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道德黑暗时期
存心节:“他们遭遇这些事,
都要作为鉴戒. 并且写在经上, 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林前10:11 本课内容是根据《士师记》第19至21章的经文编成。其中所述内容,是以色列人历史中灵性最黑暗的时期。“凡看见的人都说:
从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直到今日,这样的事没有行过,也没有见过。”(士19:30) 今天,你是如何拿以色列人的黑暗历史来对照、检验自己的灵性状况?若是有类似之处应如何立刻改正?经上说:“他们遭遇这些事, 都要作为鉴戒.
并且写在经上, 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林前10:11)这就是我们学习本课内容的宗旨。
安息一 家庭道德的堕落(士19:1-20) 1、士师时代家庭道德败坏之例: ⑴
利未人娶妾: 士19:1 娶妾是当时以色列社会所容许的事,不过这并不是上帝的原意(参创2:24)。妾必须做大部分的家务,多生儿女,在家务上劳苦,但却只有妻子所有的小部分权利。她虽然在法律上属于丈夫,但所生的儿女,通常不会有合法之妻所生儿女那样的权利,不能承受遗产。以色列人常常把战时所掳的外邦女子纳为妾。但有时也会有以色列女子被纳为妾,这个故事之中所说利未人娶妾之事大概就是这样。 利未人娶妾,成为多妻制的家庭,是一种道德败坏的作风,为上帝所憎恶。这种与上帝的旨意并他的律法相背的行为,其果是不幸、痛苦与悲惨的。 ⑵
妾行淫离开丈夫: 士19:2 ⑶
利未人求妾回家: 士19:3-10 2、现今社会的家庭在道德上如何败坏?路17:26-30 “婚姻关系原是圣洁的,但在这败坏的世代中,它却遮掩了各样的罪污。它被滥用而成为罪行,成为末日的预兆之一,犹如洪水之前的嫁娶情形一样的有罪。”《复临信徒家庭》18章
安息二
支派道德的堕落——基比亚人的恶行(士19:11-30) 1、利未人带妾和仆人来到便雅悯的什么地方?士19:11-21 2、基比亚匪类的恶行如何?这房主的作法实在不可思议,是出于什么考虑?士19:22-26 对于接待、保护客旅的安全,在中东最为注重。不惜任何代价保护宾客,是最高荣誉的表现。不过这里对接待客旅惯例的遵守已变得非常荒唐。这个主人,宁可让匪类强奸凌辱自己的女儿及宾客的妾,也不愿使客人受辱。这两个人都自私,都不愿使自己受到伤害;他们没有勇气,甚至伴侣的生命遭遇危险的时候,也不敢起来面对冲突;他们不顺从上帝的律法,任由匪徒凌辱谋杀。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道德败坏的行为。 3、基比亚人的恐怖恶行如何被有效地传遍以色列全地?士19:27-30
4、我们这时代的罪恶与基比亚城的罪恶有何类似之处? 邪恶、淫乱、凶杀是各世代的罪恶行为。耶稣谴责我们这时代的罪恶为“邪恶淫乱的世代。”(太12:39)罪恶的刑罚怎样快速临到以色列人和基比亚的人,也必照样快速临到我们这时代不悔改的罪人。基比亚人遭毁是我们严肃的警告与征兆。(林前10:11) 思考: 房主与利未人是否与匪徒同罪?为什么?若是你面临类似的考验会如何面对? 安息三 讨伐基比亚(士20:1-48) 1、“从但到别是巴”是什么意思?士20:1 但位于以色列最北边的城市,别是巴在最南端,将这两个城市并提,意指全国而言。 2、以色列如何出兵攻打基比亚? ⑴
同心出战: 士20: ⑵
强行出兵: 士 20:3;21:5 ⑶
查清实情: 士20:3-7
⑷
求交罪犯: 士20:12-13
⑸
求问上帝: 士20:17-28
《士师记》单单在这段经文之中,提到上帝约柜所在的地方。这件事说明,百姓很少去求问上帝。 3、以色列人与便雅悯争战犯了哪些鲁莽行为,使便雅悯面临灭族之灾? ⑴
杀死无辜的婴孩、女子和妇女: 士20:37.47-48;21:16
⑵
放火烧了一切城邑: 士20:38-40.48
