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叛变的准备(十五1~12) 从本章开始所记载的内容,将会使你感到迷惘、气愤。押沙龙密谋作反,我们很不值他的所作所为,但从这段经文中我们可领悟到: 1. 人心险诈、忘恩负义。押沙龙因杀长兄而流亡在外,这次既然得到父亲的饶恕,本应洗心革面,从此改邪归正才是。可惜稍一安定,便想谋朝篡位了。 2. 他使尽各种欺骗手段以取得民心,他的布局巧妙,可怜大卫却被蒙在鼓里。大卫也许还欣赏他的辛勤工作呢!以往他是游手好闲的,现在却成为大卫得力的助手;另一方面大卫也感欣幸他有向耶和华还愿的心(7)。谁知他正在进行叛变前的准备工夫: 先振自己的声威:每次出巡,车马士兵开路,俨然一位 勤政爱民,以得民心(2~4)。 假装同情投诉者,诬王不秉公而行(3)。 假慈悲,使人民受宠若惊:贵为王子,竟肯用手扶百姓,并与他们亲嘴(5) 用手段拉拢各支派,假传圣旨,有不少人因而跟随他(10~11)。 假装敬虔爱神,甚至誓言「必」事奉耶和华(8),又进行献祭的事(12)。 请得大卫的谋士亚希多弗的协助(12)。 他选希伯仑为叛变的地点,此地是大卫开始作王时的根据地,故此他照样在那里宣布为王,使人民不虞有诈,至此,押沙龙的声势浩大,有一举而得天下之气势。 祈祷 世人总会想尽办法单为自己图谋利益,但愿属的人,包括我自己,不会如此。 自作自受(十五13~23) 众叛亲离是人生一大苦事,大卫被所爱的儿子背叛,实已足够使他难过痛苦一生;此时更讹传全民归向押沙龙(13),于是大卫连忙起来逃亡。他面临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归根究底是他咎由自取,也是神要管教他的一种方法。 .他与拔示巴的事在他心中永留阴影,致令他缺乏能力对付别人有关淫乱污秽的事,所以暗嫩的错失,虽使他非常忿怒,然而却缺乏矫正他的行动,可能由于自卑或自责的心理作祟。倘若他处理得当,或许可和缓这次危机。 .押沙龙是基述王的外孙(撒下三3),基述王原是野蛮民族出身,血统上的关系使他难免有这方面的遗传,加上他逃亡时是往基述去,凡此种种对他都有一定的影响。可是大卫不独不惩治他的过错,更放他自由,使他有机谋反。 我们清楚知道这是神加在他身上的管教,虽是管教,但神仍看顾他,因他的表现一向合神心意,同时更是一位好君王。所以他不是孤单的逃亡:他能带全家去(16);他有一群忠心顺服的下属(15);有爱戴他的人民(17、23);更使他感到欣慰的是从迦特来的六百人也跟随他,他们的领袖以太更誓言永远追随(21)。 默想 谁是我最好的朋友呢?谁肯在我患难、失意时仍支持、鼓励我呢? 胜过苦难的秘诀(十五24~37) 人在失意逆境中,或落在苦难里时,很容易会向神发怨言,甚至离弃神。魔鬼向耶和华控告約伯时说:一般人处处蒙神祝福时当然对神满心感谢、满口赞美;一旦失去一切,苦难逼近眉睫的时候,必定当面弃掉神(参伯一9~11)。但是大卫在王位被夺,生命难保的情景下仍对神有绝对的信心,那就不简单了。 1. 他吩咐祭司和神的约柜无须随他逃难(25~29);因他知道押沙龙不会伤害祭司及毁坏约柜。 2. 他完全信靠神(25~26),明白神在他身上有美好的安排;神若肯,必领他回来;否则愿祂的旨意成就。这是我们对神应有的态度。 3. 他心灵难过(30),但是却不灰心、绝望。他上橄榄山去祷告(31),并且到山顶敬拜神(32),他知道唯一的出路是到神面前,而唯一的帮助是由神而来。 4. 他有临危不乱的能力。他冷静及有智慧地部署亚比亚他和撒督镇守耶路撒冷;派遣户筛从事破坏亚希多弗计谋的工作;并设置侦查及通讯网,以便里应外合。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户筛和押沙龙先后进耶路撒冷(37),一场勾心斗角的争夺战也随即展开了。 祈祷 愿我在苦难中,也懂得在面前支取力量。──《新旧约辅读》 押沙龙的背叛(十五1-16) 押沙龙归回宫廷及与大和好之后,接看来想继承他父亲的王位。为甚么他准备叛变,要等待一段长时间,原因像是一个谜,也许他怀疑究竟大会否传位给他。无论有甚么原因,他显出有耐心的计划和毫不放松的决心。这种忍耐,以前等候报复他的妹妹被奸,那时候也曾显露出来(十三章);好像野豹永不会放弃牠的猎物。他憎恨暗至少有些借口,但现在很清楚,连对父亲也没有亲情。他除了向妹妹他玛有爱心之外,他表现为一个冷酷、粗暴和有野心的人。 他肯定是个狡猾的人,懂得操纵百姓的技巧。完全欺骗他的父亲;大不但未有怀疑押沙龙去希伯仑的意愿,同时当叛变发生时,也完全没有提防。组织成功的背叛需要一段长时间,押沙龙可能花四年来筹备他的计划(参7节),但大完全没有听闻这次阴谋。 押沙龙很聪明地误导一般的百姓。