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返回本卷目录】

                           背弃神的权柄是人堕落的主因(十八章)

 

我们看到士师记的十八章。十八章还是接著十七章上面那件事继续的发展。十七章说到以色列人的个别人在神面前越过越走样,把人与神中间的一些属灵的事情变成一种买卖交易的事,在根本的事上去作了得罪神的事。光是十七章那种光景已经是很可怕,人為自己设立敬拜的对象,人為自己设立敬拜的程序,这和神在十条诫裡给他们的吩咐完全是背道而驰。这些都是发生在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不久的事,所以圣灵记录他们的光景的时候,反复的在那裡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神是在以色列中作王
 

现在到了十八章,事情继续的往前发展,仍然是用这一句话来给我们看见他们的光景。十八章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他们真的没有王麼?不,他们应当是有王的,但是他们却是不以祂為王。从进迦南的时候开始,严格说起来,从出埃及以后不久开始,出埃及的路程的前半段,他们不知道他们有一个王,这个还可以勉强说得过去。但是到了西乃山以后,他们不可能说他们不知道他们有一个王。因為他们从神那裡接受了律法,也就是接受神的管理。神的心思在那裡指导著他们的一切,神的心意成為他们追求满足的方向,神也在他们的行程裡负了他们完全的责任。这是王,如果不是王,没有人要负这些责任。所以到了西乃山以后,他们如果不认识他们当中有王,这是他们的愚昧。
 

感谢神,虽然进了迦南以后不久,他们把他们的王拒绝出去,他们不知道他们身边有王,也没有接受神作他们的王,所以就发生了许许多多不合宜的错失。现在十八章又说到这一件事,下文整章都是说到他们活在一个没有王的光景裡。在十七章裡说到一家人和一个利未人,到了十八章的时候,就说到一个支派跟一个利未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看到从范围上面来说是扩大了。因為既然是牵涉到两个方面,一方是一个支派,一方是一个利未人的家,因此我们就把它分成两个层面来看。因為上一次我们先看了那个利未人,我们就继续看这个利未人,看完他以后我们才转过来看那个支派。
 

把神的怜悯贬值成买卖行為
 

上次我们看到,这一个利未人是越过了神的定规,也可以说是越过了神的旨意,他作了一个人家的祭司。这样作祭司,实际上乃是把敬拜神的那件事变作一个买卖。这一种事情是非常不应该,因為人来到神的面前,绝对不是跟谁作买卖。偶像的宗教可以给人看到那些灵界的事情是一个买卖,但是在这一位又真又活的神面前,人和神的关系没有买卖因素在裡面。因為人来到神的面前的时候,神就怜悯了人;人还不会到神面前的时候,神亲自去寻找人。在伊甸园是神去寻找人。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上,也是神去寻找人。来到今天,我们在救恩裡的事实,仍然是给我们看见是神在寻找人。
 

神寻找人干什麼呢?是寻找人来责备一下麼?寻找人出来让神去惩治一下麼?我们看到在旧约裡有很多神管教人的事,我们也从新约裡看到不少神给人的管教,神寻找人就是為要管教人?弟兄姊妹,别人可以这样说,我们不可以这样说。我们明明的知道,神寻找我们乃是要把我们从迷失裡找回来。不仅是找我们回来,并且祂在我们身上作工到一个地步,把我们恢复到起初神造人的那个目的。所以不管是旧约以色列民的歷史也好,我们在新约裡蒙救赎的事实也好,我们全都看见是神的怜悯在那裡先作工,是人在神面前先承受恩惠,然后神要叫我们长成,祂才伸出管理的手,那管理的手还是為著要叫我们合宜的成长到成熟。所以把人和神中间的关系,贬值成一种买卖,一种商业的行為,那是非常非常得罪神的事。
 

