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返回上级目录】

密室(十八115

  记得曾经有过一出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内容讲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基督徒家庭如何排除万难的去保护纳粹党所追杀的犹太人,他们把犹太人都藏在一个「密室」中,以利亞的经历实在与此有点相似。

 .寻找(16)──这旱灾维持了三年之久,终于影响到亚哈,他的牲畜因为没有青草而面临死亡,亚哈惟有吩咐家宰俄巴底分两路寻找牲畜的粮草,这时候神才吩咐以利亞去见亚哈。亚哈虽然罪大恶极(甚至容让王后耶洗别残杀耶和华的先知,也怪不得以利亞要躲起来),不过他的家宰俄巴底却是个敬畏神的人,他曾经秘密的把耶和华的先知藏起来,至能逃过耶洗别的屠杀。

 .遇见(715)──亚哈一心只为找水源,却想不到解决旱灾之法并不在此。俄巴庇在路上遇见以利亞──唯一可以解决旱灾的人,以利亞叫他告诉亚哈自己所在的地方,然而俄巴底深深知道神必不容亚哈杀害以利亞,并会把他提到不知名的地方去,那时亚哈找不先知就会责怪自己的了。

  俄巴底的担忧其实并不多余,因他从前曾收藏起耶和华的先知,不让王后杀害。然而以利亞并没有打算离去,先知或许不知道俄巴底曾做的事,可是这些都在神的记录之中,神会亲自报答那些默然事奉的人的,那些要得人赏赐的人,就只能得到人的赞赏罢了。

祈祷 求神叫我不要因为人的赞赏而失去从天上而来的奖赏。

 

迦密山之役(十八1640

 .执迷不悟(1625)──亚哈见到以利亞就禁不住大兴问罪之师:「使以色列遭灾的就是你么?」他根本没有想到使以色列人受苦的其实全是自己的罪,他带领以色列人犯罪,离开真神改敬拜巴力。以色列人也执迷不悟,先知要他们立定心意:决定随从偶像或真神?可是百姓却一言不发,这样就开姶了迦密山上的决战,以利亞和巴力先知各自预备献祭的牛,却不点火,为要看看哪一位是真神──当然那降下火焚烧祭物的就是了。

 .巴力先知(2629)──巴力先知首先开始献祭的仪式,可是从早上到中午一点动静也没有,以利亞提醒(其实是讽刺)他们,巴力可能正在走路、默想,甚至睡,所以要大声一点才行。可是任凭巴力先知怎样呼天抢地,甚至用刀枪刺自己的身体,巴力始终只是一尊偶像,一动也不动,有人以为行功德就可得神的喜悦,这只不过是偶像的要求吧了。

 .真神先知(3040)──继而轮到以利亞了。他首先重修已毁坏的祭坛,这举动很有意思,提醒以色列人耶和华本来就是以色列的神,然后用水倒在祭物之上三次之多,甚至满至水流出坛外,这似乎是先知要增加难度来叫人相信以下是千真万确的神迹,以利亞没有大声喊叫,也没有刺自己的身体,只向神祷告:「耶和华啊,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神。」其后天上果然降下大火,不但烧去祭物,连水也被蒸发去了,百姓才如梦初醒,知道巴力先知一直欺骗他们。

  偶像与真神不同的地方,就是偶像永远只是不能移动的偶像,跟随的人只会浪费时间,而真神却是永远活,又赐人生命,听人微声祷告的神。

祈祷 求神赐下敏感的心,体会我主的真实。

 

一小片云(十八4146

思想 我可以在任何微少的事上看到神,并且感谢祂吗?

  在商界中,我们称那些对社会经济情况了如指掌,深明市场供求之道,又善于运用资金的商人为有「生意眼光」,因为他们独具慧眼,可以看透其它人忽略的地方。一个有「属灵眼光」的人,又可以看透甚么呢?

  迦密山上大胜之后,以利亞告诉亚哈可以吃喝了,因为他听到大雨要来的响声,以利亞听到雷声吗?若是雷声,亚哈当然也会听到,不过以利亞所听到的,却是神的应许,神要降雨下来,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听到」的声音,只有属灵的人才能体会神的心意。

  神应许只有以利亞祷告雨才会下来,以利亞就开始祷告,并且一面吩咐仆人走到高岗向海观看,仆人来回走了六次都没有看见甚么,天空还是晴朗的,没有半点下雨的迹象。第七次回来,仆人还是失望而回,虽然看见天上多了一小片云,不过无论如何,这都不足够做成大雨。仆人看见的只是一小片云,以利亞却看到神的大能,神就快要施展大能降下雨来,这是因为他有属灵的眼目,于是就叫亚哈赶快上路,免被大雨挡路,果然大雨在霎时间就降下了。

