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靠神面对敌人(二十1~19) 本段经文可从四方面理解: .国难临近(1~2)──这次军事攻击是从南方来,米乌尼人多是以东西珥山一带的民族。隐.基底在死海西岸的中心地带。 .祷告投靠神(3~13)──犹大国形势险峻,但王没有自恃,反倒以谦卑的心宣告禁食,全心投靠神。「新院」即外院或大院。约沙法以四大理由求神帮助: 1. 承认神是大能大力的主宰,祂有能力帮助他们(6)。 2. 神曾应许赐福亚伯拉罕的后裔,居住这地不受干扰(7)。 3. 神曾应许聆听、成就从圣殿发出的呼求(8~9)。 4. 敌人是无故的入侵(10~11)。 王乃联同整体百姓向神仰望。 .神赐胜利的应许(14~17)──神藉利未人雅哈悉的口,应许犹大人必得胜。他们只要做三件事:不要惧怕、面对敌人毋须打仗、观看神的作为。当然不是每次遇敌都毋需采取军事行动,但这次神却明确的如此吩咐。 .以敬拜作响应(18~19)──表明他们深深的相信。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我们无法逃避。基督徒要面对各种困难;基督教的信仰也是叫我们积极的面对苦难。我们被敌人恶人围困时,最大的盼望不在乎自己的能力,乃在乎大能的神。然则,我们有否藉祷告寻求神呢?人性的软弱会使人惧怕即将临到的痛苦和失败。克服之道,不在于否定这种感受,或凭血气力拚一次以求解决;乃是要我们信靠神,并认定胜败之决定来自神。 思想 有人说:「天助自助者」;也有人说:「天助无助者」,你的见解如何呢? 靠神全然得胜(二十20~37) .信心的歌唱(20~21)──犹大子民顺从神的吩咐,第二天便出来面对强敌。他们大有信心,以诗歌、等候及观看来期待神的干预。王更扮演了祭司角色,用说话来激发会众的信心。一般的争战重视军队的呼喊,但这时他们却用颂赞来代替。 .神灭绝敌人(22~24)──不如何种缘故,他们的歌唱产生了一股杀敌的力量。敌军彼此争斗,结果全军覆亡。 .胜利带来的结果(25~30)有四个: 1. 得到大量财物珍宝,可见真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2. 犹大子民欢欣非常,不仅在战场上如此,回到耶路撒冷也一样,他们深深体会神实在是听祷告的神。 3. 列国惧怕犹大国,不敢随意兴兵犯境。 4. 犹大国再次进入太平局面,没有战争,这是神祝福的兆征。 .约沙法一生的得与失(31~37)──总体来说,约沙法不失为一位敬虔的君王。然仍有两件事有偏差: 其一是部分百姓心不专一,继续使用邱坛烧香献祭; 其二是王在晚年与以色列王联盟,对神不忠,结果神毁坏其船只,使之不能用作航海来表明祂的审判。 神是信实的,祂说过要做的事,必然成就出来。我们当对神有信心,否则,怎能经历胜利的时刻及分享胜利的成果呢!我们单有知识上的信心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有行动上的信心。当日,约沙法所具备的信心行动是「大敌当前歌唱」;今日,我们的信心行动又是甚么呢?真正的信心,必会带领我们穿越幽谷、熬炼而得胜,好使我们真正享受喜乐、感恩,并神永远长存的慈爱。 祈祷 神啊,当我面对困境时,求最后仍使我尝到得胜与欢欣。──《新旧约辅读》 有条件的胜利(二十1-37) 一至三节。关于约沙法朝代的记载,现在已来到了顶点;藉有外来的最大威胁临到他头上,和他蒙搭救脱离了这次大威胁表现出来。摩押人与亚扪人,连同较不著名的米乌尼人一同来进攻,表明以色列传统的敌人,以可怖的新联盟再度崛起。势力的县殊大大不利于约沙法,正如他的父亲亚撒另一次遭遇的情形一样(十四9及以下各节),使他不得不寻求耶和华。历代志作者在本章的目的,除了关注于叙述史实之外,大概还特意把约沙法以与上帝正确的关系投入战争,和他任性地与亚哈的联合(十八章)作对比,这个基本的题目是历代志的典型,即人在面对县殊的不利情况要获致胜利,则自己须在上帝面前谦卑下来。本章明确的分为四个部分。 {\Section:TopicID=169}约沙法的祷告(二十5-12) 十二节『我们无力抵挡这来攻击我们的大军;我们也不知道怎样行……』,这种毫无办法的表示是祷告之钥。历代志总是强调:作王的祗有他们自己在上帝面前谦卑下来才能成功。然而这里在语调上也许有微妙的变化。大模式的战争,对战士的能力都加几分强调。在这里却没有这种情形,反而在某种意义强调上帝的子民要退后,等候祂来行事。