属灵品质更深的失落在商业行為裡
 

你留意到那个利未人,他听见米迦跟他说,「我一年给你十舍客勒银子,给你一套衣服,并你每天的饮食,我都供应给你」,他就欢欢喜喜的在那裡作神不要他作的事。他看见那个是买卖,他看到那个是商业行為,所以他也心安理得留在那裡,他还说这是神给他的预备。弟兄姊妹们,这个光景是很糟糕的,但是到了十八章的时候,弟兄姊妹你看到,有一天这个利未人碰到了一些事,什麼事呢?那是有几个从外地来的人,他们来到他居住的地方,他们听出他的口音,不是以法莲支派的人。弟兄姊妹你晓得,十二个支派虽然都是以色列人,但是在不同的支派裡,他们的言语上是有口音的。弟兄姊妹你记得,那一次以法莲人又去吵闹的时候,那些人怎麼对付他们呢?那是在耶弗他那一次,他们就守在渡口上,「你是哪裡人?」「以色列人」,「什麼地方来?是不是以法莲支派?」「不是」。「好,你说示播列。」结果他们就说不清楚,把「示播列」说成「西播列」,就送了命。
 

现在这几个人听到屋裡那人口音,他们就问,「你从哪裡来?你在这裡作什麼?你在这裡得什麼?」弟兄姊妹们,你来留意第四节最末了的那一段话。他说,「米迦请我作祭司,我作他的祭司,我在这裡就得一年十舍客勒的银子和一套衣服,和每天的饮食,我就是得这些。」那些人知道了,他们就说,「你既然是祭司,你替我们求问,我们现在要去一个地方,求问耶和华神,我们的路程平安不平安?顺利不顺利?」「好!」
 

我不晓得他有没有去求问,因為第六节,马上他就回答了。祭司就对他们说,「你们可以平平安安的去,你们所行的道路是在耶和华面前的。」简直是胡扯,他从哪裡知道神有这个安排?他怎麼知道神有这样的带领?根本就没有。但是他却是这样说,这是胡扯,这是宗教人物所说的话。你既然作了一个宗教人物,你不这样说的话,人家就不要你作祭司了。
 

不能让神设立的职事贬值
 

感谢神!真正在神面前给设立的人,他们就是知道只讲神的话,他们不因著自己有好处而不讲神的话。在旧约的先知当中,有很多这样的记录。弟兄姊妹,你很清楚的记得,亚哈王在以色列有许多的先知,亚哈王要先知们说话的时候,几乎所有成為先知的人,都在那裡说亚哈王喜欢听的话。但是那裡有一个先知叫作米该雅,亚哈王给他一个这样的称呼,「这个人只说兄言,不说吉语的。」為什麼他会这样说呢?原因就是这一个先知,他只讲神要对人说的话,他不讲冒神的名来说神没有说的话。弟兄姊妹们,你看这个利未人,我们一再强调的一件事,这些事是发生在以色列人进迦南以后不太久的日子,神在他们身上所作的事,他们不应该那麼快就忘掉的。现在他竟然胆大到这样的一个地步,他可以假托神的名来说话,他可以不管神的定规,大言不惭的说,「他们请我作祭司」。我们实在没有办法能领会得到,当时神的百姓為什麼会落到这样的地步。
 

好了,这件事过去了不久,有一大批人又路过那裡。原来那五个人是探子,他们出去要打听一些可以侵略的地方,然后就回头把他们的弟兄们都带来,要抢夺别人的地方。所以现在一来就来了六百人。起头来过的五个人就有一些动作,他们就告诉他们六百个弟兄说,「现在我们到了一个屋子,这个屋子裡有以弗得,有神像,有雕刻的像,有铸成的像,有一大堆的神在那裡,还有一个祭司在那裡。你们想想,我们该怎麼作?」
 

当然,这五个人老早就已经有谋算了,所以到了那裡的时候,他们就进了米迦的屋子,就去把那些神像都收集过来,然后又把那个少年人也带到一边,这一个利未人就在那裡叫喊,「你们既然把我这些东西都拿走,你叫我以后再作什麼?」你看看那些人怎麼对这个少年人说话?「别说话,听我们讲,你作一家人的祭司好呢?还是作一个支派的祭司好呢?如果你说,你肯作一个支派的祭司,我们就以你為父,这个是很尊贵的。」虽然没有说一年有多少舍客勒银子,没有明显的价钱,但是这个价出得很高,「作祭司这地位在我们当中是比我们高一级的;你所管辖的范围也比这一个米迦的家大好多倍的,你留在这裡只是作一家的祭司,你跟著我们走,你作一个支派的祭司。你考虑一下,究竟你干不干?」
 

