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负担——工作的基础
我们开始读这卷书。
“哈迦利亚的儿子尼希米的言语如下”,这句式原是一本独立书卷标题的引言(如耶1:1;摩1:1),表明本书是独立的一卷。 尼希米是一个改变历史的人,是神兴起的器皿,藉着他带进神的选民末后一次的复兴。历史的使命若落在另一个没有尼希米那种质素的人身上,当是另一番光景。 真是“文如其人”,“尼希米的言语”是圣经中最活泼的文字之一:友善、实际,中间插入“旁白”和直率的评语,使尼希米的属灵性格既然于纸上。 “哈迦利亚”意为“要等候耶和华”,“尼希米”意为“耶和华安慰”。在这荒凉的岁月、低潮的日子,需要有祷告的催促——“要等候耶和华”。哈迦利亚一定是一个祷告的人,尼希米灵性的根可以在他父亲的身上找到。宋尚节博士出生前二十七年,上帝已经在兴化兴起了两位妇女不断为中国教会的复兴祷告。唐崇荣牧师还没奉献作传道之前,神已经感动他的母亲,天天为着兴起青年人奉献做主的工祷告。想不到结果神呼召她的孩子,等到一个奉献,两个奉献,三个奉献……她才发现“糟了,怎么都是我的孩子?”她说:“主啊!兴起年轻人!”上帝说:“你的儿子!”“主啊,再兴起!”上帝说:“再兴起你的儿子!”她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传道大概没有饭吃,所以她说:“主啊,我老的时候怎么办啊?这些孩子都做传道可能没有饭吃了,怎么养我呢?求主给我七个孩子至少有一个做生意,使我能养老。”她一面求复兴,一面没想到神要她付代价,一共七个儿子都要献上作时代的工人。后来,她顺服了。 神兴起了尼希米“接续祖先”,“用清洁的良心”事奉神。他一定是许多恳切祷告的结晶。神兴起他这个人成为他子民们的安慰。 读这一章,最让人感动的是尼希米心灵里面的沉重负担,以及因这负担所倾泄出来的祷告。 负担,是工作的基础。 在神的家中,如果没有人有属灵的负担,神的工作就没有开始的基础。 一、负担的形成(1:1—3) 属灵的负担是如何形成的?在神的家中,为什么有的人有负担,有的人没有负担?为什么有的人有重的负担,有的人却只有轻的负担? 1—3节,我们看见负担形成的三个要素: 1、基本因素——心的归向(1:1) 一个有负担的人,必定是一个将心归主、眼目喜悦主道路的人。 于这个世界,我们都是被掳的人。《三国演义》中有两个被掳的人,都被厚待。一个是刘禅(阿斗),他说:“此间乐,乐不思蜀!”另一位是关羽,他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基督徒实在也存在这两种类型。 “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基斯流月,我在书珊城的宫中。”(1节) “我是作王酒政的。”(11节) 尼希米“身在深宫,心系耶城”。他在王宫中,在朝廷中居很重要的位置,这个地方真是一个温柔的陷阱,叫人渐渐迷失。生活的安逸、权势的诱惑、事务的缠累……足以将人粘住。许多基督徒一入商场、宦海不久就迷失了,很快就忘了自己是谁了。 在书珊宫中,尼希米过着非常优裕的生活;然而他的心和他的关怀却在别的地方。虽然他侍立在王的面前,但他的心却与那些从被掳之地归回,为着神的名而站住之人在一起。在此时,他无法回去,但他关怀的心却与他们相系。虽然他过着特权的生活,但他却从未忘记他的弟兄们,就是那些要为着神的名在这地上而站住的人;他的心与他们紧紧相连。 他就象在巴比伦城里的但以理,“他的楼上窗户,开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但6:10) 他又象摩西,“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他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宝更宝贵。”(来11:24/26) “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诗137:1)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我若不记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诗137:5、6) 这些诗句准确的表达出尼希米他们的心境。 