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大卫再败亚扪人和亚兰人 经文:撒下十:1 - 19主旨: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过去大卫跟亚扪人和亚兰人打打杀杀,如今以色列还是跟周边国家打杀不停。1。不久之前,我们才在第八章查考了《大国崛起 - 耶和华使大卫得胜》。 在那里,大卫战胜了非利士人、摩押人、琐巴和亚兰人、亚扪人、以东人和亚玛力人。今天这一课,我们又要看到大卫跟亚扪人和亚兰人打打杀杀,接着在第十二章大卫再战亚扪,在第二十一章再打非利士巨人。总之,大卫跟周边国家打杀不停,不就是现在中东的局势吗?所谓“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一:9)中东,这个长期争战不休的火药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伊朗、约旦、埃及。。相互冲突、纠葛难解的复杂关系,不是什么新事,其实古已有之,只不过有些名字更换了罢了。不是吗?看看下面现在以色列的地图,再跟大卫时代的以色列地图和耶稣时代的以色列地图比较一下:
亚扪(Ammon)- 疆界不明,散布在希实本以北,基列以东,巴珊以南,阿拉伯沙漠以西的地区。583BC 被巴比伦所灭后不复存在,但上个世纪80年代在希实本(Hesban,Biblical Heshbon)和Tell el-‘Umeiri的发掘显示,亚扪在巴比伦毁灭耶路撒冷后,仍然存在直到波斯帝国(550-330BC)。亚扪是现在约旦(Jordan)的一部分。首府是拉巴(Rabbah),即现在约但的首都安曼(Amman,来自Ammonite)。 摩押(Moab)- 南从撒烈溪,向北延伸至基列山的南麓,东北方与亚扪相邻,东方是沙漠,西方是死海。按圣经先知们多次预言,摩押必受罚遭报,现已不复存在;是现在约旦(Jordan)的一部分。 以东(Edom)- 在死海及阿卡巴湾(Gulf of Aqaba)间,今则分属以色列和约旦两国。阿卡巴湾东侧是西珥山脉,属约旦所有;西侧是西珥高原,是以色列所有。主前300年拿巴天人(Nabataeans)侵占了西珥山及首都彼特拉(Petra),以东人被迫迁移至南地。从希腊时代开始,以东地被称为以土买(Idumea),后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份。 亚玛力(Amalekites)- 是游牧民族,集中于从埃及小河到阿卡巴湾头之间的一片地区,现已不复存在。 亚兰(Aram)- 在大卫之前的亚兰可分为两部分:一、两河之间的亚兰,就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二、在幼发拉底河以西,及奥伦提斯河(Orontes)两岸,南至大马色之间的地区,重要的城市有大马色、哈马、哈马口、迦基米设等。到大卫时代,这些城市各自建立了许多独立的城邦,如琐巴。。在主前883年,琐巴王利汛(Rezin)统一亚兰,以大马色为首都,到便哈达(Ben-hadad)时,曾统治了三十二个小王。在主前732年,被亚述所灭。亚兰的范围略等于现在的叙利亚和黎巴嫩两国的领土。 非利士(Philistines)- 主前十二世纪初大量移入地中海东南的迦南沿岸一片平原;政治上采用城邦联盟制,区内有五个大城,就是迦萨(Gaza)、迦特(Gath)、亚实基伦(Askelon)、亚实突(Ashdod)和以革伦(Ekron)。他们的文化水准,远比以色列人为高,拥有冶铁技术,能造铁车和农具。他们一直都是以色列人的大敌,在最强的时候,曾入侵到伯珊、基利波山、密抹等地,直到马加比时代完全被消灭,正如先知耶利米所预言的:“因为日子将到,要毁灭一切非利士人。。原来耶和华必毁灭非利士人,就是迦斐托海岛余剩的人。”(耶四十七:4)走笔至此,加沙(Gaza strip)变局,哈马斯(Hamas)武装人员已夺下加沙地带的控制权,巴勒斯坦总统领导的法塔赫(Fatah)则退守约旦河西岸(West Bank),阿拉伯国家担心巴勒斯坦可能分裂成两个小国。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新事。比较一下现代以色列地图和耶稣时代的以色列地图,我们就知道约旦河西岸就是过去的撒玛利亚(Samaria)和犹太地区(Judea),地理环境上属于撒玛利亚和犹大山地(看图),与非利士平原只隔了“高原”(Shephelah 示非拉)。士师时代和撒母耳时代,我们就看到“犹大就赶出山地的居民,只是不能赶出平原的居民,因为他们有铁车。”(士一:19)非利士人虽然不断把势力从平原扩展到示非拉,后来还入侵以色列人聚居的犹大山地,甚至能在那里安营(撒上十四章的密抹 Michmash),但都不是很长久。现在的加沙地带和约旦西岸的分割开来,就像过去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的各据一方。 