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1-21 约阿施复得王位 本章所载,参王下11:4-20。 1-15 耶何耶大替约阿施夺回王位 首先他召聚通国领袖,使他们在圣殿中与年纪只有七岁的约阿施立约 ,奉约阿施为王,又使祭司和利未人保护幼王。亚她利雅发觉这计谋 之後,不久即被士兵所杀,约阿施终於顺利登位。 1 耶何耶大所发起的政变有军官的支持。 4 本书作者与列王纪作者在记述整件事之时,采了不同观点,导 致记载上的差异:前者显然著重圣职人员的参与,因为政变是 在圣殿发生;後者的著眼点则在军人的参与。综合来说,圣职 人员与军人在是次政变中都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5 「王宫」:应作圣殿,见王下11:5-6注。 6 「耶和华的殿」:指圣所。 7 「利未人 ...... 兵器」:这是利未人的另一荣誉(参王下11:8)。 8 「犹大众人」:作者喜欢提到全体百姓对王的支持,以强调大 卫王朝受欢迎的程度。(比较王下11:9的「众百夫长」)。 9 「大卫王的枪、盾牌、挡牌」:见代上18:7-11。 10 「众民」:见8注(比较王下11:11「护卫长」)。 14 「班」:即「班次」,见王下11:8注。 15 「王宫的马门」:参王下11:16的「从马路上王宫去」。 16-21 耶何耶大与王和众民立约 誓要忠於耶和华,并肃清崇邪风气,重整圣殿的敬拜。 约阿施登基,通国一片欢乐。 这样,犹大国暂不受北国崇邪的风气影响。 思想问题(第22, 23章) 1 亚她利雅可算是当时的「女强人」,可惜手段阴毒,险令大卫子 孙灭绝,王位後继无人。 她是在什麽情形下剿灭王室的呢? 这事背後有何超然因素?参22:4-7; 24:2。 2 试追查亚哈谢的家谱,找出暗利、亚哈和亚她利雅的关系,以及 他们的作风(王上16:25, 28-33; 代下18:1; 22:2)。 诗人说:「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 位。」(诗1:1)这话给你什麽提醒? 3 耶何耶大深信神对大卫的应许必不落空(23:3),但这信念并没 有使他静待神工作,他既抚养约阿施,又争取军方和民间领袖的 合作,策动推翻亚她利雅的计谋。 这对神的应许(主权)和人的责任(计划)二者的关系有何提示? 4 在亚她利雅当权的黑暗年日中,你若是敬虔的犹太人,坚信神曾 应许大卫的後裔永远作王(撒下7:16),你的心情会如何? 当消息传出,原来王子约阿施仍在世并将登基时,你会作个怎样 的祷告? 5 耶何耶大顺利地把「真命天子」送上宝座,并在国中进行改革, 他这样做为什麽会使所有国民都欢乐、合城都安静(23:21)? 这和「万军之耶和华是治理以色列的神」(撒下7:26)有何关系?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