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返回上级目录】

经文

罗波安往示剑去;因为以色列人都到了示剑要立他作王。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先前躲避所罗门王,逃往埃及,住在那里(他听见这事。)以色列人打发人去请他来,他就和以色列会众都来见罗波安,对他说:「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做苦工,现在求你使我们做的苦工、负的重轭轻松些,我们就事奉你。」罗波安对他们说:「你们暂且去,第三日再来见我。」民就去了。 12:1-12:5

注释:

贰、南北王国分立  12:1-22:53 
  一、北国以色列的兴起  12:1-14:20 
    (一)耶罗波安的兴起与犯罪  12:1-33 
          1.以色列人请耶罗波安当领袖,请求新王罗波安可以减轻劳役。
             12:1-5 
            「示剑」:看起来罗波安在政治地位上比大卫弱。 撒下 5:1 
                        载以色列众支派来到大卫的首都希伯仑,承认他的王
                        权。示剑是北国的重要城市。罗波安选这位置谈判把
                        自己立于危险的境地,也有可能当时以色列已经有分
                        裂的危机,罗波安才不得不去示剑,而非各支派到耶
                        路撒冷去。
            ◎这时大约是公元前931年。此时罗波安大约41  14:21 
             12:3 大概是以色列人请耶罗波安当作谈判代表来与新王罗波安
              会谈。
             撒下 5:2 以色列众支派的长老来立大卫为王时,就是说明上帝
              立王是为了要「牧养百姓」,而非奴役百姓。
            「重轭」:「严厉的轭」、「艰难的轭」。
            ◎可以想象所罗门年间,为了国家的重大建设,百姓已经负荷过重
              了。现在新王执政,国家的建设也大致完成,当然希望能够减轻
              赋税与劳役。「我们就事奉你」其实是一个威胁,意思是如果继
              续执行沉重的赋税与劳役,以色列人就不会事奉新王。
            ◎看起来罗波安完全不知道以色列人的状况,所以他并没有足够的
              准备,导致需要三天的时间来想对策。百姓听见罗波安这样的回
              应,可能也觉得蛮有诚意的,所以就没有立刻发难。

经文

罗波安之父所罗门在世的日子,有侍立在他面前的老年人,罗波安王和他们商议,说:「你们给我出个甚么主意,我好回复这民。」老年人对他说:「现在王若服事这民如仆人,用好话回答他们,他们就永远作王的仆人。」王却不用老年人给他出的主意,就和那些与他一同长大、在他面前侍立的少年人商议,「说:『这民对我说: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求你使我们轻松些。』你们给我出个甚么主意,我好回复他们。」那同他长大的少年人说:「这民对王说:『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求你使我们轻松些。』王要对他们如此说:『我的小拇指头比我父亲的腰还粗。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我必使你们负更重的轭!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耶罗波安和众百姓遵着罗波安王所说「你们第三日再来见我」的那话,第三日他们果然来了。王用严厉的话回答百姓,不用老年人给他所出的主意,照着少年人所出的主意对民说:「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我必使你们负更重的轭!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王不肯依从百姓,这事乃出于耶和华,为要应验他藉示罗人亚希雅对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说的话。 12:6-12:15

注释:

          2.罗波安决定使用年轻顾问的意见,决心要加倍压迫百姓。
             12:6-15 
            「好话」:「令人愉悦的话」、「美善的话」。
             12:7 中那些有经验的老臣知道「王为民仆」、「公仆」的观念
              ,当君王服务百姓,百姓就永远臣服。其实我们当平民百姓,也
              很容易就了解这个道理,无奈罗波安以为百姓跟君王不同,使用
              威吓就可以继续奴役百姓。
            「少年人」:「小孩子」、「男孩」、「年轻人」。
            「商议」: 12:8 原文是连续两个「咨询、讨论」,以加强语气。
                         12:6 原文只是一个「咨询、讨论」。显示罗波安去
                        问老臣,只不过是做做样子。
             12:8-10 重复出现「同他长大的」,显示这些少年人应该深刻
              了解罗波安的性情,所以他们提出来的意见,很可能非常吻合罗
              波安的意图,因此获得采用。如果我们问别人的意见,只是想听
              到赞同的意见,那也就不用浪费时间了。        
            「小拇指头」:原文是「小指头」或「小」的意思,有人认为这
                            是暗示「性器官」。
            「负更重的轭」:原文是「增添你们的轭」。意思是所罗门只给
                              他们背负一个重轭,罗波安要让以色列人背负
                              多过一个的轭。
            「蝎子鞭」:原文是「蝎子」,指「鞭梢附有金属或玻璃的碎片
                          的一种鞭子」。
            这「事」乃出于:「事情的变更」。
            ◎看起来罗波安很快就安插了他自己的亲信在国家重要的位置上。

