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 应起地的初三百年 ﹡受虐与拯救之交替 ﹡大功绩之纪录
(压迫以色列人者尚有西顿人与马云人, 参士十12) 耶弗他在世差不多活到士师时代的末期, 他论士师时代的年日為三百年(士十一26) 。一般的意见, 就整数论, 也以為大约是三百年, 约在主前1400-1100年间。从出埃及起至所罗门止,(中间包括旷野飘流, 以利, 撒母耳, 扫罗, 大卫诸时期) 据列王记上六章一节所记, 為期共有四百八十年。 写作背景: 「士师」一词, 希伯来原文是「审判官」的意思。这些人為神所选派, 有神的灵赐予独特的能力, 奉命作百姓的领袖。他们的工作不仅是裁判案件, 最重要的是拯救以色列民脱离外邦仇敌之手。 犹太人的传统认為本书的作者是撒母耳。不过, 本书并没有提及作者。按书中内容显示, 本书写成时士师时代已经过去, 以色列人的王国初建不久(十七6, 十八1, 十九1, 廿一25), 大概是在扫罗登基后, 大卫还未佔领耶路撒冷(一21, 十九10-12) 时, 约是主前1043至1004年。 主题待色: 若说约书亚记是「得胜者的书卷」, 那麼本书就是「失败的书卷」了, 因為本书显示以色列民处处受著外族的侵扰和压逼。以民的失败是因為他们离弃神, 敬拜偶像, 并且行恶, 惹耶和华发怒;於是耶和华藉外邦攻击他们, 惩罚他们, 希望他们悔改, 然后神兴起士师, 将悔改的百姓从仇敌手中拯救出来。神的行动反映衪公义和慈爱的性情。本书正好回应申命记的信息---- 以色列民族的安全和兴旺有赖於他们对神的忠心和顺服。 本书大纲: (一) 迦南未果之役 (一1至二5) (二) 土师时期 (二6至十六31) 1. 引言----衰败的因由 (二6至三6) 2. 俄陀聂 (三7-11) 3. 以笏 (三12-30) 4. 珊迦 (三31) 5. 底波拉与巴拉 (四1至五31) 6. 基甸 (六1至八35) 7. 亚比米勒 (九1-57) 8. 陀拉 (十1-2) 9. 睚拉 (十3-5) 10. 耶弗他 (十6至十二7) 11. 以比讚 (十二8-10) 12. 以伦 (十二11-12) 13. 押顿 (十二13-15) 14. 参孙 (十三1至十六31) (三) 附篇 (十七1至廿一25) 1. 拜偶像 (十七1至十八31) 2. 犯姦淫 (十九1至廿一5)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