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返回本卷目录】

                              神开始给百姓管教(三3-14)

 

我们继续在士师记第三章裡来留意。上次末了我们看到神把迦南人留下几族,為要试验以色列的百姓能不能按照神的心意活在祂的面前。我们也晓得,神留下这几族是改变了祂作工的方法,神所以改变祂作工的方法,乃是因著以色列的百姓没有跟上神的安排,所以神就改变祂作工的方法。留下几族明显的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让他们去认识他们和神中间的关系,特别是经歷神在他们祖先身上所作的一切带领。所以圣经的话是那样说出,「要让他们又知道,又学习未曾晓得的战事」。另外一个目的乃是要藉著留下的这几族人来给以色列人一个试验,看他们会不会拣选神,接受神的管理。
 

神留下几族人
 

但是很可惜,以色列人一点都没有体会主的心思。我们从这裡留下的记录可以稍微看到一些事实,他们在进迦南以前,神藉著摩西告诉他们,他们在迦南地要灭绝的有七个民族,以色列人进迦南以后,他们没有完成神这一个托付,但是也好像是完成了一点点,因為在这裡我们看到一件事,神所留下的那些人,很主要的部份不再是那七族裡的人,而成了是非利士人。
 

所以弟兄姊妹你看到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以后,长久以来给他们有难处的是非利士人,但也不是说其他的迦南原来那七族的居民全给除掉。如果我们在第三节那裡看到留下的,就是「非利士五个首领和一切迦南人,西顿人并住在利巴嫩山的希末人」。在这裡数点的人裡,在那七族裡给留下的就是迦南人和希末人。另外给点名的非利士人没有在从前的提名中,西顿人从前也没有给提名。
 

但现在问题就来了,接著在我们读到第五节的时候,我们又发觉有一些给点名的那七族的人又出来了。神所留下的这几族没有把那七族全包括进去,究竟是怎麼回事?我们凭著这一点点的资料,我们没有办法下一个很绝对的结论。但是有一个事实,我们是可以掌握的,非利士人是整个族给留下来,西顿人是整个族给留下来,迦南人也是如此,希末人也是如此。至於其餘的亚摩利人,耶布斯人,比利洗人和赫人,他们就不是整个民族给留下来。大概当时的情景会是这样,给点名的是很大的族,给点出来而留在他们中间是比较小的民族。
 

以色列人為自己製造破口
 

但是弟兄姊妹们,你要留意一件事情了。以色列人发生的难处不是发生在那些留下的那几族的人裡,却发生在那些零散的民族裡。那是怎麼一回事呢?圣灵在这裡留下的记录就是只提到两件事,我们留意第五节和第六节,「以色列人住在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末人,耶布斯人中间」。在第一章的时候,我们已经提了他们可以制服这些人,但是没有灭掉他们,他们留下这些人為他们作苦工。这是一个很可能的原因,因為有廉价的劳动力,所以当时以色列人就没有彻底地去灭掉这几个败坏的民族。
 

除了留下他们作苦工以外,又提一件事情说,「娶他们的女儿為妻,也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就引出这样的一个结果,就是「信奉他们的神」。弟兄姊妹们,我们要注意这一个。如果我们把上面的两个原因併拢起来,我们就看到一个事实,笼统的来说,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以后,除了起初的时候,他们还付一点代价争战得地,过了不太久,他们就不甘心付代价了,他们就选择容易的路来走。笼统的来说,我们可以这样体会,因為要把廉价的劳动力留下来,从眼见裡对谁有好处呢?当然是对他们有好处,他们有这麼多廉价的劳动力替他们来作工。
 

更大的破口是注意了自己的需要
 

另一方面,他们在婚姻的那一件事上面也出了大问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又娶他们的女儿回来作媳妇。弟兄姊妹们,為什麼会这样作呢?我们不能不注意到第一章的时候怎麼说。本来神是要把整个的迦南地交给以色列人,结果是以色列人住在这些人的中间,好像他们成了客人,他们成了少数,那些该给除灭的民族还是保留著强势。虽然他们没有办法拒绝以色列人对他们的管理,但是从环境上面来说,他们仍然保留一种相当强的姿态。在这种光景底下,弟兄姊妹,如果你是一个以色列人,你怎麼想呢?很自然你会想到有什麼办法能和这些邻居维持和睦,而减少我们在这个地方在安全上受威胁?那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我们与他们成為亲戚,那就很简单了,都成了亲戚了,你也不要欺负我,我也不来惹你。这是太简单的方法了。
 