无疑二至六节描述的情节,只是他的一个计划,为大丧失信誉,并最终叫他自己受欢迎,他确实十分成功。一个未受惩罚的谋杀者,却表现出关注公义,对他是十分厚颜的事,但很明显百姓相信他的话,和他的友善的行为,超过记念他过去的过失。人不都是那么健忘的,只是人们倾向于只选些值得注意的才去记住它。 他狡猾的另一个例子是聚集二百名耶路撒冷有地位的居民,在希伯仑跟随他(11节)。他将他们置于两难之间:如果他们反对叛变,他们的生命立即受到威胁;但如果他们支持他,当叛变失败后,会被控叛国罪。他们真的好像人质,如果当时大不准备放弃这座京城的话,押沙龙可以对他们在耶路撒冷的家庭施加很大的压力。 狡猾和欺诈,可能是他最主要的特征。藉它们,他能够吸引相当多的以色列人对抗大。我们不可能猜测他的跟随者有多少;他可能依靠迅速和欺骗行动,而不是数目,但无疑他拥有各地的支持。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大的支派犹大,准备为背叛效力。值得注意押沙龙操纵的基地,乃是大第一个首都希伯仑,位在犹大的中心。也许大将首都由希伯仑迁到耶路撒冷后,引起希伯仑四周的人相当反感。 这个背叛的故事,让我们看见押沙龙的个性,也清楚看见他非常能干,只可惜他极其无耻不值得信赖。他与上帝所拣选来治理以色列的人距离很远。 但是在故事里,大的表现也不见得很好,他好像一个愚拙的人,完全被他背叛的儿子欺骗。从第二节可以判断,事实上他离公义统治,仍有一段距离;他不是促进不义,而是延迟执行正义,并且带来麻烦。事实上他姑息不义。首先,他看来自鸣得意,现在可能与一般人疏远,而不能了解国家的状况。一个受欢迎的领袖,太容易满足自己的成就,并且失去他的声望,还不知道为甚么。一个好领袖需要与他所领导的人,保持紧密的接触。 押沙龙或大,都并非完美的统治者;但大至少真挚地关怀他的百姓,这是押沙龙所缺少的。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放弃他的首都,避免因军队围攻或横冲直撞带来的灾祸(14节)。押沙龙假装关心正义,但他没有关心有多少人会丧生于内战中,他最后的一行动胜于他所说的话。 大的朋友(十五17-37) 很明显大一定有敌人;否则不可能有押沙龙的背叛。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个在上段简略提及(12节),他的名字叫亚希多弗,他可能是拔示巴的祖父。看来他是大最有恩赐的政治顾问。大不但觉得悲痛,而且因为听见这个人将他的才干,献给押沙龙而感到很惊慌(31节)。我们无法知道他为甚么出卖大。 然而,大并不是没有朋友,这一段列举几个人,他们相当忠心,准备舍命拯救大。这点事实证明大的品格。他可以唤起那些了解他的百姓对他忠心;以自我为中心的押沙龙,是否能有这样忠心的跟随者,是值得怀疑的。 这些大特殊的朋友的重要,乃是他们均有影响力的地位,以后的事件证明大最终的胜利,是因为他们鼎力的帮助。 (一)以太是一个外邦人──事实上是非利士人(他是迦特的本地人)──他最近才来到以色列,作大守的统领,这些守也是非利士人。( (二)亚比亚他及撒督,仍是管理耶路撒冷圣所的两位祭司。他们的支持,表示国家的宗教权威全心全意站在大一方;我们没有听见押沙龙得到甚么祭司或先知的支持和指导。带约柜离开城市,祭司主要不是为保护它的安全──肯定押沙龙不会侵犯它──而是在前面的战争中,提供大得到上帝同在的能力象征。然而,这些忠心的朋友被要求返回耶路撒冷。如果他们安静地尽祭司的责任,他们绝对有安全,但实际上他们却准备承担一项相当危险的使命,担任提供大情报的工作。 (三)户筛是大的朋友(27节)有两方面的意义。『王的朋友』这名称是以色列很高的政治官职,故此户筛是国家最高政治人物之一。现在他显示是大的朋友,实质与衔头相称。他愿意陪同王一起流亡;但经过大的指示后,他马上要返回耶路撒冷,尽管他可能会被押沙龙杀死,因他是大政权下的著名支持者。他的角色是一面侦察押沙龙,另一面抵制亚希多弗提供押沙龙的成熟意见;这双重任务,既困难而又危险。 忠心到这种程度,本身足证大的品德,不单如此,这些人的友情和勇气,乃是上帝继续喜悦大的一个明确的记号。此时大表现出来的态度值得称赞,与押沙龙的傲慢,恰成对比。无论将会发生甚么事,他完全顺服上帝的旨意(25节)。这种愿意将领导权,于适当时候交出来,是好领袖的另一个标志。同时大坚持不抵抗,容许押沙龙在没有反抗下占领国家。事实上,那些领导官兵、政治家和祭司,都支持他,这种全心全意的奉献,本身就是上帝不会拿走他的王权的一个记号。上帝对我们的旨意,时常可以从咨询几位有经验的基督徒的意见得到明白的。──《每日研经丛书》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