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返回本卷目录】

   神使软弱的成為刚强(六章)

 

在士师记第五章裡,藉著底波拉的诗歌记下了以色列人第三次的失败和甦醒的经歷,把神是他们的得胜发表出来。我们不要轻看这一首诗歌,我们稍微提过一下,这一次以色列人的失败和得胜,明显是神有一些啟示在裡面。神要让他们知道,如果他们是失败,失败在什麼地方?如果他们蒙了拯救,蒙拯救的根据又是什麼?让他们很清楚地知道一件事情,他们用别样来代替耶和华神,定规是带进难处。但神的怜悯不会允许祂的子民长久落在黑暗裡,所以神在他们中间兴起。也许兴起来的人并不是很多,也不能维持很长久,但是不在乎这一个,而是在乎在神的子民中间有没有地位让出来给神作工。
 

在士师记裡非常明显的表达了这一点,不是在乎人有多少,而是在乎人有没有让神作工。人如果不让神作工,人就是有再多,也没有结果。更明显的一件事,神藉著第五章这首诗歌,指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属灵的争战是神去应付的,人没有办法去应付属灵的争战。属灵的争战是神自己的争战,人只要站在神的那一边,跟上神的引导,神就把争战的得胜加在人的身上。所以我们还没有开始看第六章以前,我们把第五章的属灵上的重要性再提一下。
 

如果从字句上面来看,第五章的字句没有什麼特别吸引我们的,好像只是在那裡平铺直叙过去有这麼一段歷史。但若是我们从这些字裡行间看到,神把祂的心思也调在当中,我们领会了神的心思,我们跟随神的心思,这就会保守著我们不再落到失败软弱裡。但是这一首诗歌所带出属灵的果效,似乎是在以色列人当中并没有很明显的给他们领会过来,所以在国中太平了四十年以后,以色列人又不成了。
 

确认亚当的生命不能成全神的心意
 

在第六章开始的时候,第一节就是这样说,「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為恶的事」。这一句话如果是说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失败裡,我们觉得这没有什麼太突出的意思。但是这一个记录,是出现在第五章那一首诗歌以后,那个意义就完全不一样。因為下一波神在他们中间所作的,很明确地指出他们失落的原因,也很明显地让他们知道恢复的精意。在那样明显地指出以后,他们还是照著老样子继续下去。
 

弟兄姊妹们,我们不能怪以色列人,我们也不能责备以色列人,我们指著他们说,「你们為什麼这样的愚昧?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是好几次了,怎麼你们还会这样?」弟兄姊妹们,我们不是同情他们的失败,我们不去责备他们的原因,乃是他们的经歷在我们这些人身上,也是一样的真实。不是说,我们知道属灵的事情,虽然我们不是知道很多,但多多少少我们还是领会了一点,什麼原因叫我们软弱?我们知道。我们為什麼能重新起来?那个原因我们也知道。并且在我们所经歷过的事上面,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我们都知道,但是问题是知道并没有解决我们的问题,软弱的时候,我们还是软弱。
 

你说,这究竟是怎麼回事?这是完全不能避免的麼?难道我们跟随主的人,就是这样起起落落地走过我们一生的年日麼?我们不是说这样的光景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们不能不重视,会出现这种光景的根本原因是在哪裡。那个根本的原因乃是说我们这些出身在亚当裡的人,我们的生命就是如此地喜欢背向神,什麼时候我们背向神,什麼时候我们就下去。但是我们背向神这一个好像在天然的性格裡,我们没有办法胜得过它。
 

不能活在亚当裡
 

弟兄姊妹们,对以色列人来说,他们可以。但是对我们来说,是不太可以。原因在哪裡呢?原因就是他们在亚当裡就是在亚当裡,他们一点要脱离的条件都没有。但是我们感谢神,我们是出生在亚当裡,但神的恩典和怜悯把我们迁移到基督裡。如果我们能长久地活在基督裡,我们不脱离在基督裡的那个地位,软弱也不能在我们身上有地步。问题是我们的天然常常不甘心服下来,明明知道神不喜悦,我们还是要动一下。结果一再地软弱失败。
 

