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31节至25章
在北国亡于亚述之后,南国仍延续一百余年,因南国有祭司带领百姓敬拜神,亦有几位贤君兴起,治理百姓。但在约西亚死后。南方犹大国度快要遭受毁灭崩溃了,那在约西亚以后的四王全是坏的。 壹
犹大末后的四个王——都是邪恶的 (二十三31至二十五7)
约西亚死后王位由三个儿子先后继承,只一个孙子可惜都是庸碌无能,又不专心效法父亲事奉神。 一、约哈斯王——作王三个月 (二十三31/33) 他又名叫沙龙(耶二十二12/16),他不效法父亲的善,却效法祖宗的恶行。 1、他是约西亚第四子
(代上三15) 2、被法老废去王位 (33) 在约西亚战死后,埃及王又攻破耶城,废除约哈斯的王位,罚犹大银子一万斤(一百他连得)。 3、结果死在埃及 (34) 埃及王先将约哈斯囚禁,后将他掳到埃及,就没有再回犹大地(耶二十二11/12),“利比拉”大马色以北是伯拉大河的通道,法老的指挥部设在这里。 二、约雅敬王——作王十一年 (二十三34/37) 又名以利雅敬 (代下三十六4;王下二十三34)。 1、他是约西亚第二子
(代上三15) 2、是法老立他作王 (34) 他是埃及王的傀儡,此时犹大已成为埃及的附庸国。法老将约哈斯掠到埃及作人质,逼使犹大人纳贡(代下三十六3)。所以约雅敬为法老征收皇银。 3、他后臣服巴比伦 (二十四1) 约雅敬登基未几,犹大国又落入巴比控制之下。在约雅敬第四年,新兴的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征服了亚述帝国又打败法老尼哥,把他逐出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耶四十六2)。 4、因背叛以致全国被掳 (二十四2,代下三十六6) 犹大人违背耶利米的警告(耶三十六20/23,30),君民都被掳掠。(耶二十七6/7;二十五1),他死而无人举哀,像人埋葬一头驴一样(耶二十二18/19)。 三、约雅斤王——作王三个月多十天 (二十四8/10;代下三十六9) 又名耶哥尼雅(斯二6,太一11),被算为约西亚之子缺一代约雅敬。 1、他是约雅敬之子 (二十四6) 他在十八岁即位,并不比父亲好(9)。 2、他出城投降巴比伦王 (12) 约雅敬因背叛巴比伦,灾祸也就临到他儿子,结果巴比伦王将约雅斤王室,官员及大部份百姓,都掳去,同时又夺去圣殿和王宫的宝物,这是犹太第二次被掳。耶二十二24/25。 3、他结果死在巴比伦 (耶二十二26/27,王下二十五27/30) 四、西底家王——作王十一年 (二十四18/20) 又名玛探雅(王下二十四17),他是被尼布甲撒封立的,犹大人不承认他为王。 1、他是约西亚第三子
(代上三15) 2、他不听先知的劝告 (耶三十七2,代三十六12/13) 将耶利米囚禁(耶三十二3)。 3、他被掳到巴比伦 (二十五7) 他受极重的刑罚,众子被杀双眼被割,死在巴比伦(结十二13),却没有看见那地。 贰 犹大亡国被掳 (二十四至二十五21) 自扫罗为王到耶路撒冷被掳,此时代共历504年。在所罗门以后,分为南北二国,因北国的无一人不陷于耶罗波安拜偶的罪,以致国祚甚短仅269年亡于亚述南国延长115年亡于巴比伦。 一、被掳的原因 1、因犹大君民的罪 ①因希西家骄傲的影响
(王下二十17/18)。他在巴比伦使者面前夸耀自己的宝物。以后引起巴比伦王的贪心,日后犹大国的财宝被掳,应验先知的预言与警告;②因玛拿西罪恶的报应
(王下二十一11/12,二十四5),据(代下三十三12/16),玛拿西已经醒悟,但他罪恶的影响如火不能熄灭;③顺历代君民罪累(王下二十二17,耶三十七1/2,利二十六14、39)。 2、因神的公义与慈爱