非常可能是因著这个原因,為了他们的安全有保证,他们就跟这些迦南原住民有了婚姻的关系。如果我们从眼见上面来看,这没有什麼大不了啊,反正我们的女儿要嫁人,我们的儿子要讨媳妇,那麼只要有合适的人选,那有什麼了不起啊!当然从人的眼见来看,这的确是如此一回事。弟兄姊妹,我们要注意两个事情,第一,这些人在神的安排裡应该是不再可以活下去的,因為他们在神面前所积累的罪过叫地都受不了,所以申命记裡说到地要开口把他们吐出去,也就是说出这些民族,他们在神面前的罪恶已经到了神也不能再容忍的那种光景。那麼现在这些以色列人却和他们有了婚姻的关系,这就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我们不能不留意到,神在律法上给了他们很明确的教导,不能和这些外族人通婚。实际上,他们觉得,神的话没有什麼了不起,我们作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他们却没有想到这样的留下破口,带出的结果乃是离弃神,却「事奉」了偶像。弟兄姊妹,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
 

不能脱离神的安排作事奉的基础
 

若是我们再追深一层来留意这个事情,你不能不留意到,他们这样作,固然一面是不肯付代价来跟随主的脚步。从另一方面你注意到,如果不跟随神的道路,我们就很轻鬆了,我们就不需要那样的严谨,我们就可以放鬆一下。弟兄姊妹们,如果我们读过利未记,我们读过申命记,你看到以色列人在事奉神的上面是很严肃的,没有任何一点轻轻鬆鬆的事可以作的。就是在住棚节那麼大的一个节日,那麼喜乐的一个节日,弟兄姊妹你留意,住棚节开头是什麼?严肃会。结束呢?也是结束在那严肃会。
 

弟兄姊妹你看到,如果按照神的安排,到神面前来的事奉,敬拜,一切都是规规矩矩的,没有一点点放鬆,或者说留下地步给人的肉体放纵的。弟兄姊妹你记得,亚伦的那两个儿子?因為喝醉了酒,就把凡火献上,立刻就给烧死在会幕裡。到神的面前是那样的严肃,神让以色列人到神的面前,是要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课,第一你要认识神是谁。第二你要知道用什麼态度来活在神的面前。第三你要毫无保留地服在神的权柄底下。第四如果从眼见的来看,事奉耶和华神是人很受限制的。如果从人眼见的来感觉,就是这这麼一回事。
 

弟兄姊妹,你注意外邦事奉偶像的那一些宗教,他们事奉的光景又是怎样呢?不但是在圣经裡给我们看到的那些记载是如此,现在还保留的一些原始的宗教敬拜的那一些人所表达出来的,你仍然可以看到所有拜偶像的宗教,他们在所谓事奉的时候都是很轻鬆的,没有什麼限制的。你常常看到他们围著火堆,就在那裡跳了,就在那裡敲鼓了,在那裡作各种各样的事奉。然后在事奉敬拜完了的时候,年轻的男子就去追寻那些年轻的女子,你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光景。你说轻鬆不轻鬆呢?多舒服呢!在人的肉体的放纵上来说,多满足呢!如果我们再把外邦的宗教事奉的那种光景看得更透一点,尤其是来到以色列人建立了国度以后,你就看到很多的那些偶像的敬拜,都是在淫乱的动作裡来进行的。
 

我们不必说到以后的事,我们回过头来看民数记,弟兄姊妹你晓得,以色列人在没有过河以前,在神面前惹神的怒气的一件事,是巴兰的设计,让那些摩押的女子进到以色列人中间,拉著他们去拜偶像,他们拜偶像的过程,就是淫乱的过程。弟兄姊妹们,如果你从眼见的这种光景去看的话,偶像的敬拜是教人得著完全的解放,情欲上的解放,心思上的解放,感情上的解放,生活动作裡的解放,难怪以色列人那麼容易就用背向著神转向偶像。弟兄姊妹你看到这一个是属灵的原则的事实。
 

