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代下二十六1】「犹大众民立亚玛谢的儿子乌西雅(又名亚撒利雅)接续他父作王,那时他年十六岁。」 本章的内容几乎完全是王下十四21,22和王下十五1~7有关乌西雅统治记录的补充。《列王纪》把乌西雅统治的记录分成两个部分,中间插入耶罗波安统治的记录(王下十四23~29)。有人据此认为王下十四21,22关于乌西雅的内容是亚玛谢统治记录的补充;而在耶罗波安二世的记录以后,第二次介绍乌西雅的统治,可能意味着乌西雅有一段时期是与他父亲共同执政的,第二次则是他开始单独执政。《历代志》均采用乌西雅的名字,只是在代上三12的家谱中用亚撒利雅(Azariah)。在亚述人的记录中有
Azriau 的名字,现在普遍认同为亚撒利雅。除了“亚撒利雅”拼写的差异以外,代下廿六1,2和王下十四21,22是一样的。 【代下二十六2】「(亚玛谢与他列祖同睡之后,乌西雅收回以禄仍归犹大,又重新修理。)」 以禄是亚喀巴湾的一座城市,靠近以旬迦别(见王下十四22注释)。 【代下二十六3】「乌西雅登基的时候年十六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五十二年。他母亲名叫耶可利雅,是耶路撒冷人。」 第3、第4节与王下十五2,3相对应。《历代志》照例没有提同时代以色列的事件(王下十五1),因为它不涉及北方的王朝。 【代下二十六4】「乌西雅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效法他父亚玛谢一切所行的;」 【代下二十六5】「通晓上帝默示,撒迦利亚在世的时候,乌西雅定意寻求上帝;他寻求耶和华,上帝就使他亨通。」 「通晓神默示
...... 时候」应作「撒迦利亚在世的时候,指导乌西雅敬畏神的事」。撒迦利亚显然是先知,且是乌西雅王的谏臣。本书作者往往重视先知在政治上的影响。——《串珠圣经注释》 「撒迦利亚」该先知仅在这里提到。 「寻求上帝」这种说法反映了《历代志》的特征,指出顺从的福气和犯罪的苦果。 【代下二十六6】「他出去攻击非利士人,拆毁了迦特城、雅比尼城,和亚实突城;在非利士人中,在亚实突境内,又建筑了些城。」 第6~15节记录乌西雅的征战,他的公共工程以及他的兵力。这一段是《历代志》所特有的,有助于我们了解乌西雅统治的性质。据认为,亚述文献中“依奥达Iauda
的阿西雅(Azriau)”就是犹大的亚撒利雅(乌西雅)。如果是这样,这些文献就(见王下十四28;十六5注释)证实了圣经中有关乌西雅军事强大的描述。 【代下二十六7】「上帝帮助他攻击非利士人和住在姑珥巴力的阿拉伯人,并米乌尼人。」 「非利士人」代下十七11;廿一16也把非利士人和阿拉伯人并提。 「姑珥巴力」地点尚未确定,但有人认为可能在以东。 「米乌尼人」是西珥山地区的玛云人(见代下廿1注释)。 【代下二十六8】「亚扪人给乌西雅进贡。他的名声传到埃及,因他甚是强盛。」 「亚扪人」参代下廿1,是攻击约沙法的同盟的成员。 【代下二十六9】「乌西雅在耶路撒冷的角门和谷门,并城墙转弯之处,建筑城楼,且甚坚固;」 「城楼」东方城市的城墙大门上筑有城楼。在紧急状况下可以驻扎军队,储存军备。本节所提到的大门可能在城市西北角(见代下廿五23)。 「谷门」可能在城市西南角(见尼二13;三13)。见本书405页地图。 「(城墙)转弯之处」参尼三19,20,25。有人认为该城楼在锡安山东侧城墙弯曲处,从东南面保护锡安和摩利亚山。 【代下二十六10】「又在旷野与高原和平原,建筑望楼,挖了许多井,因他的牲畜甚多;又在山地和佳美之地,有农夫和修理葡萄园的人,因为他喜悦农事。」 上半节应翻译作:「又在旷野建筑望楼,挖了许多井,因为他有许多牲畜在山麓和平原地方」。乌西雅在旷野开拓畜牧场,建筑望楼保护牲畜免受劫掠,又挖水井供畜牧用。 「高原」地理上称为「示非拉」,指犹大山地与槟海平原之间的低岗地带。 「平原」指约但河外的草原,是从亚扪人手中夺回的地方(8,前为流便支派的地,见书十三15~23);又有学者认为是指「滨海平原」。 「山地」指「犹大山地」。 「佳美之地」指希伯仑以南的农业区。 「有农夫
...... 」乌西雅鼓励人民从事农业。——《串珠圣经注释》 「在旷野」即牧场。城楼是为了防御贝督因强盗。 「平原」希伯来语是mishor,有时指亚嫩谷和希实本之间的肥沃平原(见申三10;四43;书十三9,16,17,21;廿8;耶四八8,21),但这里显然指犹大的一块土地。 「葡萄园」英文KJV译本为迦密。在犹大希伯仑以南七英里之处的一个地方叫迦密。 【代下二十六11】「乌西雅又有军兵,照书记耶利和官长玛西雅所数点的,在王的一个将军哈拿尼雅手下,分队出战。」 【代下二十六12】「族长、大能勇士的总数共有二千六百人,」 【代下二十六13】「他们手下的军兵共有三十万七千五百人,都有大能,善于争战,帮助王攻击仇敌。」 「军兵」这里的兵力是307,500名,可以与亚玛谢的300,000名相比(代下廿五5),但是比亚撒(代下十四8)和约沙法的军兵(代下十七14~18)少得多。 「有大能」如果乌西雅是亚述人碑文上的阿西雅(Azriau),那么在提革拉毗列色三世(745~727)统治期间,他一定是西亚地区很有影响的人物。见王下十四28注释。 【代下二十六14】「乌西雅为全军预备盾牌、枪、盔、甲、弓,和甩石的机弦,」 「甩石的机弦」可能指用于甩石器的石子。 【代下二十六15】「又在耶路撒冷使巧匠做机器,安在城楼和角楼上,用以射箭发石。乌西雅的名声传到远方;因为他得了非常的帮助,甚是强盛。」 「机器」可能类似于后来罗马的石弩,或弩炮。 「传到远方」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多次提到“依奥达Iauda
