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返回上级目录】

25:1-7  巴比伦王攻陷耶路撒冷

 

西底家王背叛巴比伦,是在主前五八八年。这次叛变可能与埃及王法老合弗拉(见耶44:30)在该年登基有关  当时埃及王曾一度威胁巴比伦的攻势 (参耶37:5, 11 西底家意欲借助埃及人的势力背叛巴比伦。耶利米却劝他降服巴比伦 (耶38:17 并预言埃及必败,巴比伦将攻陷耶路撒冷(耶37:7-10)。但西底家始终不肯听从耶利米的忠告 (代下36:12; 37:2), 结果巴比伦王于主前五八六年攻取耶路撒冷,并将西底家押返巴比伦去,应验了先知的预言(见注9, 11)。

  

4          「两城中间」:原作「两道城墙中间」(参赛22:11),位于耶路撒冷城之东南。

 

            「王」:有古卷作「他们」(见耶52:7)。

 

            「亚拉巴」:即约但河谷。

 

6          「利比拉」:见王下23:33注。

  

25:8-21  巴比伦王掳去人民财物

 

巴比伦王攻陷耶路撒冷之后便把城焚烧,掳走犹大的百姓和圣殿的宝物,并处决一些可能与西底家叛变有关的领袖。

  

8          「尼布甲尼撒十九年」:即犹大亡国那年(主前五八六年)。

 

11        「大众」:有学者认为应译作「技工」。

 

14        「蜡剪、调羹」:见王上7:49-50注。

 

            「所用的」:原文作「用于(圣殿)礼仪的」。

 

17        「十八肘」:约八公尺(廿七英尺)。

 

            「三肘」:约一又三分一公尺(四英尺半)。

 

18        「把门的」:见王下12:9注。

 

            「西莱雅」:他的祖父(见代上6:13-14)是约西亚王修理圣殿时发现律法书的大祭司希勒家(王下22:8)。

 

19        「常见王面的」;指王的顾问。

 

            「检点国民军长的书记」:指负责征募百姓的官员。

  

25:22-26  基大利作省长被杀

 

犹大亡国后便成为巴比伦帝国中的一省,基大利被立为省长,但他却被亲埃及派的以实玛利杀死,于是剩下的犹大人都逃往埃及。

  

22        基大利的父亲亚希甘曾在耶利米受逼害时保护先知。(见耶26:24

 

23        「米斯巴」:位于耶路撒冷以北十四公里(九英里)。

 

25        「宗室」:指有王室血统的人。

  

25:27-30  巴比伦王恩待约雅斤

 

主前五六一年巴比伦王以未米罗达登基。他恩待被掳的犹大王约雅斤。作者以此事结束全书,是要表明大卫的后裔并没有断绝,犹大虽然亡国,但仍有复兴的希望。此时西底家已死在巴比伦 (见结12:13),神所应许给大卫后裔的王位,是由被掳的约雅斤继承 (参太1:12:「耶哥尼雅」即约雅斤)。

  

28        「众王」:大概是指同被掳到巴比伦的其他国王或首领。

 

思想问题(第廿五章)

 

1 耶和华对犹大的审判终于来临。你看到神的子民堕落和圣殿被毁,心中有什么感受?

  这对你的属灵生活有什么提醒?

 

2 先知预言中的审判和犹大亡国的情景是否吻合?

  为什么这些审判的警告在多年前提出,却到这个时候才应验?

  读完了整卷书,你学到什么属灵的功课?

 ── 蔡哲民《列王纪下研经资料》尚缺

暂以《串珠圣经注释》替代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安息日会心雨文字组

中国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