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17:1-4 何细亚作以色列王 何细亚原奉行亲亚述的政策,一向臣服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 (参王下15:27-31注) 後来大概因为亚述王於主前七二七年逝世,何细亚便借助埃及的势力 背叛亚述,结果亚述王撒缦以色在主前七二年攻打以色列。 3 此节与下文5节所提到的侵略原属同一次战役。 「何细亚就服事他」:或译作「何细亚原是服事他」。 3下-4上 乃解释亚述王为何要攻击何细亚。 4 「梭」:可能是地名,指当时埃及之首都西斯。 17:5-6 以色列亡国被掳 亚述王终在主前七二二年攻陷以色列首都撒玛利亚,将以色列人掳到 亚述。 5 亚述王费了三年才攻陷撒玛利亚,大概是因为暗利和亚哈曾在 首都建造巩固城墙。 6 根据亚述年谱的记载,攻取撒玛利亚的亚述王是撒珥根。大概 撒缦以色先侵略以色列,但他在主前七二二年逝世,最後的征 服是由撒珥根完成。撒珥根曾在自己的年监上声称攻陷撒玛利 亚,掳去其中二万七千二百九十人及五十辆战车。 「哈腊」:是亚述地名,位置不详。 「歌散」:位於哈博河岸。 「哈博河」:是幼发拉底河的支流。 17:7-23 被掳的原因 北国亡於亚述的主因是以色列人对神的悖逆。他们厌弃耶和华律法, 跟随外邦的异教风俗去敬拜假神。神虽然藉著先知劝戒他们,他们还 是一意孤行,结果神将他们从迦南地赶走,让他们流落异邦。 7 作者先提到神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一事,因为这项救赎行动是神 与以色列立约的基础(参出20:2; 申5:6; 书24:5-6)。 「敬畏」:可译作「敬拜」。 9 「了望楼」:指设在野地的独立建筑物,代表最小规模的防守 站,与「坚固城」泛指一切聚居的地方。 10 参王上14:23注。 13 「先见」:是先知的别号(见撒上9:9)。 14 「信服」:或作「倚靠」。 16 「亚舍拉」:见王上14:23注。 「天上的万象」:指亚述及巴比伦所拜的星象。 17 「经火」:见王下16:3注。 「占卜」:亦流行於亚述及巴比伦,用以求问将来的事,大概 包括结21:21所提的方法。 18 「一个支派」:参王上11:32注。 17:24-41 亚述迁徒外族到撒玛利亚 亚述王将以色列人移到亚述,又把巴比伦和叙利亚的人移到迦南地, 这是要削弱各民族的政治实力,以防日後叛变。那些被迁到撒玛利亚 的外邦人,各自敬拜本族的假神,但又因惧怕耶和华,所以同时又敬 拜 。他们後来与剩下的以色列人通婚,生下的後代便是新约时代的 撒玛利亚人。 24 「古他」:位於巴比伦之东北。 「亚瓦」与「哈马」:位於叙利亚的俄隆提斯河岸。 「亚瓦」:可能与王下18:34的「以瓦」相同。 「西法瓦音」:可能位於巴比伦的西北;亦可能是在叙利亚的 哈马附近;有学者认为它便是结47:16的「西伯莲」。 25 「敬畏」:在本段经文可译作「敬拜」。 30 「疏割比讷」:可能是指巴比伦城的神只玛特或其配偶。 「匿甲」:是掌管阴府或战争之神。 「亚示玛」:大概是指叙利亚的女神。 31 「亚得米勒」:即「亚得(巴比伦的神名)是王」。 「亚拿米勒」:即「亚拿(米所波大米的天神)是王」。 32 「惧怕」:於原文与「敬畏」为同一字。 思想问题(第十七章) 1 以色列亡国的主要原因是什麽? 谁掌握国家的兴衰和世界历史的演进? 假如你要作个爱国的基督徒,你会怎样做? 2 本章对以色列人及外邦人敬拜神的态度有详尽的描述,他们之间 有什麽异同? 你有没有犯他们同样的毛病? 3 以色列人的信仰受外邦人影响而成为混合宗教,他们犯了十诫中 的那几条诫命? 今天基督徒会不会受到同样的影响? 他们要面对那一些思想和潮流的冲激? 你怎样应付这些冲激? 4 从耶和华与以色列始祖立约直到亡国的一段历史中,他们都不断 干犯神的律法,又辜负神的慈爱。 在这段期间神有没有放弃拯救他们? 什麽事情促使神对他们施行审判? 这对你有什麽提醒? 有什麽安慰? 5 本章提到先知那几方面的职分? 今日作教会领袖的有否类似的责任? 6 迁移至撒玛利亚的外族人「又惧怕耶和华,又事奉自己的神」。 这是否你的写照?
□ 本书版权所有---安息日会心雨文字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