以色列人为便雅悯面临灭族之灾而后悔(士21:1-5)。当他们鲁莽行事之后,又做出同样鲁莽的补救,为便雅悯剩下的人娶妻生儿育女。(士21:6-24) 以色列人起初因情绪激动而冒失起誓、鲁莽行事而大大后悔。试问: 你有情绪激动,行事鲁莽过吗?当你发现自己错误时是如何补救的?愿我们时常亲近、祷告主而行事不用后悔。 安息四 包庇袒护罪恶之果(士20:12-17) 1、包庇袒护自己人犯的罪,就是参与犯罪对吗?士20:12-13 便雅悯支派的首领对于在境内发生的严重罪行,也许听到的是不符实际的报告,或者是过分骄傲,不肯承认百姓会那样的下流卑鄙。不管怎样,他们总是不肯听从以色列其余支派首领的话,交出犯罪之人由他们处理。他们忠于自己的支派胜于上帝的律法。 既然包庇隐瞒亲族的罪行,便雅悯全支派就与罪人同罪。从这件事可以窥见以色列全族的道德体系已整个瓦解。士师记以血腥的内战作为结束,这就为以后在撒母耳领导之下,进入属灵更新的新阶段埋下伏笔(参撒上)。 2、便雅悯人为何不肯交出凶手?是出于什么心理?士20:14-16;46-48 对于可怕的强奸与杀人罪案,案发之地的百姓绝不应看作与己无关。当地人应当将犯罪者交出,绳之于法,改正过去的律法松弛状况,不再容许罪案发生。但相反,首先是基比亚这个城市,接着是整个的便雅悯支派都袒护这宗恶行,甚至为此发生战争也在所不惜。 3、以色列人与便雅悯人的血战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 要想防止解决的问题变成重大的冲突,必须在事态仍可收拾以前,迅速地、智慧地、有力地采取果断的行动。 思考: 你会不会包庇袒护自己人的过错?若是真的这样做是利是弊? 安息五 民族道德的堕落
便雅悯人的严重罪行是全以色列人罪恶的典型代表。其实,那些邪恶、淫乱、凶杀,以及其它严重的罪行早已蔓延以色列全地全民。例如,利未人娶妾引起诸多的试探和罪恶,导致可悲的结果,引起以色列内战。当以色列人与便雅悯争战时,三次战败被便雅悯人杀了共有四万零三十人。后来,便雅悯人也被以色列人杀了共有五万一百人。这就是以色列全民道德败坏的明证,所以上帝就以罪恶来惩罚罪恶,以恶人来惩罚恶人,使被杀的人甚多。论到全以色列人的道德堕落,圣经上这样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17:6;18:1)因为以色列人不让上帝在他们各人心里作道德和灵性上的君王。 2、我们对以色列这次的内战应有什么体会?雅3:14-16 战争是魔鬼、罪恶发起的,在战争中魔鬼能得到许多战利品。以色列人这次的内战死了很多人。同样,魔鬼在教会中发动每一次的分争、不合,以及派性之间的斗争,致使很多上帝的百姓灵性死亡:有的冷心退道,有的灰心丧气,成为魔鬼的战利品。总之,不合、分争、自我派性,都不应在教会里出现。 3、以色列人道德败坏的原因何在? 以色列人所犯的最大的罪,乃是未能按照上帝的道德原则建立政府,他们未把上帝的律法作为地上的律法、管理人生的律法。结果律法未能执行,不法之事日增。
各时代的人道德败坏的原因,就是离弃上帝和他的律法(哈1:4;可7:8)。上帝的律法不单是他国度里的律法,也是管理宇宙的律法,更是管理世界和人心的律法。人心若不受上帝律法的管理就必堕落败坏。当我们一离弃上帝和他的真道,一切恶事就会发生。 “上帝的律法在我的心中;我的脚步决不偏离。”《你必得能力》 思考: 现今道德黑暗的社会能影响你的灵性吗?太24:12 预备日 上帝存留余剩之民
在这次的血战中,便雅悯整个支派只剩下“六百人”,几乎绝族。我们不明白这“六百人”是好是坏,但我们从便雅悯支派以后的历史中,看明是上帝为这支派存留的余种。让我们去体验上帝是大有怜悯、大有恩典的上帝。(出34:5-7) 2、因上帝的恩爱便雅悯支派出了哪些名人? 便雅悯支派经过这场大屠杀(士20:48)之后,因着上帝的慈爱,最终得以恢复元气。以色列人的第一 将要灭绝的便雅悯支派,可上帝没有将它灭绝,这就是上帝的爱。今天,上帝对待我们也是如此!我们应如何感激主的大爱? 思考问题: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请你说一说以色列人的灵性、道德堕落的几个方面。 2、你认为以色列人和便雅悯人的这场战争可以避免吗?若能的话应如何才能避免? 3、什么是包庇袒护?你有包庇袒护过自己人的过失吗? 4、在这道德黑暗的社会中,怎样做基督徒?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