弟兄姊妹们,你留意,又进一步把人和神的关系更深的推进商业的行為裡去,更明显的,把它当作一个宗教职业。弟兄姊妹们,你看到这种光景的时候,你怎麼来领会这一个记录呢?圣灵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究竟祂要我们明白一些什麼呢?很明显的,祂要叫我们明白以色列堕落的原因在哪裡。但是更重要的乃是叫后代的人,不要重蹈覆辙,这一个错误的路不能走,一走就带出好大的问题来。
 

弟兄姊妹们,你注意这个,当那些人这样说了以后,你看这个少年人怎麼反应?看二十节,「祭司心裡喜悦」。当然喜悦,一年裡的报酬要多了多少,在这些以色列人当中,他的地位升高了好多,明明的送来,怎麼不接受呢?有什麼理由拒绝呢?当然要接受,当然是不拒绝。这就是那个祭司「心裡的喜悦」。但是这个喜悦,弟兄姊妹们,你要看到一件事,那就是神在他们中间所设立的那些安排,他们摆到什麼地方去呢?弟兄姊妹们,问题还不是神外面所作的安排,如果是在神外面所作的安排,你没有跟上,那已经是一件大事,若是你再瞭解到裡面的属灵的实际,我们就看到更严重的事在那裡。
 

明明的拒绝神的权柄
 

严重在什麼地方呢?弟兄姊妹,你们知道的,神在设立祭司的时候,祂指定了只有亚伦和他的子孙可以作祭司,如果不是亚伦跟他的子孙,谁都不能作祭司。我们上次提过,乌西雅王要作祭司,结果就闯了大祸。所以只有亚伦的后代可以作祭司,这一点是非常确定的。不按著这一点来跟上,那就是没有与神合作。但是严重的问题不是在这裡,严重的问题在為什麼神只让亚伦和他的子孙作祭司?神為什麼不大方一点,让任何一个有心作祭司的人作祭司?那麼神不是得著许多的祭司和人的敬拜麼?弟兄姊妹们,我们有没有想到,神只允许一个大祭司,神只允许一个家族作祭司,在那一个家族可以作祭司的人当中,在一个时间裡只能有一个人作祭司的领头。為什麼神不放宽一点,可以让更多的人来事奉敬拜神呢?
 

弟兄姊妹你又不能说神不大方,如果你还记得,以色列人中有一些人叫作拿细耳人。这一些人,就是神让他们按著他们的心愿,在神面前来事奉神的,特别是用著他们整个的人作為神的见证这个事实来事奉神。但是我们说,虽然有拿细耳人,但是拿细耳人也不能作祭司。事实上,我们也看见过有拿细耳人作祭司,就是当祭司那一批人已经堕落了,不能在神面前按著神的心意服事神,神就容让拿细耳人来执行祭司的工作。弟兄姊妹心裡有数了,最低限度你知道有一个撒母耳就是这样。
 

我们感谢神,神的心向著人是那样大的。正因為神的心向著人是那样大,祂却定下一条条例,在人的中间,只有亚伦和他的子孙可以作祭司。什麼意思呢?為什麼神要这样作呢?弟兄姊妹,事情是非常简单的,因為大祭司是一个预表,预表什麼呢?预表神的儿子要来成就神的救赎工作。大祭司只能是一个人,因為神的儿子道成肉身的时候只是一个人,所以在大祭司的条例裡,立约的神定规了在一个时期裡,只能有一个人可以作大祭司,也只能有这一个作大祭司的可以进到至圣所。他进到至圣所的时候,他特别要显明一个工作的果效,乃是把神的赦免的恩典带给整个以色列,全是一个人的工作,把整个民族在神的面前带起来。这个是预表神的儿子要為普世的人来成就神救赎的工作。所以神在人的中间,只允许一个家族的人当中的一个人作大祭司,也只允许那一个支派的人作祭司。
 

把神要作的变成宗教
 

弟兄姊妹,这样我们就看到,神这样的安排,乃是在那裡预告神在人当中要作成的救赎的工作。现在竟然在亚伦的家族以外又跑出一个祭司来,这个祭司算是什麼?他就在那裡作神的工作,但是他所作的是神所禁止的。因為神说,「不可以為祂造像,不可以敬拜那些像,也不可以妄称神的名。」但是你看到这个祭司什麼都作了,神不允许作的,他全都作了。这个祭司算是什麼呢?弟兄姊妹,你就看到一件事,什麼时候人和神的关系堕落到成了一种宗教的光景,那真是很糟糕的。
 