我们虽然同情以色列这种光景,但是我们却不能接受这样的光景。神让以色列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落在软弱裡,其中一个原因,乃是让他们知道,他们没有办法靠自己。弟兄姊妹们,我们很清楚地记得,当神在西乃山把律法传给以色列的时候,以色列人一再在神面前保证,「凡神所吩咐的,我们都必定遵行。」你看这个话说得很豪爽,但是事实不是这样。在律法传给他们以前,他们并不是不经歷失败,他们到西乃山以前,也经歷了好多次的失败。但他们没有看见自己的愚昧,神说,「我把我的律例,典章传给你们,你们要遵守。」他们就说,「我们一定遵守,我们一定遵守。」事实上,神早就知道他们不能遵守。
 

人的自己不能跟上神的心意
 

為什麼神知道他们不能遵守,还要把旧约的律法给他们呢?反正前面主日的交通裡,弟兄们会在这方面有点交通,我就不在这裡提了。但是一个很清楚的事实在这裡,神先把一个标準放在他们那裡,然后就让他们从自己本身的经歷裡,去发觉我们自己不成。不是我们不想,而是我们不成,我想也没有办法,我知道了也没有办法,我活不出来,我就下去了。这是神允许以色列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落在失败裡的原因之一。
 

神没有放弃祂的百姓
 

但是有一件事在我们没有看进第六章以前,我们必须要提出来的。如果按著申命记裡神向他们所说的话,他们经过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都是这样软弱的话,神可以放弃他们。因為照著申命记上面所说的话,已经说过了,你们如果是这样,你们就要给交出去,像从前住在迦南地的人一样给交出去,迦南地也都不接受他们了。但对以色列人来说,神说,地也会把你们赶走,你们就要在天下万国中,给人抛来抛去。
 

神把这些话说在前头,但是我们看到,一次,两次,三次,这样下来,从时间上来说,已经走过二百多年了,但神没有把他们丢到外面,让他们在列国中给抛来抛去,神仍然把他们留在本地。弟兄姊妹们,你看到一件事情,神让他们在自己的失败和软弱裡去认识自己的缺欠,所以神还是在迦南地给他们管教,给他们鞭打,还没有到一个地步,把他们交出去。
 

所以当以色列人又一次走迷的时候,在第六章所说到的第四次的受辖制,神是把他们交在米甸人的手裡。米甸人跟他们应该是有亲属关系的,米甸人也是亚伯拉罕的后代,但是却不是撒拉所生的,也不是夏甲所生的,是撒拉死了以后,亚伯拉罕续弦的那一个妻子所生的。这样说起来,米甸人跟以色列是堂兄弟,现在神就把他们交在堂兄弟的手裡,但没有给他们经过太多的时间,只是让他们在米甸人手裡受苦七年。
 

不让人碰到地的所有权
 

我们看到一件事情,过去那三次的受压制,两次是从境外来的,一次是从境内来的,就是上一次是从境内来的。上一次是神把那些留下来的没有给灭绝的民族给他们作对头。第一次,第二次都是迦南地境外来的仇敌。现在第四次的米甸人也是从境外来的,米甸人是在约但河东边的南方,他们这次来压制以色列人,他们并不是在那裡代替的政权。
 

他们这一次给以色列人的搅扰真是有意思,好像在平常的日子,他们让你们安居乐业,没有什麼过不去的事。但是等到你们耕种的时候,他们就来了。来破坏你的农作物,破坏完毕就走掉了。七年的功夫都是这样,好像就是不让你有东西吃。在这裡说,「没有留下食物给以色列」。反正你们一撒种,他就来把种植的东西弄掉。如果有一些作物能长起来,到了收割的时候,他们就来收割。他们不叫以色列人去收割,你们可以去劳苦,好像就是我来收割一样。不仅是那些作物,连他们的牲口也是如此。
 

所以以色列人就感觉非常的苦恼,终年的劳苦也得不著粮食。每次都是这样,你只要佈置好那个农作物,米甸人就来了,连同亚玛力人一起来,加上好些东方人,可能是以扫的后代以东人,就在那裡骚扰他们,叫他们生活不得安寧,农作不能顺利。所以,结果就把以色列拖到一个非常贫乏的地步。如果我们跟申命记来比较,我们觉得,神这一次对以色列人已经是很有恩典了。因為按著申命记神给他们的警告,天都不下雨,秋雨春雨不按时降在那裡,地也就好像变成铁一样,天好像铜一样。就整个来说,这个迦南地是再也不能生產的,但是现在神让迦南地还能生產,也让他们可以收成。如果他们心思有点甦醒,他们一定会想到神在申命记裡怎麼跟他们说话,他们就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光景乃是我们自己的愚昧造成的。
 