经文

以色列众民见王不依从他们,就对王说:我们与大卫有甚么分儿呢?与耶西的儿子并没有关涉。以色列人哪,各回各家去吧!大卫家啊,自己顾自己吧!于是,以色列人都回自己家里去了,惟独住犹大城邑的以色列人,罗波安仍作他们的王。罗波安王差遣掌管服苦之人的亚多兰往以色列人那里去,以色列人就用石头打死他。罗波安王急忙上车,逃回耶路撒冷去了。这样,以色列人背叛大卫家,直到今日。以色列众人听见耶罗波安回来了,就打发人去请他到会众面前,立他作以色列众人的王。除了犹大支派以外,没有顺从大卫家的。 12:16-12:20

注释:

          3.以色列人决心背叛大卫王朝,设立耶罗波安为王  12:16-20 
            没有「关涉」:「产业」、「基业」、「地业」。
            「我们与与大卫有甚么分儿呢?....自己顾自己吧!」:与
                撒下20:1 使用一样的措辞。
            「回自己家里」:「回自己的帐棚」。意思是四散回家了。
            「住犹大城邑的以色列人」:可能指便雅悯人,或者是前来归
                                        顺的利未人等。
            「亚多兰」:由大卫、所罗门到罗波安,这人都是管理劳役的
                          事情。 撒下 20:24  王上 4:6  5:14 
            「急忙」上车:「自我警戒」、「下定决心」的意思。
            ◎罗波安这个纨裤子弟无法识别情况的险恶,导致国家的分裂。我
              们或许觉得奇怪,有智慧的所罗门王怎么会选这个没有见识的儿
              子当继承人?不过一个国家经过四十年的平安富强,如果没有特
              别的恩典,恐怕要出什么有忧患意识的王子都很困难。我们自己
              也要谨慎是不是太过安逸,已经变成何不食肉糜的人了。

经文

罗波安来到耶路撒冷,招聚犹大全家和便雅悯支派的人共十八万,都是挑选的战士,要与以色列家争战,好将国夺回,再归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但神的话临到神人示玛雅,说:「你去告诉所罗门的儿子犹大王罗波安和犹大、便雅悯全家,并其余的民说:『耶和华如此说:你们不可上去与你们的弟兄以色列人争战。各归各家去吧!因为这事出于我。』」众人就听从耶和华的话,遵着耶和华的命回去了。耶罗波安在以法莲山地建筑示剑,就住在其中;又从示剑出去,建筑毗努伊勒。 12:21-12:25

注释:

          4.罗波安准备要用战争夺回王朝,但是先知示玛雅出面阻止。
             12:21-25 
            「十八万」:原文是「一百八十千」。七十士译本作「十二万」。
                          「千」是一种军队的单位,不一定是「一千人」,当
                          成「一队」看待比较适当。
            「挑选的战士」:「年轻人」的意思。
            「神人」:原文就是「神明的人」、「有神性的人」。撒母耳 
                         撒上 9:6 、摩西  33:1 、以利沙 王下 4:21 等人
                        都被称为神人。通常指奉神命令向特定的人传达谕令者
                        。与先知并不完全一样,有些神人就是先知,有些则不
                        是。
            「示玛雅」:字义是「被上主听见」。
            「毗努伊勒」:位于疏割东边8公里处。此处是雅各与神相遇摔跤
                            之处  32:30 ,位于约旦河东岸。
            ◎罗波安虽然是个看不清时势的国王,但是却还听上帝的话。示玛雅
              应该事先就很受大家尊重,所以一说话大家就认定这是上帝的命令
              ,而且也愿意遵循。
            ◎耶罗波安也很快的建立示剑当首都,也将毗努伊勒建立成第二首都
              或行宫,用以控制约旦河东,这件事情也显出其治国的干练。

