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名称 本书在希伯来文圣经中名为“官长”或“审判者”之意。本书则是从当时的统治者“士师们”得名,但士师们最基本的责任是拯救选民脱离敌人的魔爪,是超过作审判官之工作:同时他们可算是“灵力领袖”,因他们都曾被圣灵所充满过。 作者 根据犹太遗传录《他勒目》的记载,认为撒母耳是士师记的作者。根据本书各方面的提示,例如:本书是在约书亚死后才写的(二7);本书写成时,士师时代已经过去(十七6,十八1,十九1,二十一25);大卫还未占领耶路撒冷(一21比较撒下五6);又本书的作者曾暗示那时是王国的初年(十七6,十八1,二十一25),撒母耳是这一段时代(士师时代至扫罗)的中心人物,故他很可能是本书的作者。但我们不能就此肯定说撒母耳是本书的作者,因书中从没有提出任何的支持。 年期 本书写作日期应是在扫罗登位之后和大卫占领耶路撒冷之前那一段期间,大约是主前1043~1004年:若本书是撒母耳所写,则应是在扫罗登基后不久,当时撒母已经是一位老年人了。 目的 士师记写下从约书亚死后直至撒母耳兴起的历史,这一页历史让我们看见三件事: 1. 神的公义:选民犯罪,必被刑罚。 2. 神的慈爱:选民若肯悔改,当他们哀求神时,神便赐下拯救者──士师。 3. 神的预备:选民缺少一位愿意尊神为大的君王治理他们时,就会有混乱发生,“各人任意而行”。透过本书的悲剧,更可明白他们需要一位君王,这正是神后来为他们所预备的。 士师记是选民从各支派各自为政而进入联合王国时期的转折点。
士师记大纲 一1~15 得胜的秘诀 一16~36 失败的前因 二1~10 属灵的遗产 二11~23 恶性循环 三1~14 俄陀聂 三15~31 以笏、珊迦 四1~24 底波拉 五1~31 得胜凯歌 六1~24 基甸蒙召 六25~40 信靠顺服 七1~8 神的算术 七9~25 耶和华和基甸的刀 八1~21 乘胜追击 八22~35 灵命陷阱 九1~21 荆棘作王 九22~45 众叛亲离 九46~57 亚比米勒之死 十1~5 陀拉与睚珥 十6~18 罪的腐蚀 十一1~11 耶弗他 十一12~28 耶弗他与亚扪王 十一29~40 耶弗他许愿 十二1~15 以比赞、以伦、押顿 十三1~25 参孙的父母 十四1~9 任性的参孙 十四10~20 参孙的婚礼 十五1~8 错综复杂的报仇 十五9~20 孤单的战士 十六1~14 参孙与大利拉 十六15~22 参孙失败 十六23~31 参孙求告神 十七1~13 米迦的迷信 十八1~13 但支派探子与米迦 十八14~31 但族定居 十九1~21 利未人的家庭丑闻 十九22~30 基比亚人的丑闻 二十1~16 各支派与便雅悯开战 二十17~28 罪恶的顽强 二十29~48 攻胜便雅悯 二十一1~25 便雅悯劫后余生 ──《新旧约辅读》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