拜偶像的原则
 

你不要说那个时候他们只是跟随外邦拜偶像的那种光景,这个原则一直到今天还是一样没有改变。从前他们事奉的对象是偶像,是用石头雕刻出来的。现在这个时代呢,许多的偶像不再是用木头,石头这样的形态显在人的眼前,它却是各种各样的活动和道理,爱好,倾向,事物,让人在那裡要脱离神的管理。弟兄姊妹们,你看到那些任性的光景是在相同的原则裡。所以弟兄姊妹们,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当时為什麼说神给他们逼到一个地步,不能不伸出手来给他们管教,给他们鞭打。
 

神伸手干预百姓的放纵
 

所以从第七节开始,我们看到神的管教来了,从第三章第七节开始,在士师记裡记下了六次很明显的他们背弃神,神给他们管教的事。有些弟兄说不只六次,而是七次,我算了一下,还是六次,除非我们把基甸的儿子的那一段也算是一次,那就有七次。但是如果把他那一次跟这个拜外邦的偶像来比较,那情景又好像不能完全相同,所以不管它是六次也好,七次也好,我们都看到这样的一个光景,神的百姓离弃了神的管理,用外邦的偶像来代替神,惹动了神的怒气,所以神就把他们交在外邦人的手裡来管教他们。
 

神第一次给百姓的管教
 

从第七节开始,那是头一次的管教,就是士师记裡记录下来的头一次的管教。神把他们交给谁去管教呢?这裡就是说「把他们交在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萨田的手裡」。这个米所波大米王就管辖他们八年。他们受不了,他们就在神面前呼求,神就给他们兴起拯救。我要弟兄姊妹们去留意的,不是这个歷史事实的表面,如果你留意这个事实的表面就没有什麼好去记忆的,就是以色列人他们背弃神,神就让米所波大米的王来管他们八年。你说管八年,八年是不容易挨过去的,我们中国跟日本人打仗,打了八年,打得民穷财尽了,打的日子不好过。弟兄姊妹我不是让你们只是看这个外面的事,我想叫弟兄姊妹看神怎样来安排这个管教。
 

很明显的,你从地理环境上看,米所波大米就是古老的巴比伦,那个时候巴比伦大概还没有兴起,巴比伦到了以赛亚先知的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小邦国,所以神头一次给以色列人管教的时候是从米所波大米的那一边调动一些人来管理他们。弟兄姊妹你看看,神这些安排究竟有什麼意思在那裡?
 

我们接下去要看第二个管教的时候,那个管教就是摩押,摩押就是邻居,这个我们就容易懂了,因為邻居嘛!要来管制他们的时候,这个是顺理成章的。渡过约但河就是以色列,就是不渡过约但河往北边去,也就是以色列的两个半支派,那是顺理成章的。但是神头一次给以色列的管教却不在邻居裡带出来,弟兄姊妹,你看士师记裡所提到的这几次神给以色列人的管教,除了第一次以外,几乎都是邻居。為什麼头一次不是邻居呢?不单不是邻居,并且还是从远方来的客人呢!
 

弟兄姊妹你翻开圣经后边的地图来看一看,你看米所波大米到以色列地要走多远的路程。走那麼长的路程,要来征服以色列,那个时候米所波大米也不是一个强盛的邦国,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了,巴比伦的兴起是在以赛亚书希西家王以后。弟兄姊妹好多好多百年以后巴比伦才兴起。现在这米所波大米也不过是一个小团体,怎麼能走那麼长的远征的路途来把以色列制服呢?弟兄姊妹你留意,并不是米所波大米王他们有什麼了不起的,我们留意神的话怎麼说,「所以耶和华的怒气就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米所波大米王的手中」。这个事是神作的,所以不必管米所波大米是强盛还是不强盛,是神作的这一件事,祂叫一个并不强盛的米所波大米就把以色列整个的压服了。
 

如果以色列人心裡是比较甦醒的,他们马上就会想到申命记裡神藉著摩西向他们所说的话,「如果他们不听从神的话,敌人从一条路来,他们要从七条路逃走」。弟兄姊妹你就看到了,神的话说得那麼清楚,如果他们离弃神,如果他们用背向著神,如果他们离开了神的道路,神就允许仇敌来叫他们整个的给打散。所以你看到从老远的米所波大米来了一个王,带著军事的力量也不是强大,以色列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们就在那裡很辛苦地服事了八年。
 