為要叫百姓灵裡甦醒
 

感谢主,在他们中间,多多少少有一些人,虽然是很少数,但他们体会到这个,所以他们就呼求神。我们感谢主,什麼时候,他们向神呼求,什麼时候神就有回应。我们留意,头三次以色列人这样祈求,神的拯救马上就显出来。现在是第四次,你看到的情形就不一样,以色列人在那裡呼求,神没有马上给他们拯救。弟兄姊妹你看到这个区别,你说,「為什麼神不像前三次那样,立刻就给他们拯救呢?」弟兄姊妹你知道这是第四次了,这不是初犯,这是第四次了。所以神就让他们去领会一件事,神不是有求必应的。
 

神愿意答应我们的呼求,但是向神呼求的人,必须要在神眼前作一个对的人。如果在神面前不是一个对的人,你求,神也不会回应你。没有回应的原因在哪裡?我们读先知书的时候,就很清楚地知道,人的祷告根本就到不了神那裡,因為人的愚昧好像一个阻挡,把人的祷告都挡回去了。甚至严重一点的,当然圣经没有很明确地说,但是却是隐隐约约给我们看到,你可以求告神,但是你所祈求的都是给撒但收去了,根本就没有到神那裡。你说,撒但怎麼可以收去我的祷告呢?我是向著神祷告,牠怎麼可以收了我的祷告呢?
 

弟兄姊妹们,如果我们在神面前是对的,撒但绝对没有条件或可能来挡住我们的祷告。若是因為我们不对了,在神眼中留下了地步,留下了破口,所以我们祷告出来,就给撒但留下机会把那祷告没收掉。弟兄姊妹你记得但以理书上的一件事,但以理向神祷告,神也很快就答应但以理的祷告,但是神答应但以理的祷告,迟迟不能传到但以理那裡去,原因在哪裡呢?原因就是当神的答应要送到但以理那裡去的时候,撒但的差役就来打岔了,就来阻挡了。虽然牠不能把神的答应没收去,但却是把神答应但以理祷告的时间延迟了很多。弟兄姊妹你留意到,但以理在神面前是蒙神喜悦的人,他也是清心寻求神的人,仇敌的阻挡尚且是这样猖狂,如果在人这一方面有缺欠,牠就把我们的祷告,或者把神对我们祷告的回应全没收掉。那个事实是存在的。
 

让百姓在神面前甦醒
 

现在我们在这裡看到了,以色列人向神求告,神没有马上兴起拯救,神先作了一件事。神差遣先知到以色列人那裡,指出他们的愚昧,指出他们在神面前跟神过不去的事,让他们先在神面前有悔改,不是光是在神那裡求神给恩典。你要享用神的恩典,你先要悔改,调整与神正常的关系,叫神的祝福不受阻挡地临到你们。
 

所以先知到他们那裡的时候,很明显的跟他们说,「你们回想你们的神如何在你们祖宗的身上作工,神作工是作得那样真实,又是那样明确。现在你们不听神的话,所以就落到这个困扰裡。你们要悔改,你们要归回到神那裡。」但神说,「你们竟然没有听从我的。」弟兄姊妹,我们该留意的是,当先知这样向以色列人说了话以后,以色列人有没有悔改呢?以色列人有没有回转到神那裡?没有。
 

所以你就看到,神当时的拯救延迟了,没有像头三次那样,你一祈求,神马上就答应,就兴起拯救。很显然你看到,在这一次神的拯救显明出来的时候,和他们向神有所求的这两件事当中有一个空档,在这个空档裡,神让先知到他们当中,让他们得光照。但是很可惜,他们只要神的祝福,他们不要神的光照,神的话已经说了,指出他们的问题,但是他们却没有反应。我们从哪裡看到呢?
 

