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作者:撒母耳及其它 日期:主前930年及其後 作者 雖然兩卷撒母耳記都以早期的主要人物撒母耳來命名,但撒母耳所撰寫的部分,不會超過撒母耳記上的前大半部,因為第二十五章是有關他逝世的記載。撒母耳記上十章25節證明撒母耳確實寫了一本書。歷代志上二十九章29節指出,撒母耳記的事蹟也寫在先知拿單和迦得的書上。 歷史背景 在歷時三百五十年的士師時期裏,撒母耳是最後一位士師。本書涉及的時期約有一百一十五年,從撒母耳的孩童時期,直到大衛王執政的開始。撒母耳出現在以色列歷史中的黑暗時期,他呼籲百姓復興耶和華的真敬拜(徒三24)。他是一個擁立君王的人,他親手膏立了掃羅(一○1)和大衛(一六13)。因此,撒母耳記上是士師統治和君主政治之間的一個連繫。 內容 撒母耳記上的焦點落在三個主要人物身上:撒母耳、掃羅和大衛。(撒母耳記下只集中談到大衛。)本書的教訓主要談到百姓及其領袖犯罪或保持聖潔的後果。書中著名的故事包括:大衛與歌利亞(一七),大衛與約拿單(一八),和掃羅與隱多珥的女巫(二八)。 撒母耳記上大綱 壹.最後一位士師撒母耳(一1~八22) 一.早期生活與呼召(一1~三21) 1. 母親(一1~二10) i. 她的不幸(一1~8) ii. 她的懇求(一9~18) iii. 她的兒子(一19~23) iv. 她的奉獻(一24~28) v. 她的歌(二1~10) 2. 事奉(二11~三21) i. 示羅的情況(二11~36) ii. 撒母耳的召喚(三1~21) 二.與非利士人爭戰(四1~七2) 1. 非利士人把約櫃擄去(四1~22) i. 以色列人戰敗(四1~11) ii. 以利之死(四12~18) iii. 榮耀離開以色列:以迦博(四19~22) 2. 非利士人受約櫃的咒詛(五1~12) 3. 非利士人送還約櫃(六1~七1) 三.在以色列的復興工作(七2~17) 四.針對以色列人要求立王的警告(八1~22) 貳.第一位君王掃羅(九1~三一13) 一.掃羅的冒起(九1~一一15) 1. 掃羅的揀選(九1~27) 2. 掃羅的加冕(一○1~27) 3. 亞摩利人被征服(一一1~15) 二.撒母耳的提醒(一二1~25) 三.掃羅被拒絕(一三1~一五35) 1. 他有罪的獻祭(一三1~22) 2. 他輕率的誓言(一三23~一四52) 3. 他不全心的順服(一五1~35) 四.以大衛代替掃羅(一六1~23) 1. 大衛被揀選和膏立(一六1~13) 2. 大衛受聘在掃羅宮裏(一六14~23) 五.大衛興起超越掃羅(一七1~一八30) 1. 大衛打敗歌利亞(一七1~58) 2. 大衛與約拿單的友誼(一八1~4) 3. 大衛與掃羅的關係(一八5~16) 4. 大衛的婚姻(一八17~30) 六.掃羅拒絕大衛(一九1~二六25) 1. 大衛受約拿單保護(一九1~10) 2. 大衛受米甲保護(一九11~17) 3. 大衛受撒母耳保護(一九18~24) 4. 大衛受約拿單保護(二○1~42) 5. 大衛受亞希米勒保護(二一1~9) 6. 大衛受亞吉保護(二一10~15) 7. 大衛和他的仝人(二二1~二六25) i. 在亞杜蘭洞和米斯巴(二二1~5) ii. 掃羅殺害祭司(二二6~23) iii. 在基伊拉(二三1~12) iv. 在西弗的曠野(二三13~29) v. 在隱基底大衛放過掃羅(二四1~22) vi. 大衛與亞比該(二五1~44) vii. 在西弗的曠野,大衛再次放過掃羅(二六1~25) 七.大衛逃難至非利士人的地(二七1~三一13) 1. 大衛成為非利士人的僕人(二七1~二八2) 2. 掃羅求問隱基底的靈媒(二八3~25) 3. 非利士人解雇大衛(二九1~11) 4. 大衛毀滅亞瑪力人(三○1~31) 5. 非利士人與掃羅之死(三一1~13)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