为此,约沙法向耶和华呼吁,要祂记念祂从前驱逐其它民族,为的是要把这块土地赐给以色列;他也以从前所罗门王作了献殿祷告之后,上帝赐给他的保证(代下七14)为自己祷告的基础(9节)。在这祷告中,确信上帝有能力把任何情况完全改变过来,根本不需要人的合作。言仍然是现在基督徒祷告的实质。『我们不知道怎样行』,许多与我们同年龄的人都深知这种呼声的悲惨和绝望。当人们现时的希望落空了──梦想在世上完全幸福,无可避免地被证实是虚幻的──世人的最好的答复是默默的,或是苦毒的忍受。在对上帝有信心的地方,在荣耀的对比中,『我们不知道怎样行』这种情形,祗是引致『我们的眼目单仰望你』的途径。基督徒的毫无希望是不可原谅的;基督徒在最黑暗的时刻的响应必须是:『我的眼目单仰望你。』 {\Section:TopicID=170}神谕与回应(二十13-21) 利未人雅哈悉的神谕,也强调这胜利必定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单单属乎上帝(15节下半)。十七节清楚表明,约沙法和他的军队在这种场合祗要担任旁观者的角色。这样,现在的战争,与历代志所叙述大多数遭遇战是不同的。在那些遭遇战中,上帝加力量给犹大军队,使他们得胜。与那些场合相关的神学,早在历代志上十二章,在『帮助』那个题目中已经表明了。我们在那一处注意到:上帝帮助祂的百姓胜利的概念,与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强调上帝单独行动、并辅助圣经中其它重要榜样获致的神圣胜利是不同的。大的模式并不被雅哈悉的宣告颠倒过来。毋宁说,在这里承认有一种危险(这种危险紧随那些服事上帝而在某种意义上有所『成就』之人),就是忘记上帝的工作全是祂自己作的,归根结底是危险的。所以,在这个例证中,上帝宁愿作一次那独立和全部能力的彰显。结果,约沙法和犹大众人都谦卑下来──正如由他们俯伏下来敬拜这大能的上帝所表现的(18-19节)──并且恢复了信心。 二十节的约沙法,他起初是心有恐惧(3节),现在却是怀有上帝帮助他的新的自信来。他对犹大众人的劝勉:『信耶和华你们的上帝,就必立稳』(20节),和以赛亚先知对亚哈斯的呼吁(赛七9),是相似的。这种思想可意译如下:信靠主你的上帝,你便会发现祂是可信靠的。在这个劝勉中有一个要人委身的呼召。耶和华的可信靠,非一直等到人基于祂那些应许而开始作出决定、把财富和福利的赌注投下来时,才能体验到的──正如人若不实际坐上一把椅子,便无法确知它负荷他的重量一样。人对于上帝,若没有委身在先,因环境而怪责上帝是荒谬的。 {\Section:TopicID=171}胜利(二十22-30) 这次战争,按耶和华应许的过程进行。它是耶和华派遣伏兵(22节),意思如下一节所示,是祂使犹大的仇敌互相攻击。这一场战斗,有些特征与旧约其它强调上帝独自行动之战事的特征相似──例如众人歌唱,使人想起百姓大声呼喊,耶利哥便塌陷(书六20);仇敌互相击杀,请比较士师记七章廿二节;尸横遍地和收取战利品,请比较列王纪下七章三至十六节;十九章卅五节。 这场战争的结果,使约沙法统治下的犹大再次成为一个蒙福的国家(即比拉迦的意思,见26节);所显示的特征:财富,拥有她的国土,使她的仇敌惧怕,并且在殿中欢乐敬拜,这一切使人联想起以色列在所罗门治下极其繁荣的情形。 {\Section:TopicID=172}对约沙法最后的评语(二十31-37) 卅一至卅七节概括了对约沙法朝代的一篇标准评语,判定他基本上是公义的。不过,最后的注释却投下了阴影,可能是接续十九章二节所说的责备之辞,因为那里的话在其它方面不见有所解释。最后的大意是要表明:一个人生平顺服上帝的特征无论多么显著,失误和妥协的可能性永远存在。论及邱坛的话(33节),与十七章六节所说的有明显的差异,可能显示约沙法的改革不是最后的──因没有改革可以作得到──而且他在位末期因在这方面松弛的态度,已让偶像崇拜再次获得了立足点。卅三节下半节清楚表明百姓方面心不专一,会包含有这方面的意思。 约沙法与亚哈谢交好(35-37节),使人联想起他较早以前便愿意与亚哈结盟。历代志作者所叙述约沙法对亚哈谢的序曲,比列王纪作者所述(王上廿二48-49)显得更加坦白得多。他们之关系的全部故事,很难从两段颇为紧缩的记载显露出来。可以清楚看见的事情是:历代志把约沙法造船的事,在未给他赚得分文以先,与这进一步的不圣洁的联盟之间,作了一个明确的连系。因此,一个在许多方面都为人称道的朝代,不免以令人悲哀和不满的评语作结束。――《每日研经丛书》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