弟兄姊妹们,你注意,在后来神把基甸呼召出来的时候,你看见神要基甸作的头一件事是什麼?就在第六章的下半,那裡说,「你回家,把你父亲為巴力筑的坛拆掉,然后把你父亲第二只七岁的牛拿来作燔祭,又把拆掉的巴力的坛的木头来作燃料。」弟兄姊妹,你看到麼?先知说话在前,神向基甸显现在后。先知说了话以后,到神向基甸显现以前,在这一段时间,以色列人继续在拜偶像,以色列人根本就没有离开他们惹神怒气的那些事。所以你就看到,神為什麼迟延。
 

但是感谢神,虽然神是迟延,但神没有忘记祂的百姓,神的百姓大部份的人还在留恋偶像,但有小部份的人是在仰望神。我们看到大部份的人还是留恋偶像,从哪裡看到呢?也是从耶路巴力去把他父亲的神坛拆掉那件事上。头一点你要注意的,基甸知道神要作那件事,但他没有胆量在白天作。為什麼他没有胆量在白天作呢?因為他知道反对的人很多,所以他就只好在黑夜裡去作。他的信心赶不上神的要求,待会我们再谈。
 

然后你就看到,第二天早晨,第二天的白天来了,城裡的人一看,怎麼我们的偶像全没有了,全给拆掉了。你看到那字裡行间说的,几乎全城的人都要求查办作此事的人,谁有胆量把巴力的坛拆掉,找出这个人来把他杀掉。这是整个城裡的人的反应。所以弟兄姊妹,你就明白先知说过的话,「我跟你们说的,但是你们还是不听从。」在这种情形底下,你说,以色列人还有盼望麼?他们对偶像有那麼深的感情,他们对神以外的事物有那麼深的感情,对神却是不理不睬。你说,这样的以色列人,他们在神面前还有机会麼?还能得拯救麼?
 

神因少数人而伸手作工
 

我们感谢主,虽然大部份的人都留恋偶像,但却还是有少数的人在那裡仰望神。就算在他们中间有人去求告神,但绝对不是全体去求告神。我们确定是那些很少数的人在求告神,因為如果是全体祷告神的话,巴力的坛早就给拆掉了。感谢神,虽然是少数人,我们不能忘记神在地上作工的一个法则,神在地上作工,祂先找与神表同情的人。如果没有人与神表同情,神就停下不作工。如果有人与神表同情,哪怕只有一个人,神还是得著作工的条件。
 

弟兄姊妹,你就会问,「只有一个人就可以了吗?」是只有一个人就可以了。弟兄姊妹,如果你还记得,以西结书上面的话,神对以西结不是说了这麼一些话麼?说到犹大被掳以前那种光景,神说,「我在犹大全地去寻找人来堵破口,来修墙垣。但是我找不到。」留意神说的那段话,神并不是要找很多人来堵破口,祂说,我只要找到一个人就可以了!结果是什麼呢?连一个人也没有找到。所以神要挽回犹大,但神没有机会作这个事,因為神没有找到作工的条件。神说,「我只要一个人,我去寻找一个人在那裡堵破口。」
 

我们感谢主,从这些话我们看到一件很宝贝的事,有少数人在神面前,他们是清心寻求神的,不因著他们是少数人,而是因著他们的仰望,祈求,神就找到与神表同情的人,神就可以伸手作工。也许弟兄姊妹们又问,為什麼神要这样限制自己?没有人与祂表同情,祂就不作工麼?祂不肯作工?还是不能作工?还是祂不愿意作工?不是神不能,也不是神不肯,而是神不愿意。為什麼神不愿意呢?因為神是信实的神。当祂造人的时候,祂把地的权柄交了给人,神就信守祂的信实。所以神在地上作工的时候,祂要有人与祂表同情。从旧约一直到新约,我们都看到许多的事实说明这一点。
 

人信心的大小不是问题
 

正因為这样,我们看到一件事,从以色列人的歷史裡,看到我们所该要持守的,我们求主给我们有恩典,常常保守著我们站在一个準确的地位上面,让神可以得著作工的机会。因著少数人在神面前的仰望,以色列人大体上没有回转,但是神因著那少数人的仰望,祂也显明祂的拯救。所以神亲自来到一个叫基甸的人那裡。基甸这个人,他是寻求神的人,但是却是一个没有信心的人,是一个会看环境而不会看神的人。你说,这样的人可能是寻求神的麼?是,他寻求神,但是因為是这样的一个人,你就晓得他的寻求也不是很热烈的。他好像是在上面说的,因為受苦,所以就向神呼求。并不是因為他认识神,他领会神的心思,所以他在求告神。基甸还不可能是这样的人。虽然他还没有到这样高的光景,但是他总算是一个会求告神的人,所以神也就向他显现。
 