一个心不归神,心不挂念神的家的人,永远不可能有真实的负担。心归向神,并且素常如此,这是属灵负担形成的基本因素。 2、必要因素——肢体交通(1:2) 在基本因素的基础上,还要有必要因素——肢体的相交,以及所带来的光景的触动。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 有一天,尼希米的兄弟和另外一些犹太人到耶路撒冷作了一次短短的访问,然后他们回来。尼希米就迫不及待地向他询问耶路撒冷和骨肉之亲的情景。 他们向他所述说的是个很悲惨的故事。 与有属灵负担的肢体交通,和他们一同祷告,这是一个使属灵负担增强加深的有效方法。前提是你也是一个将心归主的人。有一次,本堂的一位同工参加一个专修班的同学会以后,耳闻目睹自己的同学一对一对地移民内地开荒布道,回来之后,福音的负担有了很大的提高。 如果你都与世人为友,或只和冷淡的信徒在一起,你不可能有强烈的负担,甚至连你的仅有一点负担也会消失殆尽。 3、直接因素——光景触动(1: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能这样触景生情的,是因为他有诗人的情怀,一般的人是不会这么敏感的。 同样,一个心不归神的人无论看见多么悲惨的光景,也是无动于衷的。心灵麻木,必然熟视无睹。但是,一个爱神与神家的人,他的心是敏感的,神家一切的变故都是那样左右他的视线,牵动他的情怀。 这是一个怎样的光景啊! “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在犹大省遭大难,受凌辱;并且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 在剩下的余数归回耶路撒冷之后,他们能以重建圣殿,他们能以恢复圣殿中的事奉;可是,耶路撒冷仍然在废墟的光景中。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没有任何一点的保护。因此周围的仇敌无论昼夜都可以进来骚扰、侵犯、攻击他们,使他们陷入极大的困苦中。他们没任何的保护,而生活在那地当然是极其艰难的。所以,许多归回的人又回到被掳之地,因为实在太艰难了。 当尼希米听见了,他的心深深被摸着了,他在神面前痛痛地哭泣。 从灵意来看,城墙代表与世界的分别。 你个人的灵性需要城墙。亲爱的,你那与世界有分别的城墙如今是怎么样的光景?你是否已经与世俗毫无分别? 你的家庭的城墙光景如何?你的儿女在基督里受着真理的卫护吗?你的丈夫(或是妻子)在哪里?你家庭祷告的墙、信任的墙依然在吗? 同样,教会需要城墙,需要用真理作为分别的准则。这些城墙是否焚毁了?教会见证的城墙是否无恙?下面这首诗歌真是唱出我们真实的光景: “神的殿荒凉,守望的人在哪里?城墙坍塌,各人专顾自己,主心忧伤主心焦急。嘴上对主都满了爱情,心却与主远离。谁能为主站起,都想退后逃避,真心付出的人在哪里?泪水滴落衣裳,衣裳满了泪滴。有人死在罪里,有人还在埃及。主啊求你兴起、兴起!” 事奉不是笑着上路,而是哭着开始的。 尼希米是在他哀哭之后才开始工作,他在失望之后而产生了决志。在你开始为神作任何工作之前,你首先要观察在你周围被焚烧掉的残垣废墟。只有当我们看到一种光景而为之哀哭、悲伤,为之禁食祷告时,那才是真正摸到事奉。 除非你心里有深重的负担,否则你不会觉得担子是轻省的。这是每一个时代工人工作的基础。 二、负担的祷告(1:4—11) 尼希米的负担越过越重,就象洪涛卷袭而来,在他里面冲击、拍打,越流越涌。他只有一个出路,就是到主的面前倾心如水。“我听见这话,就坐下哭泣,悲哀几日。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祷。”这是有极重负担的祷告。一个真正有负担的人,当他看见一个荒凉的情景,决不会“向人说”过于“向神说”。甚至有的人将这些事这里讲讲,那里讲讲,甚至将之作为批评人的材料,归罪于别人。但是,一个真有负担的人总是将之带入内室,带到天上的神面前。他的眼泪装在神的皮袋里,过于流于人前。要让负担化为祷告,而不是化为埋怨。 他禁食,但禁食决不能加重祈祷蒙垂听的砝码,而是里面深重负担的表现。这负担让他寝食难安,不能自己。没有负担的禁食是没有意义的,只是一种宗教的形式。那种禁食用唐崇荣的话来说,不过是“过一会再吃”而已。 