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返回上级目录】

第三章  恢复敬拜与殿基

被掳的人回到圣地,聚集在耶路撒冷。他们筑坛敬拜,恢复殿基。

一、恢复敬拜(316

1.重建祭坛(13节)

在圣殿旧址重建。第一件要紧的事是筑坛(参诗274)。

1)“到了七月”(拉31):

可能是归回后的第一年(公元前537年)。

七月,是传统节期最多的月分(约阳历910月)。所罗门在这个月行献殿礼。

他们回国后7个月就筑坛。

2耶书亚2节):

耶书亚是耶和华拯救的意思,是约书亚的另一写法。他的父亲约萨达是被掳前最后一个大祭司。耶书亚是祭司。因本段谈及有关信仰问题,所以先提祭司(384352)。

3所罗巴伯32):

他是大卫王室合法的继承人(代上31719)。波斯王派他作省长(该11)。

与他的弟兄,指普通百姓,不是亲弟兄。

4都起来建筑以色列神的坛(拉32):

本来先建殿,才筑坛献祭,现在先筑坛献祭,因为悔罪求赦的心恳切。

列王时,有时不理会,但归回时,第一就是求赦罪。

2.恢复献祭(3节下-6节)

1邻国的民3节):

指撒玛利亚居民。他们害怕,就早晚献祭求保护。

2守住棚节”(4节):

甘心祭5节):

这是额外的奉献(申1617,林后813)。

②“七月(拉36):

七月(是提斯利月Tizhri 1521日(利233443),即阳历910月间。15日起守住棚节。

③“按照数例4节,民291238):

每日献祭(拉34),要向耶和华守节七日(民2912)。七日总数与所罗门时比较,就太少,但从归回人数和财力来看,这是很可观的奉献了。

二、恢复殿基(拉3713

1.预备所需的物料和人力(79节)

主要是所罗巴伯和耶书亚带领(8节)。

1)照所罗门时的那样预备物料(7节,王上5章)。

2第二年二月……兴工建造(拉38):

“百姓到耶路撒冷……”,是公元前537年春,在筑坛后半年。53645月间(宗教历是二月,王上61,是所罗门建殿的月分),但受阻(拉44)。

3从二十岁以外的……”(拉38下):

早期,利未人服侍的年岁是30(民43)或25岁(民824),后降至20岁(代上232427),大概因利未人数量很少,所以年龄也要降低。他们不单兴工建造,他们还有督理的工作(拉389)。

2.献殿基礼(拉31013

1)立殿基(10节):

“立……殿根基”,“立”原文是恢复的意思。

所罗门圣殿的根基甚稳固。巴比伦人虽然拆毁圣殿,但很难拔出殿基。

现在不是注重新立根基,只是修复。

照以色列王大卫所定的例10节):这里可能有诗班参加。有祭司独唱,有一个诗班唱副歌。

2)立殿基观感(1113节,参代下51373):

众民欢呼:

许多未见过旧殿的人,只听前辈讲论,久望而实现了,所以大声欢呼!

②“见过旧殿的老年人便大声哭号(拉312):

a. 回想圣殿被焚,数十年来希望早日恢复。

b. 新旧之比:新殿远不及旧殿。

c. 人被掳,殿被焚,今见神恩典,哭了!

悲喜交杂之声(13节):

旧殿被焚,似无可再建。信徒在世苦中亦乐;世人则乐中亦苦。

── 林献羔《以斯拉记释义》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心雨文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