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奉献所有(十二1~47) .各尽所能(1~26、44~47):人口调查过了,看守各城镇的人也分派了;现在,有关圣殿敬拜的各种专责人员也要组织起来,他们有优秀的领袖,也有严格的事奉标准(24、45)。 .奉献城墙(27~43):他们献上的,又何止城墙! 1. 所有利未人都要出席典礼,使颂赞更雄壮、更美好(27)。 2. 洁净自己(30)。神看重的不是城墙、礼物,而是人本身。 3. 分两队绕城游行,从城的西南面开始,反方向而行,到东北部圣殿前相会才停止(31~40)。 4. 献上许多祭物,因为他们的心大大喜乐(43)。 5. 极其欢喜(43)。 他们看见了神大能的作为,心被恩感,将自己洁净,分别为圣给主,努力颂赞,大大欢乐。我们亦看见神大能的作为吗? 祈祷 主啊!显示的大能,感动我,叫我将身心作为活祭献给,不怕事奉的标准严格,只求管理我一生。──《新旧约辅读》 奉献礼(十二1-十三3) (一) 首廿六节包括两张祭司和利未人的名单,一张由所罗巴伯时开始(1-11节),另一张(12-26节)由一代以后开始(因为十二节的约雅金,被认为是如十节所云,是耶书亚之子,而耶书亚为所罗巴伯同时代的人)。整章似乎叙述供应圣殿所需,自所罗巴伯时期至以斯拉、尼希米时期(26,47节),都无匮乏。其联系直追溯至大(24,45-46节),他派利未人担任各种角色,如守门的,歌唱的,一般责任为主领赞美和感谢(24节,参照代上廿三30)。 (二) 利未人担任感恩的责任,巧妙地导入廿七至四十三节描述的告成礼,礼中感恩为主要的重点(31节)。住在村落里的利未人前来,有各种赞美的乐器,为此重大的节日,准备他们自己和百姓(30节)。他们的『洁净』包括特别的礼仪,如禁食、不亲近女人、洗衣服等;参照出埃及记十九章十节、十四至十五节。城门和城墙也要用合宜的礼仪加以洁净,在这里没有特别说明。 在礼仪中,分为两队,在城墙顶上行走,或许一起在谷门(西南方)开始,在近圣殿的东北方相遇,于是一起进城。(参阅下图──尼希米时代的耶路撒冷)在右面行的一队,即逆时钟方向行的(31-37节)由以斯拉率领(36节),尼希米率领的是左边的那队(38节)。与他们同行的,有『犹大的首领』(31节)。这里,正如在忏悔和更新的伟大的仪节一样,整个社体(至少有的是代表),自上至下,都有出席。每一种人──感恩的人、小区的领袖、祭司、乐师──都有人在那里。 这落成礼到底含有多少感恩的成分,可以从两大队的人,名为『称谢的人』可以知道。这行列令人追忆有些诗篇里的话(例如诗六八24现代中文译本──『你凯旋的行列』,也留意上下文中『犹大的首领』,27节),发出赞美的声音。(这并不是说,所有这样的行列和尼希米的一样,尼希米的是特别有关城墙的重建。还有这里的事件,使人对于许多诗篇所唱的这种背景,有些理解。事件虽不一样,精神却一样。) 尼希米时代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的欢愉(十二1-十三3)(续) (三) 当两队在圣殿里相会,在以斯拉记及尼希米记里,特别注意的主题──圣殿和城墙──结合在一起。许多解经家觉得希奇,城墙的告成礼,距离城墙的完成(六15),要经过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怀疑此告成礼,原本并非连在一起。但是从经文的资料,显然两件事的告成礼,摆在一起,是十分合逻辑的。在以斯拉记及尼希米记里,很清楚城墙本身,并非最终目的。如果在城墙造成后,即举行告成礼,就会引起这样的误会。 七月近在眉睫,以其节日的要求,提示了解决的方法。