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重建与复兴
当我们将要开始建造新堂,我决定接受马唐纳的建议,他说:“假如你有任何建筑计划,却苦于招聚人手,你要阅读、研究、教导尼希米记,或用这本书来讲道。” 经验告诉我们,建造礼拜堂对教会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很少有教会能在信心、相爱、同心上交出让神满意的答卷。很少有教会能够做到“建殿的时候,锤子、斧子,和别样铁器的响声都没有听见。”(王上6:7)。这样巨大的工程足以摧毁教会的同心。内忧,且有外患,危机四伏,无时不在。那背后所站的就是神的仇敌——撒但。“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6:12) 我们将这一工程视为一场争战。 兵马未发,粮草先行。教会每一件事,若以神的话作根基,就会让我们感觉格外踏实,特别胸有成竹。每一件事,都是让我学习某一卷书(或某一种真理)的机会。 韦甘比说:“除了尼希米记外,旧约没有另一卷书给我们更大的动力,去为神的工作献上这么明确的热心。尼希米的热忱,他不惜任何代价和后果为神真理的道的例子,是我们这刻极为需要的榜样。”巴斯德说:“尼希米记是一颗宝石,富有属灵的教训。它告诉我们,归回的百姓如何在尼希米的领导下重修城墙,重新学习摩西的律法。重建城墙的史实会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有分于天国的建设——属灵的事奉。” 我们先来看一下本书的背景: 在旧约十七卷的历史书中,以斯拉记、以斯帖记、尼希米记这三卷是最末后的一段历史书。以斯拉记与尼希米记常被视为上、下卷,合为一书。以斯拉记前六章说到圣殿重建,后四章则是敬拜的恢复。在这两部分之间的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以斯帖记中所记的事情,即整个犹太民族的生存发生了很大的危机。尼希米是在亚达薛西王手下作酒政的,后者的父王就是亚哈随鲁,其继母以斯帖很可能还在人世。尼希米得以居酒政要职,是否因以斯帖的缘故,就无从考证了。这个时候,虽然修建了圣殿,但未建筑城垣,因为仇敌百般拦阻他们。 这三卷书的背景,就是神百姓的被掳。犹太人被掳达七十年之久,神藉三个工人带领被掳的人归回: 第一次,公元前538年,所罗巴伯为领袖,建立荣耀的圣殿。 第二次,公元前458年,以斯拉为领袖,将律法书写在百姓的心版上。 第三次,公元前445年,尼希米为领袖,建立稳固的锡安城墙。 尼希米藉着修造耶路撒冷城墙带进了复兴。城墙与复兴是有密切关系的,因为: •它是神选民的保障——什么时候他们有城墙,他们就有保障;什么时候他们失去城墙,他们就失去安全。 •它是神选民的见证——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遥指天上的耶路撒冷。城墙的存在,就见证神是以色列的神;它若被攻破,就证明神不在他们中间了。 •它是神选民的界线——它是分别的界线。什么时候城墙倒塌或被毁,什么时候城内、城外就没有分别了。 我不仅看见锡安需要城墙,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教会都需要建造一垛神的城墙。 读尼希米记,要把这句话存在心里,成为你的负担、催促: “我们所遭的难,耶路撒冷怎样荒凉,城门被火焚烧,你们都看见了。来吧!我们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免得再受凌辱。”(2:17) 尼希米记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至六章,重建城墙——外面的建造; 七至十三章,重建百姓——里面的建造。 人们往往会注意外面的建造而忽略了里面的建造。在尼希米记,重建城墙和重整灵性乃是二而一的事。 在这次新堂的建造中,我真希望里外并重,千万不要因着事物的繁忙而忽略了心灵的工程,属灵的建造。毕竟我们更深的关怀,是为着那座城,那座圣城、新耶路撒冷。那是神与他蒙救赎的子民们一同在建造那城墙。那城墙不能单独地由神来建造,因为它是属于新造;它必须是神与我们一同来建造,并且是建造在我们里面的。神一直在建造那城墙,直到有一天,在圣经的末了,就出现了那座圣城新耶路撒冷。那是何等的一座城!那是一座碧玉造的墙,是宝贵的石头,像水晶一样地透亮。那座城垣是用神的生命来建造的。那乃是分别。当圣灵开始在我们里面建造起神的生命时,很自然的,那个生命要把我们与任何世界上的事物分别出来。那座墙要越来越高,直到它完成了。 但愿新堂的建造,成为一个契机,让我们更注意那属灵的建造。以祷告、信心、勇气和行动,有份于神的重建和复兴的工作。 “来吧!我们起来建造吧。” “于是他们奋勇作这善工。”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