现在我们来看,神和基甸当中的一些事,其中有些事是值得我们留意的。看十一节,「耶和华的使者到了俄弗拉,坐在亚比以谢族人约阿施的橡树下,约阿施的儿子基甸,正在酒醡那裡打麦子,為要防备米甸人。」神把基甸摆出来,他一摆出来,你就看见他是一个满了惧怕的人。他还好,那一次的农作物没有给米甸人糟塌,还能留到收割的时候。但弟兄姊妹们留意,虽然是留到收割的时候可以去收成,但是他们在哪裡打场?一般的情形是在禾场上。现在他在哪裡打场呢?在酒醡那裡。為什麼在酒醡那裡呢?那裡安全一点,那裡没有那麼露眼。你要在禾场上打场,米甸人看见,他们就来夺取。你要安全,又要保留农作物,所以把麦子收割下来以后,就弄到酒醡那裡。酒醡起码是在屋子裡面,外面的人看不见他在那裡作什麼。為什麼躲在那裡打场呢、圣经说得太清楚了,「因為他怕米甸人。」
 

神使者向基甸显现
 

弟兄姊妹你就看到,基甸这一个人,他也是一个满了惧怕的人,没有胆量,他要躲起来作工的。神的使者就向他显现,弟兄姊妹先记住,是神的自己向他显现。但我们要留意的,究竟是耶和华的使者?还是神自己?待会我们再看这一个。我们先解决基甸的光景,他是会求告神,但却没有信心,也是满了惧怕。当神向他显现的时候,神的使者就对他说,「大能的勇士阿,耶和华与你同在。」弟兄姊妹们,他怎麼可能是大能的勇士?如果他是大能的勇士,他就不会躲在酒醡裡去打场。他躲在酒醡裡打场,就算勇敢,那也是有限的。
 

但神的使者对他说,「大能的勇士」,你不仅是勇士,你还是大能的勇士。这个话怎麼说呢?基甸固然不明白,他也不敢当,但他却忘了神说这个话是怎麼说的了。「大能的勇士阿,耶和华与你同在。」你所以成為大能的勇士,不是因為你是,你根本就不是,不过因為耶和华与你同在,你就是大能的勇士。现在耶和华的使者来到你的面前,祂跟你说话,祂要叫你从软弱成為刚强,祂要叫你从胆怯成為勇敢,所以,耶和华的使者一说话,就把他最缺欠的点了出来。这话打动了基甸,基甸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主阿!耶和华若与我同在,我们何至遭遇这一切事呢?我们的列祖不是向我们说,耶和华领我们从埃及上来麼?祂那样奇妙的作為在哪裡呢?现在祂却丢弃我们,将我们交在米甸人手裡。」
 

人必须先脱离眼见
 

弟兄姊妹,你不能说基甸这一番话不对,因為当时的事实果然是这样。出埃及是歷史,神在他们祖宗身上显明大能是歷史,现在神好像丢弃了我们也是事实,因為现在米甸人把我们压制了,我们反抗不来。这些都是事实,你没有办法说基甸说的话不準确。但是他的话的确是不準确,不準确在他说话的基础。因為他说话的基础是在眼见裡,不仅是在眼见裡,并且是在离弃耶和华的这个地位上。神给以色列一切的应许都是带著条件的,神给以色列一切的应许,没有一样不带著条件的。那个条件是什麼?「你们若听从我的话,遵行我的约,遵守我的律例,我就怎样,怎样,怎样。」
 

享用应许的条件
 

弟兄姊妹,你就看见,以色列人所承受的祝福,都是带著条件的。神是要求他们先符合那个条件,你们合了那个条件,神的祝福就自然显出来。如果你不符合那个条件,神的祝福不可能显出来。就像在新约裡一样,在新约裡,神给我们的恩典和应许,也是很明显地分成两个部份,一个部份是不带著条件的,另外一个部份是带著条件的。如果不带著条件的那一些,你要去支取,神就给。救恩就是不带著条件的,你向神说,「我需要」,神就给你。但是你要祷告得答应呢?那是带著条件的。什麼条件呢?我稍微提一点就好,头一个条件,你必须要奉主的名,你是要奉主的名。我说奉主的名,不是说只是在嘴巴裡说「奉主的名」这个词,而是说我们的祷告,是放在主的名裡也能放得进去。说明白一点,你必须祷告在神的旨意裡,你祷告在神的旨意裡,神的答应很快就来。
 