但这样的事是从什麼时候开始呢?从士师记开始。士师记以前,你没有看到这样的事,士师记记录下来了,我们就看到了。但是这一个看到不是只是士师记的那一个时候才有这样的光景,一直到今天,你还是看见这种光景。这种光景是在整个属灵的歷史裡存留下来的。虽然经过了几千年,它的本质一点都没有变。现在我们可以从一些基督教的刊物上面看到一些那样的广告,「我们这裡有一个聚会,我们要找牧师,或者要找传道人,我们要求的条件是这样,他必须是一个神学博士,他要能讲英语,广东话,国语,能多说几种语言更好。他又要能弹琴,他又可以带诗班。我们是寻找这样的人,如果有人觉得他适合这个条件,你可以跟我们联络。我们给他的待遇是这样,这样,这样,这样。」弟兄姊妹,这不是士师记十八章的翻版是什麼?
 

我们看到,起初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在西乃山给他们安排建造会幕的时候,吩咐敬拜事奉神的程序的时候,哪裡有这样的东西?神把利未人分别出来,神把祭司分别出来,就是告诉他们说,「你们在以色列人中间,我不让他们分给你產业,我就是你们的產业。」弟兄姊妹们,在人的耳朵裡听来,这话是空洞的。但是感谢神,起初的以色列人当中的祭司和利未人,他们就在人以為空洞的话裡,去享用神作他们的產业。一直到了士师记的时候,你看整个的形势好像变了,什麼叫作神作產业?不知道。什麼叫作事奉神?不明白,只要外面有点动作就是了。这是士师记,这不是神在祂的百姓中间的带领和安排。
 

打乱了神的定规与神作对抗
 

弟兄姊妹们,你看这种光景可怜吗?可怜的事情不仅是在这裡,更甚的是损害了神的权柄,又损害了神安排的预表。然后,你留意了,你翻到十八章末了看看,首先看这个少年人是谁?然后你看看他所作的產生一些什麼属灵的果效。三十节,「但人就為自己设立那雕刻的像,摩西的孙子,革舜的儿子约拿单,和他的子孙,作但支派的祭司,直到那地遭掳掠的日子。」弟兄姊妹你看到,这个人很有来头的,他是利未人,不错。他是可以事奉神的,不错。但是他事奉的范围,神给他是有界线的。如果他作在利未人的事奉上面,他所作的还没有越过界线,不过在米迦的家裡作的,不管他怎麼作都越过了界线。他绝对不能作祭司,因為他不是亚伦的子孙。但是他有一个好厉害的祖宗,「我爷爷是摩西,你们都知道摩西是谁,摩西就是我的爷爷,所以摩西作了多少的大事,我也能。」
 

弟兄姊妹们,有这样的事麼?摩西是作了很多大事,但是神从来没有让他去献祭。神说,「你哥哥可以,你不可以。」摩西就一生也没有作过祭司,他跟神的交通很紧密,但是从来没有作过祭司的服事。摩西知道守住自己在神面前该站的地位,你哪裡想到,到了他的孙子就已经走样了。现在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作了但支派的祭司。但支派怎麼又会接受他作祭司呢?当然米迦能接受,但当然也可以接受。因為在这个接受以前,他们已经先把神的地位撵走了。既然神不在他们当中,人就给称為大了。在以色列人中间,谁能比摩西更大?所以摩西的孙子来作我们的祭司,那是顺理成章,毫无疑问的。
 

与神唱对台戏
 

但是不成,不成,神没有这样的安排,你这样作,就是越过神的权柄。不仅是那个时候越过神的权柄,并且是长久在那裡越过神的权柄。你看约拿单和他的子孙作但支派的祭司,一直作到以色列地被掳掠的日子。这是一个大问题,但是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这一个问题比作祭司还要大。那就是下文的那一节,弟兄姊妹,你好好咀嚼一下这一句话的意思,「神的殿在示罗多少日子,但人為自己设立米迦所雕刻的像,也在但多少的日子。」弟兄姊妹们,用通俗的话来讲,这是什麼?这是跟神唱对台戏。
 