祷告(特别是祈求的祷告)之主要目的,乃是把我们的负担带到神的面前,为要成全他的旨意。我们都有祷告,但未必都是负担的祷告。祷告中有无负担真是大不相同! 那么,什么是负担的祷告呢? 尼希米为我们作了美好的榜样。 1、被神的话语抓住 从他的祷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熟读神话语的人。祈祷与读经是不可分开的。读经好,祈祷才会好;反之亦然。祈祷使读经能以进深,读经使祈祷更加宽广。 我们祈祷的话语从神的话来; 我们祈祷的感动从神的话来; 我们祈祷的能力从神的话来; 我们祈祷的功效从神的话来。 在这个感人至深的祷文中,你会发现,他的祷告是根据神自己的启示而倾吐出来。祷告决不能以自己的意念来支配神的意念,决不是以自己的计划来说服神的带领,真正的祷告是——祷告神的祷告,感受神的感受,思想神的思想。 祷告不是我们在应用神的话,乃是我们被神的话抓住。神的话在引导、主宰着我们的心灵。 所以,一个真正有负担的人,必定被神的话语抓住的人,并且不知不觉进入神的话语的境界里,也不知不觉地将神的话涌流出来。这样的祷告必不至落空。 是你抓住神的话,还是神的话抓住你?这是界定是否为负担祷告的重要标志。 2、被神的性情所摸着 一个祷告的人,必定是一个有分于神性情的人。 这样的人在祷告中,被神的性情所摸着,他的心与主的心共鸣。 当他被神公义的性情所摸着,他就感受到罪的可憎、可怕、可恨。他就说:“愿你睁眼看,侧耳听,你仆人昼夜在你面前为你众仆人以色列民的祈祷,承认我们以色列人向你所犯的罪;我与我父家都有罪了。我们向你所行的甚是邪恶,没有遵守你借着仆人摩西所吩咐的诫命、律例、典章。”(1:6、7) 当他被神慈爱的性情所摸着,他就说:“耶和华天上的神,大而可畏的神啊!你向爱你,守你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1:5)“主啊!求你侧耳听你仆人的祈祷,和喜爱敬畏你名众仆人的祈祷,使你的仆人现今亨通,在王面前蒙恩。”(1:11) 当他被神信实的性情所摸着,他就说:“求你记念所吩咐摩西的话……”(1:8—10) 而当神的公义、慈爱、信实的性情交织在一起时,就说这一篇感人肺腑的祷文。 3、被人的罪疚所折磨 真正有负担的人,是对罪非常敏锐的人。许多祷告的人都罪和审判有深刻认识,他看见罪的刑罚不只在今生,而且延到来生。这使得约翰•卫斯理从床上爬起,整夜为他国人祈求。 尼希米的心被人的罪疚所折磨,他不得不去直面、担当—— •我的罪; •我父家的罪; •民族的罪。 这不是空气的,你的负担有多大,认罪的范围也有多大。 一个对罪无动于衷、熟视无睹的人,不可能有真实的负担。 《祈祷出来的能力》这一书中有一句令人难忘的话:“给我一百个除了神无所爱,除了罪无所恨的人,我将震动这个世界。” 4、被神的信实所鼓舞 尼希米根据神自己的应许,以及以宝血所立的约,根据神以往的作为,看到神对将来的计划。 因着被神的信实所鼓舞,他回到了一千年前的事实,敢于向神提到:“这都是你的仆人,你的百姓,就是你用大能大力的手,所救赎的。” 他知道神是守约的,他的恩召是永远有效的。他知道,神既藉羔羊的血使他们出离埃及,经过大而可畏的旷野,一路得胜进入蒙福之地,就必拯救到底。今天,虽然因着悖逆被赶散在天涯,但神必记念他的约,将他们招聚回来。 因此,不管你多软弱,你的家庭多可怜,你所在的教会多荒凉,见证失落到何种地步,挑战有多大,真正有负担的人不会一味沮丧。 他们是被神的信实所鼓舞的人。 5、被奋起心志所燃烧 尼希米不单有负担和异像,不单付上了祷告的代价,更有奋起的心志——“求你使你的仆人现今亨通”(1:1)。他不顾自己的地位和前途,也不顾王的反应,抱定坚定的心志、凭着神的能力开始了艰巨的工作。他乃是一个以神为念的人,乃是把神的利害、得失、事业、旨趣、关怀看作是自己的。 一个有负担的人必定是一个有心志的人。 祷告不是外面话语的问题,乃是里面负担的问题。我们可以学别人祷告的话语、语调,但是别人祷告里的火热、负担、心志——他祷告的灵——是学不来的。 必须是从破碎的心中所发出的祈祷,才是最感动神的心的祈祷。 暂时的荒凉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神的家没有真实负担的人。 当有负担的人兴起来,神的工作、恢复,就有了基础。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