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1-46 《先知与君王》第133-159页;《证言》卷三第274-288页 1 《证言》卷三第 277 页 1,2 《先知与君王》第137 页 2 《证言》卷三第 274 页 4 《先知与君王》第126 页 6-14 《先知与君王》第138 页 8 《证言》卷三第277 页 10 《证言》卷三第276 页 11 《证言》卷三第277 页 13 《证言》卷三第276 页 14 《证言》卷三第277 页 15-17 《先知与君王》第139 页 17 《历代愿望》第587页;《善恶之争》第104页;《证言》卷三第276,278 页 叛逆者把罪责推到别人身上——那些不肯接受责备而改正的人,必然对上帝所用的器皿表显出敌意,恶意和仇恨。他们不遗余力地将罪名加在传信息给他们的人身上。他们象亚哈对待以利亚一样,认为上帝的仆人是一个障碍和诅咒。亚哈说:"使以色列人遭灾的就是你吗?"(《评论与通讯》1884.1.8) 17,18 《善恶之争》第590 页 18 《先知与君王》第14O页;《证言》卷三第278 页 18-21 《先知与君王》第177 页 19 《先知与君王》第116,143 页 21 《卫生勉言》第562页;《医疗布道论》第96页;《先知与君王》第147,188页;《给传道人的证言》141页;《证言》卷三第280页;《证言》卷四第338,350,446页;《证言》卷五第137,173,199,526页;《证言》卷六第141页;《证言》卷七第155页;《证言》卷八第68 页 22 《教育论》第151页;《证言》卷三第274 页 22-24 《先知与君王》第148 页 22-26 《证言》卷三第281 页 24 《历代愿望》第215 页 25,26 《先知与君王》第149 页 26 《证言》卷三第282,283 页 26,28 《先知与君王》第150页;《证言》卷三第282 页 30-32 《先知与君王》第151 页 30-39 《证言》卷三第283 页 33-37 《先知与君王》第152 页 36 《传道良助》第255页;《证言》卷六第99 页 36-40 《教育论》第151页;《先知与君王》第224页;《证言》卷三第285页 完全为上帝而站立的人——上帝希望衪的尊荣在世人面前得到推崇,衪的训言得到重视。以利亚在迦密山的见证,为那些完全为上帝和衪在地上的圣工而站立的人树立了榜样,先知称主为耶和华上帝,这个圣名是衪亲自所宣布的,为要表达自己的屈尊和怜悯。以利亚称衪为亚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上帝,为了使堕落的百姓谦卑地回想起上帝,并向他们保证上帝丰富而宽宏的恩典。以利亚祷告说:“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上帝。”上帝的尊荣要得到尊崇。先知进一步求主确认他的使命:“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上帝,也知道我是你的仆人,又是奉你的命行这一切事。”他祈祷说:“耶和华阿,求你应允我,应允我”。…… 他对于上帝荣耀的热情和对以色列人的挚爱,给今日在地上从事上帝圣工的人带来教训(《怀氏信简》1911年22号)。 37,38 《证言》卷五第161 页 38,39 《先知与君王》第153 页 39,40 《教育论》第60 页 40 《先知与君王》第154 页 41 《先知与君王》第155 页 41-44 《证言》卷三第286 页 42-44 《先知与君王》第156 页 来自以利亚的重要教训——以利亚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他在迦密山求雨的时候,他的信心受到了考验。但是他坚持向上帝祈祷。他诚恳地祷告了六次,但还没有蒙应允的迹象。可是他仍以坚强的信心,向那赐恩的宝座恳求。如果他第六次祷告以后灰心放弃了,就得不到应允。然而他坚持祷告,直到获得应允。我们有一位上帝,衪的耳朵并非捂住不听我们的请求。如果我们见证衪的话,衪必尊重我们的信心。衪希望我们与衪利害相关,休戚与共,这样衪就能稳当地赐福给我们了。我们得到了福气以后,就不会将荣耀归于自己,而是将一切赞美都归给上帝。上帝往往不应答我们的第一次的祷告。因为如果这样,我们就会觉得我们理当拥有衪赐给我们的一切福气和恩惠。如果我们不省察自己的心,看看有没有怀藏什么罪恶,纵容什么罪行,我们就会掉以轻心,不认识自己需要依靠衪和衪的帮助了。 以利亚谦虚自卑,直至他绝不将荣耀归于自己。这正是上帝垂听祷告的条件,因为这时我们会向上帝献上赞美。称赞人的习惯,会酿成恶果。一个人称赞另一个人,人们就会觉得荣耀和尊贵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你高举人,就是为他设下一个网罗,这正是撒但所要你做的。你当尽心、尽意、尽性、尽力赞美上帝,因为只有上帝是配得荣耀的(《评论与通讯》1913.3.27)。 45,46 《先知与君王》第158页;《证言》卷三第287页 43-44 以利亚省察自己的心——以利亚祷告的时候,仆人在观望着。他六次从观察的地方回来说:什么也没有,没有云,也没有下雨的迹象。但先知并没有灰心放弃。他继续省察自己的生活,看看有没有羞辱上帝的地方。他承认自己的罪,继续在上帝面前痛悔己心,同时又在关注他的祈祷蒙应允的征兆。当他省察自己的心时,他在自己和上帝眼中,似乎越来越渺小。在他看来,自己是一无所有,而上帝拥有一切的。当他完全放弃自我而紧挨救主,把衪作为自己唯一的力量和公义时,应允就临到了。仆人说:“我看见有一小片云从海里上来,不过如人手那样大”(《评论与通讯》1891.5.26)。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