在灵裡有了一点甦醒
 

弟兄姊妹们,灵裡面甦醒的就一定从眼见的事物背后看到神的手。如果他们早一点看到是神的手,那麼他们就可以很快脱离这样的困苦。但是很可惜,以色列人要经过八年,他们才看到神的手,所以他们忍受了八年才向神呼求,呼求就是向神有所求,这个又是眼见的光景。但是我们看到什麼人会向神呼求?如果眼睛裡没有看到神的人,他不会向神呼求,如果心裡还是背向神的人,他也不会呼求,如果他们认為自己有办法,也不会向神呼求。但是以色列人当时虽然没有都具备刚才我所提的那种光景,但是起码有一件事,他们不以神為神,所以他们就不呼求神。
 

现在会呼求神了,那说明一件什麼事呢?他们的心思裡发生变化了,他们看见是自己错了。我们离弃神,我们选择错了。我们没有尊重神,我们错了。我们没有以神為神,我们错了。因此他们就悔改,回转。必须先有这一个回转,然后他们才会呼求。
 

神兴起士师作拯救
 

我们感谢主,任何一个在神面前悔改归向神的人。神马上就伸出手来作拯救。所以我们就看到,他们向神呼求,神就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他们的士师。这头一个士师是谁呢?就是第一章裡提到的那个迦勒的侄儿,叫俄陀聂。这一个人圣经裡提过他好几次,除了这裡,另外所提的都是提他娶妻的事。他是一个勇士,这个我们没有话讲,因為他把希伯崙打下来,他是一个战士,这一点没有问题。
 

但是弟兄姊妹你留意,圣经裡几次记载这事的时候,都是说到他去把希伯崙打下来,结果娶了迦勒的女儿作妻子。当他讨了迦勒的女儿作妻子以后,他妻子就叫他向岳父要一块田,也要那块田的上泉和下泉。弟兄姊妹们,圣经裡接连把这个事情记载了,这个事情究竟有什麼意思呢?上次我们读第一章的时候,我们就说过了,在以色列地的那些泉水,如果他们在神面前活得对,水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但圣灵在这裡一再地记载他要得上泉和下泉,有什麼特别的意思呢?
 

带出神拯救的人
 

我们读到士师记这裡,看到一件事,因著他要上泉和下泉的那一件事,我们稍微体会到,这个俄陀聂是一个战士,但也确是一个没有主意的人。怎麼看到他是没有主意呢?他娶了妻子的时候记载下来的事,每一件事情都是他妻子告诉他说,你要这样,你要那样,他自己就从来不会想出主意。圣经裡一再记载他这一个点,会不会為了在这一个时候突出神的拯救的那个意义呢?看到这裡,我提前让弟兄姊妹们去掌握一个事实,这裡提到的详细记录的拯救以色列的士师有六个,如果从打仗上面来说,他们都可以说是战士,但是如果从他们整个人来说,没有一个是刚强的人,都是软弱的人,都是有缺欠的人。
 

问题就是那个缺欠在哪一方面,在人的眼中看来这些人是不能成事的,因為没有主意的人,叫他怎样成事呢?好像底下说到那个人是用左手的,现在用左手在美国没有什麼不得了的事,从人类的传统下来的说法,左手的人都是给藐视的。你再往下看,看到那个巴拉,他根本就是连胆子都没有的人,如果不是底波拉陪著他,他什麼事情都作不来。这就是士师记裡所提到的每一个应付大事的士师,不是这裡有缺欠,就是那裡有缺欠。
 

给神使用的秘密
 

但是感谢神!当神要使用一个人的时候,并不在乎他这一个人本身有多少,神不在乎他自己有多少,神是在乎这个人是不是站在神的一边接受神的权柄。弟兄姊妹们,说到俄陀聂的时候,我想和弟兄姊妹们再多看一点,不单是看出他是一个没有主意的人,或是说不会出主意的人,俄陀聂那一个时候已经不是年青人了,俄陀聂那时非常可能是一个老头了。我们可以算得出来的,起初他们攻打希伯崙的时候,他是年青人,这点是毫无疑问,但是他攻打希伯崙以后,以色列人经过十二年的争战,迦南地基本上就平定下来。那平定下来以后又过了多少年日约书亚才死,那麼约书亚死了以后又经过相当的时间在那灰色地带裡,然后再加上米所波大米王管辖他们八年。你想想看,俄陀聂这个时候该是多大年纪?我想他该是老头了。你看那些年青人都到哪裡去了?现在以色列裡好像只有一个老头,又是一个没有主意的人,他能拯救以色列吗?他能扭转以色列当时面对的那种恶劣的环境吗?弟兄姊妹们,谁都不敢相信可以有什麼奇跡出现。
 

