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4:1-5:12 约柜被掳与以利的死亡 1-11 以色列大败与约柜被掳 1 「非利士人」:原意为「外来者」或「异方人」,原为海上民 族, 由革哩底 (参摩9:7)及其他爱琴海的岛屿迁移到地中海 东岸的巴勒斯坦南部平原,从士师时代至大卫时代,一直为以 色列人最大的外患。 「亚弗」:位於沙仑平原往埃及的大路上,在约帕附近,今雅 肯河的发源地。 3 「约柜」:象徵神与人同在,提醒以色列人神与他们所立的约 。以色列人却误信约柜本身具有法力,以为有了它便可作为护 身符,保证神的同在。他们以这行动代替内心真正的悔改(参 耶7章),结果带来更大的失败与羞辱。 7-9 非利士人也看约柜如同以色列人所拜之神的化身。他们风闻以 色列的神过去打败埃及人的神迹,不禁大为恐慌,於是决心死 拚,以哀兵上阵,结果扭转逆势,大败以色列人。 11 以利二子被杀,初步应验了神人的预言(参2:3)。 12-22 以利家的衰落 12 「衣服撕裂,头蒙灰尘」:是败亡的讯号。 21 「以迦博」:原文意思为「没有荣耀」,因为神的荣耀离开了 以色列。 思想问题(第4章) 1 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攻取耶利哥城时,也曾把约柜抬去(书6:6) ,且大大得胜。 如今,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交战,他们照样把约柜抬到阵上,又 何以会战败呢? 2 神吩咐以色列人造约柜的本意如何? 参出16:33-34; 25:21-22; 民17:4, 10。 它与以色列民族的命运有何关系? 当时的以色列人对约柜有正确的认识吗? 何以见得? 3 「荣耀离开以色列,因为神的约柜被掳去了。」 你同意以利儿妇的结论吗? 为什麽? 4 以色列人处理约柜的方法和态度甚有偏差。 今天教会在办事的原则与方法上如何得免重蹈他们的覆辙呢? 5 思想以利的一生并分析他的成败。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