我们又说,你要得著神祷告的应许,你必须和神当中没有间隔。如果有犯罪的事没有清理,祷告就没有条件得答应。比方说,平常我们不太知道,原来祷告是一个有条件的应许。神说,「你要饶恕你的弟兄,你如果不饶恕你的弟兄,神也不饶恕你。」弟兄姊妹你看,你在那裡求神说,「赦免我,赦免我!」神说,「你不赦免弟兄,我怎麼能赦免你?」弟兄姊妹你看到,在救恩上面,神没有要求我们去答应什麼条件,但是走过了救恩这一阶段,进到我们在神面前的生活,去享用神的丰富,我们看到神给我们许多的应许,都是带著条件的。我再说一件事,你就更清楚了。「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裡来,我就叫他得安息。」这是救恩,接下去主再说,「你们当负我的軛,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就必享安息。」弟兄姊妹们,这个是得救以后,在生活上要享用神的丰富,这一部份是带著条件的。平常我们没有太注意这个,但是我们必不能忽略这一个。因為主给我们看到,祂乐意我们进入祂的丰富,但是我们必须要预备好我们自己,作一个盛装神丰富的器皿。
 

基甸在那一个时候,他只是在眼见裡看到环境,他没有看到神。他只看见神兴起的祝福,却没有看到享用神祝福的条件,所以他说出了这一段的话。你不能说他的话不是事实,但是你看到这个事实是不準确的,因為这个事实是站在一个不準确的地位上所发出的迷惑。所以简单来说,乃是说出基甸裡面的信心的昏暗,没有省察自己在神面前的亏欠,所以会產生这许多的迷惑。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因為我们自己也常常落在这种光景裡。
 

学习履行神的条件
 

但是感谢神,基甸有一个愿意祈求神的心,那麼一点点祈求神的心,神就向他显现,神就接著对基甸说话。弟兄姊妹注意十四节,「耶和华观看基甸。」我们能够想像,当基甸说那些满有疑惑的话的时候,神好像瞪著眼睛看著他,但不是吓唬他,而是要特别让他注意。你看神怎麼说,「你靠著你这能力去从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麼?」弟兄姊妹,你看到了,这话就是说,你不要以為你自己能拯救以色列人,但是你也不要小看你自己。因為你能拯救以色列人,不是因為你有这个能力,而是因為我要差遣你出去,我要把你差遣出去,你就有能力拯救以色列人。
 

这一个凭眼见来认识事物的人,是永远没有办法能接受这样的事实。我们晓得非常有意思的,神要得著基甸来拯救以色列人,神自己先来拯救他,拯救他脱离人的愚昧,脱离人的疑惑,脱离凭眼见来作事。所以当神跟基甸接上的时候,神就是把这样一个重大的事摆在他那裡,这件事是基甸没有办法能接受的。所以他就说,「我家在玛拿西支派裡是很微小,我也是很微小,我怎麼能接受这个事情?」神说,「我跟你同在,你就可以去打米甸人,如同击打一人一样。」你不要看米甸人有那麼多,我跟你同在,他们不管有多少人,都比不上我跟你同在。你把他们千千万万的人打下去,如同击打一个人一样。
 

确定与他说话的是神
 

这个话好像把基甸的信心挽回到有一点甦醒,但是还是没有醒过来。因為他跟神的使者这样对话了以后,还不确定究竟这个人是谁?弟兄姊妹,你注意,基甸当时就要求神作一件事,在十七节他说,「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给我一个证据,使我知道与我说话的就是主。」他要弄清楚这个究竟是谁?他怎麼说话那麼有力?连我都好像给祂感染过来,我要弄清楚祂是谁。所以他就说,「你给我一个证据,使我知道你是谁。」他要求什麼证据呢?他怀疑这个是谁,但是他不敢说他是谁,他要试验一下,究竟他是谁。我们用属灵的话来说,他要寻求明白主的所是。所以他就说,「你不要离开,我回家拿一个礼物带来给你,你在这裡等我回来。」他就回去了,他马上拿了一隻羊羔,立刻就用一些麵作了无酵饼,就把这些都带到耶和华使者的面前。他要看这个使者怎麼处理这些东西。如果祂拿来就这样吃,他就知道这个不是神。但你要怎样才知道祂是神呢?他就要看这个人怎麼作。
 

因此基甸找到一个方法,去印证这个是不是神。虽然这个方法是很愚昧,但是却是在原则裡,是在交通的原则裡寻求神。他实在是藉著交通的原则去印证这一位是谁。神的使者就告诉他说,「你把这些都放在这个磐石上面。」基甸就放上去了,神的使者就用杖头一点,有些火出来把这些东西都烧掉了。这个事情作过了以后,神的使者也隐藏了。基甸这个时候裡面就甦醒了,他说,「糟糕了,我看到了神的使者,我还能活?我亲眼看到神的使者,我还能活?」
 

