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返回上级目录】

1-21 对撒母耳的呼召

    若留心阅读二章2736节,可能会感到疑惑,就是为何这个关乎祭司职分的预言,并没有提到撒母耳的未来呢?二章35节那关乎「忠心的祭司」的预言,并没有由撒母耳应验,而他的后裔也没有在祭司职分中坚固地建立起来。第三章为我们提供了答案:撒母耳未来的职任并不是当祭司家族的族长;他是要作他当代一位伟大的先知。祭司执行职务不需要有神的呼召,因为他们生来就是属于祭司的家族。然而,先知会接受个别的呼召,并直接地经历神;第三章便记载了撒母耳作先知的呼召。

    「耶和华的言语」和「默示」(1节),是神赐给先知的两种礼物。圣经交代当时这两项都「稀少」(直译:「宝贵」),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这句子叫读者留意,以色列正迫切需要先知的引导。第二,它事先解释了为何耶和华呼唤撒母耳(4节)时,撒母耳和以利都感到惊讶。

    3节提到圣殿中两个特征,就是「神的灯」和「约柜」。这两样都是神同在的象征。利未记二十四章14节详细地指示祭司,要在每天晚上都使灯点着。撒母耳听见神的声音时,灯仍亮着,即那时是天亮之前。神若真的选择说话,人会预期在圣所这里听见祂的声音,因此撒母耳「睡」在约柜旁。这呼召重复了3次,叫撒母耳和以利都确定那真的是从神而来的信息。

    11-14节神向撒母耳传达的信息,确定了二章2736节的预言。信息中并没有重复那要发生的事的细节,但却强调了以利本身的罪。以利并没有像他两个儿子一样邪恶或「作孽」,但毕竟他是负责管理圣所的人,而他却没有禁止他们。撒母耳起初自然是迟疑地不敢把所听见的告诉以利(「默示」一词只是指整个先知性的经历)。以利听了耶和华严厉的话,并没有加以埋怨。他的反应显示他服从地接受神的审判,因此,以色列祭司这领导权的改变,显然已为以利所接受(完全一样的是,后来扫罗王也承认神要把君王的领导权转移给大卫;参二十四20)。

    19-21节简单地概括了其后的日子,期间撒母耳长大了。以利暂时仍在示罗任祭司,他两个邪恶的儿子也一样;但撒母耳已经是公众人物。圣所本身已不及神的仆人那么重要,因为神显然是与他同在。撒母耳所预言的话都不落空(19节)。先知的话或默示不再稀少了,而所有的以色列人都明白这情况。「但」就是以色列北部一个最重要的城镇,而「别是巴」则位于以色列的最南端;因此,撒母耳的名声是传遍了以色列全地。神的话常常临到撒母耳,而撒母耳则把神的话传给所有以色列民。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蔡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