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6:1-8:21 基甸击败米甸人 以民再次受到侵扰,这次侵掠者为游牧民族米甸人。受害至深的是玛 拿西境,神兴起境内的基甸,号召邻近受害的支派参与反抗米甸的行 列,神拣选其中三百人,剿灭敌军十三万五千人。 1-32 基甸蒙神呼召 1 「米甸人」:为游牧民族,居於死海东南摩押地至以东地一带 的沙漠边缘上。 3 「亚玛力人」:原居於犹大南部,但此时似乎向以法莲山地扩 张势力,占有据点。 「东方人」:为叙利亚沙漠之民族,即今日的阿拉伯人。 他们协助米甸人每年侵入以色列境掠夺土产。 4 「迦萨」:位於沿海非利士地南端。 5 把敌人比喻作蝗虫,不仅表示他们数量之多,更指其为害之大。 敌人又带来骆驼无数。人类自古即畜养骆驼,但到主前十二世 纪才用作运输工具,士师时代更用於军事上。米甸人有了骆驼 才能统治东至外约但、西至地中海的广大地区。 10 敬畏亚摩利人的神即拜巴力(参25-32; 2:11-13)。 11 「俄弗拉」:确实地点不详。 「橡树」:通常与神谕有关(参4:5)。 「酒 」:为挖空之石块,凹处盛载葡萄;葡萄由人践踏後流 出葡萄汁,这汁沿著与凹处接驳的沟道往下流,滴进装葡萄汁 的糟中。 通常打麦子是在露天的地方(参何9:1; 10:11),要是麦子的数 量不多,可以在隐蔽的地方用杖打。 19 「一伊法细面」:约三十六公升。 20 磐石充作祭坛。 25 律法没有规定燔祭祭牲的岁数,这里指明要七岁的牛,可能与 以民受米甸人欺压七年有关;现在,他们要归向神,不再受米 甸人的欺压了。 「坛旁的木偶」:指亚舍拉(参3:7注)。 33-7:18 基甸备军而战 33 米甸人集结等待再次犯境。 「耶斯列平原」:是个重要的战略据点,方便侵掠邻近地方。 思想问题(第6章) 1 神如何藉米甸人的手去惩治以色列人? 以色列民这次所受的苦比起以前有何不同? 2 以色列人面临灾祸的时候,会求告耶和华(7), 而神就提醒他 们昔日 如何从埃及地领他们出来,又与他们重温耶和华的诫命。 基督徒在接受神管教的时候,应记念什麽东西与经历呢? 3 先知的话(8-10)与上次耶和华使者的信息(2:1-3)有何异同? 由此看来人享自由与顺服神二者有何关系? 4 试从11-15节列出基甸素常的忧虑和不满。 你今天又有什麽忧虑惊恐呢? 5 基甸用他的理由去推却耶和华的差遣,今天你又用什麽藉口,不 去作福音的使者呢? 基甸和你的这些藉口在神面前站立得住吗? 6 基甸看见耶和华悦纳他的献祭,为什麽惧怕起来? 他立刻筑了一座坛,这代表什麽? 一个人与神相遇之後,正常的反应是怎样的? 7 当耶和华要使用基甸时, 要求基甸首先作什麽事?见25节。 同样,神要使用我们时,要求我们作什麽工作呢? 你有什麽偶像或罪行仍未清除呢? 8 基甸为什麽要在晚上拆除巴力的坛? 今天我们若要拆除偶像,也是要付代价,也是要冒险,你肯付上 一切吗? 你有困难吗? 基甸父亲为他解围,这给我们什麽榜样和鼓励? 9 有人说:属灵的操练是渐进的,人要在小事上取得胜利,然後才 能赢取更大的胜利。 基甸的经历可否印证这看法? 神对基甸的属灵成长有什麽帮助?参33-35节。 10 当基甸面对真正强敌时,你猜他的心情如何? 他为何要求神两次显神迹? 由此看来,基甸的性格如何? 耶和华如何体恤基甸的境况? 当我们遭遇困难或要作出抉择时,可否学效基甸求神给我们一 个记号或凭证呢?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