弟兄姊妹留意,在上文,我们中文圣经很清楚这样说,「我求你给我一个证据,让我知道跟我说话的是主。」在基甸的心思裡,有一个意念,这个可能是神,但是究竟是不是神?他无从知道,所以他要寻出结果。现在他看见了,这一位称為神使者的,祂是用接受献祭的光景来接受他的礼物,他知道这个真是从神来的。他还不知道这个就是神的自己,所以他就说,「糟糕了,糟糕了,我完了。」感谢神,神在这裡没有再用「耶和华的使者」这个称呼来说话,是神自己亲自对他说,「你不必怕,你不必怕」,是耶和华自己说,不是神的使者说。
 

确定了是三而一的神在向人说话
 

现在看到这裡,我们要弄清楚究竟这个是耶和华的使者还是耶和华自己。在这裡还没有很清楚,如果我们看到参孙的时候,就看得更清楚。不过这裡也给我们看到是神自己。但是我们必须要领会这点,是关乎神三而一的那个事实。在这裡我们不详细提这一方面的事,但是我愿意弟兄姊妹要记得三而一的这个属灵的事实。所以在神提到祂要作一些工的时候,圣经裡常常是用复数来表达神。在造人的时候,神说,「我们要照著我们的形像和样式造人。」神是独一的,怎麼会跑出「我们」来?这就是三而一的奥秘。
 

不仅在造人的时候是这样,以赛亚在异像裡看见坐在宝座上的神,也听见神在那裡说话。他听见神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為我们去呢?」弟兄姊妹,是「我」还是「我们」?是独一的神,还是不是独一的神?感谢主,这是神格裡的那个三而一的事实。从祂们的意志、感情和性格来说,祂们是合一的,祂们是一个整体。但是在祂们显明祂们的作為的时候,祂们又是独立的单一个体。
 

弟兄姊妹,你读到福音书的时候,你就很清楚地留意到这样,我们的主说,「父差我到世间来,我是看见父,我才能作事,我要听见父说,我才能有话跟你们说。」弟兄姊妹你看到,主一切的动作是根据父。然后,你又看见,当主快要钉十字架以前,祂跟门徒说,「我去,我就差遣圣灵来。圣灵来了,祂要把从我那裡接受的事情告诉你们。」弟兄姊妹你看到,子根据父作工,灵根据子作工。灵所作的工,结果就是父所要完成的。当然这个是说到神格裡的奥秘,这不在我们读士师记的范围,但因為碰到这麼些经文的时候,我们也顺带提起这个。
 

一步一步恢复到神面前
 

现在基甸遇见了神,你看见他有一个很大的转变,不是说他马上就脱离了惧怕,但是很根本的惧怕已经从他裡面给拿走了。当神对他说话以后,你留意,那时基甸自发的,很自动显明的反应了两件事。第一,他立刻為神筑了一个坛,将这个坛叫作「耶和华沙龙」,意思就是耶和华是赐和平的神。现在他看到了,我们没有平安,我们失去平安,是因為我们失去了耶和华神。失去了耶和华神,我们当然没有平安。因為耶和华神是赐平安的神,我们没有了耶和华,我们自然也就没有平安。
 

感谢主,这样一来,基甸裡面马上就明亮了,他立刻就作了这样一件事,给耶和华盖了一个坛,然后他就按著神的吩咐,那天晚上,他就把他父亲拜巴力的坛砍掉了。刚才已经提过了,他白天不敢作,晚上才作,信心还是没有到达该到的地步,这是他作的第一步。感谢神,有了第一步的移动,就有第二步的移动,接著有第三步,第四步跟上去,把人带到信心的实际裡。
 

结果呢,第二天人起来,看见巴力的坛给拆了,就要把搞这个事的人杀了。但是很希奇,為基甸辩护的是谁?是他爸爸。弟兄姊妹,你看到那个矛盾的地方没有?这个巴力的坛的主人是他爸爸,也就是说出,基甸的爸爸是拜巴力的领袖,也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人。当他起来看到儿子作的那件事,整个城裡的人都反对他儿子这样作,他却说,「如果巴力不能保护它自己的坛,你还管它干什麼?它既然不能保护它自己,你也不必為它说话了。」
 