经文

耶罗波安心里说:「恐怕这国仍归大卫家;这民若上耶路撒冷去,在耶和华的殿里献祭,他们的心必归向他们的主犹大王罗波安,就把我杀了,仍归犹大王罗波安。」耶罗波安王就筹划定妥,铸造了两个金牛犊,对众民说:「以色列人哪,你们上耶路撒冷去实在是难;这就是领你们出埃及地的神。」他就把牛犊一只安在伯特利,一只安在但。这事叫百姓陷在罪里,因为他们往但去拜那牛犊。耶罗波安在邱坛那里建殿,将那不属利未人的凡民立为祭司。耶罗波安定八月十五日为节期,像在犹大的节期一样,自己上坛献祭。他在伯特利也这样向他所铸的牛犊献祭,又将立为邱坛的祭司安置在伯特利。他在八月十五日,就是他私自所定的月日,为以色列人立作节期的日子,在伯特利上坛烧香。 12:26-12:33

注释:

          5.耶罗波安怕圣殿的敬拜会影响他的王位,于是就设立自己的敬拜制
            度。 12:26-33 
            「归大卫家」:「返回大卫家」。
            「筹划定妥」:「一起磋商」、「交换意见」。
            「实在是难」:「大量的」、「充足的」、「已经彀了」。
            「但」:位于北国以色列的北部。
            「伯特利」:字义是「神的家」、「神的殿」。位于耶路撒冷北方
                          大约18公里。位于北国以色列的南部。
            「凡民」:「末端的百姓」、「从全部当中的百姓」。意思是「一
                        般的百姓」。
            「八月十五日」:原来「住棚节」是「七月十五日」,耶罗波安
                              将之延后一个月。也有学者认为这不是住棚节
                              ,而是等同于「献殿节」的节日。
            ◎这金牛犊,不由得让人想起亚伦的金牛犊  32:2-8 。不过大部
              分的学者认为耶罗波安并非真的要推翻耶和华信仰,他只是要扭转
              耶路撒冷圣殿为核心的耶和华崇拜。于是他把金牛犊当成上帝的坐
              骑,上帝则是金牛犊上方看不见的神。然后又把圣殿放置于但和伯
              特利,把祭司改由非利未人担任,移动节期的时间。以让北国的宗
              教活动和犹大的耶路撒冷脱勾。
            ◎无奈,一般老百姓怎能了解这种繁复的神学,谁会去拜牛犊上看不
              见的神而不去拜可见的牛犊?更不用说埃及、迦南地已经存在拜牛
              犊的习俗。现存的圣殿敬拜,的确是最能避免偶像崇拜的体系,耶
              罗波安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自己想一套替代的敬拜方案出来,也
              难怪「百姓陷在罪里」。我们这些搞学术的、弄神学的,会不会也
              为了自己的成就或论文,想办法弄一套让人容易混乱的体系出来。
              我们是出名了,毕业了,听我们的就「陷在罪里」了?
            「上坛烧香」:「自己上去在祭坛旁烧香」。
             12:33 显出耶罗波安已经向当地其他的君王靠拢了。基本上犹大
              的君王不自己介入敬拜仪式(那是由祭司处理),但是以色列周遭
              的国家,国王也就是祭司,耶罗波安在自己定的节期日子,已经自
              己执行敬拜仪式了。出于人的信仰与崇拜,很快就会堕落了。

── 蔡哲民等《列王纪上研经资料》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中国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