①因神公义的审判(王下二十一13/14,二十三26/27,利十八25、28);②因神慈爱的管教(赛十5,历下三十六19/21,耶二十九10/11)。 二、被掳的经过 1、第一次在尼布甲尼撒元年——在约雅敬年间第四年 (代下三十六6/7) 在公元前497(耶二十五1),普通年录605(王下二十四1/2),先知但以理和其三友也在其内(但一3),约雅敬初时向埃及进贡(王下二十三35),后来改为臣服巴比伦王,因他打败法老尼哥(耶四二六2)。 2、第二次在尼布甲尼撒第八年——在约雅斤年间 (王下二十四12) 在公元前(597),先知,末底改(帖二6)以西结也在其内(一2)。 3、第三次在尼布甲尼撒第十九年——在西底家十一年 (王下二十五2/8) 在公前478(586)(耶三十九1/2)。 4、第四次在尼布甲尼撒第二十三年——尼布撒拉达又来掳去城中余民 在公元(582)(耶五十二28/30),可能为处罚杀基大利之故。 三、被掳的惨痛 (二十五1/21) 西底家原是巴比伦王所立的傀儡,他因国中反巴比伦的力量催迫下,改亲埃及,当时且有假先知起来迷惑人(耶二十八1/4),西底家决定向埃及靠拢,巴比伦大军便掩至攻陷耶城。 1、城被围困大遭饥荒 (1/3) 耶路撒冷被仇敌围困,自西底家第九年十月初十到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哀四4、10) 2、王的众子都被杀害
(4/7) 3、宫殿大厦拆毁焚烧
(8/10) 4、官长被杀百姓被掳 (11/12、18/21) 巴比伦人把圣殿中的金银器皿拿去放偶像庙中(代下三十六7)。 5、殿中宝物都被掳掠
(13/17) 6、城墙拆毁城门焚烧
(尼一2/3) 7、剩下一些最穷平民
(二十五12,二十四14) 叁
犹大亡国后的情形 (二十五33/30) 一、基大利被立为省长 (22/24) 犹大亡国后便成为巴比伦的一省,没有王了,由省长管治。第一任省长基大利为亚希甘的儿子。这位亚希曾求过先知耶利米的那人(耶二十六24)。他也是沙番的孙儿,他是约亚的书记(王下二十二3),基大利以米斯巴为省会,巴比伦王将犹大极穷的人交给他管理(耶四十6/7)耶利米也留下。 二、以实玛利杀基大利 (25/26) 以实玛利等人是反巴比伦亲埃及派,他们逃脱巴比伦回犹大后,假意向基大利效忠,约哈难劝基大利小心,恐防有诈,但基大利未听,结果被以实玛利杀死。这以实玛利是王的大臣宗室,尼探雅的儿子。在国家中是反判神旨的为首者(耶四十一1/3、7),后因惧怕巴比伦王就逃住亚扪人那里去。约哈难又不信耶利米先知的话,将民带往埃及去(耶四十三6/7)。 三、巴比伦王恩待约雅斤 (27/30) 这以未米罗达,即历史上的亚美玛尔杜克,尼布甲尼撒的儿子,他在位时把约雅斤释放,赐他高位,他现在脱了囚服,穿上王服,在巴比伦文字的尼版上,刻有约雅斤和他五子领用食物的记录。作者以此结束全书是要表明大卫的后裔并未断绝,犹大虽然亡国,但仍有复兴的希望。因神信守他与大卫所立的约,犹太民族获救的曙光已初露。 列王记书的总结 一、论犹太国从强盛到衰微:犹太国在所罗门王朝,无论在政治、军事、宗教、生活上都已到顶峰,现在到了末后一落千丈,衰微到无可收拾的地步。 二、论犹太国从合一到分裂,以到从分裂到亡国为止。在扫罗、大卫、所罗门王朝,全以色列族统一国,因罗波安的无知狂傲国位分裂为南北,又因信仰偏离,道德堕落南北二国相咬相吞,以致君王被杀,百姓被掳,北国亡于亚达、南国亡于巴比伦。 三、人权政治的失败,神政治仍得胜:以色列国在士帅时代,本是神政治民主国,到列王时代已变成神权,政治君王国。虽以色列
□ 本书版权所有---安息日会心雨文字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