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1-3 反映以法莲好以首领自居的特徵(参串) 2 基甸用的比喻可能改自古旧的的谚语。 5 「疏割」:属於迦得支派,位於雅博河以北。 6 「西巴和撒慕拿已经在你手里 ...... 」:原文作「西巴和撒慕拿 的手已经在你手里 ...... 」,意思是基甸仍未有确实证据证明他 已歼灭敌军。古代近东战争的规矩有把敌兵尸体的双手砍下, 积累成堆以证明敌军已被消灭。 8 「 努伊勒」:接近示剑,在疏割以东八公里(五英里)。 9 「这楼」:可能是一座堡垒,周围没有城墙。 10 「加各」:在死海以东,接近米甸人原居地。 11 「挪巴」:地点不详。 「约比哈」:在 努伊勒东南约廿六公里(十六英里)。 「因为他们坦然无惧」:应译作「因为军兵正毫无戒备」。 13 「希列斯」:地点不详。 18-21 基甸击杀米甸人的原因除了为以民外,亦为其弟报仇(参民35:9-34)。 21 死在少年人的手下是耻辱,西巴和撒慕拿宁愿被勇士所杀。 8:22-35 战事完毕 玛拿西境内,以民拥戴基甸为王。但他死後,以色列人重蹈覆辙,离 弃耶和华。 22 以民请求基甸和他的子孙治理他们,即拥戴他为王,并让他的 子孙世袭王位。 24 「以实玛利人」: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的普通称呼,因此米甸人 又称为以实玛利人。 26 「一千七百舍客勒」:重约十八公斤(四十磅)。 「此外还有 ...... 金链子」:显示掠物丰富,不过,基甸只要金 耳环。 27 「以弗得」:是大祭司所穿的无袖短外袍,但基甸造的以弗得 比大祭司的更华丽,是金造的。 另有学者认为这「以弗得」是个神像,用来祈求神谕。 31 「示剑」:在玛拿西境内。可能基甸的妾是迦南人,所以仍住 在示剑。 「亚比米勒」:意思是「我父是王」。 33 「巴力比利土」:意即立约的巴力。可能以色列人与巴力立约 ,或与其他迦南城立约,以巴力作为护约之神。 思想问题(第8章) 1 以法莲支派因基甸没有招聚他们去与米甸人作战而与他争吵,基 甸如何平息他们的怒气呢? 教会或团契领袖当面对争执时,又应采取什麽态度呢? 2 为什麽以色列支派中的疏割人和 努伊勒人不肯援助基甸和他的 军队? 由此看来,以色列各支派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若今日信徒能彼此同心和互相扶持,对神的国度会有什麽影响? 3 基甸因疏割人和 努伊勒人不肯助他,曾声言胜利後回来惩罚他 们,而他後来果真照所说的行了。 为什麽基甸要这样对待他们? 你认为这是否太残暴的举动? 4 以色列人要求基甸家族作他们世袭的领袖,这表明以色列人渴求 的是什麽? 他们这种态度对吗? 你渴求的属灵领袖又是怎样的人? 神在你心中占什麽地位? 5 基甸拒绝以色列人的请求,并且提醒以色列人只有耶和华管理他 们。 作为今天的信徒,你可有将你的一切交由神管理? 你又如何去影响别人? 6 基甸用掠得的金首饰做了一个以弗得,这不但使以色列民陷入拜 偶像的罪中,也成了他一家的网罗(27)。 这件事给你什麽教训? 你曾否成为别人的绊脚石? 你应在什麽事上特别留心呢? 7 是什麽使以色列人常离开神?见33-35节。 试列举原因。 使你信心软弱的又是什麽原因? 你是如何重新站立起来?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