”(书22:30) ②
以色列众人以为美:“祭司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与众首领离了流便人,迦得人,从基列地回往迦南地,到了以色列人那里,便将这事回报他们。以色列人以这事为美(书22:32) ③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众人以这事为美,就称颂上帝,不再提上去攻打流便人,迦得人,毁坏他们所住的地了。”(书22:32-33)
10、为避免将来的误会,河东支派在坛上刻了什么字?书22:34 迦得人和流便人在他们的坛上刻字,证明他们筑坛的宗旨;说:“这坛在我们中间证明耶和华是上帝。”希望这样可以要免去将来的误会,也免去后人在坛上献祭的试探。 预备日 我们所得的教训 11、今天的教会与基督徒能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启发呢? ①
给容易误解别人之人的教训: A、小的误会会造严重的困难:很小的误会往往足以造成极严重的困难,就是在那些动机最高尚的人中也是如此。而且因为没有礼貌和忍耐,往往引起严重甚至致命的后果。 B、在解决误会时要注意态度:我们固然不可用淡漠的态度对待罪恶,但也应当避免严厉的谴责和无端的疑惑……从来没有人能因受谴责和非难而矫正错行,许多人反而因此更远离了正路,并到了硬着心肠不肯折服的地步。惟有仁爱的精神和谦恭忍耐的态度,才能拯救犯错误的人,并且遮盖许多的罪。 ②
给受到别人误解之人的教训 A、在受到误解时要忍耐与冷静:在没有为自己辩护之前,谦恭忍耐地听他们弟兄们的谴责,然后才详细说明自己的动机……凡为基督的灵所激励的人,必具有那“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的爱。 B、在遇到难处时当交托主手中:明知自己有理的人,即使受了不实的斥责,也未尝不可表现镇定谦恭的精神。上帝深知一切被人误会和被人曲解的事,我们很可以把我们的问题交托在他的手中。他必为那些信靠他的人剖白,正如他查出亚干的罪一样。 上帝的旨意,是要他的百姓之间存着合而为一和彼此相爱的精神(约17:20)我们固然不可牺牲一点真理的原则,但我们应当经常追求达到合而为一的地步。这就是我们作基督门徒的凭据。 耶稣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5) 使徒彼得劝勉教会说:“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你们是为此蒙召,好叫你们承受福气。”(彼前3:8-9) 思考问题: 1、约但河东支派建坛是为了什么?被人误解之后他们是以什么态度来化解误会的? 2、约但河西与约但河东的支派,他们在此次事件上,分别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效学的,又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3、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别人的误解吗?如果遇到过,你又是如何面对的?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