弟兄姊妹你看到麼?这样的事是很糟糕,是十分严重的惹神的怒气。他们得罪神到了一个什麼样的地步?他们把这样的安排,摆在与示罗的会幕相等的地位。弟兄姊妹,我们记得,神告诉以色列人,在传律法的时候,神很明确的告诉以色列人,你们只能在立為我名的地方来献祭,来事奉,来敬拜。在那时候,示罗的帐幕就是神设立作為祂名的地方,现在示罗的帐幕以外,又来了一个,究竟哪一个是真的?懂得的人当然说,「示罗的那个是真的,这个是假冒的,这个是仿冒的。」但是神说,「不能作这些仿冒的事,你要事奉敬拜神,你就到立為神名的地方去,你不能在神立為名的地方以外,另外设立一个敬拜的中心。」圣灵在这裡记录下一个事实,「神的帐幕在示罗多少的日子,但人為自己设立的那个像也在但多少的日子。」明明是与神对抗的。
 

事奉神的人不守住本位
 

弟兄姊妹们,你看到吗?这样严肃的事情的起头在哪裡?固然是由於但人的愚昧,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乃是那个利未人不守本位。弟兄姊妹你看到,整个教会的歷史直到今天,如果我们可以把它扩大来说,整个属灵的歷史直到今天,如果说神的见证有了不合宜的光景,那些不合宜的光景是从哪裡开始呢?人家就说,当然是那些信徒不争气。弟兄姊妹们,不要这样给人家定罪,如果真要定罪的话,首先接受定罪的,是那些称為属灵领袖的人,不是信徒群眾。
 

当然有了不妥当的属灵的领袖,自然就產生不合宜的群眾。但是那个根源不是在群眾那裡,根源是在那些所谓领袖的人身上。弟兄姊妹们,你看,属灵的歷史是不是这样?直到今天,你看到基督教的歷史所表达出来的,是不是也是这样?最近这两三年,这个是很明显的,我也跟弟兄姊妹们说一说,在中国这个地面上的教会面临的一个很剧烈的争战。说清楚一点,不说那个三自会怎麼,怎麼,这已经成了歷史性的问题了,不提也罢了!
 

作领袖的先走迷了路
 

但是因著他们的动作,现在把在中国的神的儿女,带入一个很大的迷惑裡。明明那个时候,他们用暴力来对付教会,现在到了二十一世纪,他们作了一件这样的事,自从一九九八年丁光训发表了他的文集以后,他们就提出了一个叫作「神学思想建设」的口号,因為他说,过去的神学思想不适合现在中国的国情,所以必须要调整神学的思想。他们当然说了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但是我们把它总结起来,就得出一个这样的事实。他们自己也是这样,振振有词的承认不误,「為了要适应现在社会情形,我们选择了淡化因信称义的这种讲解。」淡化是说得客气一点,不叫你马上觉得我要把它拿掉,淡化的结果就是把它放到一边。
 

既然因信称义这个道理,现在说来是不合宜,既然不是因信称义,这个神学思想怎麼重新建立起来呢?他们就提出「以爱称义」。弟兄姊妹们,如果你光是听理论,他们说的这个也是有点道理,「信」好像是抽象了一点,爱是有具体行动一点,能摆得出来,这样就称义了,很合宜。弟兄姊妹们,我们不能不问,什麼叫作「爱」,「爱」不是只是一个感情的问题,你对我好,我对你好就叫作「爱」。这也许是有一点点爱的成份,但是这个不能叫作「爱」的,因為爱还有许多的内容。我们都知道,爱的内容是在哥林多前书十三章裡,很透彻的,很完全的,全面的给我们解说。
 

我们又要问,如果按著林前十三章那个「爱」的要求,来要求我们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爱呢?找也找不出来。在亚当的后代裡,你怎麼能找出爱来呢?我们轻轻提一下,「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弟兄姊妹们,别人比你好的时候,你有没有嫉妒呢?你说,「很重的嫉妒没有,轻轻的,酸酸的,心裡觉得不太舒服的,也许会有。」那就够了,这就是嫉妒。自夸呢?别人比不上自己的好,我作出来的总是比你作出来的好多了!弟兄姊妹们,这是什麼?这不是自夸是什麼?也许你真的是那样好,但是那些好都要别人反应回来,那才是事实。我们自己以為是的,那是虚空的。
 