顺服神的呼召是关键
 

感谢神,神兴起俄陀聂作了以色列人的拯救,那个秘诀在什麼地方呢?那秘诀不是在俄陀聂本人,乃是俄陀聂甘心把自己摆在神的权柄底下,神的灵感动他,让他起来拯救以色列。我年纪老迈不能动了,还有我也不知道从哪裡开始,这些事,神啊,你找别人吧!我想俄陀聂大概没有像摩西被选召的时候那种光景,因為原来他是一个战士,虽然他没有主意,虽然他已经年老,但现在是神呼召他。神既然来呼召我,那就不在乎我了,是在乎呼召我的神。
 

这一点,我个人感觉俄陀聂是会这样的,所以你就看到这裡的一句话,第十节,「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他就作了以色列的士师出去争战」。再留意「耶和华将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萨田交在他手中,他便胜了古珊利萨田,於是国中太平四十年,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也死了。」弟兄姊妹留意最末了的一句话,如果我来分段的话,我会把底下的圈圈提到上头,就是说到俄陀聂的事情,就是国中太平四十年就是结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死了是第二个士师的开始了。
 

我们没有看第二个士师开始以前,我们就注意了,因著俄陀聂这样站在神的一边,神在俄陀聂身上找到了作神出口的根据,以色列人的困苦就解决了,并且带来国中太平四十年。
 

管教的实意是让百姓享用丰盛
 

我们感谢神,你看到这个拯救,不是士师作出来的,是神自己作的。但是如果没有作士师的那个人与神有这样的关系,神也没有找到作工的路。感谢神,俄陀聂满足了神作工的要求,或者说满足了神作工的条件,神就伸出手来成就了一个大事。我们看到这裡提到神让祂的百姓落到管教裡,不如说是神把祂的百姓放在丰盛裡。在头一个士师的歷史裡,以色列人的背逆所引来的管教是八年,当他们回转的时候,神还他们四十年的太平。我们感谢神,我们看见神向人所存的怜悯的心,我们不能不向祂敬拜。
 

俄陀聂所带来的四十年的平安不是唯一的事,弟兄姊妹你看下去的时候,你看到每一次堕落受管教的日子总是比神后来赏给他们的平安日子少。在这一点上,我们也一再地提过,神并不是喜欢管教人,神巴不得所有称為祂名下的人都毫无保留的享用祂的一切。神把祂的心意毫无保留的都放在祂所拣选的人身上,我们实在感谢神,因為祂是如此的恩待寻求祂的人。我们没有办法不说,我们的神是叫我们甘心伏在祂的面前而不后悔的,我们实在感谢我们的神。
 

比方说,弟兄姊妹你翻倒何西阿书第十一章,在何西阿书裡,神对以法莲说出一些心裡话。但是神向他们说话的时候,以法莲是在神的管教底下,那裡怎麼说呢?你看第八节,「以法莲啊,我怎能捨弃你?以色列啊,我怎能弃绝你?我怎能待你如押玛?怎能待你如洗扁?」弟兄姊妹你注意,押玛和洗扁是在所多玛,蛾摩拉边上的一些城镇,也是属於所多玛,蛾摩拉的范围裡的,所以神在毁灭那两个城市的时候,这两个地方也一同毁灭了。你晓得这两个地方的背景,你就体会到神向以法莲的这番话是存著怎样的心,你看「我回心转意,我的怜爱大大发动,我的心不发猛烈的怒气,也不再毁灭以法莲」。弟兄姊妹你看到,继续看下去你就会更清楚地看到,我们不花时间在这裡了。神在那裡对付以法莲,乃是為著要把以法莲的脚步掉转。
 

以為父的心管教祂的百姓
 

当神在管教以法莲的时候,神心裡的感觉是怎麼样呢?这裡就说出来,「我怎麼能把你看作如洗扁一样呢?我怎麼能把你看作押玛一样呢?我不能捨弃你,我也不能弃绝你,我的怜爱大大地发动」。弟兄姊妹,我们光是从眼见来看,你明明在那裡管教人,你还说怜爱大大发动?
 