  属灵人有敏感的眼目和耳朵,能分辨出神的声音和作为,这并不是甚么神秘力量,只要我们「心意更新而变化」就可「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十二2)。

祈祷 求神赐下属灵的眼目,好察验神的心思。──《新旧约辅读》

 

{\Section:TopicID=241}c. 责备及定罪(十八146

(1)以利亞及俄巴底(十八116

  以利亞借着俄巴底用预言向亚哈挑战(119节),又借着彰显「耶和华是(真)神」(2040节)向巴力主义挑战。他的预言得应验,祷告蒙神应允,悦纳他的燔祭,使干旱得止息(4146节)。这故事最戏剧化的转折点在于,当敬拜耶和华的先知几乎被灭绝净尽时,只剩一位先知向整个国家挑战,要他们回转归向神。

  有些解经家认为这段故事有矛盾不一致之处,例如迦密山上起初没有亚哈出现,他与以利亞之间又没有任何冲突的局面,干旱及落雨轮流被提及,以及其它的一些重复部分。事实上以利亞与亚哈的对立是整体故事的基础,此故事的开始(120节)及结尾(4146节)显示其合一性,耶和华从头到尾都是控制全局的主体。整章经文是合一的,包括有极早期的传统在其中280

  1. 到第三年实际上可以代表三整年(路四25;雅五17),包括在撒勒法及迦密山的时间(Keil),这种解释较视之为象征七年整干旱减半或视之为头一年的一部分,整个第二年及第三年的一部分(十五2)为佳。

  3. 俄巴底(「耶和华的仆人」)乃朝廷高官(希伯来文作「总管宫廷者」,参四6)。他「甚是敬畏耶和华」(NRSV),是一个虔诚的信徒。

  45. 亚哈对饥荒的反应与大卫悔改的反应(撒下二十一1)完全相反。他最重视的是军队所需的粮草,他的军队包括与亚述争战的联军时要出动的两千辆战车的骡马(撒缦以色三世,Kurkh Stele ii.29起)。「五十人在一洞里」(希伯来文),显示有许多组的先知(五十等于军队组织的一班,一如撒上十5所示;参:王上十三11起)被兴起以对抗巴力主义(13节)。由旧石器时代开始直到后期,石灰石的迦密山脉共有两千多个山洞。

  7. 以利亞的身分地位被认出,可能是因为他在宫廷中广为人所知,而不是因为他的服装的缘故(身穿毛衣,腰束皮带,王下一8;参:施洗约翰,太三4)。

  89. 这是一个挑战,要他公开认同以利亞,而非只是作一个暗地里的支持者(413节)。

  12. 以利亞未被逮捕,仍是自由身,是因为神的保守,而非只是他会躲避,也并非运用超自然的耶和华的灵

  15. 列王纪中第一次出现「万军之耶和华」,在其它的先知口中亦有出现(十九10;王下三14,十九31),其意义不仅止于天军(Yahweh Sabaoth)或所有的次神或以色列的军队(撒上十七45),还包括神是掌管次序的神,因此暗指神的权能不可抗拒(NIV 译为 the LORD God Almighty281

(2)迦密山斗法(十八1746

  迦密山(六百公尺高,在现代的海法以南)被选中的原因可能是因其位于以色列及腓尼基交界,也可能因为这是一处受到双方尊崇的邱坛。(这可能便是 Thutmose 三世在 Palestinian List 中所提及的「圣岬」rs qds%。)

  17. 以利亞被控为使以色列遭灾的`a{k[ar 意为「禁忌,不见容于社会者」),因为他便是导致干旱(参十七1),激怒诸巴力(18节,复数)的人。这是触犯国家的死罪(一如亚干之罪一样,书六18,七25;及撒上十四2429的約拿单)。

  18. 以利亞的回答是,以色列的问题不是干旱饥馑,而是不忠于神的约。请注意这里所提的诫命LXX 省略此字)。

  19. 「以色列众人」可能指以色列国的代表(Robinson),而非指以色列全部的人。预言并不仅限于以色列才有,早期的叙利亚及米索不达米亚(特别是约主前1700年的马里282;约主前1100年比布罗斯的 Wen-Amun;约主前800 Hamath Zakir)。有关亚舍拉的先知(亚舍拉乃巴力的妻子),请见十六章31节,有关其数目请与第4节相比。

  21. 以利亞的挑战「你们心持两意要到几时呢?」(s#p`p pi^m)可译为在两个岔路之间跳来跳去(指树枝分岔、岔路,甚至拐杖)。这在英文的俗语来说便是「骑墙派」(NEB 便是如此译法)。他们必须在承认耶和华还是巴力为神之中作一个清楚的选择,同时敬拜二者的混合宗教是行不通的。耶和华神虽然还有其它的见证人283,以利亞在此却必须孤军奋战。