林前十三章又说,「爱是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弟兄姊妹们,这就把我们考验到了,你说「不义的事情我也不欢喜。有些时候,不义的事如果不是太过分,又对自己有点好处的,那也可以考虑接受。」这就够了,这就是没有爱。「只喜欢真理」,是真理所定罪的,你碰都不要碰,想都不要想。是真理所明显的,你拼了老命也要去追赶。真碰到这种光景的时候,我们心裡就说,「何必那麼紧张呢?过得去就可以了。」弟兄姊妹们,如果你要从亚当的后代身上去找爱,没有办法找到的。
 

要真正的找爱,你必须把自己接到爱的源头,这样,在我们身上就能有爱慢慢的,慢慢的显出来。爱的源头是什麼?爱的源头是神,因為神就是爱,你没有连上神,你不知道什麼叫作爱。我们感谢主,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怎麼能跟神发生关系呢?神指出我们的路,因信你就与神有了正常的关系。
 

现在那些话说出人离开了「因信称义」的原则。这是怎麼回事?弟兄姊妹,这不是「神的殿在示罗多少日子,但人為自己所设立的那一个神像也在但多少日子」的翻版麼?弟兄姊妹们,我们看到,属神的人在神面前堕落的起点,乃是人离开了自己该站的对的地位,就是不肯承认神作权柄这个事实。什麼时候把神的权柄拿走,属神的人的堕落就从那裡开始,这是非常严肃的事情!这是少年的利未人给圣灵记录下来的事情,所留给我们的一些光照。
 

都是失落在同一的原则裡
 

所以弟兄姊妹,你看到十七、十八章的时候,那裡提到三个主角,一个是米迦,一个是少年利未人,一个是但支派。但是你再看清楚,这两章的主角,就是那个利未人的少年人。连米迦,但都是配角。弟兄姊妹们,我们实在需要主怜悯我们,叫我们看到持守主的真道这一件事是不能轻忽的,不管在什麼时候,也不管是什麼环境,不能持守神自己的真道,属灵的堕落就在那裡开始。但愿主给我们看得很清楚这一个点!
 

然后我们用一点点的时间来看看但。弟兄姊妹们,但虽然是在这一件事上面是配角,但是他们是落在一个相同的原则裡,同样作著一个相同的事情,就是拒绝神的权柄。弟兄姊妹你注意第一节,「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但支派的人仍是寻找地居住。因為到那日子,他们还没有在以色列支派中得地為业。」弟兄姊妹们,你留意,这裡面有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约书亚领著以色列人进迦南,进到迦南以后,经过好几场大的战役,他们把几个重要的地区都佔领过来了。但是在广大的地面,他们还没有去得著,所以在约书亚年老的时候,就按著神的吩咐,让他们在那裡拈鬮,去把那些地先分给百姓。不管你得著了,还是没有得著,地业已经分好了,这个是神的安排,是神的吩咐。他们当时是在大祭司以利亚撒和约书亚并眾长老面前来作成这事。
 

我们知道,神当时这样安排他们去作,乃是让他们去学习,在信心裡接受產业。虽然还没有得著那个產业,但是在信心裡已经从神手裡接过来了,然后在信心裡经歷争战,就把那个產业接过来。所以士师记的起头就是得地的争战。但支派在约书亚还在世的时候,他们在信心裡接受了一个地区,在这个地区,他们部份已经拿过来,但是还有相当的部份没有拿过来,所以就有第一节裡这一句话的意思。但人还没有在以色列中得地,是不是他们没有得著呢?也不是,他们已经得著了,因為弟兄姊妹你看到,后来他们这五个人给打发出去,就是在但的地业裡打发出去的。
 

实质就是不服神的权柄
 

但的地业是在靠近地中海这一边,裡面有两个满大的城,一个叫作琐拉,一个叫作以实陶。我们看最末了的一个士师参孙,他就是从但支派中出来的,他就是在琐拉,以实陶这个地区成长的。我们不知道為什麼,但人好像不太满意这个但的地业,所以他们没有完全把但的地业拿下来,就发生十八章的事情。他们说,我们不要在这个地方落地生根,我们去寻找可居住之地,拉亿地又好,又适合我们,找到这样的地区,我们就在那边安居乐业。
 

