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15:1-5 亚撒利雅作犹大王 亚撒利雅(又名乌西雅)本是英勇的君王,但因为长了大麻疯,便由儿子约坦代为摄政。 2
「十六岁」:见王下14:21注。
「五十二年」:包括亚撒利雅与父亲一同摄政的时期。 5
亚撒利雅长大麻疯,是因为他擅自进入圣殿烧香。(见代下26:16-20) 6
「别的」:原文字根作「自由」。有学者认为这里是指免除他一切君主的职责。 「家事」:原作「王宫」。 15:6-7 亚撒利雅寿终,他儿子约坦继位 15:8-12 撒迦利雅作以色列王,沙龙篡位 撒迦利雅是耶户的第四代子孙。耶户的朝代在北国的历史上是最长的一个;应验了神给他的应许
(王下10:30)。 可是这朝代一旦结束,北国的辉煌日子便一去不复返。在耶罗波安二世死后的短短三十年后,北国便亡于亚述。期间,北国的王位共易手五次,而其中四次是流血政变。 10
「在百姓面前」:有古译本作「在以伯莲」。以伯莲正是耶户血腥暴行的地点(王下9:27),他的朝代最后一位继承人即在此被杀。 15:13-16 沙龙作以色列王,米拿现篡位 沙龙作王仅一个月便被米拿现杀死。 16
「提斐萨」:属玛拿西支派的城邑,与王上4:24之「提弗萨」不同。有学者认为它便是书17:8的「他普亚」,位于玛拿西与以法莲的边境。米拿现的篡位可能与这二支派之间斗争有关。
「剖开 ...... 孕妇」:是灭绝后代的残暴行为。 15:17-20 米拿现作以色列王 米拿现实行亲亚述的政策,当亚述入侵以色列时他以重金向亚述言和。 19
「普勒」:即本章29节的「提革拉毗列色」。普勒是他登上巴比伦宝座时的称号。
「一千他连得」:重约三十公吨。 20
五十舍客勒银子大概是当时一个奴隶的身价。若每户付出此数则共需要六万户才够给亚述王。 15:21-22 米拿现寿终,他儿子比加辖继位 15:23-26 比加辖作以色列王,比加篡位 比加是北国中反对亲亚述政策的代表。在米拿现执政时已自立一派,伺机夺位。米拿现死后便向他儿子下手。 25
「卫所」:指内宫或堡垒。 15:27-31 比加作以色列王,何细亚篡位 比加登基后,联同亚兰合力抵抗亚述,不肯求和,结果导致主前七三三年亚述举军南下,灭了亚兰(见王下16:9),
并将以色列北面的国土夺去。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的年谱亦有提及此事。当时以色列不致亡国,是因为亲亚述的何细亚及时背叛比加,夺了国位,向亚述求和。亚述王曾写道:「以色列人推翻自己的王,而我将何细亚放在王位上」。 27
比加杀死比加辖后实际上只作王二年。
「二十年」可能是由米拿现执政时开始计算,当时比加已自立一派反抗朝廷。 29
这里所提到的地方皆属北加利利一带。 15:32-37 约坦作犹大王 在犹大方面,约坦接续父亲亚撒利雅(即乌西雅)作王,依然行神视为正的事。 33
「撒督」:属祭司家族。 35
「上门」:于原文与耶20:2的「高门」为同一字,是圣殿朝北之门(见结9:2),又名「便雅悯门」(见亚14:10)。 37
亚兰与北国合攻犹大的事件,见王下16:5注。 15:38 约坦寿终,他儿子亚哈斯继位 思想问题(第十五章) 1 以色列国内弑君篡位的流血政变和列国的战争,使你对现今国际政治舞台有什么联想? 你对人类历史有什么体会? 2 以色列这段历史和各君王的表现,与他们起初要求撒母耳为他们立王时,耶和华对他们的警告(参撒上8:6-18),有什么关系? 本章37节说明神和人类历史的关系,这对你的生活有何意义? ── 蔡哲民《列王纪下研经资料》尚缺 暂以《串珠圣经注释》替代
□ 本书版权所有---安息日会心雨文字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