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返回上级目录】

14:1-7  亚玛谢作犹大王

 

亚玛谢并没有专心遵行神的律法,除了没有拆毁邱坛外,还在击败以东人之后敬拜他们的神像(见代下25:14, 20), 这是导致他失败的原因。

  

7          「盐谷」:正确位置不详,大概在死海南部与别是巴之间。

 

            「西拉」:可能是指以东之首都彼得拉,离死海南部约八十公里(五十英里);亦可能是位于死海之南三十二公里(二十英里)的波斯拉附近。

  

14:8-14  约阿施败亚玛谢

 

亚玛谢向以色列发出挑战,可能与他招募以色列兵进攻以东一事有关(见代下25:5-13)。以色列王约阿施以寓言劝告亚玛谢,不要自相残杀,两国必须团结才能应付外敌。但亚玛谢不理会他的劝告,结果被以色列人打败。

  

9          「蒺藜」:代表犹大。

 

            「香柏树」:代表以色列。

 

            「野兽」:代表敌军,可能指亚兰或亚述。

 

11        「犹大的伯示麦」:与属拿弗他利支派(北国)之伯示麦(书19:38; 1:33)不同。

 

13        「以法莲门」:位于北面之城墙。

 

            「角门」:则在北墙西面的末端。

 

            「四百肘」:约一八二公尺(二百码)。

  

14:15-16  约阿施寿终,他儿子耶罗波安继位

  

14:17-22  亚玛谢被弑,他儿子亚撒利雅继位

 

亚玛谢被叛徒杀死,可能是因为他的战败使他失去民心。

  

19        「拉吉」:距耶路撒冷约四十公里(二十五英里)。

 

21        亚撒利雅在父亲亚玛谢未死之前,已与父亲一同执政达二十五年之久。

 

            「十六岁」:是指主前七九一年亚玛谢初作摄政王时之年龄。

 

22        「以拉他」:又名「以禄」(代下26:2),有学者认为这里是指以禄附近的以旬迦别(见王上9:26)。无论如何,此地带是通往红的重海要海港,在约兰时曾被以东夺去(王下8:22),现亚撒利雅把它收回。

  

14:23-27  耶罗波安作以色列王

 

耶罗波安与同期的犹大王亚撒利雅是能干和长寿的君王,他们执政期间是以色列自从大卫所罗门之后最兴盛的时期(有关这时代的政治背景,参阿摩司书「写作背景」)。此时耶罗波安收复亚兰人所夺去的国土(参王下10:32-33)。

  

23        「四十一年」:包括了耶罗波安与父亲约阿施一同执政的十二年。耶罗波安的北国君王中执政最长的一个。

 

25        「哈马口」:见王上8:65注。

 

            「亚拉巴海」:即死海。哈马口与死海分别代表以色列北面与南面的边界。

 

26        「都没有了」:或作「也不例外」。

  

14:28-29  耶罗波安寿终,

                 他儿子撒迦利雅继位

 

28        「哈马」:位于亚兰的北部,本不属于犹大,但在大卫作王时哈马曾经在以色列人统治之下。有学者则认为「犹大」于原文可译作「犹地」,指当时叙利亚一个小王国。

 

思想问题(第十四章)

 

1 为什么以色列的王始终未能废去邱坛?

  在你的生命中有什么东西强夺了神的地位,是你仍未除掉的?

 

2 你对亚玛谢战胜以东人之后的态度有什么评价?

  他战胜和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这对你日常待人接物的态度有什么提醒?

 

3 从13-14章所述耶和华对北国以色列的忍耐及恩慈,你可否体会到神的心肠?见13:2-7, 22-25; 14:23-27

  这对你的生命有什么意义?

 ── 蔡哲民《列王纪下研经资料》尚缺

暂以《串珠圣经注释》替代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安息日会心雨文字组

中国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