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29:1-32:33 希西家事迹 在解释本书有关希西家的生平记载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1 本书重视希西家在宗教上的贡献,用了三章记载此事;列王纪 则相反,只有一节提及希西家的宗教改革(王下18:4); 2 与其他犹大王的记载比较,本书以四章的篇幅记载希西家的事 迹,可见作者对希西家政绩的重视; 3 本书作者所描写的希西家具有完美的形象,是大卫──所罗门 王的活现(参全书简介)。 29:1-31:21 宗教改革 作者在故事的开首即记述希西家的宗教改革──虽然在此之前希西家 已经与父亲亚哈斯共同执政了十多年(见上文);他大概相信读者对 希西家的生平已有基本的认识。事实上他这样的安排是要对亚哈斯拜 偶像的歪风提供强烈的对比。 1-36 洁净圣殿、再行奉献礼 所罗门王昔日建殿、献殿,希西家同样也洁殿、献殿。 1-2 生平简介 1 希西家登基时,父亲亚哈斯王仍在,参王下18:1注;他在位时 ,北国遭亚述吞灭(见王下18:10)。 3-11 委派利未人准备重开圣殿 作者向来重视利未人。 3 「元年」:希西家摄政的第一年。 作者用此强调希西家对圣殿的热心。 「正月」:指犹大历法的尼散月。 4 「东边的宽阔处」:即圣殿外的地方。 5-11 希西家训示利未人自洁,重新履行职责 恢复圣殿的祭祀,使神的烈怒平息,因为他们祖先离弃耶和华,以致 他们战祸频频,民不聊生。 6 「列祖」:指亚哈斯王及当代的人。 8 「其中的人 ...... 嗤笑」:这种说法参申28:25, 37; 耶24:9; 25:9。 亚哈斯在犹大与外族战争中,节节失败(见28)。 12-19 洁净圣殿 12-14 这里的利未人出自哥辖、米拉利、革顺三个宗族。 1 以利撒反和希幔源於哥辖; 2 亚萨则源自革顺; 3 耶杜顿出自米拉利。 上述七人的後代各派二人负责洁净圣殿。 16 「殿中」:指圣所部分(包括至圣所),只有祭司才可进去。 「污秽之物」:包括用作祭祀偶像的器皿。 「汲沦溪」:见王上15:13注。 17 「正月初一」:希西家给利未人的训示显然是在此日前,这时 他们已经自洁,然後开始洁净圣殿。 初一至初七洁净殿院,至初八才开始洁净圣所。 20-30 再行献殿礼 全部分为三部分: 1 首先希西家与众首领为全国献赎罪祭和燔祭, 2 然後有利未人按照大卫以来的规矩,在献祭时歌唱和吹奏乐器, 3 最後献感谢祭。 21 「为国、为殿、为犹大人」:「国」可能指皇室; 这三方面在亚哈斯时代都偏离神。 24 「为以色列众人」:这里的以色列人包括南北二国的国民,此 时北国已亡,先前南北二国之间政治的藩篱业已消失。 (参30:1-2) 30 「先见亚萨」:这种称呼参35:15; 代上25:5。 31-36 希西家呼吁百姓献感恩祭和燔祭, 开始圣殿献祭的日常程序 34 作者再次强调利未人的优越。 35 「耶和华殿中的事务」:指圣殿日常的祭祀仪式。 思想问题(29章) 1 希西家在那些方面可与先王大卫、所罗门媲美? 他们在信仰上有什麽可供我们借镜? 2 恢复敬拜耶和华的事宜由那些人带领进行? 他们有什麽影响力? 若要教会复兴,你首先应为那些人祷告呢? 3 希西家向祭司和利未人的呼吁(11)对今日的传道人、教会领袖 有什麽提醒? 4 洁殿礼中,献燔祭时有利未人、会众唱诗奏乐(27-28),假如 把这部分删去,你猜敬拜的情况会如何? 这对今日教会崇拜的唱诗与奏乐有何提示? 5 你认为当日洁殿礼是否徒具表面的仪式?参30, 36节。 有意义的敬拜除了具备合宜的程序、领崇拜的技巧外,还需要会 众怎样的参与呢? 6 虽然祭司和利未人的工作清楚划分,但当有实际需要时,利未人 便负起了祭司部分的工作(34)。 今天你的教会有否在组织制度上硬化,以致不能按情况而稍作变 动,发挥教会应有的功能呢? 7 作者强调利未人在宗教改革上有良好的表现,甚至有些祭司也不 及他们热心(34)。 由此看来,宗教职分的高低与对神热心的程度是否必然成比例呢? 一般信徒在对主的热心上是否理应比专职事奉主的人为小呢? 8 作者对宗教改革的成功下了什麽结语?参36节。 当你在教会的事工上有显著的成绩时,这话给你什麽提醒?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