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目录】
百折不挠的路得
(得1:1-22)
路得是摩押女子,是罗得大女儿之子的后代,也就是乱伦之人的后代。但是从某方面来讲,摩押族的人更为耶和华神所厌恶的;因为他们非但不让以色列民从他们的地经过而进入迦南,反而用金银、尊贵向先知巴兰行贿,请他来咒诅以色列人。然而,在神的拦阻下,先知巴兰反而为以色列民祝福。后来,以美色引诱以色列人犯罪,惹神发怒。因此,神降罚与他们,那时遭瘟疫死的,有二万四千人。所以《圣经》说:“摩押人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他的子孙虽过了十代,也永不可入耶和华的会。”(申23:3)
至于路得却是一位外邦女子,正如使徒保罗指着以弗所教会的信徒所说:“你们从前按肉体是外邦人,是称为没有受割礼的,……那时,你们与基督无关,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弗2:11-12)
一个与基督无关,没有神,又是外邦的女子,怎么会成为大卫的曾祖母,他的名字又被列在耶稣基督的家谱中,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亲爱的读者!当你读完《路得记》这部书,就可知道路得是怎样的一位女子,他乃是一颗镶嵌在那夜晚的空中,闪烁放光的星星。把这道题分底下三点解释,作为共勉!
一、婚姻的选择
婚姻是人们终生的大事,也能决定你一生的命运。所以《圣经》吩咐我们说:“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因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审判。”(来13:4)
至于现代人对婚姻比较随意,于是造成离婚率愈来愈高。报纸上刊登有位外地女子在两年内结过三次婚。挪亚时代的人遭遇洪水的毁灭是与婚姻有关的。经上说:“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创6:2)
但是从《圣经》的整体来看,路得之婚姻的选择,并不是随着自己的意思,乃是在乎神的安排。她意想不到做一名外邦女子竟嫁给以色列民,神的百姓。
再说:以利米勒若没有带着全家来摩押地逃荒,拿俄米也不可能给儿子娶外邦女子为妻;路得也不可能嫁给不同信仰的人。但是路得在神的旨意安排下,她只有义务去顺从,却没有反抗的权利。她知道自己婚姻的选择是出于神的旨意。不然,以色列人也不会娶外邦女子为妻。既是神的安排,他必须要顺服到底。后来,她丈夫玛伦虽死了,她有权利改嫁,却不愿嫁给一个拜偶像的人;宁可做一名寡妇随从婆婆离开本国,往犹大的伯利恒去。
二、丧偶的悲痛
路得和玛伦结婚,时间过了不久,她的丈夫玛论死了,她的心也是非常悲痛的。我们知道人生最大的悲痛,就是幼年丧母,老年丧子,中年丧偶。她丈夫的死,给她带来沉重的打击,因为她和丈夫恩恩爱爱的过日子。世上哪个妇女不为中(青)年失偶而悲痛?除非夫妻之间有恩怨的,或者有第三者的存在。
在内蒙古、包头市有位妇女名叫刘颖,她用刀杀死自己的丈夫。因为她那段婚姻与路得是完全的不同。她在结婚之前,她丈夫与自己很忙的理由。有一个晚上,请她来帮忙洗几件衣服为由,然而强暴了她。那么,刘颖就因此缘故而嫁给了他,与他共同生活十七年,从来没过上一天幸福的生活,经常被她丈夫暴打。有一次,她丈夫把一壶开水倒在她的背上,又用刀砍过她。因此,用极端的方法向她丈夫施报。丈夫死了,自己也被公安民警逮捕。当记者在监牢里采访她时,她的内心却显得十分平静,根本没有为自己丈夫的死而惋惜。
还有一位名叫庄林微,为了得到意外的保险金(三十万人民币),却纵火烧死自己的丈夫(李志开),儿子(李小文)被烧伤。她是浙江省、瑞安市、唐下人。这些女人根本不会因丧偶而悲痛。
至于路得却不像以上这两位女人的心那么惨无人道。她的丈夫也不背叛她,从来不向她施行暴力。所以因丈夫的死而非常悲痛。
三、坚决的随从
当拿俄米没有了丈夫,又失去了儿子,同时又听到耶和华眷顾他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因此,她就想离开摩押、而回到自己的故乡——犹大的伯利恒。她知道自己再没有指望生子作俄珥巴和路得的丈夫,也不希望她们跟着自己一同守寡。所以规劝她们回娘家,能够重新组织新家庭。
