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段

【返回上级目录】

 掃羅與大衛(撒上十六至撒下一27)

 

一﹒撒母耳膏立大衛(撒上十六1-13)

從這一章開始,大衛的興起成為本書第三部份之中心人物。本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說明大衛由神所揀選,由撒母耳膏立。耶和華指示撒母耳往伯利恆的耶西家,膏立他的一個兒子代替掃羅作王(1)。在神的帶領下,顯明耶西的幼子大衛是耶和華所揀選的那一位(12)。當撒母耳膏立他為王,耶和華的靈就大大的感動他(13)

 

二﹒大衛侍候掃羅(撒上十六14至十七58)

本段指出大衛兩種不同的才幹,怎樣叫掃羅留意他,並使他自由出入王宮中(十八2)。他第一種才幹是彈琴,第二種是軍事上的能力──那是需要時間去發展的。

邪靈降臨在掃羅身上(十六14),這是他不順命的刑罰。神的靈開他,卻降在大衛身上,二人一生道路從此大大不同。一個是兇暴、嫉妒日甚一日;一個是謙卑、容讓、順服在神的旨意中。掃羅的臣僕為他尋找一位善於彈琴的人,藉音樂使煩亂的掃羅平靜下來(16)。大衛就是他們要找尋的人(18-23)。然而,大衛在宮中的侍候是間歇性的(十七15),所以他可以分配時間,擔當家中和宮中的職務。當時,巨人歌利亞率領非利士人在猶大地安營,要與以色列人爭戰(1-7)。歌利亞向所有以色列人討戰,看誰敢與他單獨戰鬥(8-10)。所有以色列人都驚惶,不敢接受挑戰(11),直至大衛把食物帶給營中的哥哥時,他聽見這辱的話,極為不滿,遂靠著耶和華的能力應戰(3745-47)。大衛既不披甲,也未帶刀,只了甩石的機弦。耶和華使大衛大大得勝,因他承認「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47)結果歌利亞被石塊擊中斃命(48-51),以色列也得到空前的勝利(52-53)

 

三﹒掃羅憎惡大衛(撒上十八至十九)

大衛打敗歌利亞後,掃羅的兒子約拿單與大衛很快成為刎頸之交,締結永固友誼(十八1-3)。大衛並且作了「戰事長」(5)。隨著大衛領導以色列軍隊連番得勝,以及他的聲望日隆,掃羅便開始嫉妒,更懼怕大衛會威脅他的王位(十八14-1628-30)。掃羅對大衛憎厭的心不久便付諸行動;他用了各種不同的方法,屢次謀害大衛(十八1725,十九110)。最後大衛被迫逃亡,先在拉瑪找著撒母耳,一同往拿約避難(十九18)。當掃羅和他的三個使者往拉瑪捉拿大衛時,他們被神的靈克制,以致不能完成任務(20-24)。在此事上,掃羅的王者尊嚴也被奪去。他自己把君王的外袍脫去,就蘊含這象徵的意義。「掃羅也列在先知中麼」這句嗤笑他的俗語(24),在掃羅時代一定相當流行。以色列人第一位王地位反不若小先知。

 

四﹒大衛和約拿單(撒上二十)

大衛在新月節期沒有赴王的席,觸怒掃羅,使大衛的性命再受威脅(3031)。可是,約拿單在一處預定的地方與大衛相見,知會他將遇到的危險,並向他道別(42)。約拿單和大衛再次承諾他們彼此要以忠誠和恩慈相待(13-1642)。從這次相遇清楚看出,他們二人都知道繼承掃羅任以色列王的會是大衛,而不是約拿單。約拿單一點怨恨也無,反為他祝福(13)

 

五﹒大衛的逃亡(撒上二十一至三十)

大衛從此成了朝廷追捕的欽犯,直到掃羅被殺後才終止逃亡生涯。大衛四處逃命,避開掃羅親自率兵的追殺,他曾到敵方暫避,佯為瘋狂,時而隱居山洞,時而在曠野亡命,處處蒙神保守,如同包裹的寶物一樣,但處處顯出胸襟無量之心。此種品格之鍛鍊,使他日後登上王位方能作一合神心意的王。

 

1.       大衛逃到挪伯(撒上二十一1-9)。大衛到了挪伯的祭司亞希米勒那裏,編織謊話說他正為掃羅執行祕密的任務,要求得到餅和歌利亞的刀,祭司任由他拿去這兩樣。掃羅一個名叫多益的臣子,是以東人,當時正在挪伯,目睹了這事。

2.       大衛逃到迦特(撒上二十一10-15)。大衛跟著逃往非利士領土迦特的亞吉王那裏。當人們發現他的身分後,大衛為了提防非利士人的報復,惟有裝瘋而逃。

3.       大衛逃到亞杜蘭(撒上二十二1-5)。大衛自迦特逃到亞杜蘭洞,在那裡匿居了一段時期,期間收谷了許多時運不濟而來投靠的人,約有四百人,不乏勇武之士。大衛領他的父母往摩押去,以免遇害,然後返回猶太境內哈列的樹林。此時,先知迦得也來參加大衛的陣營(5)

4.       掃羅殺害挪伯眾祭司(撒上二十二6-23)。以東人多益向掃羅告發祭司亞希米勒曾對大衛給予援助。掃羅下令多益屠殺挪伯地所有的祭司,只有亞比亞他脫險,他拿著大祭司的以弗得逃亡,投奔大衛。這樣,大衛在先知迦得以外,又取得了祭司的支持。