我们感谢主,你看到,当一个人转回到神面前的时候,你就看见神负责把该转变的人也带到转变裡。然后你就看到了,整个城的人都转过来了。不仅是整个城的人转过来,我们往下看的时候,看到整个支派的人也转过来。虽然这个支派在约但河西只有半个支派,但是这半个支派整个转过来了,不仅是整个支派转过来,是整个以色列跟著也转过来。
 

神恢复工作的法则
 

弟兄姊妹,我们看到一个事实,这是神恢复的工作的事实,从少数人开始,甚至是从个别人开始,先接受神的恢复,然后这个恢复扩展到这个家,然后从一个家扩展到一个城,然后从一个城扩展到一个支派,然后扩展到整个以色列。弟兄姊妹,这是复兴的事实,神作复兴的工的时候,祂先复兴个人,然后就把所有的人都带动起来。总是从少数的人开始,然后藉著少数人慢慢扩张他们属灵的影响。
 

所以弟兄姊妹们,我们看到当日基甸的事,也能看到我们在神面前实在是微不足道,我们也不是大能的人,但是若是我们能在神面前站对了,神恢复的工作也要在地上慢慢的显明出来。所以你看到,接下去就是,玛拿西支派,亚设支派,西布伦支派,拿弗他利支派的人都出来了。集合在一起,就要準备对付米甸人。
 

进一步去成全信心
 

好了,碰到实际要对付的时候,基甸的信心还不能完全的提起来,所以我们在第六章的末了看见他向神再要凭据。他说,「神啊,如果你真要用著我去拯救以色列,你给我一个凭据!我今天晚上把一团羊毛放在禾场上,如果明天早晨起来,只有这团羊毛有露水,其它的地方都是乾的,我就知道是你作这个事。」神按著他所要求的给他作证据。但是他还是不放心,第二个晚上又跟神说,「神啊,你再给我一个证据,今天晚上要翻过来,要羊毛是乾的,全地都是湿的。」结果神又按著他所要求的给了他。感谢主,基甸就是这样,信心给提起来了。
 

但是你看到,他这个信心给提起还是根据眼见,所以不能说是一个準确的信心。不过起码比没有信心强,我们感谢主,基甸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让神恢复到一个地步,可以在神手中给神用。但他真的被带到这个地步还是在第七章,在第六章还没有到那个地步。他的经歷对我们来说,有很好的帮助,让我们看见,在跟随主的事上面,你没有办法凭眼见。你要凭眼见,你永远没有路可行,跟随主只有信心这一条路,才能带进神的工作,显明拯救和恢复。
 

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你说,我们今天在神面前寻求神的旨意,我们能不能像基甸一样也向神要凭据?也许你要作一件事,你说,「神啊,你给我一个凭据,明天早上给我看见一团羊毛有露水,其它的地方是乾的。」当然,你不一定是用他这个内容,你可以向神说,「神啊,如果是你的旨意,明天我回到办公室,头一眼看见的,就是某某人。你要是给我看见某某人,我就知道这是你的旨意。」我们可以不可以这样作?弟兄姊妹们,还是不要这样作。
 

你说,「怎麼基甸可以,我不可以?」弟兄姊妹,基甸是可以,你不可以。為什麼有这样的分别?原因乃是在当时基甸是没有圣灵住在裡面的人。在旧约的时候,神带领祂的百姓,是用眼见的原则為主体。当然,他们如果有信心跟随主,不凭眼见,那是最美。但是旧约的人,实在不具备这个运用信心的条件。所以神在旧约裡的带领,是用著大祭司的外袍上胸牌裡乌陵和土明那一个安排作原则的,就是眼见的原则,因為他们没有圣灵。我们今天蒙恩得救了,圣灵住在我们裡面,圣灵作我们的引导,还有神自己的话语在外面给我们扶持,并且基督作我们生命这个事实都给我们一个很明显的管理。
 

在新约的日子,不是说你绝对不能这样作,但是準确的在新约裡等候神的心思,就不再根据这个眼见的原则,而是在很简单的信心。因為哥林多后书第五章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说,「因為我们现在行事為人,不是凭著眼见,乃是凭著信心。」但愿主帮助我们,我们今天晚上就是把基甸开头的一些事情先掌握过来,然后我们再看神怎麼进一步的作拯救,叫祂的百姓脱离失败,软弱和无知。

【返回本卷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中国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