故此,俄珥巴听婆婆的规劝就回娘家去了;这对路得来说,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要和嫂子一起回娘家,还是跟着婆婆去犹大的伯利恒,因为到那里人生地不熟,自己又是一个外邦女子,会不会受到他人的歧视?在那里能不能找到意中人?难道自己一辈子作寡妇吗?这些事情是值得路得所考虑的。然而,她宁可与婆婆同甘苦共患难,不愿留恋在拜偶像之地。于是对拿俄米说:“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在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
亲爱的读者!路得为什么要死跟着拿俄米?拿俄米有什么值得路得的信赖?二者之间形影不离,因为在她们中间有一股爱的力量在吸引着。倘若我们有路得这样的心志跟从主耶稣,哪怕天城走不到。
路得坚决随从拿俄米,根据她对拿俄米所讲的话,体现出底下几个方面。
㈠ 与婆婆同行一条路;
她们二人所走的这条路,是从摩押走向犹大的伯利恒。这是一条舍己的路,正因为俄珥巴没有一颗舍己的心,才回到娘家去。路得甘愿舍己,才跟从拿俄米到底。拿俄米无论去哪里,她都要紧紧地跟随。路得跟婆婆所走的虽然是一条舍己的路,也是一条蒙福的路。是从黑暗走向光明,从罪恶中走向纯洁,从死亡中走向永生。
前面曾经讲到,犹大的伯利恒是大卫王的故乡,是耶稣基督降生的地点。——天使对野地里的牧羊人说:“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2:11)
其次,路得与婆婆同行一条路,证明她们也是同一条心。先知阿摩斯说:“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摩3:3)
亲爱的读者!我们若要与主同行舍己的道路,必须要与主基督的心为心。他的心是谦卑柔和的,所以《经上》说:“你们要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6:8)因为神要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㈡ 与婆婆同住一地方;
因为犹大的伯利恒,是应许之地。神曾应许亚伯拉罕,要将迦南流奶与蜜之地赐给他和他的后裔为业。在摩西临终之前,神叫他登上尼波山,然而把基列全地直到但,拿弗他利全地,以法莲,玛拿西的地,犹大全地直到西海,南地和棕树城耶利哥的平原,直到琐珥,都指给他看。耶和华对他说:这就是我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之地,说:“我必将这地赐给你的后裔。”(申34:1-3)
一个外邦的女子能够与婆婆同住应许之地是何等地有福啊!犹大的伯利恒又是丰富之地;摩西曾对以色列民说:“因为耶和华你神领你出入美地,那地有和,有泉,有源,从山谷中流出水来。那地有小麦,大麦,葡萄树,无花果树,石榴树,橄榄树和密。你在那地不缺食物,一无所缺。那地的石头是铁,山内可以挖铜。”(申8:7-9)在我们中华大地却找不到这样的一片土地,能出那么丰富的土产。
犹大的伯利恒是『粮仓』之意,耶稣基督在此地降生。他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凡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喝。”(约6:51-35)
拿俄米和路得虽然空空地回到伯利恒,她们也不会忍饥挨饿,那时正是收割的季节。
路得虽经历了人生短暂的苦难,神却使她到丰富之地。在那地享受初熟的麦子,过着艰难朴素的生活。
㈢ 与婆婆同信一位神;
她对婆婆说:“你的神就是我的神。”路得虽出于外邦,却不侍奉外邦的神。她知道自己本国的神是虚无的,因为他根本没有能力救人脱离罪恶和死亡,惟有以色列民所侍奉的耶和华是真神,是活神,是永远的王,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路得为了侍奉拿俄米所侍奉的神,她宁愿舍去肉体一切的享受,而与婆婆共作寡妇。
【返回上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