  2326. 祭坛。可能是两个相连的祭坛,一个给巴力(我们不知道这是指迦密山的巴力、巴力买可特还是 Shamem),或是只有一个祭坛,亦即重修的耶和华的坛(30节)。以利亞让巴力先知选择祭坛及要献祭的牛,以避免任何人指控他诈欺。众民同意了(24节)。考验的重点是神降下火来。众民相信巴力也代表太阳神,他们的民族故事将巴力描述为骑着雷云,发出闪电的形象(一如希伯来人心目中的耶和华神一样,诗十八14,一○四34)。以利亞如祭司般的献祭,这也并非罕见。巴力先知围绕着祭坛「极力踊跳」(21节的挑战中用的是同一个字;希伯来文 psh] 指祭坛的周围,参:「跳舞的巴力」),此乃表示忠心的动作,与麦加朝圣者围绕着 Ka`ba 的动作相似。这并不是求雨的仪式。

  2729. 以利亞的嘲笑乃针对:巴力只不过像人一样,他采用当时人们所熟知的乌加列巴力神话用语。巴力是否在暝想他应当如何作?他是否暂时走开以响应自然的呼叫(他尔根作此解;NEB 作「忙着」;NIV 根掳 LXX 作「忙碌」)?还是他与腓尼基商人离开一同去旅行?巴力是否去睡觉?但耶和华是永远不会睡觉的(诗一二一34)。乌加列碑文已证实当时人常常自戕以博取神祇怜悯或响应,他们「沐浴在自己的血中,一如入神忘形的先知」284。希伯来人在哀哭时是不准如此行的(利十九28;申十四1)。巴力祭司的行为好像入神忘形的先知(29节,NIV 作「狂乱发预言」;和合、RSV 的译法更好:「狂呼乱叫」)。这是这个动词的罕见形式(希伯来文为 hit[nabbe{~),乃用来形容疯狂的动作(参:王下九11;耶二十九26)。由巴力毫无响应一事看来,显示巴力之无能(耶十5)。

  30. 以利亞的作法(3039节)显示此斗法之重要性。

  31. 重修祭坛──十二块石头代表真以色列(一如在吉甲时一样,书四25),十二个支派重新回复划一的敬拜。

  32a. 起名的祭坛及坛上的火(如所罗门圣殿中的)乃约的见证,不可能有欺骗的可能性,例如不是用水而用石油精,有些解经家甚至指出用镜子引火的可能性。但是敌方十分仔细地在旁观察(30节)。闪电也不一定是高热惟一的来源(38节)。

  32b34. 壕沟的大小可以解释为十五公升容量或甚至大到三百平方公尺。这不可能是一个魔力的圆圈或是以仿造的魔术来使种子发芽!(此乃 Gray 之解释。)更不可能是求雨仪式或是交感的魔术。以利亞在沟中倒水更是「反其道而行之」(Rowley),使情况对以利亞极端之不利,更证明这不是诈欺的手段。

  3639. 以利亞简单明了的祷告(参24节)与巴力先知咆哮式的长祷截然不同,他不仅要求耶和华行神迹显明祂是神,更要求以色列人悔改归向神。他提醒神祂以前的事迹,使用「以色列」一名代替雅各可能是为了要指责以色列人悖逆。「天火」(38节)彰显神的权能及审判,见:列王纪下一1012;約伯记一16。民众承认耶和华是神(39节),这是祷告的应验(参2124节)。

  40. 屠杀巴力先知并非残酷滥杀,而是必然的报复,由「新摩西」以利亞代表神下令,按照申命记对假先知的规定而行(申十三51318,十七25),与摩西及非尼哈所行的一样(民二十五113)。基督徒视偶像敬拜为同样的滔天大罪,但神将会在末后的日子实行最终的审判(林前六9;启二十1115,二十一8,二十二19)。基顺是在迦密山下的 Nahr el-Muqatta`。拿住假先知的人可能包括由附近山洞所释放出来的先知(4节)或是那些看出他们的敬拜之虚假的民众。

  42. 干旱即将终止,以利亞便鼓励亚哈任意吃喝,亚哈及以利亞此举并不表示他们重修旧好。以利亞奔在王前头46节),抢先到达耶斯列,这并非如撒母耳记上八11一样是效忠的表示。以利亞将脸伏在两膝之中的姿势表示谦卑、哀哭及祷告。这个动作十分普遍,不应视之为对第一片带雨之云的模仿动作(此乃 Ap-Thomas 之解释)。

  46. 以利亞之所以能跑二十七公里到达亚哈在耶斯列(现代的 Tell Jezreel)的夏宫,乃是由于耶和华的「手」(RSVNIV 作「耶和华的能力」),可能不一定是超自然的能力(但参12节,十九3;王下二16),而是由于强烈的意愿。直到(参 RSV耶斯列的「城门」,可能意指他跑向通往耶斯列的路上。──《丁道尔圣经注释》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中国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