5.       大衛在基伊拉(撒上二十三1-13)。大衛和跟隨他的人拯救基伊拉人脫離非利士人的入侵,但當那群毫無謝意的基伊拉人顯然準備把大衛交給掃羅時,他們就被迫逃離該城。大衛的軍力正逐漸增加,現增至約有六百人(13);另有祭司亞比亞他和以弗得的幫助,在大衛有需要時,給予引導(9-12)

6.       大衛逃到西弗曠野(撒上二十三14-29)。當大衛在西弗曠野,約拿單去與他相見,給他鼓勵,並再次誓言對大衛忠誠。這是大衛和約拿單有生之日的最後一次晤面。袂別後,二人信守盟誓,恩及後人(撒下九)。雖然西弗人答允掃羅捉拿大衛,但非利士人的入侵,迫使掃羅放棄捉拿大衛。

7.       大衛饒過掃羅一命(撒上二十四)。大衛藏在隱基底的洞穴深處,當時掃羅正在洞裡大解,大衛意外地取得到這個奪取掃羅性命的機會。雖然如此,大衛因尊敬神的緣故,知道掃羅是「耶和華的受膏者」,就不殺害他,甚至為了輕微損壞掃羅的外袍而自責。大衛把掃羅於洞口時遭割下的長袍衣襟給他看,表示自己的清白。大衛向這樣一位君王表達極高的敬意,他的話也激起了掃羅的良知。掃羅誠懇地承認他以惡待大衛,而大衛則從未以惡待他。展望未來,他指出大衛將要作王。

8.       大衛、拿八和亞比該(撒上二十五)。撒母耳的死(1節)表示一個時代的結束,舉國為之哀慟。大衛與他大夥的跟隨者仍在猶大的曠野地區。這時,大衛每天要為他的跟隨者提供飲食;本段指出這是不易為的。他嘗試取得像拿八這樣的富農的支持和供應,他的軍隊也出過力保護他的牛羊財產(16),但卻換來拿八的惡言對待;然而,拿八的妻子亞比該一番有見識的話,既誠懇又得體,且處處為大衛為王後人格聲譽著想,驅使大衛不施行殘暴和心存報復。這事過後不久,拿八逝世,大衛娶了亞比該為妻。

9.       大衛第二次放過掃羅(撒上二十六)。西弗人再次協助掃羅追殺大衛,掃羅就帶著軍隊進入猶大尋索他。當掃羅和他的隨從睡覺,大衛和亞比篩潛入他們的軍營,取走掃羅的槍和水瓶。翌日,大衛能再次證明給掃羅看,他無意從掃羅手中奪走王位。掃羅也第二次承認他的過錯,並說出大衛會有光明的未來。

10.    大衛逃到非利士(撒上二十七)。大衛對於在以色列境內逃避掃羅感到疲累,所以被迫第二次逃出國境,求非利士人庇護。大衛在非利士的統治者亞吉眼前蒙恩,把洗革拉城賜給他和跟隨他的人居住。大衛以洗革拉為基地,攻打時常與以色列人為敵的幾佪部族,以保護猶大支派。但他欺瞞亞吉,使亞吉以為大衛在侵佔以色列南邊的土地,可助他擴展,因此對大衛十分信任。

11.    掃羅求問靈謀(撒上二十八)。非利士人再次集結軍隊攻打以色列,掃羅驚懼,且預計以色列勢必戰敗,現時是極需要尋求軍事意見。掃羅就求問耶和華,神卻不藉夢、烏陵、或先知回答他。他就改了裝,往隱多珥的一個靈媒那裏,要求她把撒母耳的靈招上來。這個靈告知掃羅,以色列將被擊敗,他和他的眾子亦會戰死沙場。聖經作者在這裡不是要攻擊或嘲笑通靈術的做法;他只是在描繪掃羅的不顧一切和耶和華堅決的旨意。有些人認為這個預言是透過撒母耳亡故的靈顯明神的啟示,亦有些人指出這是撒但在此藉著邪靈假扮撒母耳的靈。

12.    非利士人猜疑大衛(撒上二十九)。亞吉期望大衛加入非利士軍,一同與以色列作戰,只是其他的非利士首領不信任大衛,反對這個決定。在神的保守下,已到戰場上的大衛得以免去和自己的同胞互相殘殺,轉回洗革拉。

13.    大衛擊敗亞瑪力人(撒上三十)。大衛返回洗革拉,發現亞瑪力人趁他不在時,曾侵奪、焚燒該城,城中的婦孺和牲畜都被擄去。大衛透過祭司亞比亞他求問耶和華後,帶領跟隨他的人追趕亞瑪力人,奪回他們所擄走的一切,甚至不止於此。他將戰利品分配給他的隊伍,也分送禮物給猶太的不同城鎮。

. 掃羅和他眾子之死(撒上三十一1至撒下一27)

正如先前預言一樣,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作戰,以慘敗告終,其中掃羅在重傷後自殺,約拿單和掃羅另外兩個兒子則一同陣亡。大衛為掃羅和約拿單極其悲傷,他作哀歌弔念掃羅和約拿單,哀歌內容記載在撒母耳記下一章19-27節。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蔡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