我们不能不留意到,神管教人的目的在哪裡?祂的管教不是报复,祂的管教乃是要让受管教的人有一个回转的机会。所以祂在管教的时候,神的心非常不好受,正如有一处的经文说,因著以色列人那一种愚昧,神就说了,不错,我是很怜惜你们,但是我不能不罚你们。这种心情在神裡面好像是很矛盾的,但是这一种矛盾乃是因為神不甘心属祂的人长久偏离神的道路。
 

我们感谢主,头一次神给他们管教,在神管教他们的过程裡,神不住地显明祂的性情。我们回到开头的那个地方,「耶和华留下这几族,為要试验那不曾知道与迦南争战之事的以色列人,好叫以色列的后代又知道,又学习未曾晓得的战事」。我们感谢主,弟兄姊妹你看在头一次的管教裡,神要显明的都显出来了。神让他们脱离困苦,不是因著他们自己能干,乃是神的怜悯,也是神自己的作為,我们感谢主,这是头一次的管教。
 

人天然的倾向总是拒绝神的权柄
 

然后,我们先仔细注意这一个就好,俄陀聂死了。俄陀聂死的时候,大概上面说带来国中太平四十年还没有过去,但是以色列人因著俄陀聂不在了,他们又故态复萌。看十二节「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為恶的事」。弟兄姊妹,这是人天然的倾向。如果不好好地跟随主,如果不好好地贴近主,如果不好好地常常活在与神的交通裡,人的天然就是把人领到神以外去了。所以在这裡你看到,一个彰显神权柄的人不在了,人就好像再也看不到神的权柄。这样,人的权柄就是由自己来作主了。所以这裡说,「又行耶和华眼中看為恶的事」。
 

弟兄姊妹们,四十年虽然并不是太长的时间,但是也不能算短,以色列人又发生难处了。这一个难处再把以色列人带到管教底下,这一次神给他们管教就没有从米所波大米那麼远把人带来了,就在隔壁请他们的邻居来对付以色列。
 

我们看下去的时候,我们看到摩押人辖制以色列人并没有用太大的力量。以色列人这个时候有多少人呢?他们进迦南的时候,六十万多的战士,经过了那麼许多年,按理他们不可能比六十几万能作战的人少。但弟兄姊妹注意到,把以色列人整个的压制在那裡十八年,摩押人用了多少力量呢?一个王跟一万人。弟兄姊妹们,我们不能不想到申命记上那些话,「敌人从一条路来,你们从七条路上逃跑」。摩押人只是用了那麼少的力量,就叫以色列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是摩押人那麼厉害吗?显然不是,那是什麼呢?神不在他们中间。这个是问题,没有神的同在,再多的人也不起作用。人家一万人,你就跑到踪影都不见了。我们感谢神,士师记一直给我们看到,人在神面前活著的那些原则,不是根据人本身的是什麼,乃是根据人在神面前站在哪裡。是他们站在神的一边呢?还是不站在神一边。如果是站在神的一边,神的同在就在那裡;如果不站在神的一边,神就不可能与他们同在。不是神不愿意和他们同在,而是他们不给神有机会与他们同在。
 

弟兄姊妹,这是人在神面前怎麼活的一个很严肃的原则。我再说一遍,神不是看我们自己有多少,也不看我们自己懂多少,神一直是看你站在哪裡。你站在祂一边,什麼难处都没有,因為神是他们的供应和解决。如果不是站在神的那一边,就是有再多的人,没有神的同在,那就如同没有。
 

感谢神,让我们从士师记裡看到,这一些原则不单是在士师记是準确的,在今天的教会裡,仍然是那样的準确。所以我们真要求主,救我们脱离人的愚昧,更完整地学会了不夸人的所有,只夸我们的主是我们的所有。我们感谢神,我们今天晚上就和弟兄姊妹们交通到这裡,下星期二我们从摩押的这件事再看。

【返回本卷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中国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