这一个黄金机会,把城墙放在正确的观点上。开始初步阶段的喜乐──在百姓的家里,不在圣殿里(八12)──足为导入高潮告成礼之前的忏悔、献身之伟大行动(九、十章)的步骤。当百姓把圣殿放在他们思想中心之后(十32-39),他们朝向圣殿,在城墙上迈步行进。他们所见的城墙:并非犹大力量的纪念碑──决非如此!──而是上帝在这世界中保护及传扬祂圣名的恩赐。随城墙完成后的团体行动,估计是为了提防把上帝所赐一般美善的恩赐、其成圣之路(参照弗四11-14),和个人成就混淆在一起,那是长期以来威胁上帝子民的灵性的。 (四) 百姓在圣殿聚集,都抱喜乐的心态。尼希米在四十三节,多次用『欢乐』或『欢声』。他指出旧约宗教的主要特质。欢乐是对上帝的良善恩慈唯一正确的反应。在崇拜的行动中,耶路撒冷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并非偶然的事。回归的以色列民觉得属于一体,完全认识他们的生命存在,都是从上帝而来。在第八章也是这样,在宣读上帝的话以后,即有欢乐。相同的,使徒保罗会说:『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腓四4):而且这是由于监禁和处于宗教迫害的处境中!如果有人对尼希米的耶路撒冷的欢乐感到有些疏隔、或是认为保罗的话不自然,那是由于在敬虔生活里找幸福这种层次,简直是西方富裕的社会难以体验到的。尼希米和保罗所知道的喜乐,和现代以获得愈多、成就愈高为无上快乐,大相径庭。他们的是属灵的──如仁爱、和平、节制等(参照加五22)。百姓欢乐,『因为上帝使他们大大欢乐』(43节)。 (五) 十二章四十四节至十三章三节所写的是与十章三十至卅九节相同的任务,保持宗教的纯洁。在四十四节所说的奉献,首先在那里列举(十37)。我们现在知道事实上他们所奉献的,在以色列民历史上许多时期,不认为理所当然。(玛一章所描述的,却是另一幅图画。)对于祭司有正当的供应,依赖大家乐意奉献。这种良好的供应,正是犹大在宗教上认真的表记(44节)。 圣职人员的忠心(45节)也应当留意。也许难以阻遏的是,有人疏忽自己同胞的意愿,把私人的利益置于首位,使圣工的素质下降。(玛拉基的不满,主要针对他们这一类人说的。)不过在这里,他们足可和大、所罗门所憧憬的相比美(包括在代上廿三至廿六章;至于亚萨,46节,见代上廿五章及诗五十,七三至八三篇),并合律法的要求(47节下,参照民十八21-26)。 第十三章的前面几节,应当属于十二章。它们有相同的语气,回忆十章三十节所作的应许,紧随申命记廿三章三至五节之意。在这里亚扪人和摩押人混在一起;严格地说,摩押人只是雇用巴兰(民廿二至廿四章)。古代的律法,在这里和其它的地方一样,应用于一切非以色列民后裔的身上。在这里所念的申命记律法的措辞所提示,建议他们不可参加崇拜聚会。这与十三年以前以斯拉所组织的大量离婚的措施不同。这问题仍然存在,表明以斯拉的计划遭遇到困难,因为杂婚的这一代又再兴起。或许这只是一种折衷处理,但出于同样的关怀,为避免社会产生巨大的分裂,严格的排拒是必要的。 最后,更有一点,必须说明,以斯拉或尼希米所实施的,都无意阻止他们归信上帝而成为『以色列民』的可能性,再参照以斯拉记六章廿一节,并摩押人路得的皈依及被接受(得一16-17)。 在十二章四十四节至十三章三节所描绘的,是虔敬的礼拜,达至以斯拉记及尼希米记中其中一个高潮。圣殿告成了,周围的城墙造好了。敌人不敢接近。这社体表明自我的奉献,和满心欢喜之间的关系。这是上帝的子民经常发生的事。──《每日研经丛书》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