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返回本卷目录】
解读: 一1上 :学者对这半节(约书亚死后) 与下文的关系有不同见解: (1 ) 与下文 (一1下至二5) 衔接,
表明各支派在约书亚死后攻取自己先前抽籤所得的地业。( 2 ) 与下文不衔接, 只是整本书的导言, 指出本书记载约书亚死后以民在迦南的情况。
一1下至二5: 攻取迦南地。约书亚生前带领以色列民攻打迦南地, 只是攻打顽强的迦南人, 各支派抽籤而得之地, 仍须各自去佔领。 迦南地的餘族:
约书亚把有些地区的迦南人完全灭绝了,有些地区的完全征服了(书十40,43, 十一23, 十三2-7, 廿一43-45, 廿三4, 廿四18) 。待其死后,
存留下来的迦南人, 為数仍大(士一28,29,30,32,33,35) 。神吩咐以色列人要澈底消灭迦南人, 或者把他们驱逐出去(申七2-4)
。如果以色列人完全听从了这命令, 不知道要减少他们多少以后的烦恼呀。 考古学註释: 铁器在巴勒斯坦: 圣经提到迦南人与非利士人均有铁器,
因此以色列人不能驱逐他们(士一19, 四3; 书十七16-18; 撒上十三19-22) 。直到以后扫罗与大卫击败非利士人的武力之后,
铁器在以色列人中始被普遍的应用(撒下十二31; 代上廿二3, 廿九7) 。考古家在非利士地所发见之铁製遗物, 其製造年代有在主前1100年者,
但在巴勒斯坦山地掘出者, 製造年代乃后至主前1000年。
1节: 以色列人终於进入美地,佔领了神应许他们列祖之地(参创12:7;出3:16-17)。约书亚记讲到以色列人攻佔迦南地,士师记是它的续集。以色列人靠神的大能,征服了许多仇敌,也胜过许多困难,但是任务并未完成。他们虽然英勇地战胜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许多挑战,但是灵性上的挑战却最难应付。迦南人的生活极荒淫,却有诱惑力,对以色列人来说这比军事力量还危险。神的百姓屈服於这种引诱,放弃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如果我们想单单以人的力量来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就会发现四周的压力与诱惑力太大,令自己无法抗拒。
1节: 约书亚死后不久,以色列人就开始失去对迦南地的控制权。约书亚虽然是伟大的军事家,但他的属灵领导对百姓的重要性更甚於军事技巧;他曾使百姓专心一意地仰望神和祂的旨意,而不是高举自己。在新旧领导人青黄不接的时候,以色列人理应明白,不管领导人是谁,真正的领导者乃是神。我们常常把盼望与信心放在有影响力的领导人身上,却不知道实际上乃是神在发号施令。要承认神是你的总司令,免得受试探,过分倚靠领袖,不管他们有怎样的属灵智慧,都无法跟神相比。
1节: 迦南人是住在迦南地(应许之地)的所有民族。他们皆住在以城為邦之地,各城有自己的政府、军队与法律。迦南地不易征服的原因之一,就是必须逐个将各个城市攻下,没有一个王能够一下子将所有城镇交在以色列人手中。 迦南对以色列人最大的威胁,并不是他们的军队,而是宗教。迦南人的宗教显明许多罪性,包括残酷的战争、不道德的性生活、自私贪婪和注重物质。那是凡事"以我為首,其他皆為次"的社会。显然,以色列人的宗教不能与之共存。
1:2节 约书亚记讲到以色列人迅速而彻底地打败迦南军队、攻佔他们的城市;而从士师记看,似乎他们用了较长的时间,逐步征服那地。以色列人刚进入应许之地(参书1-12)的时候,他们联合一致,打败当地居民,使敌人无力还击。以后,他们将那地分给十二个支派(参书13-24),由各支派赶出自己境内的餘民。士师记中讲述他们未能克尽全功。
有些支派比较成功。在约书亚率领之下,开始时人人坚强,但是大多数人很快因為惧怕、厌倦、缺少纪律或追逐本身的利益而偏离正轨,结果是"各人任意而行"(17:6)。要使我们的信仰坚立,就必须天天操练,落实到生活的各方面。当心虎头蛇尾,开始时坚强,以后却偏离信仰真正的目的--爱神并為祂而活。
6节: 以色列人砍掉亚多尼比色手脚的大姆指,羞辱他并使他不能作战。但是按照神的吩咐,对於这种攻击应许之地的仇敌,应当将之处死。
12-15节: 约书亚记(参15:16-19)也记载了这事件。迦勒是最初派去窥察迦南地的十二个探子之一(参13-14),他与约书亚回来报好信息,劝百姓去佔领那地。因著他的忠心,他得到自己所选之地。
17节: 神的命令似乎残忍,不过以色列人只是奉神之命,对这些恶人执行惩罚而已。神要惩罚外族人的罪,正如祂曾惩罚以色列人之罪,叫他们在旷野飘流四十年后才准进入应许之地一样。早在七百多年以前,神就告诉亚伯拉罕,迦南地的居民恶贯满盈,必受刑罚,以色列人要进入那应许之地(参创15:16)。不过神并不偏袒以色列人,当他们也堕落,变得跟他们所要赶出之民一样邪恶时,他们也受到严厉的处罚(参王下17:25;耶6:18;19;结8)。神并不偏待人,世上万族都领受祂的赦免,正如也受祂公义的审判一样。
19节: 迦南人用马拉的铁车,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以这种疾驶的铁车向以色列的步兵衝来,他们就招架不住,所以他们喜欢在山地作战,因為铁车不能在那裡驰骋。
21-36节: 以色列中好几个支派都未能把邪恶的迦南人从所得之地赶走。他们為甚麼没有贯彻执行神的命令呢?(1)战事已久,心中厌战。胜利虽已在望,但他们缺少纪律与活力,故未能达成目标。(2)惧怕强敌,看铁车是令人生畏的无敌武器。(3)约书亚死后,权力由中央分散到各支派的首领身上,各支派不再紧密团结,同心同德。(4)灵命衰退,从内部腐蚀他们。他们以為自己能应付试探诱惑,再者与迦南人通商可以致富。
我们也是一样,常常未能将生命中的罪除掉。知道当做的事,却未能做彻底,结果使我们与神的关系逐渐疏远。我们面对争战常感精疲力尽,想休战,此时我们需要从神支取力量,一鼓作气取得胜利。祂对我们各人的一生都有个计划,只要照著祂的旨意生活,就能得胜。
【返回本卷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中国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