的阿西雅(Azriau)”(见13节注释)。 【代下二十六16】「他既强盛,就心高气傲,以致行事邪僻,干犯耶和华他的上帝,进耶和华的殿,要在香坛上烧香。」 「气傲」原文作「至毁灭」,是指他患上麻疯绝症。 「行事邪僻」可作(对神)「不忠诚」(参代上十13)。——《串珠圣经注释》 在一般情况下,只有祭司才可以进入圣殿,在幔子前祭坛上烧香(见民十八1~7)。乌西雅竟要擅自履行神圣的祭司职责。 【代下廿六16~21】这事给我们一个大警告,就是神未曾命令的事,我们千万不要擅自去行,免得被神刑罚。大痲疯,按灵意说,就是污秽的罪。凡没有神的吩咐而妄动的人,在神面前,都是犯了污秽的罪。在神的工作里,人自己的热心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人不能用他的热心来支配神的工作。进圣殿烧香,原是非常美好的,只因不是神的命令,就成为当受责罚的罪。 【代下二十六17】「祭司亚撒利雅率领耶和华勇敢的祭司八十人,跟随他进去。」 乌西雅进入圣殿时可能带着许多随从,不想让大祭司赶走,但亚撒利雅准备在必要时采用武力。 【代下二十六18】「他们就阻挡乌西雅王,对他说:“乌西雅啊,给耶和华烧香不是你的事,乃是亚伦子孙承接圣职祭司的事。你出圣殿吧!因为你犯了罪。你行这事,耶和华上帝必不使你得荣耀。”」 犯罪从来不是荣耀,而是羞辱。乌西雅统治的后期因罪而污损了自己高尚的记录。 【代下廿六18~21】乌西雅王擅自作主而行了神指定只有祭司才能作的事——烧香给神,神马上叫他长了大痲疯而死。同样地,许多人现今想要在祂的殿里为祂作工,却是作神此刻并没有指派他的事工,他们有强的欲望要服事主,以之作为极大的享受,但神说这是干犯圣所的罪,因为不是祂所要的。任何依赖人自己的能力来事奉主的,都是干犯圣职的罪。
他列祖的坟地里;因为人说,他是长大痲疯的。他儿子约坦接续他作王。 【代下二十六19】「乌西雅就发怒,手拿香炉要烧香。他向祭司发怒的时候,在耶和华殿中香坛旁众祭司面前,额上忽然发出大麻疯。」 「发怒」一桩罪几乎肯定会引发另一桩罪。祭司们在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让国王献祭。国王受到这样的阻止,就十分生气。 「忽然发出大麻风」正当国王站在上帝面前悖逆发怒时,上帝的惩罚临到了他。他忽然发出大麻疯,惊恐地意识到上帝的手触到了他。 【代下二十六20】「大祭司亚撒利雅和众祭司观看,见他额上发出大麻疯,就催他出殿;他自己也急速出去,因为耶和华降灾与他。」 「大麻疯」并非今日的麻疯病;患者被视作宗教上不洁净,不能踏足圣殿。——《串珠圣经注释》 看到国王患上大麻疯,祭司们准备把他赶出圣殿。乌西雅自己也惊恐地逃出来。 【代下二十六21】「乌西雅王长大麻疯直到死日,因此住在别的宫里,与耶和华的殿隔绝。他儿子约坦管理家事,治理国民。」 「别的宫」希伯来的法律禁止麻疯病人与别人同住,只可以独居。古时候“要独居营外”(利十三46)。 「隔绝」国王再也不可以进入圣殿神圣的区域。 「管理家事」约坦从他父亲患大麻风起,担任摄政,治理国家。 【代下二十六22】「乌西雅其余的事,自始至终都是亚摩斯的儿子先知以赛亚所记的。」 以赛亚在“乌西雅王崩的那年”得见上帝光荣的异象(赛六1)。他担任先知似乎一直到公元前681年登上亚述王位的以撒哈顿时期(赛卅七38)。以赛亚约在公元前740年开始工作。那时他还年轻(见《先知与君王》第305,310页)。 【代下二十六23】「乌西雅与他列祖同睡,葬在王陵的田间他列祖的坟地里;因为人说,他是长大麻疯的。他儿子约坦接续他作王。」 「在王陵的田间」王下十五7
为“在大卫城”。可能指亚撒利雅埋葬在属于王室的墓地里,而不是王室的坟墓本身。 【才略的君王——乌西雅(二十六1~23)】 一、他敬拜真神(5) ——《新旧约辅读》 【乌西雅之复光——为长乐王(二十六1~23)】 一、其虔诚(1~5) 二、其兴盛(6~15) 1、战胜敌国(6~7) 2、声名远扬——他的名声传到埃及,并传到远方(8) 3、大兴土木(9~10) 4、农业发达(10) 5、军备充实(11~15) 三、其傲慢(16~19) 四、其惩罚 1、因其骄傲使他学谦卑 2、因其犯圣使他染污秽 3、因其向祭司动怒使他向祭司请求 4、因其为帝王显出圣职之尊荣 ——贾玉铭《圣经要义》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