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斯1:1-22 一、前言:身居波斯的猶太人危在旦夕(1:1-5:14)之一:波斯生活的危機(1:1-22 這一整段也是作者刻意的布局)。 1. 王是危險人物(伴君如伴虎的印象)1:1-8。 2. 大膽的王后竟敢抗命(間接看出亞哈隨魯王的形象)1:9-12。 3. 抗命的下場1:13-22:一開始的佈局是”兩性之爭的結果是女性失敗!”那麼將來的以斯帖抗命也應該會失敗,但為何沒有失敗呢?這是作者要刺激讀者去思想的,這也是我在 第一課當中所說到的:”以斯帖記雖看不到神的名字卻處處看到神的影子
”。 本書共有十個筵席: 1:3-4 ; 1:5-8 ; 1:9 ; 2:18 ; 3:15 ; 5:1-8 ;
7:1-10 ; 8:17 ; 9:17 ; 9:18-32 。 二、神學信息與生活應用: 1. 今生若比永生長?真正該引以為榮的為何呢? 1.1 1:3-8 背景分析: 1.1.1 亞哈隨魯王設擺筵席的記
載符合了一般歷史的記載:亞哈隨魯王于公元483 年舉行戰爭大會。 1.1.2 華的筵席是為了爭取支持及展現國威預備向希臘宣戰:大筵席一般認為是為了同年展開的征服希臘戰爭作準備的。讓百姓都知道國家富強之后,就有勇氣與信心可以發動戰爭。 1.1.3 開場都是榮華的描述。 1.1.4 但是,歷史的真相是四年之后亞哈隨魯將戰敗。 1.1.5 所以從結局的角度來看,這一整段在當時已知結局的讀者來說,是很具諷刺性的。 1.2. 雅1:11-12“太陽出來、熱風颳起、草就枯乾、花也凋謝、美容就消沒了.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這樣衰殘。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后、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 2. 可怕的王!連王后也難以倖免-瓦實提抗命背后的君王形象:1:9-12。 2.1 炫耀的國王:國王視瓦實提為至寶,要把她的美貌展示賓客,作為這場盛大慶典的高峰。 2.2 不問緣由的國王:王后也許不想裸身露面,或許有了身孕…等,但國王卻沒有問王后為何拒絕。 2.3 冷血的國王:不願私了而予以公開。(1:14) 2.4 在屈辱中看重自己尊嚴的國王及落井下石的米母干_-國王的親信大臣商討之后,米母干(Memucan)大顯身手出妙計。這人機敏之處,是把這件事擴大到更廣闊的層面來看,這樣便把國王私人的怒氣,沖淡緩和了。還有另一上招,他利用全部男士在場的情況,爭取他們的支持,使這有失國王顏面的事件轉為對國王有利,而犧牲王后的權益。 2.4.1 反思你我是peace maker?(締造和平者) 2.4.2 還是trouble maker?(引起爭端者? 2.5 抗命的下場就是退場(1: 13-22)。 3. 猶太人所面對的是這一種王……怎麼辦?以上就是作者在第一章所鋪陳的布局。以下我們讀下文要記得這一種君王的形象來閱讀。 4. 再者,這人間真正偉大的君王形象在哪裡呢?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捨己……。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