弟兄姊妹们,这个事情看起来很合人的理,正如我们到美国来,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理,没有什麼过不去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但支派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可以接受的,為什麼呢?弟兄姊妹你知道,那是在神的安排裡,他们拈鬮把但这一个地区接过来的,也就是神赐给他们的地区。用人的话来说,是神用绳量给他们的地区,他们必须要在那裡承受產业。但是他们没有这样作,他们觉得,我们不甘心留在这裡。為什麼不甘心留在这裡呢?弟兄姊妹你看后面的地图,你看看但支派所在的地方,靠近地中海,也是可以耕种的地。你从士师记看看参孙的事情,你就晓得,那是一个还算是丰裕的地方,但是但人觉得,这个地方不好居住。
 

為什麼不好居住呢?圣经裡没有给我们说出他们的理由。我们可以推测一下,虽然是推测,但是应该是合理的。因為但地区是在非利士人居住的范围,非利士人在那裡有很强大的势力。但族的人想,「大概我们胜不了他们,何必我们在这裡找那麼大的牺牲?倒不如看看什麼地方,可以不须要化那麼大的力气,我们就可以拿过来的,我们就到那裡去。」接著他们就打发人到各处去寻找地方,结果有几个人就路过以法莲山地,他们往北边去就碰到米迦的家,在那裡就遇到这许许多多的事情。
 

弟兄姊妹们,现在我们看到了,但支派他们不守神给他们的地位,他们越过神的安排,要為自己寻找好处。弟兄姊妹们,这样的事情我们不能不留意,神没有在那裡安排,我们勉强要越过神的定规,要去得著我们所想的。弟兄姊妹,你说,这事是好的呢?还是不好的呢?从表面上来看,那是不错。你看,他们跑到以色列的最北端,跑到一个地方叫拉亿。发觉那个地方太好了,物產又丰富,环境又平静,这个地方拿下来多好!他们结果就拿下了,他们把那地方的人都灭尽了,他们就佔据进去了。如果刚才我们所推测的,非利士人是他们不甘心在但地留下来的原因是可信的,你比较他们到了拉亿那个地区所作的事情,你看到他们作的是什麼?那不是欺负弱小吗?就是这样欺负弱小的。面对非利士,他们不敢碰;面对弱小的,他们就下毒手,作这些事的根源在哪裡?根源就在不接受神的安排,也是不听神的权柄,然后他们只管他们自己要得好处。这是但支派。
 

背弃神权柄是失迷的主因
 

现在我们要归纳起来,弟兄姊妹,你看到一个什麼问题?从个人来说,人拒绝神的权柄。用一个家族来说,仍然是拒绝神的权柄。从整个以色列来说,仍然给人看见是拒绝神的权柄。但支派拒绝神的权柄,其餘的支派看著但支派作这样的事情,不作干预,也是拒绝神的权柄,这样你就看到,从个人到整体全都在背弃神的权柄,你怎麼能盼望他们不堕落呢?这根本是不存在的事实,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求主给我们看得很清楚,士师记的日子是这样,所有的时期都是这样。因為属灵的歷史的法则,就是根据人用什麼态度来对待神,人对待神的态度不準确,结果就是人的堕落;人对神的权柄不尊重,结果是人的败坏。这个是属灵的法则。在任何的时间,地点,都是那样明确。这是士师记十七,十八章裡所给我们留意到的一些严肃的事。
 

我再说一遍,这些严肃的事情,不是只发生在士师记裡,而是发生在整个属灵的歷史直到今天,今天还继续的发展。但是神把士师记留下来给我们,乃是要提醒我们,要仰望神救我们脱离这些光景,也警觉要躲避这样的光景。但愿主保守我们,不叫我们有任何的偏离,直到我们在那一天站立在祂的面前。我想我们今天晚上就这样结束十七,十八这两章。下礼拜我们开始看另外的一件事,虽然是另外的一件事,你仍然看见那个属灵的原则还是一样。但愿主恩待我们,救我们脱离这样的堕落。

【返回本卷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中国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