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28:1-27 亚哈斯事迹 亚哈斯与父亲共同执政了一段年日,期间亚述帝国势力西渐。他采取 亲亚述的政策,以致政治、军事及宗教都受外国的支配。作者将犹大 的萎缩归咎於亚哈斯没有忠心跟从神。本章主要取材自列王纪下十六 章的资料,作者另加上解释。 1-4 总论 亚哈斯年轻登位,没有遵从前任四王的路线,反恢复了迦南的宗教。 1 「年二十岁」、「十六年」:亚哈斯如在三十六岁终结政治生 涯,他的儿子希西家登基时不可能已有廿五岁(29:1): 亚哈 斯绝不可能十一岁便生希西家!七十士译本说亚哈斯登基时是 廿五岁;另一种解释是亚哈斯与希西家共同统治了十二年。 2 「以色列诸王的道」:指拜偶像。 3 「用火焚烧他的儿女」:见王下16:3。 5-15 犹大惨败於亚兰、以色列联军 本段记载比王下16:5-6较详尽。 有关这次战争的原因,见王下16:5注。 作者一再强调犹大的失败与亚哈斯拜偶像有关。 7 当时亚哈斯刚登基不久,儿子尚幼小,玛西雅不可能是他的儿 子,大概是前一代的王子,握有军权。 8 「撒玛利亚」:北国的首都。 9-11 北国先知俄德的警戒和劝告:北国兵士战胜犹大乃是出於神的 允准,非他们的本领;他们不应滥杀南国同胞,又使犹大人作 奴婢,这种罪行必招惹神的忿怒,所以以色列人应立即释放犹 大俘虏。 15 俘虏被送到耶利哥,因它是最靠近南国的一个以色列城邑。 16-21 亚哈斯向亚述求助 有关此事,列王纪认为是亚哈斯为消除以、亚联军入侵的措施( 王下16:7-9),这里则以为是他经历侵略後的报复计策;不过两处的 描述并不尽相同,有可能是记载了不同阶段的事。 17 「因为以东人 ...... 」:可译作「当时,以东人 ...... 」。 以东与非利士在亚玛谢、乌西雅、约坦时受制於犹大(参 25:11-12; 26:2, 6)。这时,以东显然再次占领以录(「以拉他 」,见王下14:22注; 16:6注)。 18 本节的地方是犹大与非利士接壤的城邑、乡村。 19 「以色列王亚哈斯」:此时北国已亡於亚述手中,作者自此以 这称呼加诸以色列唯一的统治者犹大君王身上。 有关作者的「全以色列」观念,参本书简介。 20 「却没有帮助他」:根据王下16:9, 亚述为帮助犹大,把亚兰 歼灭了,及後更亡了北国(王下17:5-6)。 历代志下的作者在 此显然是从较长远的历史去看亚哈斯求助亚述一事,提革拉毗 尼色虽然履行诺言攻击亚兰,但对犹大也欺压一番(21),从 此犹大再无宁日(参王下16:18及注)。 22-25 亚哈斯向不能自保的偶像求助 (参王下16:10-16)。 亚哈斯一错再错,他上大马色本为朝见亚述王 ,但可能在那里看见一座建筑得很出色的祭坛,便要在耶城仿建。列 王纪没有明言亚哈斯的动机,可能暗示他用此新祭坛祭祀耶和华,以 博取 的欢心。代下此处则解释他这样做是出於愚昧:他要拜亚兰的 神,其实那些神连亚兰也不能保佑。 24 「亚哈斯将 ...... 毁坏了」:见王下16:17及注。 「封锁耶和华殿的门」:圣所内的祭祀乃完全终止。 26-27 结语 亚哈斯没有葬在王陵里,作者暗示这是由於他拜假神的缘故。 27 「以色列诸王」:指犹大诸王,参11:3注。 思想问题(第26-28章) 1 乌西雅定意寻求神,神就使他亨通(26:6)。 这原则在新约时代是否仍旧适用?参太6:31-33; 腓4:12-13。 2 乌西雅治下的强盛可用当时国际间的形势,或他个人励精图治为 理由去作解释,这与作者强调神帮助乌西雅兴盛的说法有冲突麽? 神掌管一切与人的作为二者之间如何配合? 3 乌西雅的骄傲与他个人的成就有密切关系(26:16)。 人怎样才可以不因成就而跌倒? 4 27:3-6指出约坦的建树、胜利与神的赏赐有关。 试数算一下神对你和四周的人所赐的恩典。 5 试列出亚哈斯的错误与挫折。 这给你什麽启迪? 6 28章里,北国人有什麽值得我们效法之处?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