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要义 当人有一点骄傲时,就会很容易的落进了撒但的圈套,就给了撒但攻击的机会。撒但鼓动大卫立意去数点以色列民数。(1) 因此。大卫召集约押和各支派子民的首领来,要他们配合从南到北,清点各支派子民的数目。(2) 约押听了大卫的吩咐后,他似乎感觉有些不妥,他知道大卫王一向的工作态度。何以今天的论政,没有先知和祭司长在场呢?是否应该也听听他们的意见。因此他发言提醒王,这件事是否可以缓一缓再说。但大卫心意已决。(3-4) 约押遵从王命,走遍以色列各支派清点了民数,除了利未与便雅悯两支派以外,以色列的壮丁有110万,犹大支派有47万,共计157万。(5-6) 当事过之后,大卫知道神不喜悦这事,因此大卫向神认罪。神要先知迦得去告诉大卫,神定了三灾,要大卫选择其一。(7-10) 于是迦得去见大卫,将神所定的三灾告诉大卫,其一是三年饥荒;其二是败在敌人手中,被追杀三月;其三是三日的瘟疫。要大卫想一想作一决定,使迦得可以回复差他来的
神。大卫在为难中,选择把自已交在神手中,不要落在人手里,因为他相信神有丰盛的怜悯。(11-13) 于是神降瘟疫与以色列人,死了七万人,神就叫使者住手了。耶和华的使者就停在阿珥楠的禾场上。大卫也在异象中看见耶和华的使者站在天地间,手里有拔出来的刀,伸在耶路撒冷之上,大卫立刻和以色列的长老,身穿麻衣面伏于地,大卫向神祷告认罪,求神惩罚他,不要再攻击以色列民。(14-17) 神的使者吩咐迦得告诉大卫,在阿珥楠的禾场上,为神筑一座坛。大卫就赶紧去向阿珥楠,以六百舍客勒金子买了禾场和四周的地,筑一座祭坛,并向耶和华神献上燔祭和平安祭,祈求神,神就应允了他,吩咐使者收刀入鞘。这样才平息了灾难。(18-27) 大卫见灾难平息,从此以后他就在这坛上献祭给神,虽然摩西所造的祭坛还在基遍,他却不敢再上那儿去献祭和求问神,因为惧怕神使者的刀。他经查考之后,得知这禾场正在摩利亚山上,是亚伯拉罕献以撒的地方(创22:2)。他认为这是神所指示献祭的地方,「就是耶和华神的殿,为以色列人献燔祭的坛」。圣殿的地址就这样显明了。(28-31) 数点民数,本不是一件坏事。从前摩西率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要带他们进迦南之前,神曾要摩西数点民数两次(民1,26章)。如今时隔五百年,他身为一国之君,为了暸解民情,再次数点以色列子民之数,并不是一件坏事,所以神也让他作了。但这次大卫的错,不在于事情本身的对或错,好与不好,而在于他的动机、态度、与程序。 现在,从四方面来看: 1、当大卫要约押和民中的领袖,数点民数时,他不允许别人有异议。当时,元帅约押已经感觉似乎有所不妥,而提醒大卫王。大卫丝毫不能听进去。约押是大卫的元帅,跟随大卫已有三、四十年之久,是忠心的老臣,是他在神面前一同配搭多年的同伴。当他有所提醒的时候,何以不能问明原因,再多一点考虑?难道配搭的人,在神的国中后来也只有主从关系或君臣关系?在意识上,他已完全唯我独尊了。 2、在国事的商议中,大卫的朝政里,本来设有先知和祭司长的参与论政(撒下8:15-18,20:23-26,代上18:14-17)大卫也常将他的重要意念告诉先知,要听听他们的意见,也是要请他们为国政祈祷。例如前此为神建殿之意,他会征询先知(代上17:1-2)。何以在这次大事的商议与决定过程中,没有先知的参与?是否前此已经觉得先知的言语,对他多有冒犯或不中听之处,因此而在政事的议论中,他已将先知和祭司长(即大祭司)撇开了,像世俗之国一样?否则何以在事后神会差遣先知迦得去传达神对他的不悦与惩罚? 3、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国泰民安,安逸的日子多了,没甚么大事发生,不知不觉中,大卫对神的求告与求问减少了,在安逸中与神的交通也疏远了。否则他怎会不知道神对这事的旨意而犯错,要到事后才知道呢? 4、可能更严重的是,大卫已经作以色列王三十多年,对于国事国政已经驾轻就熟,一言九鼎,有「王」者之尊,真正的作「王」了,并作无上的「王」了!因此他有些我行我素,政事不需寻问神,可以单独自己作主,只要他认为好,认为对,有什么不可以。他也逐渐向后期的扫罗王看齐了? 毕竟大卫与扫罗不同,大卫总还是会到神面前去祷告的,并且他心灵柔软肯认错,会认真悔改。因此当他再次去亲近神时,神向他显明了,他立刻也知道他在这方面的错了。神为了对他的拯救;对以色列民的爱护;对后世服事神的国与神的民,事奉神的仆人作警诫;神对大卫不能不有所处置。 神要先知迦得去传达旨意,是明白的向大卫宣示,他不可轻视或轻忽神的先知,虽然他自己是君王、是领袖、也是先知,但他仍需要尊重同为先知的事奉。 神也要大卫不要轻看他配搭的同伴,可能他们的地位、恩赐、能力、权柄…不如他,他们仍然可以成为他的帮助、提醒、与纠正。他是人,他会犯错,需要配搭和平衡。 神要大卫知道,地位越高,权力越大,恩赐越强的人,所犯错误的代价也越大,可能造成别人的牺牲也越大,带给别人的祸害与损失也越惨重。这是大卫永远不能忘记的,七万人是为他牺牲的。 神要大卫知道,他虽然是王,但他不要忘记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他需要一直在主面前保持谦卑的态度和心灵。 大卫因这次的教训,使他在生命上更加成长成熟了。在王位上也更谦卑了。 ── 漆立平《历代志上精华》
□ 本书版权所有---心雨文字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