埃及(Egypt)- 新王国时期的第十八王朝(1570 - 1303BC),在前四个法老王的统治下(Ahmos 1570BC、Amenhotep 1st 1545BC、Thutmes 1st 1525BC、Thutmes 2nd 1508BC),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并控制了巴勒斯坦。接下来,在哈苏雪王后(Hashepsut 1486BC)掌权时,国势日隆;经过杜得模西斯三世(Thutmes 3rd 1468BC)的军事扩张,埃及的统辖范围达到幼发拉底河。此后三个世纪中,巴勒斯坦成为埃及的一个省,但埃及并不干涉迦南各城邦的自治权,只要他们按期纳贡。来到十九王朝(1303 - 1200年BC),兰塞二世(Ramses 2nd 1290年BC)是埃及统治最久和最杰出的法老,巩固了埃及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势力。继承他的米聂他(Merneptah 1223年BC)声称在1220年BC曾向迦南发动一次战役。从兰塞三世(Ramses 3rd 1198 - 1164年BC)开始,埃及国势就开始逐渐衰退,有利比亚人和非利士人海民的相继入侵,最终在兰塞四世至十一世(1165 - 1085年BC)时,被古实的总督夺取了上埃及,这样就结束了新王国时期。在《撒母耳记上下》,我们完全没有看到埃及入侵迦南的记载,理由是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分身乏术。我们要等到所罗门王在位的时候,才再看到埃及法老的名字出现(王上九:16,十一:40,十四:25)。现在的埃及还跟以色列剑拔弩张吗?经过1967和1973年的中东战役,1978年的大卫营协议,埃及已经跟以色列建立了外交关系,如今在总统穆巴拉克(Mubarak)的带领下,现在的埃及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棋子,起着不可忽视的制衡的作用。在极端伊斯兰教的诉诸恐怖暴力手段下,穆巴拉克之后的埃及是否还会走温和的路线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总之,三千年前的中东,以色列和摩押、以东、亚扪、非利士、埃及、亚玛力和亚兰打打杀杀;三千年后的中东,物换星移,周边国家都换了名字了,以色列还是跟他们打打杀杀。“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实在一点都不假。 2。撒下十:1 - 5 “1此后,亚扪人(Ammon)的王死了,他儿子哈嫩(Hanun)接续他作王。2大卫说:‘我要照哈嫩的父亲拿辖(Nahash)厚待我的恩典厚待哈嫩。’于是大卫差遣臣仆,为他丧父安慰他。大卫的臣仆到了亚扪人的境内,3但亚扪人的首领对他们的主哈嫩说:‘大卫差人来安慰你,你想他是尊敬你父亲吗?他差臣仆来不是详察窥探,要倾覆这城吗?’4哈嫩便将大卫臣仆的胡须剃去一半,又割断他们下半截的衣服,使他们露出下体,打发他们回去。5有人告诉大卫,他就差人去迎接他们;(因为他们甚觉羞耻,)告诉他们说:‘可以住在耶利哥(Jericho),等到胡须长起再回来。’”
3。撒下十:6 - 8 “6亚扪人知道大卫憎恶他们,就打发人去,招募伯利合(Beth-rehob)的亚兰人(Syrians)和琐巴的亚兰人(Syrians of Zoba),步兵二万,与玛迦王(Maacah)的人一千,陀伯人(Ish-tob)一万二千。7大卫听见了,就差派约押(Joab)统带勇猛的全军出去。8亚扪人出来在城门前摆阵;琐巴与利合的亚兰人(Syrians of Zoba and of Rehob),陀伯人(Ishtob)并玛迦人(Maacah),另在郊野摆阵。”
4。撒下十:9 - 14 “9约押(Joab)看见敌人在他前后摆阵,就从以色列军中挑选精兵,使他们对着亚兰人(Syrians)摆阵。10其余的兵交与他兄弟亚比筛(Abishai),对着亚扪人(Ammon)摆阵。11约押对亚比筛说:‘亚兰人若强过我,你就来帮助我;亚扪人若强过你,我就去帮助你。12我们都当刚强,为本国的民和上帝的城邑作大丈夫。愿耶和华凭他的意旨而行。’13于是,约押和跟随他的人前进攻打亚兰人,亚兰人在约押面前逃跑。14亚扪人见亚兰人逃跑,他们也在亚比筛面前逃跑进城。约押就离开亚扪人那里,回耶路撒冷去了。”
5。撒下十:15 - 19 “15亚兰人(Syrians)见自己被以色列人打败,就又聚集。16哈大底谢(Hadarezer)差遣人,将大河那边的亚兰人调来。他们到了希兰(Helam),哈大底谢的将军朔法(Shobach)率领他们。17有人告诉大卫,他就聚集以色列众人,过约旦河,来到希兰。亚兰人迎着大卫摆阵,与他打仗。18亚兰人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大卫杀了亚兰七百辆战车的人,四万马兵,又杀了亚兰的将军朔法。19属哈大底谢的诸王,见自己被以色列人打败,就与以色列人和好,归服他们。于是,亚兰人不敢再帮助亚扪人了。”
默想: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